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测试量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872发布日期:2019-07-19 22: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测试量热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样品化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自动测试量热仪。



背景技术:

量热仪是用于测定各种固态、液态等可燃物质热值的仪器,主要由外筒、内筒和氧弹等组成,通过可燃物质在氧弹内的燃烧而对其热值进行测量。当前市场的量热仪都需要人工操作,人工准备氧弹,人工给氧弹开盖,人工给氧弹加水,人工放坩埚,人工绑点火丝,人工给氧弹加盖,人工充氧,人工把氧弹入量热仪内进行,人工录入煤样重量,量热仪自动完成实验,实验完成后,人工把氧弹充量热仪内拿出来,人工把氧弹内废气放掉,人工开盖,人工把坩埚拿出来清洗,人工清理氧弹。以上工作都是人工进行,存在问题:1、效率低;2、劳动强度大;3、自动化程度低;4、人工介入,可能存在人工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测试量热仪,包括

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用于对氧弹上氧弹盖进行自动开盖或自动合盖作业;

氧弹自动充氧装置,用于对氧弹进行自动充氧作业;

氧弹自动加水装置,用于向氧弹内自动加入定量的水;

氧弹芯拔放组件,用于自动将氧弹芯从氧弹本体内拔出或将氧弹芯放入至氧弹本体内;

热值测试装置,用于对氧弹内的坩埚内的样品进行热值测试;和

氧弹自动转移装置,用于实现氧弹在各装置之间的流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氧弹自动放气装置,用于在开盖前自动将氧弹内的气体放掉。

还包括氧弹自动清洗装置,用于对氧弹本体进行自动清洗。

还包括氧弹存放装置,用于存放氧弹。

还包括氧弹位置矫正装置,用于将氧弹芯内的坩埚矫正至预设方位。

还包括坩埚取放组件,用于自动对氧弹芯内的坩埚进行取放作业。

所述热值测试装置、氧弹自动充氧装置、氧弹自动加水装置、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和氧弹芯拔放组件均位于一外壳内且依次呈直线或环状布置;当各装置呈直线布置时,所述氧弹自动转移装置滑设于各装置的一侧;当各装置呈环状布置时,所述氧弹自动转移装置滑设于各装置的环侧。

还包括坩埚自动转移装置,用于实现外壳内各装置与外部之间坩埚的转移。

所述热值测试装置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氧弹自动放气装置包括放气冲头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放气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并在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驱动下上下升降;所述放气冲头的底部开口,用于套在氧弹的氧弹头外周侧并形成周侧密封;所述放气冲头内部设有排气通道且底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顶开所述氧弹的弹头芯以进行放气的顶针。

所述放气冲头包括放气头和密封固定头,所述放气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所述密封固定头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放气头的底部。

所述密封固定头包括连接部与卡设部,所述连接部与卡设部之间形成环形台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放气头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环形台阶与放气头的底端端面之间安装有环形密封件,以套在氧弹头外周侧形成周侧密封。

所述氧弹自动充氧装置包括充氧冲头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充氧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并在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的驱动下上下升降;所述充氧冲头的底部设有开口,用于下降时套在氧弹的氧弹头外周侧并形成周侧密封;所述充氧冲头内部设有充气通道;所述充氧冲头于充气通道的一端通过充气管道连接有氧气源。

所述充气管道上设置有开关组件和用于检测氧气压力的压力检测件。

还包括固定组件和压板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氧弹本体固定于预定位置;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和第三升降组件,所述压板安装于第三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用于压住坩埚托的一侧并向下移动以使坩埚避开氧弹芯上的点火棒。

所述氧弹芯拔放组件包括挂持板和第四升降组件,所述挂持板安装于所述第四升降组件的活动端,所述挂持板用于挂住氧弹头并在第四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对氧弹芯进行自动拔放。

所述坩埚取放组件包括第一平移单元、支架和定位槽;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移单元的活动端相连,所述定位槽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

还包括氧弹芯压紧组件,用于在氧弹芯拔取之前将氧弹芯压紧在氧弹本体上以便于氧弹芯拔放组件可靠挂住氧弹头。

所述氧弹芯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块和第五升降组件,所述压紧块安装于所述第五升降组件的活动端,用于罩住氧弹头并在第五升降组件的驱动下下压而使氧弹芯压紧在氧弹本体上。

