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发动机燃油温度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758发布日期:2019-05-24 20:56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发动机燃油温度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试验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测试发动机燃油温度的控制装置,该装置便于在测试现场对发动机燃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中小功率发动机市场销量很大,且机型种类繁杂,生产企业也很多。产品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生产研发、法规检测试验等。在测试现场需要对发动机的进油温度做精确控制,以满足试验需求。在测试试验中,由于现有的燃油恒温装置体积较大,受测试场地的限制,无法安放到发动机附近,这就导致在小功率发动机测试时,由于燃油进油管路里的燃油流量很小,已经过恒温的燃油在进入发动机之前,燃油温度就发生了变化,无法满足测试法规的要求。在现有的发动机测试设备中,针对中小功率发动机的燃油进油温度的控制没有专用设备。所以,测试现场就需要有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与移动的燃油温度控制设备来满足测试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不受场地限制,测试稳定且便于携带与移动的专用试验装置。

本实、进水调节阀;换热油管、温度感应传感器、加热棒设置在水箱中,水箱上部设置有电器盒,电器盒内安装有漏电保护器,电器盒侧面设置有温度调节器、水箱顶部设置有补水口和拉手,水箱侧面上部设置有出水调节阀,水箱侧面底部设置有进水调节阀;液位计设置在水箱的另一侧面上。

换热油管一端为燃油进油口,换热油管另一端为燃油出油口;燃油进油口连接燃油消耗测量仪的出油口,燃油出油口连接发动机燃油进油口。

漏电保护器、温度调节器、温度感应传感器与加热棒组成加热控制电路;其中漏电保护器、温度调节器与加热棒三者之间串联连接,温度调节器与温度感应传感器单独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发动机测试现场控制燃油温度的试验装置安装快捷、使用方便,控制装置操作简单,不受试验场地和环境的限制,能对不同用途、不同型号的发动机燃油温度进行控制,便于试验顺利进行,试验装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试发动机燃油温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发动机燃油温度的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换热油管2、液位计3、燃油进油口4、漏电保护器5、补水口6、拉手7、温度调节器8、温度感应传感器9、燃油出油口10、出水调节阀11、加热棒12、进水调节阀13。换热油管2、温度感应传感器9、加热棒12设置在水箱1中,水箱1上部设置有电器盒A,电器盒A内安装有漏电保护器5,电器盒A侧面设置有温度调节器8、水箱1顶部设置有补水口6和拉手7,水箱1侧面上部设置有出水调节阀11,水箱1侧面底部设置有进水调节阀13;液位计3设置在水箱1的另一侧面上。换热油管2一端为燃油进油口4,换热油管2另一端为燃油出油口10;燃油进油口4连接燃油消耗测量仪的出油口,燃油出油口10连接发动机燃油进油口。漏电保护器5、温度调节器8、温度感应传感器9与加热棒12组成加热控制电路;其中漏电保护器5、温度调节器8与加热棒12三者之间串联连接,温度调节器8与温度感应传感器9单独连接。

工作时,通过补水口6可对水箱1中加入冷却水,由液位计3可以清楚指示出水箱1内冷却水的位置。水箱1顶部固定有拉手7,便于燃油控制装置的移动。

水箱1侧面有出水调节阀11和进水调节阀13,当燃油温度高于标准的规定值时,关闭补水口6,通过调整出水调节阀11和进水调节阀13的阀门开度,使冷却水通过进水调节阀13进入水箱1,通过出水调节阀11流出水箱1进行循环冷却工作;当燃油温度低于标准的规定值时,打开补水口6,关闭出水调节阀11和进水调节阀13的阀门,打开漏电保护器5,接通电源,通过调节温度调节器8来控制水箱1内的水温,通过换热油管2的热交换效应来实现对燃油温度的控制。

加热控制电路中,温度调节器8上有温度调节刻度,温度感应传感器9植入水箱1内部,通过感应水箱1内部冷却水的温度,控制加热棒12加热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燃油温度的准确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启示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