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6099发布日期:2019-08-10 00:2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和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焊接过程中焊件中产生的内应力和焊接热过程引起的焊件的形状和尺寸变化。焊接过程的不均匀温度场以及由它引起的局部塑性变形和比容不同的组织是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当焊接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尚未消失时,焊件中的这种应力和变形称为瞬态焊接应力和变形;焊接温度场消失后的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焊接应力和变形。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焊接应力在焊件内部是平衡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在一定条件下会影响焊件的功能和外观,因此是设计和制造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和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

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对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进行固定;

分别测量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角度偏转量和/或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尺寸大小,并通过一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测量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拘束应力。

进一步的,

所述分别对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进行固定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分别进行水平移动,使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相对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

将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分别进行竖直方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

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按照以下步骤测试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拘束应力,包括:

拘束应力a与变量b之间遵循胡克定律,即a=kb;变量b=f(c,d,e,f),其中c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位移、k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弹性系数、d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直径、e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管壁厚、f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长度;

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分别将进行悬臂梁处理,当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移动为c距离时,视为此条件下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最大挠度为yz,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可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施加的力f:

c=yz(2)

其中e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弹性模量,iz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环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i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长度;

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任意一点处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mz=ff(4)

其中mz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截面上的弯矩,0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截面任意一点到中心轴的距离,将公式(1)(2)(3)(4)进行联立得到拘束应力a的值。

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固定座、一侧与任意装置、地面或固定面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固定;

第一固定夹紧装置,对第一待焊接件行水平和\或竖直固定;

第二固定夹紧装置,对第二待焊接件行水平和\或竖直固定;

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一固定夹紧装置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固定夹紧装置进行升降;

第二升降装置,与第二固定夹紧装置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固定夹紧装置进行升降;

第一平移装置,与第一固定夹紧装置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固定夹紧装置进行水平移动;

第二平移装置,与第二固定夹紧装置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固定夹紧装置进行水平移动。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相接处部分所处的区域设置有焊接开口。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处进行滚动;

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处进行滚动。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一平移装置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三滑轨处进行滚动;

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二平移装置设置有第四滑轮,所述第四滑轮可位于所述第四滑轨处进行滚动。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平移装置以及第二平移装置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以及分别对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以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以及第四固定板分别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以及第四滑轮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

所述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对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整流电源、dc/dc转换单元,第二整流单元、充电单元、保护单元,220v交流输入与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emc和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整流电源电连接,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输出与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经dc/dc转换单元形成高频交流输出,高频交流输出与第二整流单元电连接,由第二整流单元与充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单元与保护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共同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变压器t2,调节变压器t2有两组次级输出,第一组次级输出通过第二级整流电路后作为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使用;另一端与芯片的d端电连接,在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和芯片的d端串接有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连接点与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由电阻r2和电容c3串联连接接的阻容回路。

进一步的,

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充电回路取样电路是由稳压管、限流电阻r5、电阻r6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管串接构成,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并接在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与芯片的控制端c端电连接,芯片端与芯片的f端短路连接,连接点与地回路之间并接有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并接一电容c8。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固定步骤的流程图;

图3为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动转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自动转动系统的爆破示意图;

图7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局部安装示意图一;

图9为自动转动系统的部截面示意图一;

图10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图二;

图11为自动转动系统的截面示意图三;

图12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局部安装示意图二;

图13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固定座转动板安装示意图;

图14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固定座转动板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5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固定座转动板工作位示意图;

图16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固定座转动板工作位置示意图;

图17为自动转动系统的固定座转动板工作示意图。

1、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1、第一升降装置;12、第一平移装置;2、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1、第二升降装置;22、第二平移装置;3、第一待焊接件;4、第二待焊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其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步骤:分别对对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进行固定;

s2、测量计算步骤:分别测量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角度偏转量和/或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尺寸大小,并通过一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测量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拘束应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通过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分别对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进行固定,并分别测量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角度偏转量和/或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尺寸大小,进而达到测量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拘束应力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流程图,所述s1、固定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水平移动步骤:将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分别进行水平移动,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相对端相距第一预设距离;

s12、竖直移动步骤:将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分别进行竖直方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通过以上步骤,分别控制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分别位于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能够按照相应的位置要求进行焊接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按照以下步骤测试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拘束应力,包括:

拘束应力a与变量b之间遵循胡克定律,即a=kb;变量b=f(c,d,e,f),其中c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位移、k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弹性系数、d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直径、e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管壁厚、f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长度;

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分别将进行悬臂梁处理,当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移动为c距离时,视为此条件下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最大挠度为yz,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可对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施加的力f:

c=yz(2)

其中e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弹性模量,iz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环形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i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长度;

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任意一点处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mz=ff(4)

其中mz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截面上的弯矩,0为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截面任意一点到中心轴的距离,将公式(1)(2)(3)(4)进行联立得到拘束应力a的值。

