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4463发布日期:2020-02-28 12:4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补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补能设施(充电设施和换电设施等)也随之快速发展,当前用户主要是根据补能设施地图进行导航,驾驶车辆去补能设施处进行补能,然而由于补能设施地图仅能提供补能设施的位置信息,用户无法根据该地图直观地查看车辆是否能够在剩余电量驱动下达到补能设施,以及当前导航的目标补能设施是否为优质的补能设施(如补能设施处于空闲状态),即仅根据补能设施地图显示的补能设施位置信息选择补能设施,用户无法快速选出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设施,致使用户的行车里程焦虑感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如何快速且便捷地选取出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以降低用户行车里程焦虑感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在当前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前提下,筛选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以便于车辆用户可以根据筛选与显示结果快速选定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缓解用户对行车里程的焦虑感。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该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

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补能系统,该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包括以下结构:

车辆信息获取装置,其被配置成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

预约补能信息检测装置,其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其被配置成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第二辅助补能装置,其被配置成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方案1、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

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定行驶路线和所述预约补能地点,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所述预约补能地点是否相同,

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相同时,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不同时,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补能资源;

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其中,所述预设搜索范围取决于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范围。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比例尺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若是,则分别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聚类操作并且根据聚类操作结果对所述可达补能资源与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若否,则直接对所述可达补能资源与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其中,所述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不能够达到的目标补能资源。

方案6、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剩余能量确定车辆能够行驶到的行车范围;

判断所述行车范围的半径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半径阈值:若是,则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所述半径阈值,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若否,则直接根据所述行车范围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

根据所述行车模式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

分别获取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状态以及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时间,并且根据所述使用状态和时间判断车辆到达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时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

其中,所述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8、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根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每个可达补能资源的位置,获取位于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可达补能资源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当车辆未行驶在高速公路时,直接将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9、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结果反馈的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若是,则根据所述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获取用户选取的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并且根据所述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所述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车辆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11、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根据所述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在所述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12、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半径阈值取决于所述行车模式,并且所述车辆巡航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大于所述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

方案13、根据方案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特征信息;

根据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每类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继续判断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均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若否,则继续判断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下一个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则放弃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用户使用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历史记录信息以及车辆到达时的环境信息。

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是电动汽车,所述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充电功率以及可推荐补能资源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所述历史记录信息包括当前车辆用户对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和使用次数,以及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记录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

方案16、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更新指令时,根据所述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重新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而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方案17、根据方案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包括补能资源的补能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运营商信息、和/或补能资源的付费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和/或车辆行驶场景、和/或用户补能喜好特征。

方案18、根据方案17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包括免费停车和/或有休息场所;

所述车辆行驶场景包括高速场景和非高速场景;

所述用户补能喜好特征包括补能最快、和/或费用最低、和/或距离最近。

方案19、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在“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预设半径,确定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

判断所述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内是否存在预约补能地点,

当不存在预约补能地点时,根据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是否为特定类型目的地:若是,则根据所述剩余能量以及所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的位置,预测车辆达到所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后的剩余能量;

判断预测到的剩余能量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能量阈值:若是,则输出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目的地是车辆停留预测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的目的地,所述预设半径远小于车辆与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方案20、根据方案1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约调整提示信息或所述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预约补能指令时,根据所述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21、根据方案2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22、根据方案2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在所述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23、根据方案2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所述预约补能信息并且判断是否接到用户反馈的确认预约指令:若是,则执行“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

方案24、根据方案2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操作指令对所述预约补能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所述信息操作指令包括查看预约补能信息指令、修改预约补能信息指令和取消预约补能指令。

方案25、根据方案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辅助补能请求信号:若是,则执行“分别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步骤;若否,则不执行“分别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步骤。

方案26、根据方案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

方案27、根据方案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和/或预约补能按键光显提示信息。

方案28、根据方案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颜色区分显示。

方案29、根据方案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约补能的补能方案是:补能服务终端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生成代客补能动作指引,以便补能服务人员能够根据所述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完成代客补能。

