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644发布日期:2019-09-12 08:4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相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液相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相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辽河油田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因此,低渗透油藏储量的开发规模将逐扩大,目前,提高低渗油藏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方法,对于油田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辽河油田又是以稠油油藏为主,所以,针对目前的现状,辽河油田还是以注汽、注水为主进行开发。注水水质的情况,如悬浮固体含量的多少、颗粒的粒径中值、平均腐蚀速率、溶解氧含量等等一系列的性质都会影响后期的油田开发。因此,在注水时,对注水水质的指标进行检测十分必要。同时为了提高产油含量,现场经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化学调剖、解堵等处理方式。在进行处理之前,所需的化学药剂首先需进行室内的检测,确保合格后才能在现场使用,在这些检测过程中,液相分离是进行其它检测的第一步,所涉及到液相中固体的颗粒为0.45μm及以下,采用传统分离不能实现,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辅助手段进行分离。

目前,对于液相分离的检测,主要采用微孔薄膜过滤试验仪,此仪器主要是在气体提供一定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此过程借助于氮气气源,仪器不易移动、同时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相分离装置,该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加入一定值的力之后,通过活塞式螺杆进行旋转式向下压缩,促使柱形活塞移动,在液相分离的过程中,实现及时开关功能,极大的缩短了液相分离过程的时间,达到室内评价测定参数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相分离装置,该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把手、活塞式螺杆、上压帽、液缸、下压帽和过滤膜;

所述活塞式螺杆包括螺杆和柱形活塞,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柱形活塞相连接;

所述液缸为上下贯穿的柱状腔体,所述上压帽和所述下压帽均为凹槽式柱状结构;所述上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上压帽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上压帽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活塞的直径以满足所述柱形活塞能够与所述上压帽实现抵接;

所述柱形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液缸的内侧壁相密封抵接,所述柱形活塞能够在所述液缸的腔体内上下移动;

所述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的内表面与所述过滤膜相抵接;所述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外界。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与外接相连通处设置有阀门。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阀门的材质为35CrMo合金钢。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杆的上端通过可拆卸方式相连接。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把手选自不同重量的把手,用于提供所述螺杆向下运动的不同强度的动力源。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材质为35CrMo合金钢。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柱形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液缸的内侧壁通过套设于所述柱形活塞外侧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实现密封抵接。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数量为均匀分布的3个。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上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下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的第三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活塞式螺杆、所述上压帽、所述液缸和所述下压帽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0.22μm-0.45μm。

上述的液相分离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液缸的腔体直径比为(0.4-0.6):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液相分离装置采用活塞式螺杆,采用螺杆式结构能够进行旋转式向下压缩,增大螺杆向下压缩的进程,相比直杆,螺旋式的螺距更大,避免分离过程中液缸中的压力反弹,相比直杆更加安全;

(2)该液相分离装置整体分离过程舍弃了传统的氮气作为气源提供所需的压力,而是采用更换不同重量的把手作为控制活塞式螺杆向下运动的动力源;操作简单,特别是适用于现场注水水质取出后,可以随时分离使用;

(3)该液相分离装置的活塞式螺杆、上压帽、液缸和下压帽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与分离液所接触的部件选用有机玻璃,有利于对液相分离装置的保护,避免了腐蚀离子对装置的腐蚀作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有机玻璃的材质较轻有利于液相分离装置中的移动;

(4)该液相分离装置的把手可以拆卸设置为不同重量规格有利于在进行不同分离时采用不同的把手,有益于缩短了分离过程的时间;下压帽下设计的阀门有利于控制分离液的流速。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相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把手;2、活塞式螺杆;21、螺杆;22、柱形活塞;3、上压帽;4、液缸;5、下压帽;6、阀门;7、过滤膜;8、第二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10、第三密封圈;1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把手1、活塞式螺杆2、上压帽3、液缸4、下压帽5和过滤膜7;

活塞式螺杆2包括螺杆21和柱形活塞22,螺杆21的顶端与把手1相连接,螺杆21的底端与柱形活塞22相连接;

