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0862发布日期:2019-03-19 21:3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曲轴连杆的外形比较复杂、容易变形、刚性差,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等要求较高,在制造上具有一定难度。而其连杆制造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连杆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以及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制造技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在生产的要求,传统的曲轴连杆小头斜面的铣削工序依靠人工将其放置在铣床上的夹具内,接着杠杆气缸下压压紧曲轴连杆的大头端面,随后铣床旋转使得围绕铣床夹具设置的曲柄连杆依次经过铣刀铣削小头斜面,铣削完成后工人将曲柄连杆从铣床上取下并移动到专用检具台,然后检验其小头中心厚度、斜面位置度和对中心平面对称度。

中国专利CN201711052397.9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盖结合面铣削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加工的一组连杆盖并排设在定位块的凹槽中;(2)通过定位块上的压板将一组并排设置的连杆盖压紧定位;(3)调整与定位块相连的开关杆相对接近开关的位置,即调整定位块来回运动的行程;(4)定位块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带动一组连杆盖来回运动,铣面刀具对一组连杆盖结合面同时加工。该发动机连杆盖结合面铣削加工方法步骤设计合理,一次装夹一排连杆盖,往复滑动工作板带动一排连杆盖来回运动,一次加工一排连杆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但是,该方法仅仅只是将一次加工一个改为一次加工一组,提升的效率有限,其上料卸料依然依赖于人工,也无法做到连续作业,完成生产后的检测也依赖于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该装置可以高效率地自动完成曲柄连杆小头的两个斜面加工与检验工序,还可以自动上料卸料并能够区别摆放合格品与不合格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包括桌台和安装在桌台上的上料装置,上料装置旁侧依次顺序设置有安装在桌台上的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和检验工位,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和检验工位的前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上并且将曲柄连杆从上料装置依次移动到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和检验工位上的传动机构,检验工位的后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上的卸料装置;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有机械手组、驱动机械手组竖直移动的竖直移动装置和驱动竖直移动装置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机械手组与竖直移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竖直移动装置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移动装置上,机械手组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桌台上的机械手组支撑,非工作状态下机械手组的下表面架设在机械手组支撑的上表面;