所述氧弹位置矫正装置包括矫正冲头、第三旋转组件和第六升降组件;所述矫正冲头的底部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与氧弹的矫正缺口相匹配的矫正凸台;所述矫正冲头安装于所述第三旋转组件上,并在第三旋转组件的驱动下旋转;所述第三旋转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六升降组件上,并在第六升降组件的驱动下上下升降。

所述氧弹自动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单元、升降旋转组件和清洗组件;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氧弹固定于清洗位置;所述清洗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旋转组件上,并在所述升降旋转组件的驱动下,伸入至氧弹内并旋转以对氧弹进行清洗作业。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中空的刷杆,所述刷杆的周侧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杆的底部封闭且顶端开口,且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孔,所述刷杆顶部的开口连接有加水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通过配置各个自动化运行的装置,并通过氧弹自动转移装置实现氧弹在各装置之间的流转,实现氧弹处理自动化,自动完成样品的热值测试,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测试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中的氧弹自动放气装置,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带动放气冲头或氧弹上下升降,使密封固定头套住氧弹头的周侧以形成周侧密封,避免气体泄漏,然后通过顶针顶开氧弹的弹头芯以进行放气;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不易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中的氧弹自动充氧装置,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充氧冲头或氧弹上下升降,使密封固定头套住氧弹头的周侧以形成周侧密封,避免气体泄漏,然后对氧弹进行充氧作业,另外通过压力检测件与开关组件的配合对充氧压力是否合格进行判断;结构简单、充氧自动化程度高且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中的氧弹自动矫正装置,通过矫正冲头内的矫正凸台卡入矫正缺口,能够带动氧弹旋转至预定位置,从而能够保证从氧弹内取出的氧弹芯上坩埚位置均位于同一方位,从而便于机械手等其它自动机构对坩埚进行取放等工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中的氧弹自动清洗装置,在进行清洗时,通过升降旋转组件对清洗组件的驱动,使其下降伸入至氧弹内部,然后再进行旋转,从而对氧弹进行清洗作业;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对独立的氧弹进行清洗,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中的氧弹芯拔放装置,通过挂持组件挂住氧弹头,再通过升降气缸的驱动,即可实现氧弹芯的自动拔放,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氧弹自动放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氧弹自动充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坩埚自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压板组件和坩埚取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氧弹位置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氧弹自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前和测试中的测试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后的测试流程图。

图中标号表示:1、热值测试装置;2、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1、第一升降组件;22、放气冲头;2201、放气头;22011、排气通道;2202、密封固定头;2203、密封件;2204、顶针;3、氧弹自动充氧装置;31、充氧组件;3101、压力检测件;3102、阀体;3103、开关组件;3104、氧气源;32、充氧冲头;33、第二升降组件;4、氧弹自动加水装置;5、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1、第二旋转组件;52、升降旋转组件;5201、第一旋转组件;5202、第一升降单元;53、清洗组件;5301、刷杆;5302、刷毛;5303、出水孔;54、加水组件;6、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1、矫正冲头;6101、矫正凸台;62、第六升降组件;63、第三旋转组件;7、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8、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1、氧弹芯压紧组件;8101、压紧块;8102、第五升降组件;82、氧弹芯拔放组件;8201、挂持板;83、压板组件;8301、压板;84、坩埚取放组件;8401、支架;8402、定位槽;8403、第一平移单元;85、稳固组件;8501、安装支架;8502、定位柱;9、坩埚自动转移装置;10、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1、外壳;12、氧弹;1201、氧弹本体;1202、氧弹头;1203、氧弹芯;1204、氧弹盖;13、氧弹存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包括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用于对氧弹12上氧弹盖1204进行自动开盖或自动合盖作业;氧弹自动充氧装置3,用于对氧弹12进行自动充氧作业;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用于向氧弹12内自动加入定量的水;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包括氧弹芯拔放组件82,用于自动将氧弹芯1203从氧弹本体1201内拔出或将氧弹芯1203放入至氧弹本体1201内;热值测试装置1,用于对坩埚内的样品进行热值测试;和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用于实现氧弹12在各装置之间的流转。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通过配置以上各个自动化运行的装置,并通过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实现氧弹12在各装置之间的流转,实现氧弹12处理自动化,自动完成样品的热值测试。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氧弹存放装置13、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和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其中氧弹存放装置13用于存放氧弹12;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用于将氧弹芯1203内的坩埚矫正至预设方位;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用于对氧弹本体1201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还包括坩埚取放组件84和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坩埚取放组件84,用于自动对氧弹芯1203内的坩埚进行取放作业;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用于在开盖前自动将氧弹12内的气体放掉,保证氧弹12在开盖前均处于放气状态,保证测试工作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热值测试装置1、氧弹存放装置13、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氧弹自动充氧装置3、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和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均位于一外壳11内且依次呈直线或环状布置,其中热值测试装置1的数量为四个;当各装置呈直线布置时,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滑设于各装置的一侧;当各装置呈环状布置时,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滑设于各装置的环侧。在外壳11内外之间设置有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用于实现外壳11内各装置与外部之间坩埚的转移。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各装置也可以设置成L形等其它形状。

