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T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5747发布日期:2019-07-19 22:3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SMT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质量检测平台,具体说是一种SMT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在SMT贴片生产行业中所使用的AOI检测(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设备,即自动光学检验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的反射来检查电子元件贴装是否正确,焊接是否良好,是否有漏贴、反向或短路现象等不良,但目前的SMT生产线的AOI检测设备的停板感应器位于轨道上,轨道长期运行会发生抖动和偏移对到位检测传感器的精度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不同规格的PCB板需要对停板感应器位置进行调整来适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目前的SMT生产线的AOI检测设备位置检测感应器位于轨道上,但轨道长期运行会发生抖动和偏移对到位检测的精度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位置检测感应器位置不容易灵活调整来适应不同规格的 PCB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MT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平台,包括整机外箱及检测系统,所述整机外箱分为上层柜体和下层柜体,上层柜体中设有光学检测装置、用于控制光学检测装置水平位置的移动装置、PCB 板运输轨道;下层柜体内设有自动运行控制箱和工控机箱,所述PCB板运输轨道的进口端设有进板感应器,PCB板运输轨道的出口端设有出板感应器和中央停板装置,所述中央停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口端的基座、与弹性基座固定连接的滑杆、可在滑杆上滑动的停板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配有的底面配有减震弹簧或减震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X轴运行机构、Y轴运行机构;X轴运行机构架设于Y轴运行机构上,并可由Y轴运行机构带动在Y轴向上运动,光学检测装置架设在X轴运行机构上,并可由X轴运行机构带动在X轴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照相机及RGB灯光发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柜体的侧面设有带显示屏的旋转门,旋转门上设有用于防震卡紧的橡皮条。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柜体的底面设有用于减震的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PCB板运输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可调轨道,固定轨道上设有与可调轨道相连的螺杆,通过旋转螺杆可以调节固定轨道和可调轨道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特点是:1.停板感应器基于弹性基座,不容易发生抖动,感应精度高;2.停板感应器位置且PCB板运输轨道宽度可调,对不同规格的PCB板的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虚线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虚线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整机外箱、1-1-上层柜体、1-2-下层柜体、2 —光学检测装置、3-移动装置、3-1-X轴运行机构、3-2-Y轴运行机构、4 —PCB板运输轨道、5-自动运行控制箱和工控机箱、6—螺杆、7-基座、8- 滑杆、9-停板感应器、10-进板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图3,种SMT生产线的质量检测平台,包括整机外箱1 及检测系统,所述整机外箱1分为上层柜体1-1和下层柜体1-2,上层柜体 1-1中设有光学检测装置2、用于控制光学检测装置水平位置的移动装置3、 PCB板运输轨道4;下层柜体1-2内设有自动运行控制箱和工控机箱5,

请参照图2,图4,所述PCB板运输轨道4的进口端设有进板感应器 10,PCB板运输轨道4的出口端设有出板感应器和中央停板装置,所述中央停板装置包括设置于出口端的基座7、与弹性基座固定连接的滑杆8、可在滑杆上滑动的停板感应器9。

所述移动装置3包括X轴运行机构3-1、Y轴运行机构3-2(具体的可为直线电机或丝杆机构);X轴运行机构3-1架设于Y轴运行机构3-2上,并可由Y轴运行机构3-2带动在Y轴向上运动,光学检测装置2架设在X 轴运行机构3-1上,并可由X轴运行机构3-1带动在X轴方向上运动。

所述光学检测装置2包括照相机及RGB灯光发射器,RGB灯光发射器作用在于保证每个PCB的光照条件一致,进而保证每个PCB的成像条件一致。

所述基座7配有的底面配有减震弹簧或减震橡胶垫,在其上的停板感应器不容易发生抖动,感应精度高。

作为更进一步的防震措施,所述上层柜体1-1的侧面设有带显示屏1-3 的旋转门1-4,旋转门1-4上设有用于防震卡紧的橡皮条1-5;所述下层柜体1-2的底面设有用于减震的橡胶垫1-6。

所述PCB板运输轨道4包括固定轨道4-1和可调轨道4-2,固定轨道上设有与可调轨道相连的螺杆6,通过旋转螺杆6可以调节固定轨道4-1和可调轨道4-2的距离,增强了对不同规格的PCB板的适应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关系及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