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987发布日期:2019-04-13 00:4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不均匀沉降观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上风力发电机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对风机的不均匀沉降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的安装方法是把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直接焊接在风机塔筒上面,因为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本身很细,直接焊接在塔筒上面焊接面很小,承受的力就会很小,容易在受到撞击后掉落,并且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变形量不同,导致测量产生误差,在焊接过程中也容易使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在高温下发生变形。另一种方法是在塔筒体上钻内螺纹孔,然后把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通过旋拧固定在塔筒体上,这样的方法会对塔筒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容易使塔筒产生应力集中,在塔筒长期服役期间产生不确定裂纹,并且这样的螺纹孔容易使长期在海面上的塔筒发生腐蚀生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包括不均匀沉降观测标;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还包括:

一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包括:

一第一圆柱体;

一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相互垂直连接;

一沉降观测头;所述沉降观测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体相反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圆柱体另一端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上设置一用于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固定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柱体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一端设置一外螺纹,同时,所述连接孔中包含一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将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旋接时,在所述外螺纹上涂抹专用螺纹胶,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和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稳定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圆柱体由一段材料弯成直角形成L形,或者

通过螺纹旋接、焊接、卡接或粘接形成L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可替换为第一棱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柱体可替换为第二棱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柱体上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相反的一端焊接所述沉降观测头;所述第二圆柱体另一端设置所述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柱体上与所述第二棱柱体相反的一端焊接所述沉降观测头;所述第二棱柱体另一端设置所述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柱体的长度不小于1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棱柱体的长度不小于10cm。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观测头的结构为用于摆放水准尺的半球形,所述半球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在长期的服役中测量点没有损坏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的结构为长方体,在所述长方体其中一面设置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范围是1-10cm。

进一步地,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范围是1-4cm。

使用时,将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焊接固定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将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旋拧固定在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上,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与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的焊接面积较大,可以结实的固定在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体上。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通过旋拧连接在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上,能够把不均匀沉降观测标非常牢固的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时,对塔筒体本身没有破坏,不需要从塔筒体打内螺纹孔,而是在塔筒体上直接焊接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

(2)本实用新型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时,可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固定的结实牢固,通过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与风力发电机塔筒的焊接能够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承受更大的力,通过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的螺纹旋拧连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结实牢固,既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摇晃。

(3)本实用新型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步骤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焊接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焊接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焊接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焊接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风力发电机塔筒,2-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3-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1-第一圆柱体,32-第二圆柱体,31’-第一棱柱体,32’-第二棱柱体,321-外螺纹,4-沉降观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现有的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在塔筒上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焊接在风机塔筒上;二是在塔筒体上钻内螺纹孔,然后把不均匀沉降观测标旋拧固定在塔筒体上。由于不均匀沉降观测标本身很细,若直接焊接在塔筒上则焊接面会很小,相应地其承受的力就会很小,容易在受到撞击后掉落,更重要的是,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在不同力的作用下变形量不同,导致测量产生误差,在焊接过程中也容易使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在高温下发生变形。而在塔筒体上钻内螺纹孔,然后把不均匀沉降观测标旋拧固定在塔筒体上的方式会对塔筒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容易使塔筒产生应力集中,在塔筒长期服役期间产生不确定裂纹,并且这样的螺纹孔容易使长期在海面上的塔筒发生腐蚀生锈。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包括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上相反于沉降观测头4的另一端设置一外螺纹321;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还包括一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上设置一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中包含一与所述外螺纹321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包括:

一第一圆柱体31;

一第二圆柱体32;

所述第一圆柱体31和所述第二圆柱体32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圆柱体31和所述第二圆柱体32由一段材料弯成直角形成L形。

所述第一圆柱体31上与所述第二圆柱体32相反的一端焊接所述沉降观测头4;所述第二圆柱体32另一端设置所述外螺纹321。

所述第二圆柱体的长度为10cm。

所述沉降观测头4的结构为用于摆放水准尺的半球形,所述半球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31的直径。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在长期的服役中测量点没有损坏和移动。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的结构为长方体,在所述长方体其中一面设置所述连接孔。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4cm。

使用时,将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焊接固定在风力发电机塔筒1上,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321的相互配合,将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旋拧固定在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上,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与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1的焊接面积较大,可以结实的固定在所述风力发电机塔筒1体上。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通过旋拧连接在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上,能够把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非常牢固的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涉及的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筒1上时,既对塔筒体本身没有破坏,不需要从塔筒体打内螺纹孔,而是在塔筒体上直接焊接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又可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固定的结实牢固,通过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与风力发电机塔筒1的焊接能够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承受更大的力,通过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与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的螺纹旋拧连接,使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3结实牢固,既不容易变形,也不容易摇晃。

此外,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塔筒1上步骤简单快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第一圆柱体31和所述第二圆柱体32通过螺纹旋接形成L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第一圆柱体可替换为第一棱柱体31'。

所述第二圆柱体可替换为第二棱柱体3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第一棱柱体31'和所述第二棱柱体32'通过螺纹旋接形成L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1c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5c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3c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7cm。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不均匀沉降观测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不同的是:

所述不均匀沉降观测标底座2沿所述连接孔方向的厚度是10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