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8778发布日期:2019-04-16 23:4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送是现代混凝土主要的施工方式,评价混凝土可泵性、预测混凝土泵送压力是保证泵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工程实践证明现行国家标准中的泵压预测公式适用于普通混凝土,但并不完全适用于高强及大流动性混凝土。

实际泵送过程中,混凝土并非一个均质的流体,新拌混凝土在泵管内的稳定流动状态包括2种模式:“润滑层+柱塞流”模式和“润滑层+剪切滑移层+柱塞流”模式。相关研究表明,润滑层的性能、剪切滑移层的性能对新拌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要清晰表征混凝土泵送性能,需以流变学为基础,建立混凝土流变性能与可泵性能之间的关系。

目前混凝土流变性能的试验研究主要采用滑管仪、摩擦仪、流变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受施工条件的约束,所述的试验仪器无法对泵管中混凝土的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尽管国内外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新拌混凝土可泵性的评估模型,但其仍然存在缺陷,因此迫切需要实际工程数据加以支撑。目前工程上对混凝土可泵性研究的主要试验方式为对泵送前和泵送后混凝土流变性能的测量,但对泵送过程中相关参数的测量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泵送中混凝土相关泵送参数的测量方式相对麻烦、人力时间成本高,易受泵送高度和施工现场条件的约束,开展长期性、连续性的数据收集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测试系统,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分别设有中空的第一外壁管腔和第二外壁管腔,所述第一外壁管腔和第二外壁管腔通过线路管腔相连接;

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二个应变片、二个压力传感器、超声波发射换能器、超声波接收换能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处理器;二个所述应变片和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壁管腔,二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超声波接收换能器和中央控制处理器安装于第二外管壁腔。

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安装于第二外壁管腔,所述测试系统通过线路系统与所述电源相连接。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应变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壁管腔两端用于测量应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壁管腔两端用于测量管压。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发射换能器和超声波接收换能器采用Z式或V式声道的方式安装,用于测量混凝土流量、混凝土润滑层厚度。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安装于第二外壁管腔中,且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一侧,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为双探头传感器。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通过线路系统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器,用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分析及输出。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器具有无线控制单元,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进行数据及分析结果的输出。

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外管壁上设有二个减震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试装置通过安装于外壁管腔内的测试系统测得混凝土应力、泵管泵压、泵管流量、混凝土润滑层厚度、粘度系数等泵送参数,并且通过中央控制处理器实现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进行数据输出,实现自动化连续在线实时测试,有利于开展长期性、连续性的数据收集,为新拌混凝土可泵性研究提供实际工程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泵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混凝土泵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管体1和测试系统,所述管体1的外管壁上分别设有中空的第一外壁管腔11和第二外壁管腔12,所述第一外壁管腔11和第二外壁管腔12通过线路管腔1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二个应变片21、二个压力传感器22、超声波发射换能器23、超声波接收换能器24、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5和中央控制处理器26。具体结构中,二个所述应变片21和超声波发射换能器23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壁管腔11,二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2、超声波接收换能器24、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5和中央控制处理器26安装于第二外管壁腔12。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工地在进行泵管布置连接时,将本测试装置与泵管进行连接,在同一水平或竖直方向至少应布置两个本测试装置,并且在离泵车最近的连接处应安装本测试装置。

本实施例中,该二个应变片21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壁管腔11两端用于测量应力,该二个压力传感器2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壁管腔12两端用于测量管压,经数据处理可获得测试装置两端的压力差或不同测试装置之间的压力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5安装于第二外壁管腔12中,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2一侧;另外,该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5也可安装于第一外壁管腔11中,设置于所述应变片21一侧。所述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5为双探头传感器。

所述超声波发射换能器23和超声波接收换能器24采用Z式或V式声道的方式安装,用于测量混凝土流量、混凝土润滑层厚度。混凝土流量、润滑层厚度测量原理为:

超声波发射换能器23向处于泵送状态的新拌混凝土发射超声波,通过多普勒效应原理,可得到处于层流状态的新拌混凝土每一层的流速,根据流速可测算流量;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到流速与距泵管壁距离的关系,随着与泵管壁的距离增加,流速的增长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流速增长率突然变化的分界点说明了砂浆和混凝土两种不同物质在泵管内运动时的分界线,泵管壁到分界点的距离即为润滑层的厚度。另外,由流量公式,根据流量、压力差、距离差可计算得粘度系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通过线路系统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器26,用于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分析及输出。具体地,所述中央控制处理器26具有无线控制单元,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进行数据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实现自动化连续在线实时测试,有利于开展长期性、连续性的数据收集,为新拌混凝土可泵性研究提供实际工程数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3,所述电源3安装于第二外壁管腔12,所述测试系统通过线路系统与所述电源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的外管壁上设有二个减震装置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