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131发布日期:2019-04-13 00:5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户外勘测工作中,往往需要进行钻孔,对石质进行检测,而在对石质进行检测时,则需要将钻孔获得的石芯进行取出,从而便于进行后续检测工作;

但传统的取芯布设装置,多用于对内径较大以及深度较深的钻孔工作,当需要对较浅层的石质进行检测时,现有的取芯布设装置无法适应施工场景,无法满足取芯工作;

因此继续一种简易式取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使用者能够快捷地将石芯取出,便于使用者进行户外勘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该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其包括:

握杆;

与所述握杆底部连接的推杆;

设置在所述推杆底部的撞击件;

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底部的取芯筒,所述取芯筒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同时,

所述推杆以及撞击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取芯筒的内部与所述导向筒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取芯筒的内径与所述导向筒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推动杆的握杆可以是圆柱体或其他便于使用者拿握的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握住导向筒,将导向筒底部的取芯筒对准钻孔,利用取芯筒以及取芯筒的多个夹持结构,将钻孔中的石芯取除,当使用者将取芯筒以及石芯从钻孔中取出后,在将推动杆的撞击件以及推杆依次伸入导向筒中,握住握杆,反复推送握杆,利用握杆撞击石芯,从而将石芯从取芯筒中撞出,从而完成取芯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能够快捷地将石芯取出,便于使用者进行户外勘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握杆的底端外边缘与所述导向筒的顶端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握杆的底端与所述推杆之间固设有一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握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圆台结构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顶端连接;

所述圆台结构的外壁与所述导向筒的顶端内壁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持结构为U形缺口,将其内部的所述取芯筒的侧壁配置成弹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夹持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取芯筒底端的内壁的弹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个所述夹持结构以所述取芯筒的中轴线为中心,以轴对称方式排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向筒内壁设置有多个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筒长度方向相同的条形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撞击件为圆柱体,所述撞击件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条形凸起相匹配的条形滑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取芯筒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握杆、所述推杆、所述撞击件、所述导向筒以及所述取芯筒的中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能够快捷地将石芯取出,便于使用者进行户外勘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取芯筒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撞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导向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取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取芯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动杆;10、握杆;100、圆台结构;11、推杆;12、撞击件;120、条形滑槽;2、导向筒;20、条形凸起;3、取芯筒; 30、夹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1,其包括:握杆10;与握杆10底部连接的推杆11;设置在推杆11底部的撞击件12;

导向筒2,导向筒2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取芯筒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同时,

推杆11以及撞击件1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筒2内,取芯筒3的内部与导向筒2的内部连通,且取芯筒3的内径与导向筒2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推动杆1的握杆10可以是圆柱体或其他便于使用者拿握的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握住导向筒2,将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对准钻孔,利用取芯筒3以及取芯筒3的多个夹持结构30,将钻孔中的石芯取除,当使用者将取芯筒3以及石芯从钻孔中取出后,在将推动杆1的撞击件12以及推杆11依次伸入导向筒2中,握住握杆10,反复推送握杆10,利用握杆10撞击石芯,从而将石芯从取芯筒3中撞出,从而完成取芯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能够快捷地将石芯取出,便于使用者进行户外勘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参见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1,其包括:握杆10;与握杆10底部连接的推杆11;设置在推杆11底部的撞击件12;

导向筒2,导向筒2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取芯筒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同时,

推杆11以及撞击件1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筒2内,取芯筒3的内部与导向筒2的内部连通,且取芯筒3的内径与导向筒2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握杆10的底端外边缘与导向筒2的顶端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个夹持结构30以取芯筒3的中轴线为中心,以轴对称方式排布。

本实施例中,导向筒2内壁设置有多个长度方向与导向筒2长度方向相同的条形凸起20。

本实施例中,撞击件12为圆柱体,撞击件12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与条形凸起20相匹配的条形滑槽120;

条形滑槽120配合条形凸起20,能够使得撞击件12顺利的在导向筒2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取芯筒3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以便在伸入钻孔时,能够随着伸入钻孔的过程,逐渐利用取芯筒 3的内壁将石芯卡住,有助于取出石芯。

本实施例中,握杆10、推杆11、撞击件12、导向筒2以及取芯筒3的中轴线重合;

此结构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更稳定,伸入钻孔时能够更稳定更准确。

实施例3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1,其包括:握杆10;与握杆10底部连接的推杆11;设置在推杆11底部的撞击件12;

导向筒2,导向筒2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取芯筒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同时,

推杆11以及撞击件1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筒2内,取芯筒3的内部与导向筒2的内部连通,且取芯筒3的内径与导向筒2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握杆10的底端与推杆11之间固设有一圆台结构 100,圆台结构100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与握杆10的底端连接,圆台结构100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与推杆11的顶端连接;

圆台结构100的外壁与导向筒2的顶端内壁螺纹连接。

实施例4

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1,其包括:握杆10;与握杆10底部连接的推杆11;设置在推杆11底部的撞击件12;

导向筒2,导向筒2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取芯筒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同时,

推杆11以及撞击件1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筒2内,取芯筒3的内部与导向筒2的内部连通,且取芯筒3的内径与导向筒2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30为U形缺口,将其内部的取芯筒3的侧壁配置成弹片;

当石芯进入取芯筒3内部后,弹片能够一部分嵌入在石芯的外表面,从而卡住石芯,以便取出石芯。

实施例5

参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测点快速取芯布设装置,包括:

推动杆1,其包括:握杆10;与握杆10底部连接的推杆11;设置在推杆11底部的撞击件12;

导向筒2,导向筒2为圆筒结构;

设置在导向筒2底部的取芯筒3,取芯筒3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30;同时,

推杆11以及撞击件12可滑动的设置在导向筒2内,取芯筒3的内部与导向筒2的内部连通,且取芯筒3的内径与导向筒2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夹持结构30为设置在取芯筒3底端的内壁的弹片;

当石芯进入取芯筒3内部后,弹片能够一部分嵌入在石芯的外表面,从而卡住石芯,以便取出石芯。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