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9426发布日期:2020-04-17 22:5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温度传感器以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维持与检测对象之间的接触状态的可动体的温度传感器,作为一个例子,涉及与被加热的炊具的底面接触而测定炊具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与炊具、例如锅、平底锅等的底面接触而测定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为,与炊具的底面接触的集热体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并且,集热体通过螺旋弹簧而被朝向上方施加弹力。与集热体接触或者接近地设置有例如热敏电阻元件而作为热敏元件,通过接受从集热体传递的热来检测炊具的温度。此外,此处所述的热敏电阻元件,包括作为热敏体的热敏电阻和与热敏电阻电连接的引线。

该温度传感器被设置于烹饪器具、例如煤气灶,在将炊具载放到炉灶的支架上的过程中,炊具与集热体接触而集热体被按下。对于集热体朝向上方施加有弹力,因此在烹饪的过程中通过弹力维持与炊具之间的接触状态。当烹饪结束而将炊具从支架抬起时,集热体通过弹力被推起到最初的位置。如此,这种温度传感器具有如集热体那样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7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512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集热体在被炊具按下时承受负载。该负载经由集热体传递到热敏元件,因此对热敏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分施加压缩负载。此外,当炊具被从支架抬起时,集热体通过弹力被推起,此时对热敏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分施加拉伸负载。当炊具成为冲击负载而与集热体接触、或者长期重复施加压缩负载以及拉伸负载时,热敏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分有可能产生断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即使集热体承受冲击负载或者长期使用,也能够维持热敏体与引线的连接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确认了向集热体的负载对热敏体与引线的接合部分的断线产生的影响,得到以下的见解。

当炊具与集热体接触或者炊具被抬起时,集热体承受负载,但该负载传递到热敏体以及引线,并进一步还传递到与引线连接的连接线。集热体所承受的负载,能够在与热敏元件相比总延长较长的这些电线类的部分得到缓和。然而,如果负载较平缓,则电线类中的负载的缓和成立,但当急剧地施加冲击负载时就变得不成立,集热体所承受的冲击负载专门被施加到热敏元件的部分。作为其结果,有时会以产生热敏体与引线的相对的位置偏移的方式施加力并导致断线。

基于以上的见解而完成的本申请发明的温度传感器具备:传感器要素,具有与检测对象接触的热敏体、与热敏体连接的一对引线、以及与引线分别连接的连接线;以及保持要素,具有位置固定于对象器具的固定体、以及对传感器要素的热敏体进行支撑并且相对于固定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可动体。

本发明的引线具备由单线构成的第一芯线。本发明的连接线具备由绞线构成的第二芯线以及覆盖第二芯线的第二绝缘覆盖。

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的特征在于,构成绞线的导线与单线相比线径更小。

在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优选为,连接线的第二芯线具备强度比引线的第一芯线的强度低的变形区域。

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以及连接线优选为,经由第一芯线的被剥出的第一露出部与第二芯线的被剥出的第二露出部的连接部分而连接,在第二露出部具备变形区域。

在第二露出部具备变形区域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优选为,具备对第二芯线的变形量进行限制的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变形限制要素。

本发明的变形限制要素优选为,具有规定的间隙地从周围覆盖第一露出部、连接部分以及第二露出部。

本发明的引线以及连接线优选为,经由第一芯线的被剥出的第一露出部与第二芯线的被剥出的第二露出部的连接部分而连接,在第二绝缘覆盖所覆盖的第二芯线具备变形区域。

在第二绝缘覆盖所覆盖的第二芯线具备变形区域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连接线优选为,第二芯线与第二绝缘覆盖连接为能够进行向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第二绝缘覆盖兼作为变形限制要素。

在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中,典型地说,具备对于可动体朝向第一位置施加弹力的弹性体。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中,连接线具备由绞线构成的第二芯线、以及覆盖第二芯线的第二绝缘覆盖,构成绞线的导线的线径比单线的线径小,因此第二芯线的强度比第一芯线的强度低。由此,即使集热体承受了冲击负载,芯线也能够先进行弹性变形。由此,根据本申请发明的温度传感器,即使承受了冲击负载,也能够防止从热敏体的芯线的断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a)为侧视图,(b)为纵截面图。

图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的可动体的动作,(a)表示未载放炊具的无负荷的状态,(b)表示为了载放炊具而可动体后退的状态。

