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栓孔深度检测打标一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579发布日期:2019-08-07 02:1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栓孔深度检测打标一体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锚栓孔深度检测打标一体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物外墙的装潢上,对墙体进行添加保温层是非常重要的,在夏天通过保温层可以将外界的温度隔绝在保温层外,使建筑物内温度保持恒定;在冬天也通过保温层将外界的龙空气隔绝在室外,建筑物内的温度可以持续保持恒定。保温装饰板具有施工简单快捷,实现了真正的多功能一体化,一次施工可解决保温装饰两项功能,把原来在工地十几道工序的90%在工厂内完成,实现了保温节能材料产业化,大大提升了国内建筑业保温节能的整体水平。

保温装饰板通常是采用锚栓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墙面上,为保证锚固的强度和锚固后的美观性,要求墙面钻孔的最小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容易造成锚固不到位,锚固强度不足,造成保温装饰板脱落。亦或造成锚栓外露,影响安装后的外墙美观性。目前,对墙面钻孔深度的检验并无专用工具,通常在现场截取直径较小的钢筋或钢丝,长度大于要检测钻孔深度即可,插入要检测的钻孔内,用手指按在钢筋与墙面的交界处,取出钢筋后对插入的长度进行测量。检查后,还需要在对不合格钻孔或合格的钻孔画上标记,便于对不合格钻孔进行二次钻孔。目前,钻孔深度的检查和检查后的打标工作分开进行,而检查钻孔深度的速度已经很慢,再单独进行打标,使得整个检查打标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对钻孔深度进行检查并打标,速度快,效率高的锚栓孔深度检测打标一体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锚栓孔深度检测打标一体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柱状的本体,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中部具有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可伸缩地安装有检查尺,所述检查尺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孔的深度;所述检查尺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待测钻孔的最大设计深度,且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待测钻孔的最小直径;所述本体朝向所述检查尺伸出方向的一端端面上还具有印标装置,所述印标装置包括整体呈圆环状的盒体,所述盒体内填充有吸墨材料,所述盒体轴向上的一侧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端面上,使所述检查尺由所述盒体的中部穿出;所述盒体的另一侧覆盖有一层吸墨材料,并通过该侧上的供墨孔与所述盒体内的吸墨材料连通。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检查尺从本体和盒体中心伸出,使检查尺的伸出长度与待测钻孔的设计深度一致,在盒体内注入墨水,使吸墨材料充分吸收墨水,检查时,将检查尺伸入待测钻孔内,一旦钻孔的实际深度大于或等于设计深度,则覆盖有吸墨材料的一侧能够接触到墙面,并由吸墨材料在该钻孔的周围盖印,表明钻孔合格,一旦钻孔的实际深度小于设计深度,吸墨材料无法接触到墙面,就不会在该钻孔的周围盖印,表明钻孔不合格。这样,就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对钻孔是否合格进行标注,提高效率。使用后,还可以将检查尺收入本体内,便于收纳和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覆盖在所述盒体外侧的所述吸墨材料位于所述盒体靠近中部的位置。

由于待测钻孔的孔径大于检查尺在垂直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使得检查尺的端部插到钻孔的底部时,能够所有晃动造成盒体的边缘接触到墙面,将吸墨材料设置在盒体的中部位置,可以避免检查到不合格的钻孔时,检查尺倾斜而造成吸墨材料误标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覆盖在所述盒体外侧的所述吸墨材料沿所述盒体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块,每块均呈扇形。

这样,即使检查尺歪斜状态而造成墙面误印,也不会印出扇形形状,便于排除误印,有利于提高检查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吸墨材料为吸墨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上具有内螺纹,所述检查尺上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检查尺,使检查尺沿长度方向伸出和缩回,并可以利用螺纹将检查尺的伸出长度进行固定,避免检查尺受到长度方向的力而缩回。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上的内螺纹和所述检查尺上的外螺纹均为梯形螺纹。

梯形螺纹通常用于传动,一般具有相对较大的导程,便于快速调整检查尺的伸出长度。而且梯形螺纹的螺纹线宽度相对较大,不易损坏,避免与孔壁接触而损坏,影响检查尺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巧妙,操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对钻孔深度进行检查并打标,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钻孔深度检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查尺的伸出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钻孔深度检查工具,包括整体呈柱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中部具有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可伸缩地安装有检查尺2,所述检查尺2的长度小于所述容纳孔的深度;所述检查尺2的最大伸出长度大于待测钻孔的最大设计深度,且在垂直于长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待测钻孔的最小直径;所述本体1上还安装有用于锁定所述检查尺2伸出长度的锁止机构3。

