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492发布日期:2019-02-12 21:1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具有正负极,极耳为从电芯中将电池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体。在制备电池的过程中,对极耳的尺寸进行测量是电池封装前的一道重要的工序,不同规格的电池,其极耳的尺寸也不同。通常人工手动地使用千分尺、游标卡尺或量规等工具对极耳的尺寸进行测量,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另外,人工手动测量的速度也较慢,无法满足现代大工业生产线的速度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装置,以快速且精确地测量工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试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的一侧;至少一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上,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基板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间;二第三夹持件,所述第三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远离第二夹持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间隔设置;及二第四夹持件,每一第四夹持件搭设于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上,每一第四夹持件、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及基板共同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远离第三夹持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所述基板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若干连接件,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夹持件一端的第一连接孔和其中一第一调节孔,另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夹持件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孔和其中一第二调节孔,将第一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第二夹持件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调节孔,将第二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另一端也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基板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三调节孔与第一调节孔临近设置,连接件穿过位于第二夹持件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调节孔,将第二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其中一第二夹持件位于基板的一端,另一第二夹持件临近第三夹持件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及基板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进一步地,连接件穿过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的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调节孔,将所述第二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位于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之间,连接件穿过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的第二连接孔和第四调节孔,将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基板远离第二夹持件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五调节孔,每一第三夹持件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第三夹持件的第三连接孔和第三调节孔,将第三夹持件与基板连接。进一步地,每一第三夹持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卡合端,所述第一卡合端设于第一连接端的一端,每一第四夹持件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卡合端,所述第二卡合端设于第二连接端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搭设于第二连接端上,第一卡合端与第二卡合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合端、第二卡合端及基板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进一步地,每一第三夹持件还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第一连接端远离第一卡合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端可移动地设于基板上;且/或所述第一连接端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连接件穿过适应的开孔和第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测试装置包括基板、第一夹持件、至少一第二夹持件、二第三夹持件及二第四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上,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及基板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电池的电芯可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夹持件可移动地设于基板远离第二夹持件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间隔设置,每一第四夹持件搭设于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上,每一第四夹持件、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及基板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电池包括两个极耳,每一极耳容纳于一对应的第二容纳空间,以对极耳的尺寸进行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手动测试极耳尺寸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具有速度快及准确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测试装置70第三夹持件10基板71固定端11第一调节孔711第三连接孔13第二调节孔73第一连接端15第三调节孔731开孔17第四调节孔733容纳槽19第五调节孔75第一卡合端20连接件90第四夹持件30第一夹持件91第二连接端31第一连接孔911第四连接孔33第一容纳空间913第二容纳空间50第二夹持件93第二卡合端51第二连接孔931台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测试装置100。所述测试装置100包括:基板10;第一夹持件30,所述第一夹持件3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的一侧;至少一第二夹持件50,所述第二夹持件5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上,并与第一夹持件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30、第二夹持件50及基板10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间33;二第三夹持件70,所述第三夹持件7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远离第二夹持件5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50间隔设置;及二第四夹持件90,每一第四夹持件90搭设于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70上,每一第四夹持件90、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70及基板10共同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913。可以理解的,极耳容纳于相适配的第二容纳空间913后,可测试第二容纳空间的尺寸,来测试极耳的尺寸,或者直接测试极耳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第二容纳空间913的尺寸,当极耳可适配地容纳于该第二容纳空间913时,该极耳的尺寸符合需求,当该极耳不相适配地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913或不能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913时,该极耳的尺寸不符合需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测试装置100包括基板10、第一夹持件30、至少一第二夹持件50、二第三夹持件70及二第四夹持件90,所述第一夹持件3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件5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上,并与第一夹持件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30、第二夹持件50及基板10共同形成第一容纳空间33,电池的电芯可容纳于该第一容纳空间33,所述第三夹持件70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远离第二夹持件50的一端,与第二夹持件50间隔设置,每一第四夹持件90搭设于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70上,每一第四夹持件90、一对应的第三夹持件70及基板10共同形成第二容纳空间913,电池包括两个极耳,每一极耳容纳于一对应的第二容纳空间913,以对极耳的尺寸进行测试,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手动测试极耳尺寸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装置100具有速度快及准确度高的优点。