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0141发布日期:2019-09-03 20:1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运行中的电力设备经常发生接头发热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封闭式开关柜在运行中不能打开,因此难以测量运行中柜内接头的实际温度,严重威胁电力安全生产。

目前开关柜内电缆接头温度判别主要采用人工定点定时手持检测仪巡回检测,而人工操作,存在劳动强度高,发现问题晚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接头处的温度检测,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发生问题及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包括接头外壳,所述接头外壳外周壁上安装有报警灯,接头外壳上设有用于根据接头外壳内部温度从而控制报警灯通断电的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接头外壳周壁上,且端部穿进接头外壳内部,用于检测接头外壳内部的电缆接头处的温度,并输出第一温度检测值;

第一比较单元,耦接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一温度检测值,并与第一比较单元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最终输出第一比较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耦接于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控制报警灯的通断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头外壳内部温度过高时,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比较单元的预设值,第一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则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报警灯得电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操作者,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发生问题及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头外壳的周壁内部设有环形的过气空腔,接头外壳外周壁上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连通进过气空腔内,接头外壳外周壁上开有出气孔,出气孔连通进过气空腔内;进气管端部安装有风扇;接头外壳上设有用于根据接头外壳内部温度从而控制风扇通断电的散热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头外壳内部温度过高时,散热电路控制风扇得电工作,以对接头外壳实现风冷,从而降低接头外壳内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电路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穿设在接头外壳周壁上,且端部穿进接头外壳内部,用于检测接头外壳内部的电缆接头处的温度,并输出第二温度检测值;

第二比较单元,耦接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二温度检测值,并与第二比较单元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最终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第二控制单元,耦接于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控制风扇的通断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头外壳内部温度过高时,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的预设值,第二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第二比较信号,则第二控制单元控制风扇得电工作,以对接头外壳实现风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预设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的预设值,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属于同种型号的器件;当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比较单元的预设值时,第一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则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报警灯得电;当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的预设值时,第二比较单元输出高电平的第二比较信号,则第二控制单元控制风扇得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同一时刻时,第一温度检测值等于第二温度检测值,则当接头外壳内的温度上升时,第二温度检测值先达到第二比较单元的预设值,则风扇开始工作,并对接头外壳进行风冷降温,如果接头外壳内的温度仍然持续上升,并导致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比较单元的预设值,则报警灯和蜂鸣器开始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操作者。通过上述设置,可先对接头外壳实现降温处理,当降低速度不足于应付升温速度时,再实现报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头外壳内周壁上开有检测环槽,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均穿至检测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接头外壳内的电缆基本上是贴紧在接头外壳的内壁上的,则接头外壳内壁与电缆之间的空隙较小,导致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伸入接头外壳内的深度不够,进而导致检测精度不够。而通过开设有检测环槽,则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均能穿进检测环槽内,相当于扩大了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端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端部深度接头外壳内的深度,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气空腔内固定有用于延长空气从进气管至出气孔的路径的螺旋导流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导流叶片用于延长空气从进气管至出气孔的路径,以延长空气对接头外壳的冷却时间,以提高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与出气孔分别设于接头外壳两端的周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延长空气从进气管至出气孔的路径,以延长空气对接头外壳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报警灯的供电回路上设有与报警灯并联的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灯和蜂鸣器可在视觉和听觉上提示操作者,使操作者能更为及时的察觉到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中,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接头处的温度检测,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发生问题及时;

2.本方案中,散热电路可对接头外壳实现风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报警电路图。

图3是散热电路图。

图中,1、接头外壳;11、过气空腔;12、进气管;13、出气孔;14、风扇;15、螺旋导流叶片;16、报警灯;17、蜂鸣器;18、电缆;19、检测环槽;2、报警电路;21、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一比较单元;23、第一控制单元;3、散热电路;31、第二温度传感器;32、第二比较单元;33、第二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缆中间接头温控报警装置,包括接头外壳1,两根电缆18可从接头外壳1的两端穿进接头外壳1内,并相连接。接头外壳1内周壁上开有检测环槽19,检测环槽19位于两根电缆18接头处。

