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9532发布日期:2019-09-29 16: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BIM系统元件的固定支架的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住院大多都是老人居多,对于一些老人来说,在医院中散步,非常容易迷路,给工作人员以及亲人带来很大的不便。

目前,公告号为CN2053179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系统,它包括射频铭牌、接收器、接收器支架、传输总线和BIM运维控制器,接收器支架包括接收器固定罩、支撑斜杆、支撑横 杆、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支撑斜杆的一端与所述接收器固定罩垂直固 定连接,该支撑斜杆内设有通线孔,所述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盘 倾斜固定,所述第一吸盘上与所述支撑斜杆固定的部位设有与所述通线孔相 连通的通孔,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斜杆的中部可转动连接,该支 撑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盘固定连接。

这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系统,它的接收器固定在接收器支架上,接收器依靠左侧板和右侧板夹持固定,由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间距已经被限定死,从而导致只能夹持同一种规格的接收器,接收器的下端没有任何支撑,使得接收器存在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掉落的风险,并且接收器支架安装至墙壁上,使得更换接收器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其优点是,卡爪能够收缩,和调节大小,从而能够夹住不同大小的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包括设置病人衣服上的频射发射器、用于接收频射发射器信号的接收器、用于固定接收器的支架、传输总线和BIM运维控制器,所述支架包括竖直固定在墙体上的固定板、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支杆,所述支杆上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接收器的卡爪,所述支杆的头部设有十字形的连接板,所述卡爪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四边,所述卡爪包括若干卡钩,所述连接板沿平行于连接板的方向周向均布若干滑轨,所述滑轨中设有滑移杆,所述卡钩固定在滑移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频射发射器设置在病人的衣服上,接收器用于接收频射发射器发出的信号,BIM运维控制器用于模拟医院的三维图形。当需要查询病人的位置时,向BIM运维控制器中输入频射发射器的信心,然后接收器接收频射发射器的信号,接收器将信息输入到BIM运维控制器中,BIM运维控制器模拟出病人周围的三维建筑图形,从而能够快速找到病人的位置。固定板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上,连接板上连接4个卡钩,四个卡钩组合成卡爪,卡爪用于将接收器固定住。4个卡钩分别从接收器的上下左右将接收器夹住,确保接收器不会掉落。滑移杆在滑轨中滑移,从而使得连接在滑移杆上的卡钩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使得卡钩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包括L形板、连接在L形板水平端的斜杆,所述支杆上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斜杆之间螺纹连接有用于推动斜杆的T形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T形套转动时,T形套在支杆上滑移,此时T形套推动斜杆,进一步驱动卡钩绕转动点转动,使得4个L形板向中间聚拢,使得卡爪收紧后将接收器锁紧。当T形套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此时4个L形板成张开趋势,使得卡爪成外张的状态,从而方便接收器装配到卡爪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靠近设有用于驱动卡钩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杆上的挡板、位于挡板与斜杆之间的复位弹簧、固定在复位弹簧上且滑移连接在支杆上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位装置用于自动驱动卡爪成张开的趋势。挡板固定在支杆上不动,推板抵触在斜杆上,复位弹簧压缩设置在支杆上,两端分别抵触在挡板和推板上。当T形套在支杆上滑移时,弹簧推动卡爪自动张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形套包括螺纹连接在支杆上的螺纹套、转动连接在螺纹套外壁上的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圆上周向均布若干滑槽,所述斜杆滑移连接在所述滑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转动圆环相对于斜杆不转动,从而使得圆环与斜杆不发生相对位移,进一步使得提高卡钩的稳定性,使得螺纹套转动时更加顺畅。斜杆滑移连接在滑槽中,从而使得斜杆在滑移的过程中位置和方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板的水平端上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中间隙配合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滑移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接收器有不同的厚度,为了能够固定不同后的接收器,此时通过将转轴插接在不同的连接孔中,从而能够调节卡爪与连接板之间的间距,进一步来满足不同厚度的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沿垂直于连接板的方向设有凸轴,所述凸轴沿所述支杆的轴向方向可拆卸连接在支杆中,所述连接板上远离支杆的一侧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前端设有用于将接收器顶推到卡爪上的顶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轴与连接板一体,凸轴用于将连接板连接在支杆上。凸轴通过螺纹连接支杆上,从而使得连接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支杆上,进一步方便装配T形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杆上沿垂直于滑移杆的方向螺纹连接有锁紧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滑移杆在滑轨中调节好位置时,此时锁紧锁紧钉,使得滑移杆和滑轨之间的位置不在改变,进一步提高接收器与卡爪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中,所述支杆上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上,支杆通过转动球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使得支架能够绕转动球转动,进一步方便调节支杆上的接收器的位置,辅助支撑装置用于对支杆的位置锁定,防止调节后的支杆的角度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支撑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杆上的伸缩杆、转动连接在伸缩杆一端的支撑板,所述伸缩杆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杆上的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同时螺纹连接有连接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辅助支撑架和固定板均在固定在墙体上时,为了能够继续调节接收器的位置,使得接收器能够更好的接收信号,转动连接套,使得伸缩杆能够伸长或者缩短,从而伸缩杆带动支杆转动,从而实现辅助支撑架在固定在墙体上时也能够调节接收器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卡爪的设置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不同厚度的接收器,提高支架应用的普遍性,同时保证接收器被稳定的固定住;

