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6295发布日期:2019-08-10 00:2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锁生产线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工序,特别是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精益化发展,对汽车门锁生产的防错性要求亦越来越高。现有门锁生产线在装配过程中及装配后,大多具有装配自动检测和功能智能检测,但对门锁锁体是否有漏攻装配螺纹孔并不能自动检测,且没有螺纹孔识别检测设备,而人工识别检测可靠性又较低,因此造成门锁锁体装配螺纹孔安检缺失风险,从而引起门锁在整车上的装配故障;或即使发现问题,也会浪费生产成本和降低汽车门锁生产效率。

对于装配有螺纹孔的门锁,还需对锁体进行注油,为此,在门锁生产线上,应具备检测到锁体装配螺纹孔后再对锁体注油的逻辑功能,一旦检测到锁体没有装配螺纹孔,应不给锁体注油,从而进行纠错和防错。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根据对锁体装配螺纹孔的检测情况,关联控制后续是否对锁体注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关联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包括检测箱体、定位柱、控制系统,以及包括检测柱、探棒、传感器、弹性件、锁紧底座的检测组件;在所述检测箱体的工作面,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工作面上,所述检测柱从所述工作面插入所述检测箱体,所述检测柱底部通过所述弹性件与固定在所述检测箱体内的所述锁紧底座连接,所述探棒横向插入所述检测箱体并与所述检测柱固定,所述检测箱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探棒竖向移动的导槽a,所述传感器在所述探棒初始高度位置下方并与所述检测箱体固定,所述检测柱的直径小于门锁锁体上开设的螺纹光孔直径且大于所述螺纹光孔攻丝后的螺纹孔直径;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与注油管路连通的注油口,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传感器、注油口信号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体内开设有供所述检测柱竖向移动的导槽b。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设置有至少三个,对放置在检测箱体待检测的门锁锁体固定,防止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根据门锁锁体上的螺纹孔位置、数量,在所述检测箱体上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柱与其在所述工作面上的插入孔之间具有环向间隙,检测柱与插入孔之间不产生摩擦,消除检测时的干扰,并且为不同直径检测柱的更换提供了空间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为具有plc程序的计算机。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体通过与其连接的基座固定,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检测箱体的调节孔。检测箱体可相对于基座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安装位置。

一种上述的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判断关联控制装置的检测组件、注油机构是否正常;

s200:如果关联控制装置正常,生产线正常放入门锁锁体至检测箱体上,检测组件检测门锁锁体的检测孔是否开设有螺纹;

s300:若判断检测孔开设有螺纹,则发出电子信号给控制系统,启动注油机构开始注油;若判断检测孔未开设有螺纹,则发出电子信号给控制系统,不启动注油机构。

进一步的,若生产不同型号的门锁锁体,通过所述控制系统进行型号选择,而后重复步骤s100~s300。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同一关联控制装置上,即可对汽车门锁锁体完成螺纹孔检测和注油两个关联工艺的逻辑功能,通过螺纹孔和检测柱的大小关系是否触发检测柱下移,即可及时、自动检测锁体是否装配螺纹孔,操作方便、快速,适用于不同型号门锁锁体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有效起到防错作用,避免后端工序材料与生产成本浪费,该装置与门锁生产线可兼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关联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关联控制装置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关联控制装置主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e-e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关联控制装置主体进行螺纹孔检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控制系统的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汽车门锁的螺纹孔检测与注油的关联控制装置,如附图1~5所示,包括检测箱体1、定位柱2、控制系统8、基座9、检测组件、注油机构,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柱3、探棒4、传感器5、弹性件6、锁紧底座7,注油机构包括注油管路。

通常以检测箱体1的上表面为工作面11,定位柱2设置有至少三个,定位柱2分散固定在工作面11上并伸出于工作面11,检测柱3从工作面1插入检测箱体1,检测柱3与其在工作面11上的插入孔14之间具有环向间隙,即检测柱3与插入孔14之间不产生摩擦,检测柱3底部通过弹性件6与锁紧底座7连接,锁紧底座7固定在检测箱体1内的底面上,初始状态,检测柱3上端伸出于工作面11,下压检测柱3时,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检测柱3向下竖向移动,检测箱体1内开设有供检测柱3竖向移动的导槽b13,下压力接除后,在弹性件6的作用下,检测柱3向上移动复位至初始状态。

探棒4从检测箱体1的侧壁面横向插入检测箱体1并与检测柱3固定,检测箱体1的侧壁面上开设有供探棒4竖向移动的导槽a12,探棒4随检测柱3上下移动时,导槽a12对探棒4起导向移动的作用,传感器5在探棒4处于初始状态的高度位置下方并与检测箱体1固定,传感器5可采用接近式传感器。

检测柱3的直径,小于门锁锁体上开设的螺纹光孔直径,且大于螺纹光孔攻丝后的螺纹孔直径。例如螺纹光孔直径为螺纹孔直径为可设置检测柱直径为

工作面11上根据门锁锁体的注油位置需要而设置有注油口15,通过设置注油管路与注油口15连通,从注油口向门锁锁体注油,注油管路可内置于检测箱体中或外置于检测箱体,注油管路上可设置电磁阀。

基座9上开设有调节孔91,检测箱体1底部通过紧固件穿设于调节孔91与基座9连接固定,通过调节孔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调节检测箱体的安装位置。

结合附图6所示,本发明使用时,将门锁锁体8放置在检测箱体上,门锁锁体依靠其自身重力下落,门锁锁体上开设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81,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将门锁锁体固定,检测组件是根据门锁锁体上的检测孔82位置、数量在检测箱体上对应设置的。如果检测孔82是未攻丝的螺纹光孔,则该螺纹光孔的直径大于检测柱的直径,当门锁锁体下落时,螺纹光孔与检测柱不发生干涉,检测柱穿过螺纹光孔,检测柱不会下移,也不会连带探棒下移(即探棒保持在c点)而触发传感器,反馈出门锁锁体未开设有螺纹孔的信号。如果检测孔82是螺纹光孔攻丝后的螺纹孔,则该螺纹孔的直径小于检测柱的直径,当门锁锁体下落时,螺纹孔与检测柱发生干涉,螺纹孔下压在检测柱上,检测柱向下竖向移动,连带探棒下移(即探棒下移到c点下方的d点)产生位移降信号而触发传感器,反馈出门锁锁体开设有螺纹孔的信号。

检测柱可根据门锁锁体上检测孔的直径情况进行更换,调节锁紧底座可改变弹性件的压缩势能,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重量的门锁锁体,从而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适用性。

控制系统8为具有plc程序的计算机,与传感器5、注油口15(注油管路上的电磁阀)信号关联,如附图7所示,根据传感器5反馈的检测柱是否有位移降的检测信号给控制系统8,再由控制系统8反馈控制注油口15是否启动注油,从而达到控制系统的双向反馈和干预。

本发明的关联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通过人工检查、控制系统检查,判断关联控制装置的检测组件、注油机构是否正常;

s200:如果关联控制装置正常,生产线正常放入门锁锁体至检测箱体上,检测组件检测门锁锁体的检测孔是否开设有螺纹;

s300:若判断检测孔开设有螺纹,则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反馈信号启动注油机构,从注油口对门锁锁体开始注油;若判断检测孔未开设有螺纹,则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不启动注油机构;

s400:若生产不同型号的门锁锁体,通过控制系统可进行型号选择,而后重复步骤s100~s3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