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348发布日期:2019-05-07 21:47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输配电电缆采用架空或隧道内大量敷设,相较而言,隧道内敷设模式更为安全、整洁和利于管理,因而辐射率较高。但是,隧道内建设的输配电电缆建设里程长,分布范围广,隧道内无人值守,无法进行全程监管,电力电缆高温易引发重大事故乃至二次连锁事故。因此对电缆的温控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电缆的温控采用接触式测温,点对点测温模式,一个温度传感器测量一个点的温度。

基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测温方式在被测设备过热时容易导致测温探头烧毁,同时造成高压泄放导致设备击穿。并且由于电缆接头是高压接触点,接触式测温的设备无法在同一测温设备上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对多个被测设备同时测温,必须通过多个测温设备进行测量,设备费较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测温方式容易导致测温探头烧毁,且无法实现使用同一测温设备对多个被测设备同时测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所述无线测温装置包括:光电探测器、主控模块、通信模块、校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获取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校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基准温差;所述主控模块对所述光电探测器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基准温差对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并将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系统平台;所述电池模块分别与所述光电探测器、所述校准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电探测器上设置有多个柔性探头,所述柔性探头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获取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电探测器还包括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红外传感器获取的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校准模块包括校准电路以及补偿电路;所述校准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件,所述校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件检测周围环境温度;所述补偿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校准电路中温度传感器件的温度;所述主控模块根据所述校准电路检测的周围环境温度以及所述补偿电路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件的温度获得基准温差,根据所述基准温差对所述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安全芯片;所述安全芯片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安全芯片,所述安全芯片将所述校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通过电力专网的 TD-LTE230MHz信道,将所述加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系统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采用红外测温,并通过校准模块对环境温度等进行检测,对被测设备红外测得温度进行补偿,提高测量精度。并且通过电池模块为无线测温装置供电,避免与被测设备的直接接触,电源电压电流供应稳定,可实现全过程的温度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部署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部署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无线测温装置10包括:光电探测器1、主控模块2、通信模块3、校准模块4以及电池模块5。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测温装置采用分散式部署,每个无线测温装置与后台系统平台直接连接,可以通过电力专网的TD-LTE230MHz专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将温度数据等信息传送至后台系统,与国网内网系统对接后,系统平台将上报的温度信息等数据汇总后发送给检修人员APP客户端,实现实时故障上报及快速处理。温度数据可以包括测温点地址信息、温度、测温时间戳等信息。

光电探测器1与所述主控模块2相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1用于获取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2。

具体的,光电探测器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柔性探头,柔性探头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用于获取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可以同时对多个接头位置进行测温,减少电器柜内设备安装数量,减少安全风险同时降低成本。

光电探测器1还可以包括转换电路,用于对所述红外传感器获取的被测设备的温度数据进行转换,具体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将转化后的电信号放大,并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2。

校准模块4与所述主控模块2相连接,用于提供基准温差。

所述主控模块2对所述光电探测器1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所述基准温差对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并将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3;

所述通信模块3与所述主控模块2相连接;所述通信模块3用于将所述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系统平台;

所述电池模块5分别与所述光电探测器1、所述校准模块4、所述主控模块2以及所述通信模3相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电源。

具体的,电池模块5为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为无线测温装置供电,避免与被测设备的直接接触。不从被测设备本身或周围采用电压或电流形式取电,电源电压电流供应稳定,不会因被测设备停电、损坏或过载等原因导致装置停止工作,可实现全过程的温度实时监测。

由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接头的无线测温装置,采用红外测温,并通过校准模块对环境温度等进行检测,对被测设备红外测得温度进行补偿,提高测量精度。并且通过电池模块为无线测温装置供电,避免与被测设备的直接接触,电源电压电流供应稳定,可实现全过程的温度实时监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校准模块4包括校准电路41以及补偿电路42。校准电路41包括温度传感器件,所述校准电路41用于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件检测周围环境温度。其中,温度传感器件可以采用PT100铂热电阻来检测周围环境温度。补偿电路42用于检测所述校准电路41中温度传感器件的温度。具体地,补偿电路同样为一组红外检测电路,该红外检测电路的探头对准校准电路的PT100铂热电阻,对PT100铂热电阻实时测温。

主控模块2根据所述校准电路41检测的周围环境温度以及所述补偿电路 42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件的温度获得基准温差,根据所述基准温差对所述处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校准。具体地,主控模块2根据基准温差,对检测线路测得的温差进行增减。一方面修正测温偏移量,另一方面,解决了随时间推移导致的红外测温电路老化引起的温度漂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测温装置还包括:安全芯片6。

所述安全芯片6与所述主控模块2相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校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安全芯片6,所述安全芯片6将所述校准后的温度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通信模块3。

其中,安全芯片6可以是非对称密钥的安全芯片,对于温度数据进行加密。系统平台侧的服务器存储有非对称动态密钥,随时进行密钥更新,防止采集信息被非法截获或篡改。

本申请中,建立独立的密钥分发系统,通过密钥分发系统为每颗安全芯片分配唯一密钥,主控模块2将需要传输的信息或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安全芯片6进行加解密,保障网络链路传输的是密文信息。可以通过在系统平台侧设置密码管理机,将接收到的无线测温装置发送的温度数据进行解密,以及将系统平台发送给无线测温装置的信息加密。密码管理机和安全芯片密钥遵循统一规则,保障安全防护信息的一致性。

通信模块3通过电力专网的TD-LTE230MHz信道,将所述加密后的温度数据发送给系统平台7。

为保障电力系统数据安全,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模式,通信信道选择 TD-LTE230MHz电力专网,避免因公网通信传输导致的信息泄漏,通信同时采用加密协议,增加信道可靠性。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