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检测结构及生物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402发布日期:2019-09-29 15:5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样本检测结构及生物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样本检测结构及生物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为了诊断病因、法医鉴定、药物检测等原因,通常会使用检测仪器对血液、尿液、唾液等体液样本进行检测,根据分析样本中各类细胞的含量判断检测结果。在样本导入仪器之前和之后,均需要对仪器的检测模块进行清洗。在血液样本测试时,血液样本还需要先进行沉降和过滤等操作。目前的测试仪器中,血液过滤模块和清洗模块通常设于同一个流道模块中,无法定量控制进入各个模块中液体的流量,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检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定量控制进入各个模块中液体的流量,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检测结构,包括:

溢流板,开设有缓冲液流道;

过滤板,用于过滤待测样本,所述过滤板开设有样本流道;

测试板,用于测试待测样本,所述测试板与所述缓冲液流道、所述样本流道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流道包括缓冲液腔、与所述缓冲液腔连通的微流道、与所述微流道连通的废液腔,所述微流道的底壁开设有供缓冲液流入所述测试板的反应口。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板面向所述测试板一侧具有环设于所述反应口的环形肋,所述环形肋与所述测试板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微流道的深度,所述废液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微流道的深度。

进一步地,微流道入口的底壁处设有用于防止缓冲液回流的第一阻流凸台,所述微流道出口的底壁处设有用于防止废液回流的第二阻流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流凸台和所述微流道之间还设有止逆阀,所述止逆阀的宽度小于所述微流道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液腔的入口处和出口处均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导流微柱。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所述测试板设于所述溢流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板上开设有供样本流入所述样本流道的避让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检测平台,包括上述的样本检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及生物检测平台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样本检测结构中溢流板具有缓冲液流道,过滤板具有样本流道,缓冲液可经过缓冲液流道进入测试板中清洗测试板,样本可经过样本流道进入测试板进行测试,缓冲液流道和样本流道均为定量腔室,通过将溢流板和过滤板分离设置,可以分别精确控制缓冲液和样本进入该样本检测结构中的流量,提高液体样品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溢流板的结构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溢流板的结构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过滤板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过滤板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过滤板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板的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溢流板;301-避让孔;31-缓冲液腔;311-推液口;312-导流微柱;32-微流道;3201-反应口;3202-样本流入孔;321-第一阻流凸台;322-止逆阀;323-第二阻流凸台;33-废液腔;34-环形肋;4-过滤板;401-样本流道;5-测试板;51-检测部;52-信号转换部;53-信号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进行说明。该样本检测结构包括溢流板3、过滤板4和测试板5。溢流板3上开设有缓冲液流道,过滤板4上开设有样本流道401,缓冲液流道和样本流道401均为定量腔室,可精准控制缓冲液和样本的流量。过滤板4用于过滤待测样本,例如待测样本为血液时,过滤板4用于过滤血液中的血细胞。测试板5用于测试待测样本,测试板5与缓冲液流道、样本流道401均连通。在进行冲洗时,缓冲液经过缓冲液流道,然后流入测试板5中,冲洗测试板5;在进行测试时,样本经过样本流道401过滤后流入测试板5中,测试板5对样本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中溢流板3具有缓冲液流道,过滤板4具有样本流道401,缓冲液可经过缓冲液流道进入测试板5中清洗测试板,样本可经过样本流道进入测试板5进行测试,缓冲液流道和样本流道均为定量腔室,通过将溢流板3和过滤板4分离设置,可以分别精确控制缓冲液和样本进入该样本检测结构中的流量,提高液体样品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溢流板3与上盖板2抵接设置,过滤板4与溢流板3抵接设置,且过滤板4和测试板5设于溢流板3的同一侧,溢流板3设于上盖板2和测试板5之间。如此,样本进入过滤板4时,需要穿过溢流板3,溢流板3上开设有避让孔301,避让孔301与样本入口202和样本流道401的入口相正对,样本通过该避让孔301进入样本流道401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缓冲液流道包括缓冲液腔31、与缓冲液腔31连通的微流道32、与微流道32连通的废液腔33,微流道32的底壁开设有供缓冲液流入测试板5的反应口3201。缓冲液进入缓冲液腔31后,流入微流道32,经过反应口3201流入测试板5,冲洗测试板5后流入废液腔33。可选地,缓冲液腔31入口处具有与缓冲液入口201相适配的推液口311,使缓冲液腔31的侧壁与缓冲液入口201的侧壁密封连接。可选地,反应口3201的数量为多个,沿微流道32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缓冲液腔31的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导流微柱312,导流微柱312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分布,导流微柱312的作用在于增加液体流动的均一性,对液体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导流微柱312可呈圆柱形,其深度小于或者等于缓冲液腔31的深度。当导流微柱312呈圆柱形时,导流微柱312的高度与其直径的比值在1:1至1:5之间,导流微柱312的直径与相邻导流微柱312之间的间距比值在1:0.5至1:1之间,导流微柱312的横截面积与缓冲液腔31的面积比在3%至15%之间。更具体地,缓冲液腔31的入口和出口的宽度均小于中部腔体的宽度,一是可以保证缓冲液腔31的容量,二是更便于控制流量。

