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梁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0923发布日期:2019-11-16 00:0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移梁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梁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线路平顺、节约用地以及控制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工后变形和不均匀变形等,高速铁路设计采取了“以桥代路”的设计思路,桥梁已经成为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主要工程类型。高速铁路桥梁建成后维护维修工作较一般铁路大量减少,但随着铁路的长期运营,由于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周边工程建设均可能导致线路偏移等变形病害。高速铁路对线路的横向位移(沿桥梁的宽度方向的位移)的要求非常严格,横向位移超限时会严重威胁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在不中断运营的情况下进行移梁纠偏时,需要合理有效的控制移梁纠偏的精度,故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移梁纠偏的监测方法,以纠正高速铁路的线路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梁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监测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移梁纠偏难以满足纠偏精度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梁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

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取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视频监控系统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所述应力监测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时,生成第二预警信号。

上述方案中,获取的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顶升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数值和/或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数值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包括:

获取底座板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应力监测值和钢轨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应力监测值;

所述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包括:

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底座板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理论应力值和所述钢轨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理论应力值;

所述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第一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一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

确定所述第二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二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移梁过程中钢轨对应的位移纠偏量;

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顶升量的平均值确定最终顶升量,根据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的平均值确定最终横向位移量;

基于所述最终顶升量、所述最终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梁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梁监测系统,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移梁过程中箱梁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基于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使得移梁过程中,线下箱梁的纠偏量与轨道的纠偏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利于提高纠偏精度,保障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桥梁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高速铁路的桥梁包括:桥墩1、支座垫石2、支座3、箱梁4。桥墩1固定于地基上,支座垫石2设置于桥墩1的顶面且支座垫石2之上设置支座3,箱梁4固定于支座3之上。箱梁4为简支梁结构,即箱梁4的两端搁置在支座3上,支座3约束箱梁4的垂直位移。轨道连续铺设于间隔设置的箱梁4上。轨道包括底座板5和钢轨6,底座板5固定于箱梁4上,钢轨6铺设于底座板5上。当轨道发生线路偏移等变形病害时,可以通过对轨道线下的箱梁4进行移梁操作来纠偏。

在移梁过程中,线下箱梁4的纠偏量与线上的钢轨6的纠偏量并不完全相同,且移梁纠偏时,轨道会产生附加应力,对轨道的安全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箱梁的纠偏量和轨道的应力检测,来保证移梁纠偏时的轨道的纠偏精度,保障轨道的合理纠偏及列车的安全运营。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取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视频监控系统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对箱梁4进行移梁操作。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可以在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执行移梁操作时,检测箱梁4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这里,顶升量是指箱梁4沿高度方向上的位移,横向位移量是指箱梁4沿轨道宽度方向上的位移。

实际应用时,在各桥墩1的顶部均安装六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其中,四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沿高度方向设置,用于实时监控4个支座3的顶升量;两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沿横向(轨道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实时监控箱梁4的横向位移。具体地,每个支座3附近各安装一台沿高度方向设置的拉线式位移传感器,该拉线式位移传感器的一端固定在桥墩1上,另一端固定在箱梁4上,并保证四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垂直于桥墩1的上端面安装。两台沿横向设置的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梁缝两侧,该拉线式位移传感器一端固定在桥墩1上,另一端固定在箱梁4上,并保证水平安装。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可以采用精度为0.01mm的位移传感器。各拉线式位移传感器均接入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可以经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传输到控制平台或者经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传递给控制平台,用于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控制箱梁顶升纠偏过程中的顶升量及横向位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实际应用时,在每个桥墩1的顶部设置六台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其中,四台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控4个支座3的顶升量,两台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监控梁缝两侧箱梁的横向位移量。六台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可以接入多通道采集模块并自动保存数据,通过4g网络实时传递采集数据给控制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视频监控系统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实际应用时,在箱梁4与支座3对应的位置安装标尺观测系统,测量箱梁4相对桥墩1的顶升量及横向位移量。每个支座3出设置一套,每个桥墩1的顶部设置四套。该标尺观测系统系统包括:竖尺和横尺,其中,竖尺通过粘接固定在箱梁4的底部,用于记录箱梁4的顶升量;横尺通过粘接固定在支座垫石2上,用于记录箱梁4的横向位移量。标尺观测系统属于纯物理方法,可克服电子监测数据的不稳定性及偶尔失真。对应标尺观测系统的位置,在箱梁4的底部安装四个视频监控系统(比如智能摄像头)进行监测,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标尺读数,实时监控标尺位移情况,还可以通过交换机传输数据给控制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互相结合,即可以在桥墩1上设置上述两种或者多种监控措施,从而获得箱梁对应的多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其中,一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是采用一种监控措施获得的检测数据。

步骤202,获取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或应变花来检测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并将应力监测值传递给控制平台。

实际应用时,控制平台可以获取在底座板5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应力监测值和钢轨6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应力监测值。具体地,通过有限元分析(fea,finiteelementanalysis),可以预先确定轨道线上的底座板5、钢轨6各自对应的最不利受力位置(即作用力集中的位置),在底座板5、钢轨6上对应的最不利受力位置设置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或应变花,以检测相应位置对应的应力监测值。