所述机械手组包括有机械手组支架、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机械手组支架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上,机械手组支架的下表面与机械手组支撑抵接,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分别正对于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和检验工位放置并且安装在机械手组支架的同一侧,机械手组支架上还安装有机械手固定架和回转气缸,第一机械手和第三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固定架与机械手组支架固定连接,第二机械手安装在回转气缸的活动端,回转气缸的固定端与机械手组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桌台上的振动盘和安装在振动盘出料口的倾斜导轨,倾斜导轨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倾斜导轨的出料口倾斜度等于曲轴连杆的小头斜面的倾斜度,倾斜导轨的出料口与桌台固定连接,倾斜导轨的出料口前端设有止动板并且倾斜导轨的出料口两侧开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桌台上设置有落屑口,落屑口位于第一加工位和第二加工位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检验工位后方的第四机械手和驱动第四机械手移动的竖直移动装置、转向装置,竖直移动装置包括有竖直向上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桌台上的导柱和拉杆气缸,拉杆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并且可在导柱上滑动的活动板,导柱贯穿活动板设置,转向装置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上表面,转向装置的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固定架,第四机械手朝向检验工位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固定架上,卸料装置的旁侧设置有安装在桌台下方的成品传输带,卸料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外侧的废品箱。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其振动盘通过倾斜导轨将待加工的曲柄连杆移动到第一机械手的工作位,第一机械手夹取待加工的曲柄连杆,同时第二机械手夹取第一加工位上已加工一个斜面的曲柄连杆,第三机械手夹取第二加工位上已加工两个斜面的曲柄连杆,随后竖直移动装置启动将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举起,同时第二机械手在回转气缸的作用下旋转度,接着水平移动装置推动竖直移动装置移动,使得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分别从上料装置、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的正前方移动到第一加工位、第二加工位、检验工位的正前方,然后第一机械手将待加工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上,第二机械手将加工完一个斜面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上,第三机械手将加工完两个斜面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上,随后水平移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和水平移动装置分别将治具、治具和治具朝着铣削装置、铣削装置和检验装置的方向移动,使得三个曲柄连杆同时完成加工第一斜面、加工第二斜面和检验双斜面的工序,检测合格的曲柄连杆被第四机械手抓取后在竖直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上取出并被转向装置驱动旋转度放置到成品传输带上,检测不合格的曲柄连杆被第四机械手抓取后在竖直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向上取出并被转向装置驱动旋转度放置到废品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只需一次工作即可同时移动不同状态的三根曲柄连杆,提高了效率;三根不同状态的曲柄连杆可以同时完成三道工序,大大提高了效率;可以自动上料卸料并能够区别摆放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工作状态与检具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的C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铣削与检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10的D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卸料状态工作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图12的E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桌台1,落屑口1a0,上料装置2,振动盘2a0,倾斜导轨2b0,止动板2b1,开口2b2,传动机构3,机械手组3a0,机械手组支架3a1,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第三机械手3a4,机械手固定架3a5,回转气缸3a6,手指气缸3a7,曲轴连杆夹爪3a8,竖直移动装置3b0,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3b1,滑块3b2,单轴气缸3b3,导柱3b4,水平移动装置3c0,滑块导轨3c1,止动板3c2,拉杆气缸3c3,机械手组支撑3d0,第一加工位4,铣削装置4a0,铣床4a1,铣刀4a2,清屑装置4a3,治具4b0,加工斜面4b1,轴孔定位柱4b2,紧固装置4c0,水平移动装置4d0,第二加工位5,铣削装置5a0,治具5b0,加工斜面5b1,轴孔定位柱5b2,斜面定位块5b3,紧固装置5c0,水平移动装置5d0,检验工位6,检验装置6a0,检具6a1,检具导轨6a2,传感器6a3,传感器支架6a4,弹簧6a5,弹簧定位柱6a6,检具止动块6a7,治具6b0,检测面6b1,大轴孔定位柱6b2,杆端定位块6b3,紧固装置6c0,水平移动装置6d0,转向装置6e0,小转盘6f0,卸料装置7,第四机械手7a0,机械手固定架7a1,竖直移动装置7b0,活动板7b1,导柱7b2,拉杆气缸7b3,转向装置7c0,成品传输带7d0,废品箱7e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曲轴连杆的小头双斜面自动铣削及检验装置,包括桌台1和安装在桌台1上的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旁侧依次顺序设置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和检验工位6,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和检验工位6的前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1上并且将曲柄连杆从上料装置2依次移动到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和检验工位6上的传动机构3,检验工位6的后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卸料装置7,上料装置2将曲柄连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其出料口,通过传动机构3依次将曲柄连杆移动到第一加工位4和第二加工位5依次加工曲柄连杆小头的两个斜面,并再次通过传动机构3将加工完成的曲柄连杆移动到检验工位6上进行检验,检验后通过卸料装置7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开摆放。

上料装置2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振动盘2a0和安装在振动盘2a0出料口的倾斜导轨2b0,倾斜导轨2b0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倾斜导轨2b0的出料口倾斜度等于曲轴连杆的小头斜面的倾斜度,倾斜导轨2b0的出料口与桌台1固定连接,倾斜导轨2b0的出料口前端设有止动板2b1并且倾斜导轨2b0的出料口两侧开设有开口2b2,上料装置2源源不断地将曲柄连杆从上料装置2内部移动到上料装置2的出料口,并通过倾斜向下设置的倾斜导轨2b0将曲柄连杆滑动到倾斜导轨2b0的出料口,曲柄连杆接触到止动板2b1后停止并自动阻止后续的曲柄连杆向下滑动,机械手夹爪穿过开口2b2夹住曲柄连杆的杆端两侧并将曲柄连杆移动到第一加工位4上。