所述基板10远离第三夹持件7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调节孔11,所述基板10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调节孔13,所述第一调节孔11与第二调节孔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30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所述测试装置100还包括若干连接件20,一连接件20穿过第一夹持件30一端的第一连接孔31和其中一第一调节孔11,另一连接件20穿过第一夹持件30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孔31和其中一第二调节孔13,将第一夹持件30与基板10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连接件20可为螺钉、螺栓、连接柱等。可以理解的,每二相邻的第一调节孔11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5~2厘米,每一第一调节孔11的直径的范围为0.5~2厘米。可以理解的,每二相邻的第二调节孔13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5~2厘米,每一第二调节孔13的直径的范围为0.5~2厘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若干第一调节孔11和第二调节孔13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夹持件30的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可将第一夹持件30的第一连接孔31对准适当的第一调节孔11和第二调节孔13,一连接件20穿过第一夹持件30一端的第一连接孔31和其中一第一调节孔11,另一连接件20穿过第一夹持件30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孔31和其中一第二调节孔13,将第一夹持件30与基板10连接,来调节第一夹持件30与第二夹持件50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第一容纳空间31的大小,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电芯。所述第二夹持件5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连接件20穿过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和第一调节孔11,将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对准适当的第一调节孔11,连接件20穿过第二连接孔51和第一调节孔11,来讲第二夹持件50和基板10连接,并调节第二夹持件50和第一夹持件30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第一容纳空间31的大小,以容纳不同尺寸的电芯。所述第二夹持件50的另一端也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所述基板10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调节孔15,所述第三调节孔15与第一调节孔11临近设置,连接件20穿过位于第二夹持件50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51和第三调节孔15,将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连接。可以理解的,每二相邻的第三调节孔15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5~2厘米,每一第三调节孔15的直径的范围为0.5~2厘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若干第三调节孔15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夹持件30的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二夹持件50的另一端也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所述基板10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三调节孔15,所述第三调节孔15与第一调节孔11临近设置,连接件20穿过位于第二夹持件50另一端的第二连接孔51和第三调节孔15,将第二夹持件50稳固地与基板10连接。所述测试装置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50,其中一第二夹持件50位于基板10的一端,另一第二夹持件50临近第三夹持件70设置,所述两个第二夹持件50、第一夹持件30及基板10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装置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50,所述两个第二夹持件50、第一夹持件30及基板10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33,以牢固地夹持电芯。连接件20穿过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和第二调节孔13,将所述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一端也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将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与第二调节孔13对齐后,连接件20穿过该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与第二调节孔13,将该另一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连接。所述基板10还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四调节孔17,所述第四调节孔17位于第二调节孔13和第三调节孔15之间,连接件20穿过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第二连接孔51和第四调节孔17,将所述另一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连接。可以理解的,每二相邻的第四调节孔17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5~2厘米,每一第四调节孔17的直径的范围为0.5~2厘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若干第四调节孔17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夹持件30的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以另一第二夹持件50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1,其中一第二连接孔51与一相应的第四调节孔17对齐,另一第二连接孔51与一相应的第二调节孔13对齐,连接件20穿过第二连接孔51和第四调节孔17,连接件20穿过第二连接孔51和第二调节孔13,将所以另一第二夹持件50与基板10牢固地连接,并可调节所以两个第二夹持件50与第一夹持件30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第一容纳空间31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芯。所述基板10远离第二夹持件5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五调节孔19,每一第三夹持件70开设有第三连接孔711,所述测试装置100还包括若干连接件20,所述连接件20穿过第三夹持件70的第三连接孔711和第三调节孔19,将第三夹持件70与基板10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的一端部还形成有一侧壁12,所述侧壁12与基板10呈夹角连接,所述第三夹持件70和第五调节孔19均临近侧壁12设置。可以理解的,每二相邻的第五调节孔19的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5~2厘米,每一第五调节孔19的直径的范围为0.5~2厘米。可以理解的,所述若干第五调节孔19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夹持件30的轴向垂直。每一第三夹持件70包括第一连接端73和第一卡合端75,所述第一卡合端75设于第一连接端73的一端,每一第四夹持件90包括第二连接端91和第二卡合端93,所述第二卡合端93设于第二连接端9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91搭设于第二连接端73上,第一卡合端75与第二卡合端9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合端75、第二卡合端93及基板10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纳空间9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端75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端73的高度,使得第一卡合端75和第一连接端73共同形成容纳槽733,第四夹持件90可容纳于该容纳槽733中。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端91的高度小于第二卡合端93的高度,形成一台阶931,该台阶931可容纳于容纳槽733中,将第三夹持件70与第四夹持件90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端73开设有开孔731,第二连接端91开设有第四连接孔911,连接件20穿过开孔731和第四连接孔911,将第三夹持件70和第四夹持件90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孔731的数量为多个,可根据极耳的尺寸,将连接件20穿过适应的开孔731和第四连接孔911,来调节第二容纳空间913的大小,以容纳不同尺寸的极耳。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端91搭设于第二连接端73上,第一卡合端75与第二卡合端9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卡合端75、第二卡合端93及基板10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容纳空间913,极耳可容纳于第二容纳空间,以对极耳的尺寸进行测量。通过将连接件20穿过适应的开孔731和第四连接孔911,来调节第二容纳空间913的大小,以容纳不同尺寸的极耳。每一第三夹持件70还包括固定端71,所述固定端71与第一连接端73远离第一卡合端75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端71可移动地设于基板10上。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71临近或抵接侧壁12。所述固定端71开设有所述第三连接孔711,连接件20穿过第三连接孔711和对应的第五调节孔19,将固定端71与基板10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二第三夹持件70之间的间距也可进行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