图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a)表示正常的状态,(b)表示产生了断线的状态。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与连接线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动作的纵截面图,(a)表示未载放炊具的无负荷的状态,(b)表示在将炊具载放到烹饪器具上时施加了冲击负载的状态。

图5是图4(b)的局部放大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a)为侧视图,(b)为纵截面图。

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与连接电线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动作,(a)表示未载放炊具的无负荷的状态,(b)是(a)的局部放大截面图,(c)是由于炊具载放于烹饪器具而施加了冲击负载时的与(b)对应的截面图,(d)是与(b)对应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电线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的煤气灶的主要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这两个方式依次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为,在对集热体施加了冲击负载时,与热敏元件的引线连接的连接电线的芯线进行弹性变形,由此对所施加的负载进行缓和。该芯线的进行弹性变形的部分的强度比引线的强度低,因此在引线从热敏体断线之前、芯线进行弹性变形,由此维持热敏体与引线的连接状态。

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同点在于,均通过连接电线的芯线进行弹性变形来缓和冲击负载。然而,第一实施方式使被剥出的芯线产生弹性变形,而第二实施方式使绝缘覆盖所覆盖的芯线产生弹性变形。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变形可以说是以与所谓的压曲类似的方式局部地产生,而第二实施方式的弹性变形在比第一实施方式大的范围内以蛇行的方式产生。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以及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各图的上侧设为上方u或者前方、将下侧设为下方l或者后方来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那样,温度传感器1为,作为一个例子在煤气灶等烹饪器具100中,与锅等炊具107的底面108接触而检测其温度。温度传感器1设置在供炊具107载放的支架106、106之间的中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温度传感器1具备:作为温度检测的主要要素的热敏元件10;与热敏元件10的引线13电连接的连接线30;以及对热敏元件10进行保持的传感器保持体40。

[热敏元件10]

如图3(a)所示那样,热敏元件10具备:热敏体11;形成在热敏体11的相对置的两个面(图中的左右)的各自上的电极12、12;经由电极12、12与热敏体11电连接的一对引线13、13;以及对热敏体11进行密封的保护层16。

热敏体11使用具有根据温度变化而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特性的金属氧化物或者金属。经由一对引线13、13对热敏体11流动一定的电流,通过测定器对热敏体11的电极12、12之间的电压进行测定,根据欧姆定律(e=ir)求出电阻值,并检测温度检测。

作为金属氧化物,能够良好地使用热敏电阻(thermistor:thermallysensitiveresistor),典型地说,能够使用具有负的温度系数的ntc热敏电阻(nega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thermistor)。作为金属,能够良好地使用白金(例如,pt100;jis-c1604)。

电极12用于将热敏体11与引线13电连接,优选由金、白金等贵金属构成。

引线13是向热敏体11流动一定的电流的导线,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由芯线14以及覆盖芯线14的绝缘覆盖15构成。芯线14使用导电性较高的金属材料,典型地是使用铜。后述的连接线30的芯线31也由同样的金属材料构成。芯线14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一芯线。引线13的芯线14由单线构成。

在作为保护层16而使用玻璃的情况下,芯线14能够良好地使用杜美丝(dumetwire)。杜美丝是指将由铁-镍合金构成的内层与由铜构成的外层进行包覆而成的复合线。构成内层的铁-镍合金的线膨胀系数与玻璃近似。由此,即使在保护层16由玻璃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杜美丝来阻止由于芯线14的热膨胀而导致的保护层16的破损。

绝缘覆盖15覆盖芯线14的外周面。

引线13在是向热敏体11流动一定的电流的电线这一点上具有与后述的连接线30相同的作用,但是将与热敏体11直接连接的电线称为引线13,将经由引线13而与热敏体11间接连接的电线区别为连接线30。

保护层16被设置为,对热敏体11进行密封而维持为气密状态,由此避免热敏体11产生化学变化以及物理变化。作为保护层16优选使用玻璃,但根据使用温度传感器1的环境的不同,也能够使用树脂材料。

[连接线30]

连接线30是用于将热敏元件10与未图示的后级的电气电路等进行电连接的电线,具备芯线31以及覆盖芯线31的绝缘覆盖33。

芯线31是将多条例如7条、12条导线绞合而制作的绞线。构成绞线的各个导线的线径小于引线13的芯线14的线径。作为一个例子,芯线14的直径为0.3mm,而构成芯线31的导线的直径为0.1mm。

