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窑专用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8022发布日期:2019-06-05 23:4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炉窑专用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炉窑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炉窑专用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压力传感器(Pressure Transducer)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输出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炉窑内部的温度很高,需要对内部的压力及时检测,传统的压力传感器在炉窑上的使用寿命很短,主要由于传统的压力传感器自身隔热问题,且传统的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下检测的数据无法确保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炉窑专用压力传感器,它结构简单,通过外壳内的循环冷却水管和排风扇对传感器进行实时降温,给传感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传感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传感器本体1、外壳2、进水口3、出水口4、冷却水管10、固定板5、接线柱6、散热风扇7、散热口8,所述的含传感器本体1包含检测杆11、机身12,检测杆11固定连接在机身12的正下方中间位置,且机身12位于外壳2的内部中间位置,检测杆11贯穿外壳2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2的外部,进水口3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左侧,出水口4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右侧,冷却水管10缠绕在机身12的外侧,且冷却水管10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连接,两个接线柱6分别设置在机身12顶部左右两侧,且两个接线柱6分别贯穿外壳2的顶部,固定板5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底部外侧,散热口8设置在外壳2的顶部中间位置,且散热口8位于两个接线柱6的中间位置,散热口8的正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7。

所述的机身12的外侧四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21,若干散热片121上均设置有散热鳍1211。

所述的检测杆11与外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隔热垫111,检测杆11的外侧设置耐高温涂层112。

所述的固定板5的四周均匀设置有连接孔51。

所述的两根接线柱6与外壳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保护垫9。

所述的外壳2的外侧和固定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棉。

所述的散热风扇7与两根接线柱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通过外壳内的循环冷却水管和排风扇对传感器进行实时降温,给传感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传感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本体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传感器本体1、外壳2、进水口3、出水口4、冷却水管10、固定板5、接线柱6、散热风扇7、散热口8、检测杆11、机身12、散热片121、散热鳍1211、耐高温隔热垫111、耐高温涂层112、连接孔51、绝缘保护垫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传感器本体1、外壳2、进水口3、出水口4、冷却水管10、固定板5、接线柱6、散热风扇7、散热口8,所述的含传感器本体1包含检测杆11、机身12,检测杆11固定连接在机身12的正下方中间位置,且机身12位于外壳2的内部中间位置,检测杆11贯穿外壳2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2的外部,进水口3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左侧,出水口4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右侧,冷却水管10缠绕在机身12的外侧,且冷却水管10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连接,两个接线柱6分别设置在机身12顶部左右两侧,且两个接线柱6分别贯穿外壳2的顶部,固定板5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底部外侧,散热口8设置在外壳2的顶部中间位置,且散热口8位于两个接线柱6的中间位置,散热口8的正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7。

所述的机身12的外侧四周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21,若干散热片121上均设置有散热鳍1211。若干散热片121用于机身12工作时散热,并通过散热鳍1211加快散热效率。

所述的检测杆11与外壳2的连接处设置有耐高温隔热垫111,检测杆11的外侧设置耐高温涂层112。耐高温隔热垫111用于隔开机身12与外壳2的接触,避免热量传送至机身12上,影响工作效率;检测杆11置于高温炉的内部,耐高温涂层112用于保护检测杆11。

所述的固定板5的四周均匀设置有连接孔51。通过连接孔51将传感器固定连接在高温炉的外部。

所述的两根接线柱6与外壳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绝缘保护垫9。绝缘保护垫9可以保护两根接线柱6的表面,避免长时间的使用与外壳2的连接处产生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外壳2的外侧和固定板5的内侧均设置有耐高温隔热棉。耐高温隔热棉可以有效的将高温炉窑的热量隔绝在外壳2的外侧,给传感器本体1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所述的散热风扇7与两根接线柱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散热风扇7与两根接线柱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通过两根接线柱6给散热风扇7提供电能,将外壳2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口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本体1包含检测杆11、机身12,检测杆11固定连接在机身12的正下方中间位置,且机身12位于外壳2的内部中间位置,检测杆11贯穿外壳2的底部并延伸至外壳2的外部,检测杆11进入炉窑的内部进行检测,进水口3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左侧,出水口4固定连接在外壳2的顶部右侧,冷却水管10缠绕在机身12的外侧,且冷却水管10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连接,冷却水通过进水口3进入冷却水管4的内部,再由出水口4排出,实现冷却水循环给机身12降温,两个接线柱6分别设置在机身12顶部左右两侧,散热口8设置在外壳2的顶部中间位置,且散热口8位于两个接线柱6的中间位置,散热口8的正下方设置有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7与两根接线柱6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电性连接,通过两根接线柱6给散热风扇7提供电能,将外壳2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口8排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通过外壳内的循环冷却水管和排风扇对传感器进行实时降温,给传感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传感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