步骤203,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控制平台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轨道在相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下对应的理论应力值。比如,可以通过ansys、sdrc、i-dea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来确定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实际应用时,控制平台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底座板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理论应力值和所述钢轨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理论应力值。比如,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底座板5在相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下其最不利受力位置对应的第一理论应力值,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钢轨6在相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下其最不利受力位置对应的第二理论应力值。为了提高计算理论应力值的准确性,这里,确定第一、第二理论应力值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为通过取平均值后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比如,在桥墩上同时布置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时,可以获取该三种监控措施分别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通过取平均值得到最终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并根据最终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来确定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步骤204,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

控制平台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确定二者的差值超过设定误差值时,确定箱梁4的纠偏量与钢轨6的纠偏量超出了控制范围,生成第一预警信号,控制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停止施工。

实际应用时,所述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第一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一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

确定所述第二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二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

示例性地,控制平台确定底座板5上最不利受力位置对应应力监测值与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该底座板5的最不利受力位置在相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下的第一理论应力值间的误差值超过10%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现场停止施工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无问题后再进行施工。控制平台确定钢轨6上最不利受力位置对应应力监测值与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该钢轨6的最不利受力位置在相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下的第二理论应力值间的误差值超过10%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现场停止施工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无问题后再进行施工。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移梁过程中箱梁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基于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使得移梁过程中,线下箱梁的纠偏量与轨道的纠偏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利于提高纠偏精度,保障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移梁监测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所述应力监测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时,生成第二预警信号。

控制平台可以连续监测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及所述应力监测值。当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所述应力监测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时,控制平台可以生成第二预警信号,提醒现场采取对应措施。这里,可以预先设定移梁纠偏过程中顶升量、横向位移量、应力监测值分别对应的设定阈值,当顶升量、横向位移量、应力监测值中的任一个不符合设定阈值要求时,控制平台可以生成第二预警信号,提醒现场采取对应措施。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的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多个所述顶升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数值和/或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数值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平台获取四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顶升量,当四台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顶升量的误差值大于1mm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关闭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上的液控单向阀,以确保箱梁安全。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平台可以同时获取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系统各自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当多种监控措施间的顶升量的误差值或者横向量的误差值大于1mm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关闭多点液压同步位移控制系统上的液控单向阀,以确保箱梁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该移梁监测方法还包括:

获取移梁过程中钢轨对应的位移纠偏量;

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箱梁及轨道的复杂性,箱梁4的位移变化量与轨道线上的钢轨6的变化量不完全一致,可以天窗点移梁纠偏后,利用0级小车对轨道线型(即钢轨6的变化量)进行监测,获得移梁纠偏后钢轨6对应的位移纠偏量,并基于该位移纠偏量与线下的箱梁4对应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来确定钢轨与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从而根据该误差量来指导现场移梁纠偏施工。

实际应用时,控制平台获取的当前状态下箱梁4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为多个,所述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顶升量的平均值确定最终顶升量,根据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的平均值确定最终横向位移量;

基于所述最终顶升量、所述最终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

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方法,基于移梁过程中箱梁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基于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使得移梁过程中,线下箱梁的纠偏量与轨道的纠偏量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利于提高纠偏精度,保障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方法,可以在确定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所述应力监测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时,生成第二预警信号,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方法,在确定多个所述顶升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数值和/或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数值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箱梁的安全性,且基于多种监控措施的验证,确保监控措施的可靠性。

再次,本发明实施例移梁监测方法,还可以获取移梁过程中钢轨对应的位移纠偏量;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从而根据该误差量来指导现场移梁纠偏施工。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梁监测装置,如图3所示,该移梁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移梁过程中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第二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移梁过程中轨道对应的应力监测值;

确定模块303,用于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轨道对应的理论应力值;

预警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应力监测值和所述理论应力值生成第一预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301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之一:

获取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数字化振弦式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获取视频监控系统检测的箱梁对应的顶升量和横向位移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警模块304还用于:

确定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所述应力监测值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对应的设定阈值时,生成第二预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获取的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为多个,所述预警模块304还用于:确定多个所述顶升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一设定数值和/或多个所述横向位移量间的误差值大于第二设定数值时,生成第三预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获取底座板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应力监测值和钢轨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应力监测值。

所述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基于所述顶升量和所述横向位移量确定所述底座板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一理论应力值和所述钢轨上设定位置对应的第二理论应力值。

所述预警模块304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一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确定所述第二应力监测值与所述第二理论应力值的差值符合设定条件,生成所述第一预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和误差量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梁过程中钢轨对应的位移纠偏量,所述误差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顶升量、所述横向位移量和所述位移纠偏量,确定所述钢轨与所述箱梁间位移的误差量。

实际应用时,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二获取模块302、确定模块303、预警模块304、第三获取模块及误差量确定模块,可以由移梁监测装置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处理器需要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它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梁监测装置在进行移梁监测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梁监测装置与移梁监测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梁监测系统。图4仅仅示出了该系统的示例性结构而非全部结构,根据需要可以实施图4示出的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梁监测系统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存储器402、用户接口403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移梁监测系统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05耦合在一起。可以理解,总线系统4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05。

其中,用户接口4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移梁监测系统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移梁监测系统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移梁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401中,或者由处理器401实现。处理器4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移梁监测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4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4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402,处理器401读取存储器4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梁监测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移梁监测系统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存储器4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datarate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rambusrandomaccess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4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移梁监测系统的处理器40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所述的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prom、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