芯线31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芯线,绝缘覆盖33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绝缘覆盖。

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线30通过挤出法来制作,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线30的制法不同。通过挤出法制作的连接线30为,在其制作过程中绝缘覆盖33熔融,因此如图7(d)所示那样,熔融了的绝缘材料进入芯线31外周的凹凸。由此,连接线30相对于芯线31,绝缘覆盖33不会在轴线方向上容易地位置偏移。

[引线13与连接线30的接合部分18]

接下来,参照图4以及图5对引线13与连接线30的连接部分18周围进行说明。

引线13的芯线14与连接线30的芯线31,例如通过基于焊接的连接部分18而电连接。以下,有时基于将比连接部分18靠热敏体11的一侧设为前、将其相反侧设为后的定义来进行说明。

包括连接部分18在内的前后的规定范围的引线13的绝缘覆盖15以及连接线30的绝缘覆盖33被剥出。即,对于该规定范围,芯线14以及芯线31被剥出。在该规定范围中被剥出的部分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在承受了冲击负载时对于缓和冲击负载来说为足够的长度。与此相关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传感器保持体40]

接下来,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且如图8所示那样,传感器保持体40具备:可动体41,被设置为当与炊具107的底面108抵接时能够向下方l后退;以及固定体51,对可动体41进行支撑。传感器保持体40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保持要素。

[可动体4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可动体41例如具备:板状的集热体42,其表面与炊具107的底面108抵接;收容筒43,设置于集热体42的背面侧,收容并保持热敏体11;筒状的支架44,通过上端部支撑集热体42;以及筒状的罩45,从支架44的上端部44a到下端部44b附近为止同心状地进行覆盖。集热体42、收容筒43、支架44以及罩45,优选由具有耐热性、耐氧化性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构成。

此外,可动体41具备螺旋弹簧46,该螺旋弹簧46收容于支架44的内部,相对于固定体51将集热体42、支架44以及罩45朝向上方u赋予弹力。螺旋弹簧46优选由不锈钢中弹性系数较大的材料构成。

集热体42具备表面平坦的接触面42a,以便与炊具107的底面108面接触。

收容筒43具备形成为凸缘状的上端部43a。该上端部43a与集热体42的背面例如通过焊接而接合,由此收容筒43的上端部43a侧被封闭,下端部43b开口。在收容筒43的内部收容热敏元件10的热敏体11。热敏体11的上端部以与集热体42的背面接触的方式收容于收容筒43。在收容筒43的内部优选填充将与热敏体11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埋的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优选含有耐热性的粘合剂、特别是金属填充物。

支架44是直径大于收容筒43的直径的筒状部件,在内部收容有收容筒43、热敏元件10。

支架44的上端部44a形成为凸缘状,集热体42的周边部遍及支架44的上端部44a的整周上边被折入。由此,支架44的上端部44a侧被集热体42封闭,因此即使存在从炊具的溢出,溢出汁也不会浸入内部。

支架44在比台阶部44c靠下方l形成有直径较小的下端部44b。该台阶部44c与垫圈54接触,由此规定可动体41的前端位置。此处所述的前端位置,是可动体41相对于固定体51最大程度前进的第一位置,如果未对集热体42施加负载,则可动体41位于该第一位置。

罩45的上端部45a被封闭,其内侧成为圆筒状的空隙45b。此外,罩45的下端部45c开放。

罩45的上端部45a被压入支架44的上端部44a的外周,由此相对于支架44固定。如此,支架44与罩45相互被固定为液密状态。

螺旋弹簧46的上端部46a对集热体42的背面侧进行支撑,下端部44b对成为固定体51的外筒53的上端部进行支撑。螺旋弹簧46对固定体51与可动体41之间施加铅垂方向的弹力。

螺旋弹簧46具有如下程度的弹力:在将炊具载放于烹饪器具时,集热体42向下方l后退并且能够维持集热体42与炊具的底面的接触。

[固定体51]

