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6031发布日期:2019-04-13 00:49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具体为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属于汽车称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态称重是指通过测量和分析轮胎动态力测算一辆运动中的车辆的总重和部分重量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高速公路广泛采用动态轴重秤作为计重设备来实施超限检测,有效的控制了超重车辆对公路基础设施的破坏,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了超载引发的安全隐患。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车辆驾驶者的不规范驾驶行为和违规过称行为往往会致使称重系统的测量精度大大下降,同时调整称重装置的间距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变得非常的麻烦,降低了行车测重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构造简单合理,适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包括两个称台支撑座,所述称台支撑座的顶端部分贯穿设置有若干刚栅,且所述称台支撑座的顶面设置有轴重式称重称台;所述轴重式称重称台包括承重板、限位块和防滑斜面,所述承重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承重板的一组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滑斜面;所述称台支撑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滑轨,且所述两个称台支撑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和限位钢圈,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钢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的连接处;所述传动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电机。

优选的,为了使两个称台支撑座可以以相反的方向同时进行运动,以调整两轴重式称重称台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所述第二丝杆的直径相等,固定连接后整体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上的螺纹相反。

优选的,为了防止出现汽车轮胎错位而下陷,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所述刚栅均互相平行等距设置,且均位于平行于所述承重板的平面上。

优选的,为了使限位块充分发挥控制驶过车辆轮胎正向行驶的效果,所述限位块的侧面和所述承重板的侧面相平齐,且所述限位块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优选的,为了保证安装有不同型号轮胎的车辆在正常正向行驶的同时可以通过轴重式称重称台,所述两个承重板上设置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相反的一侧,即两者相距较远的一侧。

优选的,为了使各组件进行规则的运动,防止出现损坏,所述称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滑轨上后,两个称台支撑座均垂直于所述支撑滑轨,且两个所述称台支撑座平行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称台支撑座无法超出传动丝杆的运动范围,造成结构的损坏,所述传动丝杆平行于所述支撑滑轨,且所述限位钢圈位于两个称台支撑座的中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基于底部的支撑滑轨的横向滑动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两个轴重式称重称台的水平距离,实现了对不同车辆的针对性测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车辆轮胎的直行过秤;而且承重板上设置的限位装置也可以防止车辆进行“S”形行驶造成测量精度下降;反向螺纹的丝杆使两个称台支撑座可以同时进行反向的移动,使对于不同规格的车辆可以进行更加方便的正常过秤,保证了测量精度的同时,增加了测重效率,有效防止了测重路段发生拥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丝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重式称重称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重式称重称台,11、承重板,12、限位块,13、防滑斜面,2、钢栅,3、称台支撑座,4、电机,5、支撑滑轨,6、传动丝杆,61、第一丝杆,63、第二丝杆,62、限位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轴重式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包括两个称台支撑座3,所述称台支撑座3的顶端部分贯穿设置有若干刚栅2,且所述称台支撑座3的顶面设置有轴重式称重称台1;所述轴重式称重称台1包括承重板11、限位块12和防滑斜面13,所述承重板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2,且所述承重板11的一组对应的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防滑斜面13;所述称台支撑座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滑轨5,且所述两个称台支撑座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传动丝杆6;所述传动丝杆6包括第一丝杆61、第二丝杆63和限位钢圈62,所述第一丝杆61和所述第二丝杆63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限位钢圈6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杆61和所述第二丝杆63的连接处;所述传动丝杆6的一端设置有电机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丝杆61和所述所述第二丝杆63的直径相等,固定连接后整体呈圆柱形,且所述第一丝杆61和所述第二丝杆63上的螺纹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刚栅2均互相平行等距设置,且均位于平行于所述承重板11的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限位块12的侧面和所述承重板11的侧面相平齐,且所述限位块12的截面呈直角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两个承重板11上设置的所述限位块12设置于相反的一侧,即两者相距较远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称台支撑座3安装于所述支撑滑轨5上后,两个称台支撑座3均垂直于所述支撑滑轨5,且两个所述称台支撑座3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传动丝杆6平行于所述支撑滑轨5,且所述限位钢圈62位于两个称台支撑座3的中点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测重路段设置一长方体深坑,保证其深度等于轴重式称重台1的下底面至支撑滑轨5的下底面的距离,将支撑滑轨5牢固安装于坑底,两个称台支撑座3贯穿安装传动丝杆6,同时保证传动丝杆6上的限位钢圈62位于两个称台支撑座3的中间位置,传动丝杆6的一端连接安装电机4,使其可以在电机4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使两个称台支撑座3可以同时做反向的横向运动,称台支撑座3的顶部设置轴重式称重称台1,安装完毕后要求轴重式称重称台1的防滑斜面13的下底面恰好贴合于路面。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测量设备获得到来车辆的同轴轮间距,启动电机4带动传动丝杆6进行转动,调整两称台支撑座3的距离,使之契合来车的同轴轮间距,从而要求来车减速同时直行,是测重效果发挥到最好,刚栅2不会随称台支撑座3移动而移动,同时其足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保证轮胎脱离称面时陷入坑体内,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