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456发布日期:2019-05-24 20:5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是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化学需氧量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COD在检测之前,对水样进行消解,需要消解瓶和冷凝管,目前通常的消解瓶和冷凝管为圆柱状结构,在消解时,水样受热不均且冷凝效果不好,不能真实反应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其能够保证较好的加热均匀性,且冷凝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包括消解部和位于所述消解部上方的冷凝部,所述消解部连通所述冷凝部,所述消解部包括位于下方用于存储有机废水的消解腔和位于消解腔上方的消解管,所述消解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消解腔、上端连通冷凝部,所述消解腔内填充有与所述消解腔形配合的多个球状加热管,多个所述球状加热管依次套接,所述冷凝部包括冷凝上升管和设置在所述冷凝上升管外部的冷凝回流管,所述冷凝上升管和冷凝回流管一体成型,所述冷凝上升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上端、所述冷凝上升管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凝回流管的下端,所述冷凝上升管与所述冷凝回流管之间设置有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连通所述冷凝上升管的侧壁。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球状加热管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球状加热管可独立运行,且每个所述球状加热管上设置有独立运行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球状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回流管具有第一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为第一冷却介质层,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层包括含有冰晶与水的混合物的冷却介质层。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上升管具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二夹层为第二冷却介质层。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上升管呈螺纹状或波浪状。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上升管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冷凝上升管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通、上端通过第二管道依次连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在有多个球状加热管,能够对存储在消解腔内的有机废水进行均匀加热,有效地保证了加热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有机废水反应充分,提高COD检测值的准确性;通过设置有负压组件,能够有效地将蒸发后的水汽吸附至冷凝上升管处,进行快速的冷凝,缩短冷凝时间,保证较好的冷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消解部;2、冷凝部;3、消解腔;4、消解管;5、球状加热管;6、冷凝上升管;7、冷凝回流管;8、负压组件;9、支撑柱;10、温度传感器;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废水的COD消解装置,包括消解部1和位于所述消解部1上方的冷凝部2,所述消解部1连通所述冷凝部2。所述消解部1包括位于下方用于存储有机废水的消解腔3和位于消解腔3上方的消解管4,所述消解管4的下端连通所述消解腔3、上端连通冷凝部2。所述消解腔3内填充有与所述消解腔3形配合的多个球状加热管5,多个所述球状加热管5依次套接。通过设在有多个球状加热管5,能够对存储在消解腔3内的有机废水进行均匀加热,有效地保证了加热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有机废水反应充分,提高COD检测值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球状加热管5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撑柱9。每个所述球状加热管5可独立运行,且每个所述球状加热管5上设置有独立运行的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信号连接所述球状加热管5。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能够适应不同的加热程度的需求,结构优化。

所述冷凝部2包括冷凝上升管6和设置在所述冷凝上升管6外部的冷凝回流管7,所述冷凝上升管6和冷凝回流管7一体成型,所述冷凝上升管6的上端连通所述冷凝回流管7的上端、所述冷凝上升管6的下端连通所述冷凝回流管7的下端。所述冷凝上升管6与所述冷凝回流管7之间设置有负压组件8,所述负压组件8连通所述冷凝上升管6的侧壁。通过设置有负压组件8,能够有效地将蒸发后的水汽吸附至冷凝上升管处6,进行快速的冷凝,缩短冷凝时间,保证较好的冷凝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回流管7具有第一夹层,所述第一夹层为第一冷却介质层,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层包括含有冰晶与水的混合物的冷却介质层。所述冷凝上升管6具有第二夹层,所述第二夹层为第二冷却介质层,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层包括含有冰晶与水的混合物的冷却介质层。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冷凝上升管6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冷凝上升管6的下端通过第一管道11依次连通、上端通过第二管道12依次连通。所述冷凝上升管6呈螺纹状或波浪状,能够提高冷凝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