接着,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对固定体51进行说明。

固定体51为,在将温度传感器1安装于烹饪器具之后,即使载放了炊具,其位置也被固定。

如图1(b)以及图4(a)所示那样,固定体51具备外筒53以及内筒55,该内筒55设置于外筒53的内侧,包围面向连接部分18的引线13的芯线14被剥出的部分以及连接线30的芯线31被剥出的部分。芯线14被剥出的部分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一露出部,芯线31被剥出的部分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露出部。此外,内筒55对应于本发明的变形限制要素。

外筒53为,在上方u侧形成为以凸缘状突出的上端部53a,在该上端部53a的下表面配置有垫圈54。垫圈54是与外筒53的外周嵌合的圆筒状部件。垫圈54与支架44的台阶部44c抵接,由此限制可动体41向前方(上方u)的进一步移动。

外筒53以及垫圈54优选由于支架44同样的金属材料构成。

内筒55限制在集热体42承受了冲击负载上时芯线31变形的量。

如图1(b)、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内筒55由所谓的双孔管构成,该双孔管具备沿着轴线方向c贯通的分别形成为圆柱状的收容室56。这一对收容室56、56的直径被设定为相互相等,其直径d被决定为,在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的周围隔开间隙。在这一对收容室56、56的各自中,收容有包括连接部分18在内的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

内筒55由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由此,即使被剥出芯线14以及芯线31接触,其与内筒55之间也不会产生短路。此外,在内筒55中,在收容室56与收容室56之间设置有划分壁57,该划分壁57用于防止芯线14与芯线31接触而短路。

[温度传感器1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2、图4、图5以及图8对该温度传感器1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a)、(b)以及图8所示那样,当在安装有该温度传感器1的煤气灶100的支架106上载放炊具107时,集热体42与炊具107的底面抵接,可动体41向下方l移动、即后退。此时,如图2(b)所示那样,支架44以及罩45也与集热体42一起反抗螺旋弹簧46的弹力而后退并停止。当随着烹饪的结束而炊具107被从支架106除去时,集热体42、支架44以及罩45通过螺旋弹簧46的弹力而向上方u移动、即前进。如图2(a)所示那样,当支架44的台阶部44c与垫圈54接触时,集热体42等的前进停止。如此,温度传感器1为,对热敏体11进行保持的可动体41相对于固定体51往复移动,该固定体51相对于作为烹饪器具的煤气灶100以位置固定的方式配置。

该往复移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所谓第一位置,是由于炊具107未载放于支架106而对螺旋弹簧46未施加负荷的可动体41的位置。所谓第二位置,是由于炊具107载放于支架106而对螺旋弹簧46施加有负荷时的可动体41的位置。螺旋弹簧46是将可动体41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施加弹力的弹性体。此外,将朝向第一位置的可动体41的相对移动称为前进,将朝向第二位置的可动体41的相对移动称为后退。

当对集热体42施加急剧的冲击负载、并通过热敏元件10承受该冲击负载时,有可能产生热敏体11与引线13的电连接断开的断线。图3(b)表示其一个例子,通过对引线13的芯线14以由箭头表示的那样作用拉伸力,由此有时电极12对芯线14与热敏体11进行的连接会断开。热敏元件10具备保护层16,但是保护层16将电极12对芯线14的连接进行保持的力,比由冲击负载引起的拉伸力小。由此,无法期待保护层16能够防止断线。

因此,温度传感器1具备不通过热敏元件10的热敏体11与芯线14的接合部分来承接冲击负载,而通过连接线30的芯线31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的要件。该要件为,在比连接部分18靠后方芯线31被遍及相当的长度而剥出、以及芯线31的强度比芯线14的强度小。由于具备该要件,因此在芯线14从热敏体11断线之前芯线31进行弹性变形,由此能够防止芯线14的断线。

参照图4(a)、(b)以及图5对承受冲击负载的连接线30的芯线3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从图4(a)所示的无负荷的状态起对集热体42施加冲击负载时,如图4(b)、图5所示那样,引线13瞬间后退。于是,比连接部分18靠下方l的芯线31弹性变形而形成朝向外侧膨胀的变形部e,因此芯线31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绝缘覆盖33覆盖芯线31的部分的强度比剥出的芯线31的强度大,因此不会产生弹性变形。

在此,经由集热体42对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施加的冲击负载,成为在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的轴线方向上施加的压缩负载。由此,在承受冲击负载的初期,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进行压缩变形,但当所承受的负载变得过大时,成为变形部e而朝向径向的外侧弯曲。这可以视为被作为柱的压曲而已知的现象。第一实施方式通过将冲击负载变换为被剥出芯线31的类似于压曲的变形,由此使冲击负载得到缓和。