传动机构3包括有机械手组3a0、驱动机械手组3a0竖直移动的竖直移动装置3b0和驱动竖直移动装置3b0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装置3c0,机械手组3a0与竖直移动装置3b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竖直移动装置3b0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移动装置3c0上,机械手组3a0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桌台1上的机械手组支撑3d0,非工作状态下机械手组3a0的下表面架设在机械手组支撑3d0的上表面,竖直移动装置3b0包括有安装在水平移动装置3c0上的滑块3b2和竖直安装在滑块3b2上的单轴气缸3b3,单轴气缸3b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与机械手组3a0固定连接的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3b1,滑块3b2两端设有竖直向上并贯穿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3b1设置的导柱3b4,水平移动装置3c0包括有安装在滑块3b2下方和桌台1上的滑块导轨3c1,滑块导轨3c1与滑块3b2滑动配合,滑块导轨3c1两侧设置有止动板3c2,止动板3c2靠近上料装置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滑块3b2在滑块导轨3c1上滑动的拉杆气缸3c3,拉杆气缸3c3的固定端与水平移动装置3c0固定连接,拉杆气缸3c3的输出端与滑块3b2固定连接,工作状态下,单轴气缸3b3驱动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3b1向上运动使得机械手组3a0向上移动并离开机械手组支撑3d0,随后拉杆气缸3c3驱动滑块导轨3c1水平移动使得机械手组3a0随之水平移动,滑块导轨3c1从一个止动板3c2移动到另一个止动板3c2之后,单轴气缸3b3卸载使得机械手组3a0下降到与机械手组支撑3d0抵接,从而使得机械手组3a0可以在上料装置2、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和检验工位6之间移动曲柄连杆。

机械手组3a0包括有机械手组支架3a1、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和第三机械手3a4,机械手组支架3a1水平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机械手组支架固定块3b1上,机械手组支架3a1的下表面与机械手组支撑3d0抵接,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和第三机械手3a4分别正对于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和检验工位6放置并且安装在机械手组支架3a1的同一侧,机械手组支架3a1上还安装有机械手固定架3a5和回转气缸3a6,第一机械手3a2和第三机械手3a4通过机械手固定架3a5与机械手组支架3a1固定连接,第二机械手3a3安装在回转气缸3a6的活动端,回转气缸3a6的固定端与机械手组支架3a1固定连接,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第三机械手3a4均为相同结构,第一机械手3a2包括有手指气缸3a7和安装在手指气缸3a7输出端两侧的曲轴连杆夹爪3a8,工作状态下,竖直移动装置3b0与靠近上料装置2一侧的止动板3c2抵接,此时第一机械手3a2抓取倾斜导轨2b0出料口的曲柄连杆,第二机械手3a3抓取第一加工位4上的曲柄连杆并通过回转气缸3a6旋转180度,第三机械手3a4抓取第二加工位5上的曲柄连杆,随后竖直移动装置3b0驱动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和第三机械手3a4向上脱离同时水平移动装置3c0驱动竖直移动装置3b0向着远离上料装置2一侧的止动板3c2移动并与其抵接,使得第一机械手3a2将曲柄连杆放置到第一加工位4上,第二机械手3a3将曲柄连杆放置到第二加工位5上,第三机械手3a4将曲柄连杆放置到检验工位6上,通过以上装置竖直移动装置3b0和水平移动装置3c0只需要工作一次就可以同时移动三个不同状态的曲柄连杆。

第一加工位4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铣削装置4a0和水平移动装置4d0,水平移动装置4d0设置于上料装置2和第一加工位4之间并且垂直朝向铣削装置4a0设置,水平移动装置4d0的活动部上安装有治具4b0和紧固装置4c0,治具4b0上设置有倾斜度等于曲轴连杆的小头斜面的倾斜度的加工斜面4b1,加工斜面4b1上设置有固定曲轴连杆两个轴孔的轴孔定位柱4b2,紧固装置4c0设置在治具4b0远离铣削装置4a0的一端并且紧固装置4c0的输出端正对于曲柄连杆的大轴,铣削装置4a0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铣床4a1和安装在铣床4a1输出端的铣刀4a2,铣刀4a2设置于水平移动装置4d0的正上方且铣刀4a2的加工面与曲轴连杆的小头斜面平齐,铣刀4a2的旁侧设置有安装在铣床4a1上的清屑装置4a3,清屑装置4a3的输出端正对于铣刀4a2设置,紧固装置4c0为杠杆气缸,紧固装置4c0启动使其输出端压紧曲柄连杆的大轴上端面,使得曲柄连杆被轴孔定位柱4b2和紧固装置4c0牢牢固定在治具4b0上并被加工斜面4b1倾斜到适合加工的角度,水平移动装置4d0为滚珠丝杆滑台,水平移动装置4d0启动将治具4b0从上料装置2向着第一加工位4推动,使得固定在治具4b0上的曲柄连杆推送到铣床4a1的下方被铣刀4a2铣削出斜面,清屑装置4a3为钝化水喷头,铣削的过程中清屑装置4a3对着铣刀4a2喷射钝化液,使得铣刀4a2不至于过热同时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清理出去。