如图2所示,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包括放气冲头22和第一升降组件21;放气冲头22包括放气头2201和密封固定头2202,密封固定头2202可拆卸安装于放气头2201的底部,用于套在氧弹12的氧弹头1202外周侧并形成周侧密封;放气头2201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气通道22011且底端端面上设置有顶针2204,第一升降组件21与放气冲头22或者氧弹12相连,用于驱动放气冲头22或氧弹12做上下运动;在进行放气时,放气头2201和密封固定头2202整体下降,使密封固定头2202套住氧弹头1202的周侧以形成周侧密封,然后通过顶针2204顶开氧弹12的弹头芯以进行放气,放出的气体再经排气通道22011排出至收集盒(或其它指定装置)进行处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不易泄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升降气缸对氧弹12进行升降来代替放气冲头22的升降。

本实施例中,密封固定头2202包括连接部与卡设部,连接部与卡设部之间形成环形台阶;其中连接部与放气头2201(具体为套轴)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等),环形台阶与放气头2201的底端端面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2203,以套在氧弹头1202外周侧形成周侧密封。另外,卡设部的内部开口呈锥形状或弧形状,便于与氧弹头1202的对准;放气头2201的顶端设置接头,接头则连接放气管道206的一端,放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收集盒相连。

如图3所示,氧弹自动充氧装置3包括充氧冲头32和第二升降组件33;充氧冲头32包括充氧头和密封固定头2202(与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的密封固定头2202相同),第二升降组件33与充氧冲头32或氧弹12相连,驱动充氧冲头32或者氧弹12上下升降;密封固定头2202可拆卸安装于充氧头的底部,用于下降时套在氧弹12的氧弹头1202外周侧并形成周侧密封;充氧头内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充气通道;充氧头于充气通道的一端通过充气管道连接有充氧组件31,具体包括氧气源3104、开关组件3103和压力检测件3101,开关组件3103和用于检测氧气压力的压力检测件3101设置在充气管道上,具体地,压力检测件3101通过阀体3102安装在充气管道上,氧气源3104则与充气管道的一端相连。在进行充氧作业时,充氧头和密封固定头2202整体下降,使密封固定头2202套住氧弹头1202的周侧并形成周侧密封,然后氧气源3104经充气管道、充氧头、氧弹头1202和弹头芯进入氧弹12内;在充氧一段时间后,开关组件3103断开,不再充氧,此时压力检测件3101检测氧弹12-充气管道回路中的氧气压力,如回路压力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则充氧结束。通过第二升降组件33带动充氧冲头32上下升降,使密封固定头2202套住氧弹头1202的周侧以形成周侧密封,避免气体泄漏,然后对氧弹12进行充氧作业,另外通过压力检测件3101与开关组件3103的配合对充氧压力是否合格进行判断;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密封性好。