一种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如图3所示其结构示意图,包括以下装置:固定座、一侧与任意装置、地面或固定面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对第一待焊接件3行水平和\或竖直固定;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对第二待焊接件4行水平和\或竖直固定;第一升降装置11,与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进行升降;第二升降装置21,与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进行升降;第一平移装置12,与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进行水平移动;第二平移装置22,与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固定连接,与固定座滑移连接,用于控制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进行水平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通过固定座分别对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11以及第二升降装置21进行固定,并且第一固定夹紧装置1、第二固定夹紧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11以及第二升降装置21分别与固定座滑移连接,可分别控制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进行水平、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得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可以按照要求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移动,即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是异形、不相同的形状,也能够在相应的两个点进行焊接。

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的相接处部分所处的区域设置有焊接开口。通过焊接开口能够使相应的人员分别对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两者之间进行焊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1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处进行滚动;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1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处进行滚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滑轨进行配合、第二滑轮与第二滑轨进行配合达到第一升降装置11及第二升降装置21相对于固定座进行移动的目的,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能够分别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三滑轨,所述第一平移装置12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可位于所述第三滑轨处进行滚动;

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四滑轨,所述第二平移装置22设置有第四滑轮,所述第四滑轮可位于所述第四滑轨处进行滚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通过第三滑轮与第三滑轨进行配合、第四滑轮与第四滑轨进行配合达到第一平移装置12及第二平移装置22相对于固定座进行移动的目的,使第一待焊接件3和第二待焊接件4能够分别位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1、第二升降装置21、第一平移装置12以及第二平移装置22分别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以及分别对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以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以及第四固定板分别与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以及第四滑轮进行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分别达到控制第一升降装置11、第二升降装置21、第一平移装置12以及第二平移装置22进行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拘束应力测试装置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对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以及第四气缸进行供电,所述蓄电池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整流电源、dc/dc转换单元,第二整流单元、充电单元、保护单元,220v交流输入与emc和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emc和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整流电源电连接,形成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输出与dc/dc转换单元电连接,经dc/dc转换单元形成高频交流输出,高频交流输出与第二整流单元电连接,由第二整流单元与充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的充电单元与保护单元电连接,保护单元和dc/dc转换单元共同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所述的dc/dc转换单元包括一个调节变压器t2,调节变压器t2有两组次级输出,第一组次级输出通过第二级整流电路后作为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使用;另一端与芯片的d端电连接,在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和芯片的d端串接有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稳压管和反相连接的二极管d3连接点与第一整流电源的输出正端由电阻r2和电容c3串联连接接的阻容回路,所述保护单元包括光电耦合器、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充电回路取样电路是由稳压管、限流电阻r5、电阻r6和光电耦合器的发光管串接构成,充电回路取样电路并接在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光电接收管的发射极与芯片的控制端c端电连接,芯片端与芯片的f端短路连接,连接点与地回路之间并接有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电阻r4和电容c7的串接回路并接一电容c8。

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由供电电路负载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或环境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通过光电耦合器反馈到芯片的控制端c,由芯片调节变压器t2的振荡频率达到稳流、稳压的目的。采用光电耦合器反馈由负载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或环境引起的电流、电压变化完全隔离了第一整流单元,在芯片的控制端c与负电源之间有小于10ω的电阻和串接的电解电容,消除控制端c交流电压的影响,而芯片和一个调节变压器t2构成具有过流、过压、过热和欠压保护的供电电路可以输出快速充电所需的电流,在快速充电情况下,能保证充电电流平稳、不受输入电压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由于人员在进行电焊工作时需要将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焊接才能够使二者之间有效的焊接,但是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将第一待焊接件和第二待焊接件的所有角度进行焊接,所以本申请还包括自动转动系统,通过自动转动系统带动固定座进行周向转动,脚控板01、控制电机02、电机底板03、脚控传单单元04和固定座转动板05,其中,控制电机02固定安装在电机底板03上,电机底板03通过紧固件紧固在脚控板01的其中一个侧面上,固定座转动板05安装在电机底板03上,并与电机02的第二轴头202相连;脚控传单单元04位于脚控板01的另一个侧面,并与电机02的第一轴头201相连,电机02和脚控板01位于中间位置,脚控传单单元04和固定座转动板05位于左右两侧,如图5所示。

