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179发布日期:2019-09-20 20:4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验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附件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试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我省电网的不断改造升级,交联电力电缆已成为重点地区输电的主流设备,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系统已经在城市电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电力电缆输电线路主要由电力电缆及电缆附件两部分组成,电缆附件需要与电缆配合在线路上进行安装,线路安装完成后再通过电缆终端与线路端电气设备进行连接。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在线路敷设安装完成后进行交接试验,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障电力电缆系统乃至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在城市中心建造的变电站,因用地等问题多为全封闭GIS组合电器的形式,这种电站由于电站空间陕小,无外引出接线,有的甚至在地下,建成后高压试验设备无法进入到电站内,电缆线路和电站设备如要按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检测,试验引线十分困难,甚至个别电站无法按现有条件提出可行的试验方案。在这种现场情况下,用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对其中的高压设备进行现场竣工交接试验,就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电缆电路和电站设备之间的试验沿线难题,提供一种试验终端,用于将封闭式电站的高压电器现场试验设备的试验电压,通过此试验终端,引入全绝缘试验电缆中,再通过人员通道,将高压试验电压引入到封闭式电站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试验终端,包括支架系统8以及安装在支架系统上的终端主体2;

所述终端主体2包括外绝缘套管25、内锥套管24和导电杆22,所述内锥套管24封装在外绝缘套管25一端,所述导电杆22从外绝缘套管25的另一端进入并与内锥套管24内设置的嵌件金具241接触,并且尾部伸出外绝缘套管25连接出线金具1,所述导电杆22将内锥套管24以及外绝缘套管25封堵,所述外绝缘套管25内部填装绝缘剂23,所述内锥套管24与固定在终端底座5上的尾管6对接,试验电缆7的端部导体压装接线柱10后从内锥套管24插入,通过所述嵌件金具241与导电杆22导电连接;

所述外绝缘套管25固定在终端底座5上,所述终端底座5铰接在支架系统8的车架85上,并在车架85和终端底座5之间设置角度调整驱动件。

进一步的,所述嵌件金具241与内锥套管24一体浇筑成型,所述嵌件金具241与接线柱10之间连接有导电片9。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电缆7上套装有应力锥3和锥托4,所述应力锥3通过与终端底座5固定连接的锥托4顶紧在内锥套管24的内锥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应力锥3与接线柱10之间的试验电缆7上套装有止动套11。

进一步的,所述外绝缘套管25与出线金具1之间设有屏蔽罩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试验终端中,所述外绝缘套管25为复合套管或瓷套管,其外部设有伞裙绝缘结构;所述内锥套管24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浇注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剂23采用固态的硅凝胶或气态的SF6。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系统8的角度调整驱动件采用液压支撑杆81,所述液压支撑杆81一端铰接在车架85上,另一端铰接在终端底座5与车架85的非铰接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系统8的车架85底部设有万向轮84以及固定脚架82,所述固定脚架82设置在车架85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控制车架85的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85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终端主体2的绝缘支撑杆83,在试验终端不使用时,作为外绝缘套管25放倒状态下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插拔式的终端主体,工作时只需将在试验电缆导体上的压接的接线柱形成插拔头与内锥套管内的嵌件金具插拔式连接,可以实现多次插拔,以满足现场试验的反复拆装要求;终端主体铰接在支架系统上,可以进行角度的调整,实现试验终端工作位置的调节,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下的试验需求;整个终端主体安装在支架系统上,可以随支架系统进行移动,运输方便;同时终端主体内部填装固态硅凝胶或SF6,可避免在调节终端主体的角度或移动整个试验终端的过程中,绝缘剂因紊流而卷入气泡,造成绝缘剂内部产生气隙的局部放电,影响试验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试验终端适用于各种终端试验场所,如能够实现各种环境下的封闭式电站外部高压试验设备与电站内电气设备连接,为对电站内电气设备进行现场交接试验提供了试验条件,有效解决了封闭式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不便进行现场交接试验的难题,具有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转运快速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试验终端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终端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终端主体内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出线金具,2-终端主体,21-屏蔽罩,22-导电杆,23-绝缘剂,24-内锥套管,241-嵌件金具,25-外绝缘套管,3-应力锥,4-锥托,5-终端底座,6-尾管,7-试验电缆,8-支架系统,81-液压支撑杆,82-固定脚架,83-绝缘支撑杆,84-万向轮,85-车架,9-导电片,10-接线柱,11-止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一种试验终端整体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包括出线金具1、终端主体2、应力锥3、锥托4、终端底座5、尾管6、试验电缆7、支架系统8等。终端主体2安装在终端底座5上,终端底座5底部安装孔与支架系统8的车架85铰接,可以调整终端主体的角度,在终端主体2和支架系统8的车架85之间设置液压支撑杆81作为角度调整驱动件。

