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323发布日期:2019-04-05 19:1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肥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



背景技术:

现实中,施肥车上装有肥料箱,肥料箱内有肥料,肥料箱连接施肥管,施肥管连接施肥插嘴,正常情况下,肥料可以顺利从肥料箱穿过施肥管到达施肥插嘴,但是当堵肥插嘴处被泥草麦秆等杂物堵住时,肥料不能通过施肥插嘴落入田地,而肥料是通过施肥插嘴埋入秧田中,人在施肥过程中很难直观发现施肥插嘴堵塞现象,这时会造成施肥设备运行而实际并未施肥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这个问题不容小觑,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结构合理,安装便捷,性能稳定,可靠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包括检测器主体,所述检测器主体安装于施肥插嘴内部,所述施肥插嘴通过施肥管连通肥料箱,所述肥料箱设置于肥料机上部,所述检测器主体包括检测器上壳和检测器下壳,所述检测器上壳和检测器下壳上部均设有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相配合的安装螺钉,所述检测器上壳内上部设有导线槽,所述检测器上壳中部设有贯通检测器上壳壳体的两个电极安装槽,所述电极安装槽内分别设有U型电极,所述U型电极包括两个纵向的固定脚和一个横向的检测面,所述固定脚和电极安装槽内侧相配合连接,所述两个U型电极上分别焊接导线的正负极线,所述导线设置于导线槽内,所述导线另一端串联电源和报警装置,所述检测器上壳内设有固定柱,所述检测器下壳上设有和固定柱相配合的固定孔。

作为改进,所述检测器下壳上部设有和导线槽上部相配合的出线槽,方便导线出现。

作为改进,所述检测面设置于检测器上壳外表面一侧,便于肥料堵塞后第一时间连通电路。

作为改进,所述U型电极和导线连接处设有防水硅胶,防止潮湿的环境下,对电路连接处的侵蚀。

作为改进,所述检测器上壳和检测器下壳边缘通过胶水连接固定,防止肥料和泥土进入检测器内部。

作为改进,所述U型电极的材料采用镀铬紫铜,防腐蚀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置的检测器装置,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当发生堵肥时,电路第一时间连通,报警装置反馈信息,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整个装置,性能稳定、防水、防尘、防晒、防腐蚀,结构有效合理,大大增加了户外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状态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器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器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检测器主体,2、施肥插嘴,3、施肥管,4、肥料箱,5、检测器上壳,6、检测器下壳, 7、安装孔,8、导线槽,9、电极安装槽,10、U型电极,11、固定脚,12、检测面,13、导线,14、固定柱,15、固定孔,16、出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堵肥传感检测器,包括检测器主体1,所述检测器主体1安装于施肥插嘴2内部,所述施肥插嘴2通过施肥管3连通肥料箱4,所述肥料箱4设置于肥料机上部,所述检测器主体1包括检测器上壳5和检测器下壳6,所述检测器上壳5和检测器下壳6上部均设有对应的安装孔7,所述安装孔7内设有相配合的安装螺钉,所述检测器上壳5内上部设有导线槽8,所述检测器上壳5中部设有贯通检测器上壳5壳体的两个电极安装槽9,所述电极安装槽9内分别设有U型电极10,所述U型电极10包括两个纵向的固定脚11和一个横向的检测面12,所述固定脚11和电极安装槽9内侧相配合连接,所述两个U型电极10上分别焊接导线13的正负极线,所述导线13设置于导线槽8内,所述导线13 另一端串联电源和报警装置,所述检测器上壳5内设有固定柱14,所述检测器下壳6上设有和固定柱14 相配合的固定孔15。

所述检测器下壳6上部设有和导线槽8上部相配合的出线槽16,所述检测面12设置于检测器上壳5 外表面一侧,所述U型电极10和导线13连接处设有防水硅胶,所述检测器上壳5和检测器下壳6边缘通过胶水连接固定,所述U型电极10的材料采用镀铬紫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两个电极的固定脚插入上壳正面的电极安装槽中,使电极和电极安装槽紧贴,电极检测面向外;电极的安装后,电极脚在上壳背面的导线槽中露出,电极露出部分和安装在导线槽内的导线焊接,然后用防水硅胶密封,下壳结构有安装孔、固定孔;上壳和下壳之间安装时,上壳的背面固定柱和下壳正面固定孔相连,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粘有固定胶;将检测器安装在施肥插嘴内,当发生堵肥时,肥料拥堵,连通电路,报警装置报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