如图6-12所示,上述脚控传单单元04包括转动套401、连杆402、铰链407、销轴408、驱动轴409、小轴419、外导向板420、压脚轴423、压脚425、传动脚427、第二轴承242、第一传感器413和第二传感器431等,其中,所述小轴419固定在转动套401上,转动套401固定在电机2轴头201上,小轴419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轴承403、挡圈418、第一卡簧417、拉簧套416a、第二卡簧414(图6、图10所示),第一轴承403的外圈紧固在连杆402的一通孔内,连杆402通过第一轴承403可绕小轴419作圆周运动;连杆402的另一端设有长眼孔430,驱动轴409上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第五卡簧429、传动脚427、连杆402、铰链407、第三卡簧411a、拉簧套416b和第四卡簧411b,其中,连杆402和铰链407均位于传动脚427的缺口a1处的两个凸台432之间(如图2)。其中驱动轴409活动安装在连杆402的长眼孔430内,铰链407通过紧固件405紧固在驱动轴409上,传动脚427通过其缺口a1处两凸台432上的同心孔可绕驱动轴409转动;拉簧415两头分别连接在小轴419和驱动轴409上的拉簧套416槽内;铰链407通过销轴408安装在外导向板420上(图6上部所示),销轴408和铰链407进一步通过紧固件406紧固,外导向板420设置在铰链407的凹槽a2内,并可绕销轴408转动,销轴408两端部分别设有第六卡簧404和第七卡簧410;外导向板420通过紧固件紧固在脚控板1一侧面101上并设有定位销,第二轴承424设置在外导向板420的导轨槽421中,可沿导轨槽421来回滚动,第二轴承424内孔设有一轴压脚轴423,第二轴承424和外导向板420的局部设置在传动脚427的凹槽c1内,其中,第二轴承424可在凹槽c1内滚动,外导向板420可在凹槽c1内移动,,压脚轴42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传动脚427的凹槽c1两侧臂的同心孔中,压脚轴423两端部分别设有第八卡簧422和第九卡簧428(如图12、图13所示);压脚425通过紧固件426紧固在传动脚427的上凹槽a3内;脚控传单单元4的最外侧设有一传感器座412,传感器座412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13和第二传感器431,压脚425起始位和工作位时,小轴419端面b1(图9、图10)所处的位置对应着相应的第一传感器413和第二传感器431。

如图14-17所示,固定座转动板5包括主传动齿轮501、凸轮小轴503、凸轮齿轮504、圆凸台505、防尘罩506、连动杆508、螺钉511、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压板516、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六角销轴518等,其中,所述凸轮小轴503一端铆接固定电机底板3上,另一端依次套设有凸轮齿轮504、压片509和第十卡簧510,主传动齿轮501紧固在穿过电机底板3后的电机轴头202上,凸轮齿轮504和主传动齿轮501相互啮合,凸轮齿轮504可以绕凸轮小轴503转动(如图15上部所示);在凸轮齿轮504和主传动齿轮501外周设有一防尘罩506,防尘罩506紧固在电机底板3上;凸轮齿轮504上进一步设有一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圆凸台505,即圆凸台505与凸轮齿轮504是偏心的,连动杆508上设有用于套在圆凸台505上的通孔507,使连动杆508可以绕圆凸台505转动;六角销轴518一端通过紧固件紧固在电机底板3上,另一端设有一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及第十一卡簧513,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可以绕六角销轴518转动,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设有凹槽a4;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上设有一长眼孔a5,特制螺钉511穿过长眼孔a5,将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固定在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凹槽a4内,拧松特制螺钉511,可以调节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的位置,特制螺钉511的顶端设有一轴挡,用来安装连动杆508,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最外侧设有第十二卡簧512(如图10中间);在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上进一步设有一用于装夹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的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压板516,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压板516将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固定在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及原理在于:

在机器控制系统驱动下,电机2的第一轴头201和第二轴头202同步转动,第一轴头201的转动带动转动套401及固定在其上面的小轴419转动,小轴419转动带动连杆402来回运动,连杆402在长眼孔430处通过驱动轴409带动铰链407和传动脚427运动,使铰链407和传动脚427的缺口a1处绕销轴408作来回摆动,传动脚427的缺口a1处来回摆动带动传动脚427凹槽c1处的来回运动,传动脚427凹槽c1处的来回运动通过压脚轴423带动轴承424在外导向板420中导轨槽421内沿导轨槽421来回运动,压脚425随轴承424沿导轨槽421运动而运动,产生的运动轨迹就是压脚425的运动轨迹;小轴419来回转动时其外端面b1与第一传感器413和第二传感器431的两个不同感应位置就是压脚425的起始位置和工作位置。同时第二轴头202的转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主传动齿轮501转动,主传动齿轮501的转动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凸轮齿轮504绕小轴503转动,同样设在凸轮齿轮504上的偏心圆凸台505也绕小轴503转动,圆凸台505带动连动杆508来回运动,连动杆508来回运动带动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摆臂514、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座517、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压板516和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绕六角销轴518作来回摆动,实现固定座转动板5的转动过程。当第一传感器413感应到小轴419外端面b1时,此时压脚425为起始位置,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为工作位置,如图17所示;当第二传感器431感应到小轴419外端面b1时,此时压脚425为工作位置,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也为工作位置,压脚425从起始位转向工作位沿n向转动,小轴419及端面b1也沿n向转动,在压脚425从起始位转向工作位沿n向转动前一半距离过程式中,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向m向转动,在压脚425从起始位转向工作位沿n向转动后一半距离过程式中,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向n向转动,直到压脚425和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都进入工作位置。压脚425从工作位转向起始位沿m向转动,小轴419及外端面b1也沿m向转动,在压脚425从工作位转向起始位沿m向转动前一半距离过程式中,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向m向转动,在压脚425从工作位转向起始位沿m向转动后一半距离过程式中,固定座转动板的表面515向n向转动,达到带动固定座转动板以及固定座进行转动的目的,其中表面摆臂514可以进行加上,以满足固定座不同高度的目的,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进行焊接的同事能够使第一焊接件和第二焊接件进行摇摆,达到均匀焊接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焊接高度调整摆臂514的长度,使其的灵活性加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