方案30、根据方案2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包括:

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进行的寻找待补能车辆、驾驶待补能车辆到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将补能完成的车辆送还至预约补能地点的信息指引;或者

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进行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移动至待补能车辆附近、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完成车辆补能、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完成服务后移动至指定地点的信息指引。

方案31、一种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装置,其被配置成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

预约补能信息检测装置,其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其被配置成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所述剩余能量和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第二辅助补能装置,其被配置成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方案32、根据方案3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包括第一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所述第一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被配置成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33、根据方案3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包括第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所述第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被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定行驶路线和所述预约补能地点,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所述预约补能地点是否相同,

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相同时,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不同时,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34、根据方案3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资源显示装置,其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和第二辅助补能装置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所述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所述资源显示装置包括资源筛选模块和资源显示模块;

所述资源筛选模块被配置成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补能资源;

所述资源显示模块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其中,所述预设搜索范围取决于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范围。

方案35、根据方案3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子模块,

所述第一显示子模块被配置成判断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比例尺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若是,则分别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聚类操作并且根据聚类操作结果对所述可达补能资源与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若否,则直接对所述可达补能资源与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其中,所述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不能够达到的目标补能资源。

方案36、根据方案3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显示模块包括第二显示子模块,所述第二显示子模块包括行车范围确定子模块、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确定子模块、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可推荐补能资源状态判断子模块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

所述行车范围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剩余能量确定车辆能够行驶到的行车范围;

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确定子模块被配置成判断所述行车范围的半径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半径阈值:若是,则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所述半径阈值,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若否,则直接根据所述行车范围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

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行车模式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

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状态判断子模块被配置成分别获取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状态以及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时间,并且根据所述使用状态和时间判断车辆到达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时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所述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被配置成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

其中,所述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

方案37、根据方案3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将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38、根据方案3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根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每个可达补能资源的位置,获取位于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可达补能资源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当车辆未行驶在高速公路时,直接将所述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39、根据方案3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车辆引导装置,其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显示的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结果反馈的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若是,则根据所述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获取用户选取的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并且根据所述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40、根据方案3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引导装置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车辆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41、根据方案3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引导装置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在所述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42、根据方案3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半径阈值取决于所述行车模式,并且所述车辆巡航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大于所述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

方案43、根据方案36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特征信息;

根据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每类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继续判断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均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若否,则继续判断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下一个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则放弃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

方案44、根据方案43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用户使用所述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历史记录信息以及车辆到达时的环境信息。

方案45、根据方案4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是电动汽车,所述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

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充电功率以及可推荐补能资源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所述历史记录信息包括当前车辆用户对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和使用次数,以及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记录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

方案46、根据方案3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更新模块,所述显示更新模块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是否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

当检测到所述显示更新指令时,根据所述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重新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而根据所述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方案47、根据方案34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包括补能资源的补能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运营商信息、和/或补能资源的付费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和/或车辆行驶场景、和/或用户补能喜好特征。

方案48、根据方案47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包括免费停车和/或有休息场所;

所述车辆行驶场景包括高速场景和非高速场景;

所述用户补能喜好特征包括补能最快、和/或费用最低、和/或距离最近。

方案49、根据方案31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补能装置还包括预约补能提醒模块,所述预约补能提醒模块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预设半径,确定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

判断所述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内是否存在预约补能地点,

当不存在预约补能地点时,根据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是否为特定类型目的地:若是,则根据所述剩余能量以及所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的位置,预测车辆达到所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后的剩余能量;

判断预测到的剩余能量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能量阈值:若是,则输出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目的地是车辆停留预测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的目的地,所述预设半径远小于车辆与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方案50、根据方案4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二车辆引导装置,其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约调整提示信息或所述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预约补能指令时,根据所述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51、根据方案5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引导装置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52、根据方案5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引导装置被进一步配置成当所述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在所述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所述预约补能地点。

