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组件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4796发布日期:2019-06-22 00:2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组件检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组件检漏装置。



背景技术:

膜组件常用于废水废气分离净化等,中空纤维膜具有选择渗透性,可制成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进行废水的处理。

图3与图4所示为一种膜组件,即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5,包括芯筒51和套筒53,芯筒51中间处有隔板511,将芯筒51分为两个空间,芯筒5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12,芯筒51与套筒53之间填充有若干中空纤维膜52,每个中空纤维膜52的圆周面均有供气体通过的微孔,中空纤维膜52的两端凸出套筒53的两端,套筒53的两端外壁呈螺纹状。如图4所示,中空纤维膜组件5两端的端面均覆盖有胶层531,胶层531填充在中空纤维膜52的间隙内,中空纤维膜52的端头仍然为中空状结构。处理废水时,废水进入中空纤维膜52的内部空间,吸收液流入芯筒51,由通孔512流至多个中空纤维膜52组成的空隙中,废水中易挥发的气体通过微孔被吸收液溶解,从而被吸收,溶解废水的吸收液再经通孔512流回芯筒51内,由芯筒51的另一端流出并被收集,经过处理的废水则由中空纤维膜52的另一端被排出。

在使用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5时,如果中空纤维膜52表面的微孔过大,芯筒51内的吸收液便可以通过微孔流至中空纤维膜52的内部空间,从而影响废水处理,降低效率。因此,需要在使用前对中空纤维膜52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膜组件检漏装置,以达到检测中空纤维膜是否存在漏水现象,从而提高废水处理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膜组件检漏装置,包括放置架,放置架上设置有固定膜组件的固定组件,本膜组件检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膜组件的两端处的进水组件,每一组进水组件包括两个与膜组件的芯筒的两端卡接并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连通有注水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膜组件放在放置架上,注水装置与进水组件连通,进水组件安装在柱式中空纤维膜的端头处,水流由注水装置流入连接管,再流入膜组件的芯筒内,由芯筒的通孔流至多个中空纤维膜的间隙内,并布满所有间隙,此时,水流可由中空纤维膜圆周面上较大的微孔流入,进入中空纤维膜内部空间,再由中空纤维膜端头流出,此时即可观察哪根中空纤维膜的端头漏水,从而采取措施将中空纤维膜的端头堵住,以便后续废水处理的质量。

较佳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加固板,两个加固板之间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的两端与对应的加固板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固板位于膜组件的两端,且之间连接有加固杆,使得膜组件的两端被固定,避免连接管与膜组件之间出现松动而影响检测的现象,提高连接管与膜组件之间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加固杆的两端穿过对应的加固板并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膜组件后,拧动螺母,加固板向靠近膜组件中心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连接管移动,使得连接管与膜组件之间的连接更稳固;检测结束时,拧动螺母,可使加固板向远离膜组件中心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连接管远离膜组件,便于取下膜组件;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比较稳固,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较佳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储水罐,储水罐与连接管之间连通有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储水罐可储蓄水,水泵带动储水罐中的水向连接管处流动,加快注水速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较佳的,水泵与连接管之间连通有缓冲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罐位于水泵与连接管之间,缓冲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在水泵的带动下,水流直接流进连接管而导致水流流速过快不便于调节的现象。

较佳的,缓冲罐的顶部连通有气泵、通气管和压力表,通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罐具有缓冲作用,减小水的流速,气泵可对缓冲罐施压,加快缓冲罐内的水流至连接管的速度;同时压力表可用于检测缓冲罐内的气压;压力调节阀可用于调节缓冲罐内的压力,便于操作和使用。

较佳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座,卡座上部呈弧形,上部设置有弧形的卡环,卡座和卡环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将膜组件放于卡座上,使得卡座的上部与膜组件外壁的下部抵接,再将卡环夹套在膜组件上,使得卡环的内侧与膜组件外壁的上部抵接;卡座与卡环的弧形结构增加了与膜组件外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膜组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卡座和卡环之间为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螺栓连接的连接方式稳固,同时螺栓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水流由注水装置流入连接管,再由连接管流入膜组件的芯筒内,由芯筒的通孔流至多个中空纤维膜的间隙内,并布满所有间隙,水流可由中空纤维膜圆周面上较大的微孔流入,进入中空纤维膜内部空间,再由中空纤维膜端头流出,此时即可观察哪根中空纤维膜的端头漏水,从而采取措施将中空纤维膜的端头堵住,以便提高后续废水处理的质量。