在此,承受压缩负载的部件的负载方向的尺寸较大是压曲的前提。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被剥出的芯线31的轴线方向c的尺寸变长。根据本发明人的见解,比强度较高的连接部分18靠后方的剥出的尺寸d如果为5mm以上,则容易产生变形部e,如果为10mm以上,则更容易产生变形部e。

此外,如图4(b)以及图5所示那样,变形部e在剥出的尺寸d的大致中央产生的倾向较强。由此,尺寸d的大致中央附近对应于本发明的变形区域。

连接线30由绞线构成,因此上述的弹性变形在构成绞线的各个导线中产生。各个导线的线径小于引线13的芯线14的线径。另一方面,压曲以远小于材料所具有的强度的力产生,因此构成绞线的导线比芯线14容易产生变形部e。

在此,当收容室56的直径d(图4)较小时,变形部e的变形量变小,变得无法充分缓和冲击负载。另一方面,当收容室56的直径d所需以上地过大时,超过弹性区域而产生塑性变形,构成绞线的导线有可能产生脆性破坏。当考虑到这些时,收容室56的直径d优选为芯线31的直径的1.5~4倍,更优选为2~3倍的范围。

在烹饪持续进行的期间、即在支架106上放置有炊具107的期间,经由集热体42施加的炊具的负载持续施加于引线13以及连接线30,因此芯线31的弹性变形的状态被维持,但当烹饪结束而炊具被从支架106上除去时,变形部分弹性复原而如图4(a)所示那样芯线31返回到原本的笔直状态。在此,对弹性变形进行了说明,但不否定构成作为绞线的芯线31的多条导线中的一部分进行塑性变形。

[温度传感器1的效果]

温度传感器1为,在从热敏元件10至连接线30之间,对芯线31通过进行剥出而设置强度最小的区域。由此,即使集热体42承受冲击负载,芯线31也先进行弹性变形。由此,根据温度传感器1,即使承受冲击负载,也可以防止从热敏元件10的热敏体11的芯线14的断线。

并且,温度传感器1具备对芯线31的变形量进行限制的内筒55。由此,防止芯线31达到塑性变形,并且,内筒55的划分壁57防止芯线31彼此接触导致的短路。

并且,温度传感器1为,除了为了对芯线31的变形量进行限制并且防止芯线31彼此的短路而设置内筒55以外,不需要设置新的部件。并且,虽然需要使芯线31的成为剥出的尺寸变长,但与剥出较短的情况相比加工工时不会改变。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几乎不会花费成本,就能够提供耐冲击性的温度传感器1。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第一实施方式,允许各种变形。

首先,温度传感器1作为用于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的要素而使用了由双孔管构成的内筒55,但本发明的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的要素不限定于此。

例如,以对芯线31的外周面进行覆盖的方式设置的由硅酮橡胶构成的覆盖,构成本发明的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的要素。即使在芯线31的周围无间隙地设置该覆盖,由于硅酮橡胶柔软性较强,因此随着芯线31的变形而该覆盖在径向膨胀的同时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

此外,本发明的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的要素,不限定于对芯线31的周围进行包围的以上的方式。例如,由于芯线31由绞线构成,因此能够将在成为绞线的多条导线之间夹设的粘着剂用作为本发明的对芯线31的变形进行限制的要素。

接下来,第一实施方式表示了连接线30的芯线31的强度小于引线13的芯线14的强度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引线13的芯线14的强度小于连接线30的芯线31的强度。在该情况下,只要是芯线14的直径更小而使强度小于成为绞线的芯线31的强度即可。在该情况下,被剥出的芯线14的部分进行弹性变形。

此外,通过调整芯线14的强度以及芯线31的强度,由此在承受了冲击负载时能够使芯线14以及芯线31的双方产生变形。

接下来,作为温度传感器1的用途而示出的煤气灶100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能够广泛应用于与加热对象物接触而测定温度的器具。例如,能够列举电磁炊具、电饭煲、电水壶、咖啡机等。