方案53、根据方案5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辆引导装置包括预约确认模块,所述预约确认模块被配置成显示所述预约补能信息并且判断是否接到用户反馈的确认预约指令:若是,则根据所述行车模式执行相应的车辆引导操作。

方案54、根据方案50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预约补能信息操作装置,其被配置成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操作指令对所述预约补能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所述信息操作指令包括查看预约补能信息指令、修改预约补能信息指令和取消预约补能指令。

方案55、根据方案3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辅助补能启动装置,其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辅助补能请求信号:若是,则启动所述车辆辅助补能系统。

方案56、根据方案3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

方案57、根据方案49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和/或预约补能按键光显提示信息。

方案58、根据方案34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显示模块被进一步配置成对所述目标补能资源进行颜色区分显示。

方案59、根据方案3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约补能的补能方案是:补能服务终端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生成代客补能动作指引,以便补能服务人员能够根据所述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完成代客补能。

方案60、根据方案59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包括:

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进行的寻找待补能车辆、驾驶待补能车辆到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将补能完成的车辆送还至预约补能地点的信息指引;或者

根据所述预约补能地点进行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移动至待补能车辆附近、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完成车辆补能、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完成服务后移动至指定地点的信息指引。

方案61、一种存储装置,其中存储有多条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方案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方案62、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适于存储多条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方案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对应的辅助补能策略。具体而言,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行车模式、剩余能量和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由此可知,当车辆用户选取了预约补能的方式进行车辆补能时,可以在当前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前提下判断出车辆是否能够继续在预约补能地点进行车辆补能,若判断出不能继续进行补能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则可以立即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以便快速提醒车辆用户是否更改预约补能地点等预约补能信息;当车辆用户未选取预约补能的方式进行车辆补能或者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时,可以在当前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前提下筛选出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以便于车辆用户可以根据筛选与显示结果快速选定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缓解用户对行车里程的焦虑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补能资源区分显示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补能资源推荐显示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可推荐补能资源二次筛选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车辆信息获取装置;12:预约补能信息检测装置;13:第一辅助补能装置;14:第二辅助补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约补能”指的是用户在提出预约补能后,将车辆行驶至约定的预约补能地点,由补能服务人员代替用户对车辆补能。具体而言,“预约补能”的补能方案可以是:补能服务终端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生成代客补能动作指引,以便补能服务人员能够根据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完成代客补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补能服务终端指的是补能服务人员使用的手持终端设备,或者能够与该手持终端设备通信的远程终端设备。例如,手持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或便携计算机设备等,远程终端设备可以是一个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等。用户终端指的是能够分别与补能服务人员使用的手持终端设备以及远程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例如,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或便携计算机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代客补能动作指引”可以是以下任一种信息指引:

第一,根据预约补能地点进行的寻找待补能车辆、驾驶待补能车辆到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将补能完成的车辆送还至预约补能地点的信息指引。根据该信息指引,补能服务人员可以在预约补能地点与用户交接车辆、将车辆行驶至补能资源处进行补能,以及完成补能后再将车辆开回预约补能地点交还用户。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时,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可以是充电桩。

第二,根据预约补能地点进行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移动至待补能车辆附近、给待补能车辆补能、完成车辆补能、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完成服务后移动至指定地点的信息指引。根据该信息指引,补能服务人员可以直接将补能资源移动到预约补能地点对车辆补能。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时,非位置固定的补能资源可以是移动充电车。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上述这一具体的预约补能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取其他预约补能的方式,来实现车辆前往预约补能地点后即可进行车辆补能,这些对预约补能做出的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进行说明。参阅附图1,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辅助补能方法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

步骤s102: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具体地,若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则转至步骤s103;若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则转至步骤s105。

步骤s103:根据行车模式、剩余能量和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具体地,若判断结果是需要调整,则转至步骤s104;若判断结果是不需要调整,则转至步骤s105。