如图4和图5所示,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包括固定组件、氧弹芯拔放组件82、压板组件83和坩埚取放组件84;固定组件用于将氧弹本体1201固定于预定位置(用于拔放氧弹芯1203的位置);氧弹芯拔放组件82安装于预定位置的上方,用于挂住氧弹头1202并上下升降以对氧弹芯1203进行拔放,具体包括挂持板8201和升降气缸,挂持板8201安装于升降气缸的活动端,挂持板8201用于挂住氧弹头1202并在升降气缸的驱动下对氧弹芯1203进行自动拔放;压板组件83包括压板8301和升降气缸,压板8301安装于升降气缸的活动端,用于压住坩埚托的一侧并向下移动以使坩埚避开氧弹芯1203上的点火棒;坩埚取放组件84用于对下移的坩埚托上的坩埚进行取放作业。通过氧弹芯拔放组件82实现对氧弹芯1203的自动拔放,再通过压板组件83将坩埚托移动至合适位置,坩埚取放组件84则对坩埚托上坩埚进行取放作业,其中坩埚取放组件84包括第一平移单元8403、支架8401和定位槽8402;支架8401的一端与第一平移单元8403的活动端相连,定位槽8402安装于支架8401的另一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氧弹芯压紧组件81,用于在氧弹芯1203拔取之前将氧弹芯1203压紧在氧弹本体1201上以便于氧弹芯拔放组件82可靠挂住氧弹头1202。具体地,氧弹芯压紧组件81包括与氧弹头1202相匹配的压紧块8101和第五升降组件8102(如升降气缸),压紧块8101安装于第五升降组件8102的活动端,用于罩住氧弹头1202并在第五升降组件8102的驱动下下压而使氧弹芯1203压紧在氧弹本体1201上,使氧弹头1202周侧的环形凹槽与后续的氧弹芯拔放组件82相平齐,从而便于对氧弹头1202的挂持,结构简单、提高后续氧弹头1202挂持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由于氧弹芯1203在进行拔放或转移的过程中,会出现摇晃的情况,因此还设有用于保持氧弹芯1203在挂持过程中水平稳定性的稳固组件85。具体地,稳固组件85包括升降气缸、安装支架8501和多个定位柱8502;安装支架8501安装于第三升降单元的活动端,多个定位柱8502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支架8501上,另一端则与氧弹头1202的盖板相抵,从而能够限制氧弹芯1203的摇晃,提高可靠性。

如图7所示,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包括升降旋转组件52和清洗组件53;清洗组件53,安装于升降旋转组件52上,并在升降旋转组件52的驱动下,伸入至氧弹12内并旋转以对氧弹12进行清洗作业。在进行清洗时,通过升降旋转组件52对清洗组件53的驱动,使其下降伸入至氧弹12内部,然后再进行旋转,从而对氧弹12进行清洗作业;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对独立的氧弹12进行清洗,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可以选择为独立的加水装置,可以选择与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集成;具体为:清洗组件53包括清扫刷,具体包括刷杆5301和刷毛5302,刷毛5302分布在刷杆5301的周侧。其中刷杆5301为中空的刷杆且周侧设置有多个与内部空腔相通的出水孔5303(或出水槽等),另外刷杆5301的底端封闭,刷杆5301的顶端开口,开口则连接有加水组件54。加水组件54包括加水管、加水泵和水源;加水管的一端与加水泵相连,加水管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接头与刷杆5301相连,水源与加水泵相连。在清扫刷对氧弹12内部进行清洗的同时,水源依次通过加水泵、加水管、刷杆5301进入至氧弹12内,实现自动加水,提高清洗效率以及效果;由于将清洗与加水集成于同一装置,集成度高、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本实施例中,升降旋转组件52包括第一升降单元5202和第一旋转组件5201;清洗组件53安装于第一旋转组件5201上,第一旋转组件5201安装于第一升降单元5202上。其中第一升降单元5202为升降气缸,第一旋转组件5201为旋转气缸等;具体地,第一升降单元5202包括升降气缸和升降支架,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支架上下升降,其中刷杆5301穿过第一旋转组件5201后再伸出升降支架,通过导向接头与加水管相连。另外,氧弹12安装第二旋转组件51上,在清洗后,通过第二旋转组件51驱动氧弹12旋转,将氧弹12内的污水倒出。

如图6所示,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包括矫正冲头61、第三旋转组件63和第六升降组件62;其中矫正冲头61的底部开口,开口处设有与氧弹12的矫正缺口相匹配的矫正凸台6101;矫正冲头61安装于第三旋转组件63上,并在第三旋转组件63的驱动下旋转;第三旋转组件63安装于第六升降组件62上,并在第六升降组件62的驱动下上下升降。在使用时,通过第六升降组件62带动矫正冲头61下降,使开口套在氧弹头1202上,然后通过第三旋转组件63旋转矫正冲头61,使得矫正冲头61边旋转边下压,使矫正凸台6101卡入矫正缺口,从而带动氧弹12旋转至预定位置。通过矫正冲头61内的矫正凸台6101卡入矫正缺口,能够带动氧弹12旋转至预定位置,从而能够保证从氧弹12内取出的弹头芯上坩埚位置均位于同一方位,从而便于机械手等其它自动机构对坩埚进行取放等工作。

