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4353发布日期:2019-07-06 11:3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制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加工生产出高质量、高精度的轴承,很多技术人员会对加工完成的轴承零部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检测其是否符合生产标准。对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通常是先将被测件夹紧,而后用检测仪器对被测工件表面质量进行检测。但目前很多检测夹具不尽如人意,现有夹具存在过于臃肿,安装繁琐,无针对性等问题,且检测不同轴承零部件时,需要更换夹具,这对检测过程带来诸多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夹紧装置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需要频繁更换夹具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夹零件尺寸范围广、经济性好、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包括可控磁性夹具主体,所述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一侧设有第四V形置物槽,与第四V形置物槽相背的一侧设有第一V形置物槽、第二V形置物槽和第三V形置物槽,可控磁性夹具主体靠近第四V形置物槽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可控磁性夹具主体靠近第一V形置物槽、第二V形置物槽和第三V形置物槽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多个连杆穿过可控磁性夹具主体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V形置物槽和第二V形置物槽相邻设置,且第一V形置物槽和第二V形置物槽均设置在第三V形置物槽的两侧边之间。

所述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控磁性底座,所述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侧壁设置有可控磁性底座控制开关。

所述可控磁性夹具主体靠近第四V形置物槽的一侧设有一个深槽。

所述第一V形置物槽、第二V形置物槽、第三V形置物槽和第四V形置物槽的尺寸均根据轴承零部件的尺寸确定。

所述连杆为四根,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螺纹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挡板为回形挡板,第二挡板为平板。

所述第一V形置物槽、第二V形置物槽、第三V形置物槽和第四V形置物槽的上表面均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上表面平齐。

所述第一V形置物槽、第二V形置物槽、第三V形置物槽和第四V形置物槽的上部边缘均设有倒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零部件,装夹零部件的尺寸范围广,能够装夹直径为4-17mm的球体、直径35-55mm的轴承内圈、直径50-75mm的轴承外圈;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经济性好、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能够将被测工件良好的固定在夹紧装置上;该夹紧装置对被测工件的夹紧力小,被测工件放置在置物槽内仅靠挡板夹紧固定,无其他力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测量时被测件夹紧变形所产生的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精度,同时不损伤被测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的三维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V形置物槽装夹轴承滚动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V形置物槽装夹轴承滚动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V形置物槽装夹轴承内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V形置物槽装夹轴承外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磁性夹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可控磁性夹具主体,2-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4-连杆,5-可控磁性底座控制开关,6-轴承滚动体,7-轴承内圈,8-轴承外圈,9-第一V形置物槽,10-第二V形置物槽,11-第三V形置物槽,12-第四V形置物槽,13-深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底部”、“两端”、“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包括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一侧设有第四V形置物槽12,与第四V形置物槽12相背的一侧设有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和第三V形置物槽11,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靠近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3,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靠近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和第三V形置物槽11的一侧设有第二挡板2,多个连杆4穿过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连接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2。如图6所示,第一V形置物槽9和第二V形置物槽10相邻设置,且第一V形置物槽9和第二V形置物槽10均设置在第三V形置物槽11的两侧边之间。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挡板3为回形挡板,第二挡板2为平板。

本实施例中,如图1、6、7所示,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第三V形置物槽11和第四V形置物槽12的尺寸根据轴承零部件的尺寸确定,第一V形置物槽9和第二V形置物槽10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滚动体6,第三V形置物槽11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内圈7,第四V形置物槽12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外圈8,其中,第一V形置物槽9的具体参数为:其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其槽深为5-8mm,其适用于装夹零件的直径范围为4-9mm;第二V形置物槽10的具体参数为:其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40-60°,其槽深为12-16mm,其适用于装夹零件的直径范围为9-17mm;第三V形置物槽11的具体参数为:其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60-85°,其槽深为45mm,其适用于装夹零件的直径范围为35-55mm;第四V形置物槽12的具体参数为:其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0-100°,其槽深为35-50mm,其适用于装夹零件的直径范围为50-75mm。本实施例中以7009轴承为例,其中,球直径为8.5mm,轴承外圈8外径为74.5mm,轴承内圈7内径为45mm。

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可控磁性底座,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侧壁设置有可控磁性底座控制开关5。本实施例中,可控磁性底座设置在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底部,通过可控磁性底座控制开关5控制可控磁性底座的上磁和退磁,使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更加平稳、牢固的固定在检测台上。

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靠近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一侧设有一个深槽13。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深槽13为上宽下窄的梯形,能够增加检测仪器的检测探针进出活动范围,使测量更加简单、方便。

连杆4为四根,每根连杆4的一端与第一挡板3螺纹连接,每根连杆4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以及图10所示,四根连杆4位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四个角的位置,四根连杆4均通过通孔插入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连接位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两侧的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2,通过推动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2实现轴承滚动体6、轴承内圈7和轴承外圈8的固定。

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第三V形置物槽11和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上表面均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第三V形置物槽11和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上部边缘均设有倒圆角。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倒圆角能够避免测量时夹具对被测件的损伤。

上述一种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的使用过程: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V形置物槽9和第二V形置物槽10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滚动体6,四根连杆4均通过通孔插入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第二挡板2位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设有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和第三V形置物槽11的一侧,且通过螺纹固定在连杆4上,推动第二挡板2以完成轴承滚动体6的固定。

如图4所示,第三V形置物槽11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内圈7,四根连杆4均通过通孔插入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第二挡板2位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设有第一V形置物槽9、第二V形置物槽10和第三V形置物槽11的一侧,且通过螺纹固定在连杆4上,推动第二挡板2以完成轴承内圈7的固定。

如图5所示,第四V形置物槽12用于装夹不同尺寸的轴承外圈8;四根连杆4均通过通孔插入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第一挡板3位于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设有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一侧,通过螺纹固定在连杆4上,第一挡板3以完成轴承外圈8的固定,可控磁性夹具主体1靠近第四V形置物槽12的一侧设有一个深槽13,深槽13能够增加检测仪器的检测探针进出活动范围,使测量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装夹好被测工件后,将应用于轴承零部件检测的夹紧装置固定在检测台上,对被测工件进行表面粗糙度等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