基于上述结构,使用时,将检查尺从本体内伸出,使检查尺的伸出长度与待测钻孔的设计深度一致,用锁止机构将检查尺的伸出长度锁定,检查时,将检查尺伸入待测钻孔内,若本体能够接触到墙面,则表明钻孔的深度合格,若本体无法接触到墙面,则表明钻孔的深度不合格。这样,就可以快速地对大批量钻孔进行检查,检查的速度快,效率高。由于检查尺的长度可伸缩,能够适用多种规格的钻孔深度检测。使用后,还可以将检查尺收入本体内,便于收纳和重复使用。

实施时,所述容纳孔沿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所述容纳孔背离所述检查尺2伸出方向的一端设有按压柱4,所述按压柱4通过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轴向限位件5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孔内;所述按压柱4沿背离所述检查尺2的方向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其内端部到所述本体1另一端的距离与所述检查尺2的长度一致。

这样,检查结束后,可以将检查尺完全收入本体内,可以给检查尺提供更好的防护,便于收纳,使用时,将按压柱朝向容纳孔内按压,就可以将检查尺的前端推到本体外,再握住检查尺的前端就可以抽出检查尺至需要的伸出长度。

实施时,所述容纳孔背离所述检查尺2伸出方向的一端孔壁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槽,所述按压柱4上具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按压柱4的限位块可滑动地配合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轴向限位件5为安装在所述本体1上的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具有供所述按压柱4伸出的通孔,所述端盖在所述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按压柱4的限位块在所述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这样,通过按压柱上的限位块和限位槽,以及端盖的遮挡,可以限制按压柱在本体长度方向上的移动距离,避免按压柱从容纳孔内掉落,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实施时,所述容纳孔为圆形,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容纳孔的周向贯通形成限位孔;所述按压柱4为与所述容纳孔的直径相一致的圆柱体,所述限位块沿所述按压柱4的周向延伸形成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限位孔的底部之间具有套装设置在所述按压柱4上的复位弹簧6,使所述按压柱4抵压在所述端盖上。

这样,圆形容纳孔和圆柱体状的按压柱更容易制造,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复位弹簧,使按压柱在自然状态下始终抵压在端盖上,更加方便检查尺在使用过程中伸缩。

实施时,所述容纳孔的直径为0.8~1.5cm,所述端盖上的通孔直径与所述容纳孔的直径一致;所述限位凸缘到所述按压柱4外端的距离与所述端盖的厚度一致。

这样,按压柱抵压在端盖上时,按压柱的外端面与端盖的外端面平齐,从而更好地可以避免检查工具在收纳时误压按压柱,将检查尺顶出。另外,端盖上的通孔直径与容纳孔的直径一致,均为0.8~1.5cm,从而可以保证拇指能够按压到按压柱。

实施时,所述容纳孔内还安装有滑座7,所述滑座7的中部具有与所述检查尺2的端面形状和尺寸均一致的滑孔,所述检查尺2可移动地穿插在所述滑座7的滑孔上。

由于容纳孔的直径较大,而检查尺在垂直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小,二者相差甚远,在滑座上设置滑孔用于插装检查尺,就可以方便检查尺的安装。

实施时,所述检查尺2的内端部还安装有圆柱形的滑块8,所述滑块8的直径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径一致,所述滑块8能够随所述检查尺2的伸缩在所述容纳孔内移动。

这样,可以利用滑块和滑座对检查尺进行支撑,保证检查尺能够始终沿本体的长度方向伸缩,便于钻孔深度的准确检查。

实施时,所述检查尺2为正六棱柱形,所述滑座7上具有沿径向贯通所述滑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滑孔的一个内侧面;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锁止钢珠31,锁紧弹簧32和堵头33,所述锁止钢珠31的直径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一致,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滑孔的一端端部沿径向向内收缩至直径小于所述锁止钢珠31的直径,使所述锁止钢珠31在锁紧弹簧32的挤压下卡在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滑孔的一端,并部分伸入所述滑孔内;所述检查尺2的一个侧面上具有多个沿长度方向等距设置的圆弧形的定位凹槽21,所述定位凹槽21的直径与所述锁止钢珠31的直径一致;所述定位凹槽21所在侧与所述安装孔所在方位一致,使所述锁止钢珠31能够卡入所述定位凹槽21内。