第二加工位5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铣削装置5a0和水平移动装置5d0,水平移动装置5d0设置于上料装置2和第二加工位5之间并且垂直朝向铣削装置5a0设置,水平移动装置5d0的活动部上安装有治具5b0和紧固装置5c0,铣削装置5a0与铣削装置4a0为相同结构,治具5b0上设置有倾斜度等于曲轴连杆的小头斜面的倾斜度的加工斜面5b1,加工斜面5b1上设置有固定曲轴连杆两个轴孔的轴孔定位柱5b2,加工斜面5b1朝向铣削装置5a0的一端还设有固定曲轴连杆的小头加工后斜面的斜面定位块5b3,紧固装置5c0设置在治具5b0远离铣削装置5a0的一端并且紧固装置5c0的输出端正对于曲柄连杆的大轴,紧固装置5c0与紧固装置4c0为相同结构,水平移动装置5d0与水平移动装置4d0为相同结构,第二加工位5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加工位4相同,不同处在于治具5b0上设置了用于定位曲轴连杆的小头加工后斜面的斜面定位块5b3,曲柄连杆在第一加工位4上加工完一个小头斜面后,通过第二机械手3a3抓取并通过回转气缸3a6旋转180度后放置在治具4b0上固定两轴孔、小头斜面与大头端面,随后进入到第二加工位5中加工第二个小头斜面。

桌台1上设置有落屑口1a0,落屑口1a0位于第一加工位4和第二加工位5的下方,加工时产生的碎屑通过钝化水喷头冲刷到落屑口1a0中。

检验工位6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检验装置6a0和水平移动装置6d0,水平移动装置6d0设置在上料装置2和卸料装置7之间并且垂直朝向卸料装置7设置,检验装置6a0设置在水平移动装置6d0的旁侧,水平移动装置6d0的活动部上固定安装有转向装置6e0,转向装置6e0的活动部上安装有小转盘6f0,小转盘6f0上固定安装有治具6b0和紧固装置6c0,紧固装置6c0固定安装在治具6b0远离卸料装置7的一侧并且紧固装置6c0的输出端正对于曲柄连杆的大轴,治具6b0上设置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检测面6b1,检测面6b1上设置有固定曲轴连杆大轴孔的大轴孔定位柱6b2和固定曲轴连杆杆端两侧的杆端定位块6b3,曲柄连杆的小头伸出检测面6b1的外侧放置,导柱3b4将铣削完小头双斜面的曲柄连杆从第二加工位5移动到治具6b0上,紧固装置6c0为杠杆气缸,紧固装置6c0启动使得其输出端下压并压紧曲柄连杆的大头端面,曲柄连杆被检测面6b1、大轴孔定位柱6b2、杆端定位块6b3和紧固装置6c0固定住一侧端面、大轴轴孔、杆端侧面和另一侧的大轴端面,转向装置6e0为回转气缸,转向装置6e0启动使得安装在小转盘6f0上的治具6b0和紧固装置6c0旋转90度,从而使得加工完成的曲柄连杆小头对着检验装置6a0放置,水平移动装置6d0为滚珠丝杆滑台,水平移动装置6d0启动将转向装置6e0向着检验装置6a0推送从而通过检验装置6a0检测曲柄连杆的小头加工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转向装置6e0启动将小转盘6f0再次旋转90度使其与初始状态呈180度对称,随后水平移动装置6d0将转向装置6e0推送到卸料装置7的下方,再通过卸料装置7将曲柄连杆从检验工位6上取下并分开摆放合格品与不合格品。

