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501发布日期:2019-04-29 12: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保温系统性能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及人们对房屋建造品质和居住体验要求的提高,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低能耗建筑以气密性好、厚度大的外围护系统保证建筑本身极低的能耗需求,为保证较低的外围护系统传热系数要求,外围护材料的厚度普遍较大。开发企业和设计单位通常使用A级外保温材料,以降低外围护系统传热系数。

岩棉作为比较成熟的A级保温材料,在建筑外保温系统中应用较多,但岩棉板受到生产工艺限制,厚度不能过大,要满足低能耗建筑外围护系统传热要求,需要将两层岩棉板错缝粘贴,增加了施工难度。岩棉带是将岩棉板切成一定的宽度,使其纤维层垂直排列并粘贴在适宜的贴面上的制品。因岩棉纤维方向发生变化,岩棉带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与岩棉板相比有很大提高,同时其防火、保温、隔热和吸声等性能与岩棉板相同。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是用于超低能耗建筑较好的外保温材料之一。

但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与岩棉板系统相同,仍然面临岩棉易吸水,受潮后保温性能下降等问题。低能耗建筑要求建筑尽可能在全寿命周期内保持与初始设计相同的性能,岩棉带若吸湿受潮后保温性能下降,将会严重影响外围护系统的性能,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的能耗水平。目前的岩棉带外保温系统缺乏全寿命周期内的温湿度性能监测系统,无法获知岩棉带本身受潮情况及整个外保温系统传热性能变化情况,无法保证低能耗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居住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监测岩棉带内部湿度变化和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得知岩棉带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是否衰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室内温度传感器、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结构墙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结构墙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结构墙外侧的岩棉带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岩棉带的外侧表面上,所述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岩棉带外侧的腻子层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中;所述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岩棉带之中。

优选地,所述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结构墙与所述岩棉带通过粘接砂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岩棉带与所述腻子层之间设有抹面砂浆。

优选地,所述抹面砂浆中设有墙体网格布。

优选地,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结构墙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腻子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器、处理器和显示单元,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所述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所述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所述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所述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或电脑。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低能耗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中,用于长期监测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中岩棉带的湿度和整个墙体各层材料的温度,进而监测整个岩棉带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情况,掌握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性能是否衰减,是否影响外围护系统的传热性能,以便及时维护岩棉带外保温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控制器,2-室内温度传感器,3-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4-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5-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6-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7-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8-室外温度传感器,9-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11-结构墙,12-粘接砂浆,13-岩棉带,14-抹面砂浆,15-墙体网格布,16-腻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监测岩棉带内部湿度变化和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得知岩棉带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是否衰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控制器1和均与控制器1连接的室内温度传感器2、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3、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4、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5、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6、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7、室外温度传感器8和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9。

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结构墙11、粘接砂浆12、岩棉带13、抹面砂浆14、墙体网格布15和腻子层16,结构墙11与岩棉带13通过粘接砂浆12固定连接,粘接砂浆12可断续布设,岩棉带13与腻子层16之间设有抹面砂浆14,抹面砂浆14中设有墙体网格布15,墙体网格布15优选为玻纤网格布,玻纤网格布有利于粘接砂浆12的挂设,岩棉带13粘接牢固后在其外侧面均匀涂刷抹面砂浆14后再涂刷腻子层16。

室内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中,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建筑物的结构墙11的内侧表面上,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结构墙11的外侧表面上,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结构墙11外侧的岩棉带13的内侧表面上,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4和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5可以设置在粘接砂浆12之间的间隔中,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岩棉带13的外侧表面上,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岩棉带13外侧的腻子层16的外侧表面上,室外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空间中;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9设置在岩棉带13之中,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9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在具体应用中,温度传感器优选为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如ACA-30,ACA-35,ACD-45,STS-40型;湿度传感器优选为线性电压输出式湿度传感器,如HIH-3605、HIH-3610、HM1500、HM1520型。

控制器1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采集器、处理器和显示单元,处理器优选为单片机或电脑,显示单元用于温湿度的显示。室内温度传感器2、结构墙内侧温度传感器3、结构墙外侧温度传感器4、岩棉带内侧温度传感器5、岩棉带外侧温度传感器6、腻子层外侧温度传感器7、室外温度传感器8和岩棉带内部湿度传感器9均通过导线与信号采集器连接,并能够将相应部位的温度或湿度参数传输给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再将温度或湿度参数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能够将接收到的温度或湿度参数显示到显示单元上。信号采集器需有足够的接口并与各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匹配,具体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的适配选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其中,室内温度传感器2通过第一安装支架与结构墙11连接并与结构墙11留有一定的间距,室外温度传感器8通过安装支架与腻子层16连接并与腻子层16留有一定的间距,间距优选为10-50cm。其余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粘贴或通过螺栓连接各层表面,湿度传感器埋设在岩棉带13内部。

各个温度传感器可以等高间隔设置,也可以在一个纵向平面内,但高度方向需间隔设置。在安装的时候各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随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一并安装,在结构墙11和建筑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上可以打孔以便穿线,打孔后使用填充封堵即可。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