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7162发布日期:2019-06-05 23: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中,ECU根据发动机转速、油量等信号计算出当前EGR系统需求的开度,利用计算出来的信号来控制EGR阀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废气流量,使废气与新鲜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返回气缸进行再循环,以降低气缸内燃烧温度以及燃烧速度,从而减少NOX的排放量。

EGR阀传感器盖板是将EGR阀电机、传动机构和变速齿轮等密封于EGR阀阀体内的一块塑料板,塑料板一头是连接发动机线束的5根插针的插头,其中3根插针分别通过内部包裹的排线与该塑料板中包裹注塑的EGR转角传感器连接,另外2根插针也是通过塑料板内部包裹的排线与盖板另一头的电机插头相连。众所周知,进入EGR阀阀体内的废气是具有一定温度,所以EGR阀传感器盖板是一块特殊的盖板,其即需要保证一定强度又需要具良好的散热性能。

传统EGR阀传感器盖板为保证盖板的强度,在盖板的正面、背面会设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纵横交错的加强筋相当于是平直的肋片垂直相交,平直使得相互间的温差很小,换热量很低,所以要想通过加强筋散热,其散热效果不佳。金属的散热性能较佳,但EGR阀传感器盖板内部嵌入了线路板及排线,不能简单通过嵌入金属嵌件来增加其散热性能。由此可见,EGR阀传感器盖板的散热问题还是比较难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度高、散热性能好的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包括盖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一端设有与汽车发动机线束电连接的插头,所述盖板主体内包裹注塑转角传感器线路板,所述转角传感器线路板的两输出端子露于所述盖板主体背面表体,所述转角传感器线路板的输入端经包裹注塑在所述盖板主体内的排线与所述插头内的插针导电连接;所述盖板主体的背面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主体的正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多个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上;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包括主肋片Ⅰ、斜肋片结构Ⅰ,所述斜肋结构Ⅰ由一个与所述主肋片Ⅰ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或者由两个与所述主肋片Ⅰ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构成,多个所述斜肋片结构Ⅰ沿所述主肋片Ⅰ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的背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多个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上;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包括主肋片Ⅱ、斜肋片结构Ⅱ,所述斜肋结构Ⅱ由一个与所述主肋片Ⅱ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或者由两个与所述主肋片Ⅱ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构成,多个所述斜肋片结构Ⅱ沿所述主肋片Ⅱ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的背面。

优选地,相邻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的斜肋片结构Ⅰ相互错位分布;相邻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的斜肋片结构Ⅱ相互错位分布。

优选地,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所述盖板主体均由导热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上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一圈设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内壁设有与之为一体的空心柱状金属嵌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具备加强筋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其散热性能;斜肋片结构与主肋片呈小于90度的夹角设计,有两斜肋片组成的斜肋片结构也是相互呈夹角设置,肋片间的温差大,换热量就大;简单地说,本实用新型斜肋片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肋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增强了肋片与环境空间的换热能力,大幅度提升盖板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主体;2.插头;3.转角传感器线路板;4.输出端子;5.主肋片Ⅰ;6.斜肋片Ⅰ;7.主肋片Ⅱ;8.斜肋片Ⅱ;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加强散热一体式EGR阀传感器盖板,包括盖板主体1,所述盖板主体1一端设有与汽车发动机线束电连接的插头2,所述盖板主体1内包裹注塑转角传感器线路板,所述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两输出端子4露于所述盖板主体1背面表体,所述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输入端经包裹注塑在所述盖板主体1内的排线与所述插头2内的插针导电连接;所述盖板主体1的背面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所述盖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多个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1上;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包括主肋片Ⅰ5、斜肋片结构Ⅰ,所述斜肋结构Ⅰ由一个与所述主肋片Ⅰ5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或者由两个与所述主肋片Ⅰ5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构成,多个所述斜肋片结构Ⅰ沿所述主肋片Ⅰ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1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1的背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多个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1上;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包括主肋片Ⅱ7、斜肋片结构Ⅱ,所述斜肋结构Ⅱ由一个与所述主肋片Ⅱ7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8或者由两个与所述主肋片Ⅱ7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8构成,多个所述斜肋片结构Ⅱ沿所述主肋片Ⅱ7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所述盖板主体1的背面。