结合参见图1和图2,终端主体2包括屏蔽罩21、导电杆22、绝缘剂23、内锥套管24和外绝缘套管25,内锥套管24封装在外绝缘套管25一端,导电杆22从外绝缘套管25的另一端进入并与内锥套管24内设置的嵌件金具241通过螺栓紧固,实现导电杆22和嵌件金具241之间的电气连接,外绝缘套管25内部填装绝缘剂23,内锥套管24与固定在终端底座5上的尾管6对接,试验电缆7的端部导体压装接线柱10后从内锥套管24插入,通过嵌件金具241、导电片9与导电杆22形成电气连接,内锥套管24与嵌件金具241一体式浇注成型。

终端主体2的导电杆22尾部伸出外绝缘套管25,并在外绝缘套管25端部安装出线金具1,出线金具1与试验设备的加压导体通过跳线或铜排形成电气连接。

试验电缆7上套装有应力锥3和锥托4,应力锥3通过与终端底座5固定连接的锥托4顶紧在内锥套管24的内锥面上。应力锥3以过盈连接的方式套在试验电缆7的绝缘屏蔽断口上,底部锥面被锥托4顶起,通过调节锥托4的收紧螺杆,将应力锥3顶部锥面与内锥套管24的内锥面压紧,以消除接触面气隙,改善试验电缆7绝缘屏蔽层断口处的电场,保证界面压力的恒定。锥托4底部法兰与尾管6的法兰通过螺栓紧固。外绝缘套管25底部法兰与尾管6的法兰面通过螺栓紧固。

应力锥3与接线柱10之间的试验电缆7上套装有止动套11。止动套11安装在应力锥3和接线柱10之间,用于避免应力锥3与试验电缆7发生相对位移。

终端主体2与出线金具1之间安装有屏蔽罩21,以避免在户外降雨时,雨水浸入外绝缘套管25内,具有密封防水的作用,并改善出线金具1附近的电场分布。所述外绝缘套管25为复合套管或瓷套管,其外部设有伞裙绝缘结构;所述内锥套管24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浇注成型。本实施例中填装在外复合绝缘套管25内部的绝缘剂23采用固态或气态绝缘剂,固态绝缘剂可采用硅凝胶,气态绝缘剂可采用SF6气体,相比于常规的液态绝缘剂,可避免在调节终端主体2的角度或移动整个试验终端的过程中,绝缘剂23因紊流而卷入气泡,造成绝缘剂23内部产生气隙的局部放电,影响试验的稳定性。

再次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支架系统8包括液压支撑杆81、固定脚架82、绝缘支撑杆83、万向轮84和车架85,车架85上设有用于与终端主体铰接的支座,液压支撑杆81一端铰接在车架85上,另一端铰接在终端底座5与车架85的非铰接位置,通过操控液压缸,驱动液压支撑杆81的伸缩,从而控制终端主体2与垂直方向的角度,满足试验所需的安装角度要求。液压支撑杆81可采用手压/脚踩/电动中的任一种方式进行控制。

支架系统8的车架85底部设有万向轮84以及固定脚架82,固定脚架82通过螺纹连接控制车架85的升降,将万向轮84悬空,以便于试验终端在工作时与地面的支撑及固定;将万向轮84支撑车架85时,则用于对支架系统进行快速转运。

车架85上还设有用于支撑终端主体2的绝缘支撑杆83,绝缘支撑杆83与车架85的后端安装孔铰接,以便于在终端主体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过小的情况时,托住终端主体2,以增加支撑点,提高车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参照图1与图2将终端主体2头部的出线金具1与试验设备采用跳线或铜排连接,出线金具1与导电杆22采用哈夫式结构连接。在试验电缆7头部依次套入尾管6、锥托4、应力锥3、止动套11,将试验电缆7头部的导体与接线柱10压接固定,将试验电缆7插入终端主体2中,其头部的接线柱10与嵌件金具241插拔式连接,两者通过导电片9形成电气连接,接线柱另一端与导电杆22连接。实现试验电缆7与终端主体2的电气连接,以便于将施加在出线金具1上的试验电压引入试验电缆7中,进而引入至变压站的待测电气设备上。然后将应力锥3套在试验电缆7的屏蔽层断口上,底部锥面用锥托4顶起,锥托4与终端主体2下端的法兰采用螺栓紧固,通过调节锥托4的收紧螺杆,将应力锥3与内锥套管24,以及应力锥3与试验电缆7的绝缘屏蔽界面压紧,消除接触面的气隙,保持界面压力恒定,提高连接处的绝缘性能。

终端主体2的初始状态为终端主体2与水平面呈0°的角度,此时绝缘支撑杆83竖立,其头部的安装孔与终端主体2顶部的出线金具1采用螺栓紧固,以便于在运输试验装置时,保持整个试验装置结构的稳定性。当试验终端在运输到工作地点之后,可以调整终端主体2至合适的角度,将固定脚架82放下,调整车架85的离地高度,确保车架85的水平度,以及与地面的支撑稳定性满足试验要求。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