可选地,溢流板3与样本流道401的出口相正对处开设有样本流入孔3202,样本流入孔3202的设置使得样本流动至样本出口时,经过样本流入孔3202进入微流道32中,再从微流道32底部的反应口3201中进入测试板5中。样本流道401和微流道32的宽度及深度一定,其容量也一定,可以精确控制样本的流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微流道32的深度小于缓冲液腔31的深度,微流道32的深度小于废液腔33的深度。如此,缓冲液腔31内的缓冲液具有一定的量时,才会向微流道32流动,尽可能地冲洗微流道32的侧壁,而且废液腔33内的液体也不会朝向微流道32逆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微流道32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阻流凸台321,防止微流道32中的液体回流至缓冲液腔31中,第一阻流凸台321可为正圆弧形或者椭圆弧形,其高度高于微流道32的深度,第一阻流凸台321横跨于微流道32的两侧,第一阻流凸台321的高度与微流道32整体高度的比值在5/10至9/10之间。在微流道3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阻流凸台323,防止废液腔33中的液体回流至微流道32中,第二阻流凸台323可为正圆弧形或者椭圆弧形,其高度高于微流道32的深度,第二阻流凸台323也横跨于微流道32的两侧,第二阻流凸台323的高度与微流道32整体高度的比值在5/10至9/10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微流道32和缓冲液腔31之间还设有止逆阀322,止逆阀322的宽度小于微流道32的宽度,使得微流道32中的液体无法回流。可选地,止逆阀的宽度与微流道32宽度的比值在1/12至6/12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溢流板3既具有止逆阀322,又具有第一阻流凸台321,双重保证微流道32中的液体不会回流至缓冲液腔31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溢流板3也可只包括第一阻流凸台321或者止逆阀3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样本检测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溢流板3面向测试板5一侧具有环设于反应口3201的环形肋34,环形肋34与测试板5相抵接,环形肋34的作用在于:与测试板5相抵接,使液体从反应口3201进入测试板5的通道密封,防止缓冲液泄漏,在装配时,不需要使用胶水等化学试剂融融连接溢流板3和测试板5,拆卸方便。具体地,每个反应口3201的周圈均设置有一个环形肋34,或者,溢流板3上设置有一个环形肋34,该环形肋34围绕在所有反应口3201的周围。可选地,环形肋34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在1:1至1:5之间。环形肋34的形状此处不作限定,能够环绕反应口3201即可。

请参阅图5,过滤板4上具有样本流道401,样本流道401可呈S形。更进一步地,样本流道401可为倒立式结构,即样本流道401自其入口至出口的宽度逐渐增大,以增加血细胞的沉降率。过滤板4整体可选为由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的材料制成,方便观察过滤板4内的情况。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过滤板4a具有样本流道401a,还包括与流道连通的储存腔402,便于储存残留堆积的血细胞等。在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过滤板4b具有样本流道401b和样本流道401c,样本流道401b和样本流道401c的入口和出口相同,多个样本流道401的设计可提升样本透析的效率和效果。样本流道401的结构和数量此处不做限定,包括并不限于上述三种情况。可选地,样本流道401定量储存体积为40μl至60μl。

请参阅图8,测试板5包括与反应口3201正对的检测部51,检测部51的数量与反应口3201的数量相同。测试板5还包括信号接点52,信号接点52将检测后的生物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传输至外部显示灯或者显示器,以便读取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物检测平台,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样本检测结构,还可包括上盖板和底板等,溢流板3、过滤板4和测试板5设于上盖板和底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检测平台,其样本检测结构中溢流板具有缓冲液流道,过滤板具有样本流道,缓冲液可经过缓冲液流道进入测试板中清洗测试板,样本可经过样本流道进入测试板进行测试,缓冲液流道和样本流道均为定量腔室,通过将溢流板和过滤板分离设置,可以分别精确控制缓冲液和样本进入该样本检测结构中的流量,提高液体样品定量检测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