接头外壳1外周壁上安装有报警灯16和蜂鸣器17,接头外壳1上设有报警电路2,报警电路2用于根据接头外壳1内部温度,从而控制报警灯16和蜂鸣器17通断电。

报警电路2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21,穿设在接头外壳1周壁上,且端部穿进检测环槽19内,用于检测接头外壳1内部的电缆18接头处的温度,并输出第一温度检测值;

第一比较单元22,耦接于第一温度传感器21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一温度检测值,并与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最终输出第一比较信号;

第一控制单元23,耦接于第一比较单元22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一比较信号,并控制报警灯16 和蜂鸣器17的通断电。

第一比较单元22包括比较器A、电阻R1和电阻R2,比较器A的正向端耦接于第一温度传感器21的输出端,电阻R1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2 串接于比较器A的反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2两端的电压值即为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

第一控制单元23包括: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继电器 KM1。

电阻R5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A的输出端,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6串接于三极管Q1的基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1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1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串接于报警灯16和蜂鸣器17的供电主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报警灯16和蜂鸣器17并联设置。

当检测环槽19内的温度过高时,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第一比较单元22输出高电平的第一比较信号,则第一控制单元23控制报警灯16和蜂鸣器 17得电工作,发出报警信号,提示操作者。

参考图1,接头外壳1的周壁内部设有环形的过气空腔11,接头外壳1外周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2,进气管12垂直于接头外壳1的中轴线,进气管12连通进过气空腔11内,进气管12端部安装有风扇14;接头外壳1外周壁上开有出气孔13,出气孔13连通进过气空腔11内。而且进气管12与出气孔13分别设于接头外壳1两端的周壁上,从而延长空气从进气管12至出气孔13的路径,以延长空气对接头外壳1的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

过气空腔11内固定有螺旋导流叶片15,螺旋导流叶片15也用于延长空气从进气管 12至出气孔13的路径,以提高冷却效率。其中,风扇14为小型轴流散热风扇14,并安装在进气管12的管口。

接头外壳1上设有散热电路3(见图3),散热电路3(见图3)用于根据接头外壳1 内部温度,从而控制风扇14通断电。

参考图3,散热电路3包括:

第二温度传感器31,穿设在接头外壳1周壁上(见图1),且端部穿进检测环槽19内(见图1),用于检测接头外壳1内部的电缆18接头处的温度,并输出第二温度检测值;

第二比较单元32,耦接于第二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二温度检测值,并与第二比较单元32的预设值进行比较,最终输出第二比较信号;

第二控制单元33,耦接于第二比较单元32的输出端以接收第二比较信号,并控制风扇14 的通断电。

第二比较单元32包括比较器B、电阻R3和电阻R4,比较器B的正向端耦接于第二温度传感器31的输出端,电阻R3串接于比较器B的反相端与直流电VCC之间,电阻R4 串接于比较器B的反相端和地之间,电阻R4两端的电压值即为第二比较单元32的预设值。

第二控制单元33包括: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2、续流二极管D2、继电器 KM2。

电阻R7的一端耦接于比较器B的输出端,电阻R7的另一端耦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串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与地之间,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继电器KM2具有线圈和常开触头,继电器KM2的线圈串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直流电VCC之间,继电器KM2的常开触头串接于风扇14的供电回路中,续流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于三极管 Q2的集电极,续流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于直流电VCC。

当检测环槽19(见图1)内的温度过高时,第二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32的预设值,第二比较单元32输出高电平的第二比较信号,则第二控制单元33控制风扇14得电工作,以降低接头外壳1内的温度。

参考图2和图3,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 32的预设值,且第一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1属于同种型号的器件,则同一时刻时,第一温度检测值等于第二温度检测值。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由于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大于第二比较单元32的预设值,则当接头外壳1内的温度上升时,第二温度检测值先达到第二比较单元32的预设值,则风扇14开始工作,并对接头外壳1进行风冷降温,如果接头外壳1内的温度仍然持续上升,并导致第一温度检测值大于第一比较单元22的预设值,则报警灯16和蜂鸣器17 开始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操作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