此外,温度传感器1的构造也仅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能够广泛应用于具备相对于固定体进行往复移动的可动体的温度传感器。构成固定体以及可动体的部件的材料,也能够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关于使用金属材料的部件,如果测定温度较低则也能够使用由树脂构成的成型品。

以上的情况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同样适用。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2进行说明。

温度传感器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1的不同点在于,在绝缘覆盖63所覆盖的范围内使芯线61弹性变形。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对温度传感器2进行说明。此外,在温度传感器2中,对于与温度传感器1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芯线61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芯线,绝缘覆盖63对应于本申请发明的第二绝缘覆盖,但绝缘覆盖63兼作为本申请发明的变形限制要素。

[温度传感器2的构成]

首先,如图6(a)所示那样,温度传感器2具有与温度传感器1相同的外观,但如图6(b)、图7(a)所示那样,芯线14与连接线60的连接部分18周围的方式不同。即,温度传感器2为,绝缘覆盖15以及绝缘覆盖63被设置到连接部分18的紧前为止,被剥出的芯线14以及芯线61的范围被抑制到连接所需的最小限度的范围。

接下来,与温度传感器1的连接线30不同,温度传感器2的连接线60通过胶带包装法来制造。所谓胶带包装法,是在导线的外周卷绕了树脂材料制的胶带之后,通过使胶带的外周熔融、固化来形成绝缘覆盖的连接线的制造方法。胶带的内周未熔融,因此基于胶带包装法的连接线60,几乎不存在芯线61的外周面与绝缘覆盖63的内周面的机械式结合。并且,由绞线构成的芯线61的外周具有凹凸,因此在芯线61与绝缘覆盖63之间参照微小的间隙。由此,芯线61与绝缘覆盖63能够向轴线方向进行相对位移,并且,在绝缘覆盖63的内部,芯线61能够向轴线方向c进行相对移动以及向径向进行变形。第二实施方式利用该连接线60的特质来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的基于挤出法的连接线30为,在构成绝缘覆盖33的树脂材料熔融了的状态下,芯线31在承受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的压力的同时被从挤出机挤出。由此,如图7(d)所示那样,绝缘覆盖33咬入到芯线31的外周的凹凸中,因此基于挤出法的连接线30与基于胶带包装法的连接线60相比,芯线31与绝缘覆盖33的机械式结合力更强。

[温度传感器2的作用]

如以上那样,连接线60仅在连接部分18附近的较短范围内将芯线61剥出,在承受了冲击负载时在该较短的范围内难以进行弹性变形。然而,如参照图7(b)、(c)在以下说明的那样,在绝缘覆盖63所覆盖的部分芯线61进行弹性变形。

当从无负荷的图7(b)的状态起对集热体42作用冲击负载时,如图7(c)所示那样,绝缘覆盖63内部的芯线61以蛇行的方式进行变形,由此芯线61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芯线61产生的蛇行变形以将绝缘覆盖63的直径压开的方式进行作用,但绝缘覆盖63对该蛇行变形进行约束。

在此,绝缘覆盖63未覆盖的芯线61的部分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较短,因此在该部分难以产生类似于压曲的变形。另一方面,绝缘覆盖63所覆盖的芯线61不会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产生类似于压曲的变形,因此芯线61与绝缘覆盖63之间的间隙较窄,因此能够推测出变形量成为峰值,成为峰值的量作为蛇行变形而呈现。

在烹饪持续的期间,弹性变形被维持,但当烹饪结束而炊具被除去时,变形部分弹性复原而如图7(b)所示那样芯线61返回到原本的笔直状态。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2除了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温度传感器1同样的效果以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温度传感器2为,芯线61遍及相当的长度而蛇行,由此能够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由此,与通过芯线31局部地变形来对冲击负载进行缓和的温度传感器1相比,芯线61的耐老化性优良。但是,基于挤出法的电线比基于胶带包装法的电线的制造成本低。

符号的说明

1、2温度传感器

10热敏元件

11热敏体

12电极

13引线

14芯线

15绝缘覆盖

16保护层

18连接部分

30连接线

31芯线

33绝缘覆盖

40传感器保持体

41可动体

42集热体

42a接触面

43收容筒

44支架

45罩

46螺旋弹簧

51固定体

53外筒

54垫圈

55内筒

56收容室

57划分壁

60连接线

61芯线

63绝缘覆盖

100煤气灶

106支架

107锅

108底面

c轴线方向

e变形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