液缸4为上下贯穿的柱状腔体,上压帽3和下压帽5均为凹槽式柱状结构;上压帽3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4的上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下压帽5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4的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上压帽3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作显示),螺杆21穿设于第一通孔并与上压帽3螺纹活动连接,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柱形活塞22的直径以满足柱形活塞22能够与上压帽3实现抵接;

柱形活塞22的外侧壁与液缸4的内侧壁相密封抵接,柱形活塞22能够在液缸4的腔体内上下移动;

下压帽5的凹槽的槽底的内表面与过滤膜7相抵接;下压帽5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二通孔11连通外界。

本实施方式的液相分离装置在进行液相分离操作时,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上述液相分离装置中各部件的间接关系组装该液相分离装置,并将该装置沿上下方位固定于铁架台上;其中,与下压帽5的凹槽的槽底的内表面相抵接的过滤膜7为润湿后的滤膜。

(2)将所需分离的水质注入到液缸4中,通过把手1提供动力源,促使螺杆21螺旋式向下运动推动柱形活塞22在液缸4中向下运动,迫使注水水质中悬浮固体和水质进行分离,悬浮固体留在过滤膜7之上,分离的液体从装置中分离出来。

特别是对于分离注水水质中悬浮固体含量时,如果采用微孔薄膜过滤仪所需要的压力为0.1MPa~0.14MPa,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换算之后,连同加入上压帽上的压力一共为196.25N~274.75N。该液相分离装置采用活塞式螺杆,采用螺杆式结构能够进行旋转式向下压缩,增大螺杆向下压缩的进程,相比直杆,螺旋式的螺距更大,避免分离过程中液缸中的压力反弹,相比直杆更加安全。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11与外接相连通处设置有阀门6。阀门6用于控制分离液的流量,阀门6的材质可以采用35CrMo合金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把手1与螺杆21的上端通过可拆卸方式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等);把手1能够替换为选自不同重量的把手,用于提供螺杆21向下运动的不同强度的动力源,利于分离污水、油水等不同液相中悬浮物杂质。相比传统的氮气作为气源提供所需的压力,采用本实施方式更换不同重量的把手1作为控制活塞式螺杆2向下运动的动力源;操作简单,特别是适用于现场注水水质取出后,可以随时分离使用。特别是对于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中悬浮固体的分离,水质在检测时不能超过24h,有时需要现场需要进行悬浮固体颗粒的分离,此液相分离装置可满足现场的需要。把手1的材质可以采用35CrMo合金钢。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柱形活塞22的外侧壁与液缸4的内侧壁通过套设于柱形活塞22外侧设置的第一密封圈9实现密封抵接。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密封圈9的数量可以任意设置,优选设置为均匀分布的3个。第一密封圈9的材质可以采用丁腈橡胶。上压帽3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4的上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液缸4的上端的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8实现密封连接;第二密封圈8的材质可以为丁腈橡胶。通过此种设定,可以实现液相分离装置上端连接部件的密封,避免漏气和漏液导致液缸4中压力的不足,提高分离效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下压帽5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4的下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液缸4的下端的外侧壁的第三密封圈10实现密封连接;第三密封圈10的材质可以采用丁腈橡胶。通过此种设定,可以实现液相分离装置下端连接部件的密封,避免漏气和漏液导致液缸4中压力的不足,提高分离效果。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塞式螺杆2、上压帽3、液缸4和下压帽5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采用有机玻璃的材质,使得整个分离装置的质量减轻,同时避免了有腐蚀作用的液相物质对装置的腐蚀作用,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过滤膜7的孔径为0.22μm-0.45μm;该过滤膜的孔径设定更加有利于分离液相中0.45μm及以下的固体颗粒。第二通孔11的直径可以不用太大,因为污水、污油中悬浮物的杂质颗粒很小,需要的孔隙不是很大,同时提供的压差也相对较小,只有0.4MPa左右的压力;优选第二通孔11的直径与液缸4的腔体直径比为(0.4-0.6):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