2、T形套和复位装置配合使用,使得接收器更加容易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辅助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连接板与支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T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BIM运维控制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频射发射器;2、接收器;3、BIM运维控制器;4、支架;41、支杆;42、转动球;43、固定板;44、连接板;441、凸轴;45、滑轨;46、滑移杆;461、转轴;47、锁紧钉;48、支撑弹簧;49、顶板;5、辅助支撑架;51、伸缩杆;511、第一螺杆;512、第二螺杆;513、连接套;52、支撑板;53、竖板;54、连接轴;6、卡爪;61、卡钩;62、L形板;63、斜杆;64、连接孔;7、T形套;71、圆环;72、螺纹套;73、环槽;74、滑槽;75、卡环;8、复位装置;81、挡板;82、复位弹簧;83、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参考图7,一种基于BIM运维装置的适用于医院的室内定位装置,包括设置病人衣服上的频射发射器1、用于接收频射发射器1信号的接收器2、BIM运维控制器3。频射发射器1设置在病人的衣服上,接收器2用于接收频射发射器1发出的信号,BIM运维控制器3用于模拟医院的三维图形。当需要查询病人的位置时,向BIM运维控制器3中输入频射发射器1的信息,然后接收器2接收频射发射器1的信号,接收器2将信息输入到BIM运维控制器3中,BIM运维控制器3模拟出病人周围的三维建筑图形,从而能够快速找到病人的位置。

参考图1和图2,接收器2上设置支架4,支架4用于固定接收器2,支架4包括支杆41、分别固定在支杆41两端的卡爪6和固定板43,固定板43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中,接收器2固定在卡爪6中。在支杆41的一端设置转动球42,转动球42与支杆41一体,转动球4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43上,这样使得支杆41能够转动,便于调节接收器2的位置。在支杆41上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架5,当辅助支撑架5固定在墙体上时,此时辅助支撑架5、支杆41和墙面形成三角形,从而使得支杆41的位置别不在改变。

参考图2,辅助支撑装架5包括固定墙体上支撑板52、转动连接在支撑板52上的伸缩杆51,伸缩杆5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支杆41上,伸缩杆51包括连接套513、分别螺纹连接在连接套513两侧的第一螺杆511、第二螺杆512,第一螺杆511转动连接在支杆41上,第二螺杆512转动连接在支撑板52上。在支撑板52上沿垂直于支撑板52的方向设置两块竖板53,在竖板53上设置连接轴54,连接轴54穿过第二螺杆512,使得第二螺杆512能够绕连接轴54转动,第一螺杆511与支杆41的连接方式同第二螺杆512与支撑板52之间的连接方式一样。当转动连接套513时,伸缩杆51开始伸长或者收缩,从而拉动支杆41移动,最终实现辅助支撑架5在固定在墙体上后也能够调节接收器2(参考图1)的位置,便于找准信号。