2、连接管上设置有加固板与加固杆,提高膜组件两端的稳定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现进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柱式中空纤维膜废水处理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图中,1、放置架;11、固定组件;111、卡座;112、卡环;2、注水装置;21、储水罐;211、水管;22、缓冲罐;221、进气管;222、压力表;223、通气管;2231、压力调节阀;23、水泵;24、气泵;3、导向管;4、进水组件;41、加固板;42、加固杆;421、螺母;43、连接管;5、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51、芯筒;511、隔板;512、通孔;52、中空纤维膜;53、套筒;531、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结合图3与图4,待检测的膜组件,即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5,包括芯筒51,芯筒51中间处有隔板511,将芯筒51分为两个空间,芯筒5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12,芯筒51外部套有套筒53,芯筒51与套筒53之间布满若干中空纤维膜52,每个中空纤维膜52的圆周面均有供气体通过的微孔,膜组件的两端处覆盖有胶层531。

一种膜组件检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放置待检测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放置架1,放置架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装置2,注水装置2连接有进水组件4。

如图1所示,放置架1为立于地面的架体,顶面与地面平行且设置有两对用于固定待检测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固定组件11。

结合图2,固定组件11包括卡座111,卡座111上部呈弧形,上部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卡环112。卡环112为弧形片状结构,弧形朝下设置,两端与卡座111顶面的两端螺栓连接。卡座111与卡环112之间形成闭合的圆形区域。

回看图1,放置架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装置2,注水装置2包括安置于地面的储水罐21。储水罐21为顶部开口的罐体,用于盛装检测用水。

储水罐21的一侧设置有水泵23,水泵23安放于地面,水泵23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罐22。缓冲罐22为竖直放置的罐体,缓冲罐22远离储水罐2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24。储水罐21圆周侧面的下部与水泵23、水泵23与缓冲罐22圆周侧面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水管211,缓冲罐22的顶部与气泵24之间连接有进气管221,缓冲罐22圆周侧面的底部连通有导向管3。水泵23带动储水罐21中的水经水管211流入缓冲罐22,气泵24带动缓冲罐22中的水流经导向管3。

缓冲罐22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222,用于监测缓冲罐22内的气压。如图1所示,缓冲罐22的顶端还设置有通气管223,通气管223靠近储水罐21的一端伸入储水罐21内,靠近缓冲罐22的一端设置有压力调节阀2231,用以调节通气管223内气体的排出量及排出速度,从而调节缓冲罐22内的压力,避免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结合图1与图2,导向管3远离缓冲罐22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组件4,进水组件4包括两个加固板41。两个加固板41均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板状结构,为平行正对设置,两个加固板41之间连接有两个加固杆42。加固杆42为螺杆状,轴线与加固板41的长度方向垂直一致,端头分别穿过两加固板41并与加固板41滑移连接。

加固板4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螺母421。螺母421的轴线与加固杆42的轴线一致,套设在加固杆42的外壁并与其螺纹连接,靠近加固板41的侧面与加固板41紧密抵接。两个加固板41的中心处均设置有连接管43。连接管43的轴线与加固杆42的轴线一致,靠近导向管3的一侧与导向管3连通。靠近注水装置2的连接管43远离膜组件的一端与导向管3连接,远离注水装置2的连接管43远离膜组件的一端为封口状。连接管43将进水组件4的一端与导向管3连通,另一端与待检测柱式中空纤维膜组件连通。

夹持膜组件时,首先需要固定膜组件,将膜组件放置于底座上,此时膜组件圆周面的下部外壁与卡座111的弧形抵接,再将卡环112夹在膜组件圆周面的上部,使得膜组件圆周面的上部外壁与卡环112的弧形内壁抵接;然后拧松螺栓,使得加固杆42可沿其轴线方向滑动,将连接管43靠近膜组件的一端插入膜组件的芯筒51内,使得芯筒51内壁与连接管43的外壁紧密贴合,再拧紧螺栓,膜组件的两端受到来自加固板41的夹力,从而使连接管43与芯筒51的连接更紧固。

结合图1与图4,流经导向管3内的水流经连接管43流至膜组件的芯筒51内,由芯筒51的通孔512流至多个中空纤维膜52的空隙间,并填满整个空隙,通常中空纤维膜52其壁上的微孔只供气体通过,而水流等液体无法通过,若中空纤维膜52壁上的微孔过大,水流将穿过微孔进入中空纤维膜52的空腔内,并沿轴线方向流动,最终由中空纤维膜52的两端流出,此时即可被工作人员观察到哪根中空纤维膜52端头有水流出,再由工人将不合格的中空纤维膜52的端头堵住,以确保后续废水处理的质量,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待检测中空纤维膜52放置于放置架1上并固定,将进水组件4的一端与膜组件连通另一端与导向管3连通,水泵23带动储水罐21内的水经水管211流入缓冲罐22内,气泵24带动缓冲罐22内的水经导向管3流至连接管43,再由连接管43流至膜组件的芯筒51内,此时,只需观察哪根中空纤维膜52的端头有水流出,即可采取措施将其端头堵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