优选地,相邻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的斜肋片结构Ⅰ相互错位分布;相邻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的斜肋片结构Ⅱ相互错位分布。

优选地,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所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所述盖板主体1均由导热塑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1上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9。

优选地,所述盖板主体1一圈设有若干安装孔9。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9内壁设有与之为一体的空心柱状金属嵌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盖板主体1,盖板主体1一端设有与汽车发动机线束电连接的插头2,盖板主体1内包裹注塑转角传感器线路板,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两输出端子4露于盖板主体1背面表体,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输入端经包裹注塑在盖板主体1内的排线与插头2内的插针导电连接;盖板主体1的背面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盖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多个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盖板主体1上;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包括主肋片Ⅰ5、斜肋片结构Ⅰ,斜肋结构Ⅰ由一个与主肋片Ⅰ5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或者由两个与主肋片Ⅰ5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构成,多个斜肋片结构Ⅰ沿主肋片Ⅰ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盖板主体1的正面。

相邻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的斜肋片结构Ⅰ相互错位分布;相邻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的斜肋片结构Ⅱ相互错位分布。

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盖板主体1均由导热塑料制成。用导热塑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散热性能。

盖板主体1上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9。

盖板主体1一圈设有若干安装孔9。

安装孔9内壁设有与之为一体的空心柱状金属嵌件。金属嵌件可以有效延长壳体使用寿命,防止安装孔处应力过大而受损。

本实施例在具备加强筋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其散热性能;本实施例斜肋片结构与主肋片呈小于90度的夹角设计,有两斜肋片组成的斜肋片结构也是相互呈夹角设置,肋片间的温差大,换热量就大;简单地说,本实施例斜肋片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肋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且增强了肋片与环境空间的换热能力,大幅度提升盖板的散热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盖板主体1,盖板主体1一端设有与汽车发动机线束电连接的插头2,盖板主体1内包裹注塑转角传感器线路板,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两输出端子4露于盖板主体1背面表体,转角传感器线路板3的输入端经包裹注塑在盖板主体1内的排线与插头2内的插针导电连接;盖板主体1的背面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盖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多个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盖板主体1上;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包括主肋片Ⅰ5、斜肋片结构Ⅰ,斜肋结构Ⅰ由一个与主肋片Ⅰ5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或者由两个与主肋片Ⅰ5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Ⅰ6构成,多个斜肋片结构Ⅰ沿主肋片Ⅰ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盖板主体1的正面。

盖板主体1的背面设有与之注塑一体的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多个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呈等间距依次分布在盖板主体1上;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包括主肋片Ⅱ7、斜肋片结构Ⅱ,斜肋结构Ⅱ由一个与主肋片Ⅱ7呈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8或者由两个与主肋片Ⅱ7呈相等夹角设置的斜肋片Ⅱ8构成,多个斜肋片结构Ⅱ沿主肋片Ⅱ7呈固定间距、呈同一朝向规律分布在盖板主体1的背面。

相邻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的斜肋片结构Ⅰ相互错位分布;相邻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的斜肋片结构Ⅱ相互错位分布。

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Ⅰ、异形斜肋散热结构Ⅱ、盖板主体1均由导热塑料制成。用导热塑料制成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散热性能。

盖板主体1上设有沿其一圈的密封圈凹槽,密封圈凹槽内设有密封圈9。

盖板主体1一圈设有若干安装孔9。

安装孔9内壁设有与之为一体的空心柱状金属嵌件。金属嵌件可以有效延长壳体使用寿命,防止安装孔处应力过大而受损。

本实施例在具备加强筋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其散热性能;本实施例在盖板的正面、背面均设计了斜肋片结构设计,相比实施例进一步增加了肋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大幅度提升盖板的散热性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