参考图3和图4,在支杆41上靠近卡爪6的一端设置十字形的连接板44,在连接板44上沿垂直连接板44的方向设置凸轴441,凸轴441与连接板44固定连接,凸轴441与支杆41同轴且螺纹连接在支杆41的头部,这样设置使得连接板44能够快速从支杆41上拆卸下来。卡爪6包括四个卡钩61,每个卡钩61分别转动连接板44的四周,当卡钩61向内收拢时,将接收器2(参考图1)固定在卡钩61和连接板44内;当卡钩61向外扩张时,此时便于将接收器2从卡钩61上取下或者装配到卡钩61上。

参考图3图4,在连接板44上靠近支杆41的一侧设置四个T形的滑轨45,四个滑轨45分布在连接板44的四周,每个滑轨45上滑移连接一个滑移杆46,在滑移杆46的头部均设置转轴461,卡钩61转动连接在转轴461中。当滑移杆46在滑轨45上滑移时,从而使得连接在滑移杆46上的卡钩61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缩小,从而使得卡钩61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接收器2(参考图1)。在滑移杆46上沿垂直滑移杆4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钉47,当滑移杆46与滑轨45之间的位置调节好后,锁紧锁紧钉47,将滑移杆46锁紧在滑轨45上,从而确保滑移杆46不在滑动。

参考图3,卡钩61包括L形板62、连接在L形板62水平端的斜杆63,在滑移杆46在卡钩61上沿卡钩61的长度方向加工若干个连接孔64,连接孔64位于L形板62的长段上,L形板62的短段用于卡接接收器2(参考图1)。转轴461间隙配合在连接孔64中,实现卡钩61转动的功能。当转轴461配合在不同的连接孔64中时,此时L形板62的短段与连接板44的板面之间的间距不同,从而方便固定不同厚度的接收器2,进一步提高卡爪6(参考图1)的夹持能力。

参考图3,在连接板44上远离支杆41的一侧沿垂直于连接板44板面的方向设置支撑弹簧48,在支撑弹簧48上设置顶板49,顶板49用于将接收器2抵紧在卡钩61上,确保接收器2与L形板62的短段没有间隙,进一步提高接收器2(参考图1)的稳定性。

参考图3和图5,在支杆41上位于连接板44和斜杆63之间螺纹连接有T形套7,转动T形套7时,此时T形套7推动斜杆63,使得卡钩61绕转轴461转动,进一步使得卡爪6成收拢的趋势运动,从而将接收器2固定住。T形套7包括螺纹连接在支杆41上的螺纹套72、转动连接在螺纹套72上的圆环71。在螺纹套72上加工阶梯轴,圆环71套在螺纹套72的细端,再在螺纹的细端设置卡环75,从在螺纹套72上形成环槽73,圆环71卡接在环槽73中。当螺纹套72转动时,圆环71不与螺纹套72不转动,从而使得圆环71与斜杆63之间不发生转动位移只产生滑动位移,使得斜杆63在圆环71上滑移的更加顺畅。在圆环71上加工周向均布四个滑槽74,斜杆63滑移连接在滑槽74中,滑槽74对斜杆63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参考图6,在支杆41上靠近斜杆63的一端设置复位装置8,复位装置8包括固定在支杆41上的挡板81、用于推动斜杆63的推板83,在支杆41上位于推板83和挡板8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82,复位弹簧82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斜杆63受到推板83的推力。当转动T形套7时,使得T形套7向远离斜杆63的方向移动,此时推板83推动斜杆63移动,进一步使得卡钩61向外扩张,方便接收器2从卡钩61上取下来或者装配上去。

动作过程:首先调节滑移杆46的位置,并且选择好相应的连接孔64,使得接收器2固定在卡爪6上;其次转动T形套7,将接收器2锁紧在卡爪6上;接着将支架4和辅助支撑架5安装到墙壁上;最后调节伸缩杆51,调节好接收器2的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