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453发布日期:2019-06-12 00:2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警示装置领域,具体为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电缆接头由于结构和材质设计的不合理,或者电缆设备的老化等问题,各式电路故障。地下管道电缆接头出故障主要是发热、尖端放电造成,外在表现为外壳膨胀形变或者放电击穿绝缘皮。电缆发生故障时找到故障发生点需要很长时间,需要逐个打开井盖排查故障地点,给检修人员带来不便。借鉴古代驿站远距离传递信息的狼烟装置,在电缆接头中按照一个触发装置,一旦出故障,烟雾触发装置可释放狼烟飘散空中,维修人员可以从远处了解故障地点,及时抢修,减少检修时间,大大减低损失。

但是,现有的故障警示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烟雾警示装置有时由于误触,或者装置失灵,也会导致报警装置产生大量的烟气。所以警示装置需要留有一席空间,方便对报警装置和电缆装置的内部进行检修验证。或者在没有故障发生时,也需要对报警装置进行定期的检修,已确保故障发生时,装置能够第一时间起到预警作用。(2)对于警示装置不能正常冒烟的情形,常常需要对装置进行拆分,对所有的构件进行排查才能找到故障的地点,浪费了过多排查故障的时间。(3)检修装置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由于年久失修,常常会会因为堵塞,生锈等,影响其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包括检修本体、检修端口、信息采集机构以及起烟触发装置,所述检修本体固定安装在起烟触发装置的一侧,并且所述检修本体呈下沉式结构;

所述检修端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检修本体上,所述检修端口包括电流检测端口、电流触发端口以及基质检测端口,所述电流检测端口通过铜线连接着电缆线,所述电流触发端口连接着起烟触发装置,所述基质检测端口包括延伸至所述起烟触发装置内的刺穿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刺穿孔内部用来刺穿所述烟触发装置内药剂囊的刺针;所述信息采集机构包括安装在检修本体上的状态显示屏幕以及工作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端口和电流触发端口的端口的末端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防灰防潮塞。

进一步地,所述刺穿孔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刺针通过螺纹与所述刺穿孔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刺针的数量为环形阵列的若干个,若干所述刺针的长短不一。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本体上安装有对准所述检修端口的散热排气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检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修结构,不需要拆卸警示装置逐一排查故障地点,而是在装置的侧面单独设计一个检修结构,大大节省故障排查的时间;(2)本实用新型的检修结构通过防护罩或者防灰防潮塞有效的保护起来,延长了故障检修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检修本体;2-检修端口;3-信息采集机构;4-起烟触发装置;5-散热排气风扇;6-电缆线;7-防护罩;201-电流检测端口;202-电流触发端口;203-基质检测端口;204-刺穿孔;205-刺针;206-螺纹;207-防灰防潮塞;301-状态显示屏幕;302-工作状态指示灯;401-药剂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故障检修结构,包括用于实现检修功能和承载检修装置的检修本体1、用于快速排查故障的检修端口2、用于显示检修状态的信息采集机构3以及电缆线6故障时发出烟雾的起烟触发装置4,检修本体1固定安装在起烟触发装置4的一侧,并且检修本体1呈下沉式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占地面积,简化装置。同时,在检修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罩7,在不使用检修装置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检修端口2固定安装在检修本体1上,检修端口2包括电流检测端口201、电流触发端口202以及基质检测端口203。电流检测端口201和电流触发端口202的端口的末端均安装有可拆卸的防灰防潮塞207。不用时防灰防潮塞207关闭,避免端口堵塞和不必要的损害,从而影响检修的质量。考虑到电流流过时,故障检修结构内部可能会产生热量积聚,为了增加检修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在检修本体1上安装有对准检修端口2的散热排气风扇5。

电流检测端口201通过铜线连接着电缆线,电流触发端口202连接着起烟触发装置4,基质检测端口203包括延伸至起烟触发装置4内的刺穿孔204以及设置在刺穿孔204内部用来刺穿烟触发装置4内药剂囊401的刺针205。刺穿孔204的内壁设有螺纹206,刺针205通过螺纹206与刺穿孔204可拆卸式连接。当刺针205刺破药剂囊401时,位于其内部的液体主剂可以通过其下端的通孔和下方的辅剂结合,产生烟雾。考虑到药剂囊401之间存在间隙,一根刺针205不一定一次性刺穿随机分布的药剂囊401。刺针205的数量为环形阵列的若干个,若干刺针205的长短不一。增加了一次性刺穿药剂囊401的概率。

信息采集机构3包括安装在检修本体1上的状态显示屏幕301以及工作状态指示灯302。通过观察状态显示屏幕301可以随时了解电缆表面的电流大小,从而及时发现故障。工作状态指示灯302在人工电流从电流触发端口202流经电缆表面时会闪烁。以便检修的过程中了解电流对起烟触发装置4的触发时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检修人员对地下线缆故障警示装置进行检修时,首先通过电流检测端口201测定流过电缆表面的电流大小。当检修的安全环境得到保障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检修。定期检查起烟触发装置4是否故障时,可以人为在电流触发端口202提供短暂的小电流,模拟电缆故障情形,通过观察装置冒烟情况来确定起烟触发装置4是否完好。当装置正常冒烟时,说明故障警示装置的结构完好,可以放心使用。当装置不能正常冒烟时,可以通过进一步检验起烟基质的性能。在基质检测端口203将刺针205沿着螺纹旋进刺穿孔204,扎破起烟触发装置4内的药剂囊401。可以排查故障警示装置不能正常冒烟的原因是否在于药剂的失效。如果扎破药剂囊401不能正常冒烟,说明是由于药剂失效的原因导致装置不能正常预警,如果扎破药剂囊401可以正常冒烟说明装置不能正常预警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