这样,通过抽拉检查尺,使锁止钢珠卡入检查尺上的定位凹槽内,就可以对检查尺进行锁定检查尺的伸出长度,调节方便快捷。

实施时,所述滑座7的外圆面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容纳孔朝向所述检查尺2伸出方向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滑座7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该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所述滑座7的长度,且二者的长度差与所述检查尺2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凹槽21的间距一致。

由于定位凹槽等间距设置,使得检查尺伸出长度始终为相邻两个定位凹槽之间间距的整数倍,而将滑座与容纳孔采用螺纹连接,而检查尺为正六棱形,使得检查尺转动时,能够带动滑座一同转动,利用容纳孔的内螺纹与滑座之间的长度差,对检查尺的伸出长度进行微调,就可以快速而精确地调节检查尺的伸出长度。

实施时,所述检查尺2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凹槽21的中心距为1cm。

这样,对任何深度的钻孔进行检查时,只需要先安装深度数据的整数抽出检查尺,然后旋转检查尺,带动滑座沿容纳孔移动微调,就可以快速调整到指定的伸出长度。

实施时,所述本体1朝向所述检查尺2伸出方向的一端端面上安装有指示板9,所述指示板9的中部具有供所述检查尺2穿过的通孔,该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检查尺2端面六边形的外接圆直径一致;所述检查尺2的一个侧面上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刻度线。

由于指示板上的通孔直径与检查尺的端面六边形的外接圆直径一致,使得指示板的外侧面更加靠近检查尺上的刻度线,便于使用者读取检查尺伸出长度的数据。另外,通过指示板,还可以将滑座封挡在容纳孔内。

实施时,所述本体1朝向所述检查尺2伸出方向的一端端面上还具有印标装置10,所述印标装置10包括整体呈圆环状的盒体,所述盒体内填充有吸墨材料,所述盒体轴向上的一侧安装在所述本体1的端面上,使所述检查尺2由所述盒体的中部穿出;所述盒体的另一侧覆盖有一层吸墨材料,并通过该侧上的供墨孔与所述盒体内的吸墨材料连通。

在盒体内注入墨水,使吸墨材料充分吸收墨水,使用时,将覆盖有吸墨材料的一侧作为整个检查工具的端面,调整检查尺的伸出长度,对钻孔深度进行测量,一旦钻孔的实际深度大于或等于设计深度,则覆盖有吸墨材料的一侧能够接触到墙面,并由吸墨材料在该钻孔的周围盖印,表明钻孔合格,一旦钻孔的实际深度小于设计深度,吸墨材料无法接触到墙面,就不会在该钻孔的周围盖印,表明钻孔不合格。这样,就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同时完成对钻孔是否合格进行标注,提高效率。

实施时,覆盖在所述盒体外侧的所述吸墨材料位于所述盒体靠近中部的位置。

由于待测钻孔的孔径大于检查尺在垂直长度方向的最大尺寸,使得检查尺的端部插到钻孔的底部时,能够所有晃动造成盒体的边缘接触到墙面,将吸墨材料设置在盒体的中部位置,可以避免检查到不合格的钻孔时,检查尺倾斜而造成吸墨材料误标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时,覆盖在所述盒体外侧的所述吸墨材料沿所述盒体的周向均布设置有多块,每块均呈扇形。

这样,即使检查尺歪斜状态而造成墙面误印,也不会印出扇形形状,便于排除误印,有利于提高检查准确性。具体实施时,所述指示板9即为所述盒体覆盖有吸墨材料的一侧侧板。

实施时,所述吸墨材料为吸墨海绵。

具体实施时,还可以简化滑座和检查尺的结构,将其合二为一,即在容纳孔内整体设置内螺纹,然后再检查尺上整体设置外螺纹,其中,内螺纹和外螺纹采用梯形螺纹,使检查尺和容纳孔直接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顺便简化掉按压柱4,从而降低整个工具的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未提供图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