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066发布日期:2019-07-27 10:4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



背景技术:

金属熔炼炉中铁水的温度高低,对后续工艺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检测高温炉的中的温度。为了防止高温对测量人员造成伤害,高温炉温度探测仪的长度很长。现有的高温炉温度探测仪不能折叠,导致测量结束后不易收纳,又因为探测仪前段的热电偶属于精密元件,所以放置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炉温度探测仪不能折叠,导致测量结束后不易收纳,又因为探测仪前段的热电偶属于精密元件,所以放置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包括钢管和设置在钢管中的电缆,钢管前端固定设置有热电偶,末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电缆的一端与热电偶连接,另一端从钢管末端伸出;

所述钢管分为至少两段,相邻两段可拆卸式连接;每段上卡设有至少两个加持件;对高温炉内进行测温时,将各段依次连接形成同轴设置的一根刚性杆;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并通过加持件进行固定。

通过对钢管进行分段,需要对高温炉内进行测温时,将各段依次连接形成同轴设置的一根刚性杆,长度变长,满足测量要求;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缩短长度,便于收纳放置,且非常方便操作。另外,由于电缆为柔性件所以折叠并不会损坏电缆。

通过设置加持件,当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后,并采用加持件进行固定,防止各段散乱摆放;再次使用时,只需要打开加持件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为不锈钢管,耐高温,防锈蚀,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分为三段,每段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相邻两段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操作方便,且连接牢靠。

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持件包括固连的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对应的圆心角均为300度,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开口相反,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将加持件的通过下圆弧部套设在其中一段钢管上,测量结束对钢管各段进行拆卸、折叠后,将折叠后的相邻另一段卡设在上圆弧部中,由于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以钢管与加持件的卡设或脱离都非常容易。

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圆弧部上设置有两个指压片,两个指压片分别位于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连接处的两侧;所述指压片为刚性件。用手施压两个指压片,使上圆弧部的张开角度增大,便于卡接或脱离钢管,操作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隔热防滑套,隔热、防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钢管进行分段,需要对高温炉内进行测温时,将各段依次连接形成同轴设置的一根刚性杆,长度变长,满足测量要求;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缩短长度,便于收纳放置,且非常方便操作。另外,由于电缆为柔性件所以折叠并不会损坏电缆。

2、通过设置加持件,当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后,并采用加持件进行固定,防止各段散乱摆放;再次使用时,只需要打开加持件即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温炉温度探测仪测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温炉温度探测仪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的剖视图。

图4为加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高温炉温度探测仪,包括钢管1和设置在钢管中的电缆5,钢管1前端固定设置有热电偶2,钢管末端设置有把手3;所述电缆5的一端与热电偶2连接,另一端从钢管1末端伸出。

所述钢管1分为至少两段,相邻两段可拆卸式连接;每段上卡设有至少两个加持件;对高温炉内进行测温时,将各段依次连接形成同轴设置的一根刚性杆;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并通过加持件4进行固定。

通过对钢管进行分段,需要对高温炉内进行测温时,将各段依次连接形成同轴设置的一根刚性杆,长度变长,满足测量要求;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缩短长度,便于收纳放置,且非常方便操作。另外,由于电缆为柔性件所以折叠并不会损坏电缆。

通过设置加持件,当测试结束后,将各段拆卸、折叠后,并采用加持件进行固定,防止各段散乱摆放;再次使用时,只需要打开加持件即可,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1为不锈钢管,耐高温,防锈蚀,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1分为三段,每段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相邻两段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操作方便,且连接牢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持件4包括固连在一起的上圆弧部41和下圆弧部42,上圆弧部41和下圆弧部42对应的圆心角均为300度,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开口相反,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将加持件的下圆弧部套设在其中一段钢管上,测量结束后,对钢管各段进行拆卸、折叠后,将折叠后的相邻另一段卡设在上圆弧部中,由于上圆弧部和下圆弧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以钢管与加持件的卡设或脱离都非常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圆弧部42上设置有两个指压片43,两个指压片43分别位于上圆弧部41和下圆弧部42连接处的两侧;所述指压片43为刚性件。用手施压两个指压片,使上圆弧部的张开角度增大,便于卡接或脱离钢管,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3上设置有隔热防滑套,隔热、防滑。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