本实施例中,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和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可以采用机械手或者输送带等,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和热值测试装置1均属于常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相应公开了一种基于如上所述的全自动测试量热仪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氧弹12开盖: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移动至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上,通过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将氧弹盖1204打开;

S02、拔氧弹芯1203: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开盖的氧弹移动至氧弹芯拔放组件82,通过氧弹芯拔放组件82将氧弹芯1203从氧弹本体1201内拔出;

S03、放置坩埚:将盛放样品的坩埚放置于氧弹芯1203的坩埚托上;同时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本体1201移动至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通过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向氧弹本体1201内加入定量的水;

S04、放氧弹芯1203: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芯1203和加水的氧弹本体1201移动至氧弹芯拔放组件82,通过氧弹芯拔放组件82将氧弹芯1203放置于氧弹本体1201内;

S05、氧弹12合盖: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12移动至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通过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将氧弹盖1204盖合在氧弹本体1201上;

S06、测试: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12移动至热值测试装置1内进行热值测试。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1之前,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12移动至放气工位对氧弹12进行放气作业,保证氧弹12在开盖前均处于放气状态,保证测试工作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2与步骤S03之间,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本体1201移动至清洗工位进行清洗作业,保证氧弹本体1201的洁净度。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1与步骤S02之间,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将氧弹12移动至矫正工位,将氧弹12旋转至预定方位,从而能够保证从氧弹12内取出的氧弹芯1203上坩埚位置均位于同一方位,从而便于机械手等其它自动机构对坩埚进行取放等工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具体地,下面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方法做详细说明:

首先,氧弹自动转移装置10(如机械手)从氧弹存放装置13中把氧弹12取出;

再把取出的氧弹12放入至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把氧弹12内的气体放掉;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到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通过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把氧弹盖1204打开;

机械手把再把氧弹12送入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通过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将氧弹12位置矫正;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到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中的氧弹芯压紧组件81将氧弹芯1203压紧在氧弹本体1201上;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至氧弹芯拔放组件82,拔出氧弹芯1203;

机械手将氧弹本体1201送入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把氧弹本体1201清洗干净;

机械手把清洗干净的氧弹本体1201送入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通过氧弹自动加水装置4给氧弹本体1201加10ml水;

机械手把氧弹本体1201送回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中;

在氧弹本体1201进行清洗加水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将坩埚放入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通过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将坩埚转移至坩埚取放组件84上,再通过坩埚取放组件84将坩埚放置于氧弹芯1203内的坩埚托上;

氧弹芯拔放组件82把氧弹芯1203放入氧弹本体1201内;

机械手把氧弹12放入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通过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将氧弹盖1204盖合在氧弹本体1201上;

机械手把氧弹12送入氧弹自动充氧装置3,给氧弹12内充入3mpa氧气;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至热值测试装置1进行热值测试;

完成氧弹12热值测试后;

机械手从热值测试装置1内把氧弹12取出,再把取出的氧弹12放入氧弹自动放气装置2内,把氧弹12内气体放掉;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到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把氧弹盖1204打开;

机械手把氧弹送入氧弹位置矫正装置6,把氧弹12位置矫正;

机械手把氧弹12转移到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中的氧弹芯拔放组件82,拔出氧弹芯1203;

机械手将氧弹本体1201送入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氧弹自动清洗装置5把氧弹本体1201清洗干净;

机械手把氧弹本体1201送回坩埚自动处理装置8;

在氧弹本体1201进行清洗加水的过程中,坩埚取放组件84将放置于氧弹芯1203内的坩埚托上坩埚取出,再转移至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再通过坩埚自动转移装置9转移至坩埚取放口;

氧弹芯拔放组件82把氧弹芯1203放入氧弹本体1201内;

机械手把氧弹12放入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通过氧弹自动开盖合盖装置7将氧弹盖1204盖合在氧弹本体1201上;

机械手把氧弹12放回至氧弹存放装置13的存放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