检验装置6a0包括有安装在桌台1上的检具导轨6a2和可滑动地安装在检具导轨6a2上的检具6a1,检具6a1上设置有供合格的曲柄连杆小头穿过的开口,检具导轨6a2远离检具6a1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支架6a4,传感器支架6a4上安装有正对于检具6a1的传感器6a3,传感器支架6a4上设置有竖直朝向检具6a1延伸并贯穿检具6a1设置的弹簧定位柱6a6,弹簧定位柱6a6上套设有弹簧6a5,弹簧6a5设置于检具6a1与传感器支架6a4之间并连接检具6a1与传感器支架6a4,检具导轨6a2和弹簧定位柱6a6远离传感器支架6a4的一端均设置有检具止动块6a7,水平移动装置6d0将旋转90度的曲柄连杆向着检验装置6a0的方向推送,并使得合格的曲柄连杆小头穿过检具6a1上设置的开口后将曲柄连杆再次旋转90度并通过卸料装置7移动到成品传输带上,不合格的曲柄连杆小头无法穿过检具6a1上设置的开口并与检具6a1的外表面抵接,水平移动装置6d0继续推送曲柄连杆使得检具6a1被带动向着传感器支架6a4的方向移动,检具6a1克服弹簧6a5的反弹力朝着传感器6a3移动并被传感器6a3检测到检具6a1的接近,传感器6a3发出信号给转向装置6e0使得曲柄连杆立刻旋转90度从而离开检具6a1,检具6a1在弹簧6a5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弹簧定位柱6a6和检具止动块6a7防止检具6a1回弹过猛飞出检具导轨6a2的外侧,随后不合格的曲柄连杆被水平移动装置6d0继续推送到卸料装置7的下方并被卸料装置7移动到废品箱中。

卸料装置7包括有设置于检验工位6后方的第四机械手7a0和驱动第四机械手7a0移动的竖直移动装置7b0、转向装置7c0,竖直移动装置7b0包括有竖直向上设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桌台1上的导柱7b2和拉杆气缸7b3,拉杆气缸7b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并且可在导柱7b2上滑动的活动板7b1,导柱7b2贯穿活动板7b1设置,转向装置7c0固定安装在活动板7b1的上表面,转向装置7c0的活动端上固定安装有机械手固定架7a1,第四机械手7a0朝向检验工位6设置并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固定架7a1上,卸料装置7的旁侧设置有安装在桌台1下方的成品传输带7d0,卸料装置7的后方设置有安装在桌台1外侧的废品箱7e0,曲柄连杆通过水平移动装置6d0移动到第四机械手7a0的下方,第四机械手7a0与第三机械手3a4为相同结构,竖直移动装置7b0驱动第四机械手7a0向下移动并通过第四机械手7a0抓取曲柄连杆,随后竖直移动装置7b0驱动第四机械手7a0向上移动使得治具6b0上固定的曲柄连杆被取下,随后转向装置7c0启动并旋转90度使得第四机械手7a0得以将合格品放置到成品传输带7d0上,或者转向装置7c0启动并旋转180度使得第四机械手7a0得以将不合格品放置到废品箱7e0中。

工作原理:

振动盘2a0通过倾斜导轨2b0将待加工的曲柄连杆移动到第一机械手3a2的工作位,第一机械手3a2夹取待加工的曲柄连杆,同时第二机械手3a3夹取第一加工位4上已加工一个斜面的曲柄连杆,第三机械手3a4夹取第二加工位5上已加工两个斜面的曲柄连杆,随后竖直移动装置3b0启动将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第三机械手3a4举起,同时第二机械手3a3在回转气缸3a6的作用下旋转180度,接着水平移动装置3c0推动竖直移动装置3b0移动,使得第一机械手3a2、第二机械手3a3、第三机械手3a4分别从上料装置2、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的正前方移动到第一加工位4、第二加工位5、检验工位6的正前方,然后第一机械手3a2将待加工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4b0上,第二机械手3a3将加工完一个斜面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5b0上,第三机械手3a4将加工完两个斜面的曲柄连杆放置到治具6b0上,如此只需一次动作就能够同时移动三个不同状态的曲柄连杆,大大提高了效率,随后水平移动装置4d0、水平移动装置5d0和水平移动装置6d0分别将治具4b0、治具5b0和治具6b0朝着铣削装置4a0、铣削装置5a0和检验装置6a0的方向移动,使得三个曲柄连杆同时完成加工第一斜面、加工第二斜面和检验双斜面的工序,三道工序同时进行同时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检测合格的曲柄连杆被第四机械手7a0抓取后在竖直移动装置7b0的作用下向上取出并被转向装置7c0驱动旋转90度放置到成品传输带7d0上,检测不合格的曲柄连杆被第四机械手7a0抓取后在竖直移动装置7b0的作用下向上取出并被转向装置7c0驱动旋转180度放置到废品箱7e0中,可以自动卸料并区别摆放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节省了人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