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3279发布日期:2019-03-30 08:4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绝缘老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设计寿命为30年,实际使用寿命大约20~40年,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受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程度的直接影响,在变压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可避免的要经受机械压力、化学、热、电气等诸多外界作用而加速变压器的绝缘老化速度。作为连接用电工作人员和发电厂的主要设备,油浸式变压器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对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估对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在变压器内部设置多种传感器来完成变压器老化程度的检测,但是,由于多个传感器均安置与变压器内部,安装比较麻烦,且一旦损坏不易进行替换或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以缓解了将传感器安置于变压器内部,安装麻烦,不易维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设置在待检测变压器的外部,包括:取样装置、多个传感器、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和主控器;

所述取样装置用于和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连接,导入所述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内的变压器油;

所述多个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取样装置内部,与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变压器油的老化参数,并将所述老化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

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和所述主控器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老化参数发送给所述主控器;

所述主控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一一对应的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老化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密封罐、引流管和设置于密封罐内部的电泵;

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连通,所述引流管另一端与所述电泵连接,在所述电泵的控制下,将所述油箱内的变压器油通过所述引流管导入所述密封罐内。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水分传感器、和/或CO传感器、和/或CO2传感器和/或H2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多个传感器还包括:糠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主控器连接;所述主控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老化参数异常时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报警器为远程无线报警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主控器还包括第二无线数据发射器:

所述主控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发射器将所述老化参数发送给工作人员的手持终端,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所述待检测变压器的老化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无线数据发射器为SIM卡内置的通讯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无线数据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待检测变压器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取样装置中,然后在取样装置中设置多个传感器来检测变压器油的老化参数,最后将检测到的老化参数通过无线数据发射器发送给主控器,最后设置主控器接收并显示老化参数。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将变压器的老化参数检测在变压器外部进行,不必将用来测量变压器老化参数的多个传感器设置在变压器油箱内部,不会破坏变压器绝缘结构,在变压器绝缘老化系统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不会对变压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安装方便,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样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另一种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设计寿命为30年,实际使用寿命大约20~40年,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主要是受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程度的直接影响,在变压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可避免的要经受机械压力、化学、热、电气等诸多外界作用而加速变压器的绝缘老化速度。作为连接用电工作人员和发电厂的主要设备,油浸式变压器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对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程度进行检测和评估对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在变压器内部设置多种传感器来完成变压器老化程度的检测,但是,由于多个传感器均安置与变压器内部,安装比较麻烦,且一旦损坏不易进行替换或维修,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可以在取样装置内安装多个传感器,在待检测变压器的外部完成待检测变压器的绝缘老化参数的检测,易于安装,便于维护。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检测系统可以设置在待检测变压器的外部,包括:取样装置1、多个传感器2、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和主控器4;

取样装置1用于和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连接,导入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内的变压器油;

多个传感器2设置于取样装置1内部,与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连接,用于检测变压器油的老化参数,并将老化参数发送给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

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和主控器4通信连接,用于将老化参数发送给主控器4;

主控器4内设置有与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一一对应的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并显示老化参数。

油浸式变压器在老化过程中会产生CO、CO2、水、糠醛和丙酮等老化产物,可以通过检测变压器油中老化产物的含量和变化来评估变压器的绝缘老化状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取样装置1可以将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引入到取样装置1内,通过在取样装置1内部设置多个传感器2来测得变压器油的老化参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老化参数可以指变压器老化过程中产生的老化产物的含量,示例性的,可以包括CO的浓度和CO2的浓度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取样装置1包括:密封罐13、引流管12和设置于密封罐内部的电泵11;

引流管12一端与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连通,引流管12另一端与电泵11连接,在电泵11的控制下,将油箱内的变压器油通过引流管12导入密封罐13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流管12在电泵11的控制下可以将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到密封罐13中,密封罐13通过引流管12和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连通,示例性的,引流管12可以通过密封罐13预留的接口向外引出至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内。示例性的,取样装置中还可以设置出油管,出油管可以用于将引流管导入的变压器油排出到密封罐内,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如图3所示,密封罐13内部设置有电泵11,引流管12将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5和取样装置1的密封罐13连通,电泵11控制引流管12将待检测变压器的油箱5内的变压器油导入到密封罐13中,关于导入变压器油的多少,可以在密封罐13内设置液位检测器,在变压器油的液位超过一定高度后,通过控制电泵11停止工作停止向密封罐13内导入变压器油,示例性的,可以为电泵11设置控制电路,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在将变压器油引入到密封罐13中以后,设置在密封罐13内的多个传感器2就可以检测变压器油的老化参数,并且将检测到的老化参数发送给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通过无线发射的方式将老化参数发送给主控器4,主控器4可以接收并显示老化参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控器4可以设置在密封罐13的外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多个传感器2可以包括:水分传感器、和/或CO传感器、和/或CO2传感器和/或H2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分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CO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的CO含量;CO2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的CO2含量;H2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的H2含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多个传感器2还可以包括:糠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糠醛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中的糠醛含量;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变压器油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报警器6;

报警器6与主控器4连接;主控器4还用于在检测到老化参数异常时控制报警器6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老化参数异常可能是由于用来检测老化参数的传感器异常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预设设定了老化参数的正常范围值,但是主控器4接收到的老化参数在预设的正常范围值之外,不论那种情况造成的老化参数异常,主控器4都可以控制报警器6进行报警,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及时发现油浸式变压器绝缘老化检测系统的运行异常或变压器老化参数超标时,及时发出报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报警器6可以为远程无线报警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远程无线报警器可以通过发短信、振铃和蜂鸣等多种方式进行报警,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人员可以远程监控变压器的老化参数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变压器老化参数超标问题。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远程查看待检测变压器的老化参数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主控器4还包括第二无线数据发射器:

主控器4还用于通过第二无线发射器将老化参数发送给工作人员的手持终端,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待检测变压器的老化情况。

为了实现主控器4可以远程发送老化参数给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二无线数据发射器可以为SIM卡内置的通讯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控器4可以通过SIM卡内置的通讯模块将老化参数远程发送给工作人员,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数据发射器3为红外发射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红外发射器可以将多个传感器2检测到的老化参数无线发送给主控器4,示例性的,主控器4设置在取样装置1的外部,红外发射器设置在取样装置1的内部,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老化参数的传递,可以避免接线,使用安装更加方便,也避免了由于接线造成的密封罐13的密封性遭到破坏,造成老化参数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无线数据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红外接收器来接收红外发射器发射的老化参数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