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及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33195发布日期:2020-01-18 0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框架、下支撑座、上压板和传压杆;

所述刚性框架内部中空,作为下支撑座、上压板和传压杆的安装基础;

所述下支撑座包括下支撑座平板和三个1/6半球体,所述下支撑座平板为正三角形,三个1/6半球体的球心分别对齐下支撑座平板的三个顶点,并以球面相对的方位固定在下支撑座平板的上表面,1/6半球体的两条底面半径分别沿下支撑座平板的两条边,三个1/6半球体相互外切;所述下支撑座平板安装于所述刚性框架的底部,下支撑座平板能够绕自身形心水平旋转至合适角度后实现固定;

所述上压板包括上压板平板、三个1/6半球体、球形座,所述上压板平板为正三角形,三个1/6半球体的球心分别对齐上压板平板的三个顶点,并以球面相对的方位固定在上压板平板的下表面,1/6半球体的两条底面半径分别沿上压板平板的两条边,三个1/6半球体相互外切;所述球形座安装于上压板平板的上表面;所述上压板平板通过弹性件悬挂安装于刚性框架的内部上方,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刚性框架上端固定连接,弹性件的下端与上压板平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当所述下支撑座平板的三个顶点正对上压板平板的三个顶点,即所述下支撑座平板上的三个1/6半球体与上压板上的三个1/6半球体上下对称分布时,所述适配器处于耐火球六方堆积试验状态;当所述下支撑座绕自身形心水平旋转180°变换角度后,所述适配器处于耐火球立方堆积试验状态;

所述传压杆的下端与所述球形座的上端面配合安装,传压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刚性框架内部,便于与外部的压力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平板的边长等于上压板平板的边长,六个1/6半球体的半径均等于试验用耐火球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为正三棱柱状,其底面边长大于下支撑座平板和上压板平板的边长,确保下支撑座能水平旋转180°;刚性框架的上底面设有上封板,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封板固定连接,上封板中间开设用于所述传压杆穿过的孔,且孔径大于传压杆外径;刚性框架的下底面设有下封板,所述下支撑座平板的形心处开设旋转孔,下封板的形心处开设适配的通孔,沉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下支撑座平板的旋转孔和下封板的通孔后通过螺母紧固,从而将下支撑座平板固定在下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的三个侧面均设有矩形开口,便于安放试验用耐火球、观察试验过程及清理、维护适配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座平板与上压板平板均为钢制平板,1/6半球体分别通过沉孔螺栓安装于所述下支撑座平板或上压板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座包括下部圆柱体和上部半球体,下部圆柱体的底面与上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压杆的下端面为与所述上部半球体适配的球面凹槽,传压杆的上端面为平面压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有三根,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压板平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试验用耐火球置于下支撑座上,耐火球表面与下支撑座三个1/6半球体的球面成点接触;

s2、将适配器置于压力试验机试验工位,启动压力试验机,使压力试验机上压板接触适配器传压杆上表面;

s3、缓慢调整压力试验机,使适配器上压板的三个1/6半球体的球面接触耐火球的球面,继续加压,直至耐火球破裂,此时压力机的数值即为该耐火球的耐压强度值,重复n次试验,记录各单值;

s4、拆下所述下支撑座,水平旋转180°变换角度后,再固定在刚性框架上,进行另一种堆积模式的耐压强度试验,重复n次试验,记录各单值;

s5、两种模式耐压强度各做n个单值,以2n个数值平均值为该批耐火球的耐压强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式耐火球耐压强度试验用适配器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检查确保试样适配器各活动部件能够顺畅自由活动,该锁紧固定的部件无松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