步骤s104: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

步骤s105:根据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用户选取了预约补能的方式进行车辆补能时,可以根据车辆的行车模式、剩余能量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出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即在当前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前提下,可以判断出车辆是否能够继续在预约补能地点进行车辆补能),若判断出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则可以立即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以便快速提醒车辆用户是否更改预约补能地点等预约补能信息;当车辆用户未选取预约补能的方式进行车辆补能或者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时,可以根据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即在当前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的前提下,筛选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以便于车辆用户可以根据筛选与显示结果快速选定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缓解用户对行车里程的焦虑感。

下面对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5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1中,车辆的剩余能量指的是车辆动力源的能量剩余量。例如,当车辆是电动汽车时,剩余能量是动力电池的剩余电量;当车辆是燃油汽车时,剩余能量是燃油剩余量。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指的是根据当前剩余能量并且利用预设的低能量提醒策略输出的提醒下信息。例如,预设的低能量提醒策略可以是当剩余能量小于等于预设能量阈值时输出的提醒信息,或者根据当前剩余能量预测车辆无法到达目的地时输出提醒信息

车辆的行车模式可以包括车辆巡航模式以及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车辆巡航模式可以包括定速巡航模式和自适应巡航模式,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指的是根据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制定行车路线并且根据制定好的行车路线引导车辆行驶至目的地的。可选的,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可以包括车辆导航模式和路线规划模式,车辆导航模式指的是根据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制定/显示行车路线、监控/显示车辆的实际行驶轨迹、通过语音和/或图像等方式输出引导车辆按照制定好的行车路线行驶的指令信息,并且在车辆的实际行驶轨迹偏离制定的行车路线时能够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重新制定/显示行车路线,路线规划模式指的是根据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制定/显示行车路线、监控/显示车辆的实际行驶轨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2中,当用户选取预约补能的方式对车辆补能时,会根据用户输入的预约补能指令获取并存储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约补能信息查询操作即可检测处是否存在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3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行车模式采取不同的判断方法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具体而言,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若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不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步骤1: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定行驶路线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是否相同。具体地,若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相同,则转至步骤2;若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不同,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步骤2: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若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不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在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地,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若接收到,则表明用户根据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决定重新设置预约补能,此时可以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行车模式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来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具体而言,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预约补能地点(即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的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车辆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约补能地点(即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的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在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在接收到用户根据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之后,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二次确认步骤。具体地,预约补能二次确认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根据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之后,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与显示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判断是否接到用户反馈的确认预约指令:若接收到确认预约指令,表明用户根据显示的预约补能信息确认执行预约补能,此时可以继续执行上述“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即根据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若未接收到确认预约指令,表明用户根据显示的预约补能信息决定取消执行预约补能,此时停止执行上述“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在执行“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信息操作步骤。具体地,预约补能信息操作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操作指令对预约补能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信息操作指令可以包括查看预约补能信息指令、修改预约补能信息指令和取消预约补能指令,即相应地可以对预约补能信息进行查看、修改和取消操作,其中,修改操作指的是修改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时间等信息,取消操作指的是取消预约补能。通过上述步骤,用户可以在确认预约补能之后随时查看、修改和取消预约补能。

继续参阅附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图1所示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在“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之后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提醒步骤。具体地,预约补能提醒步骤包括:

步骤1: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预设半径,确定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

步骤2:判断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内是否存在预约补能地点。具体地,若存在预约补能地点,则表明用户已经选取了预约补能,因此不进行提醒;若不存在预约补能地点,则转至步骤3。

步骤3:根据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是否为特定类型目的地。具体地,若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不是特定类型目的地,则不进行提醒;若下一个行驶目的地是特定类型目的地,则转至步骤4。

步骤4:根据剩余能量以及下一个行驶目的地的位置,预测车辆达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后的剩余能量。

步骤5:判断预测到的剩余能量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能量阈值。具体地,若预测到的剩余能量小于等于预设的能量阈值,则输出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以便提醒用户可以选用预约补能;若预测到的剩余能量大于预设的能量阈值,则不进行提醒。其中,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和/或预约补能按键光显提示信息,预约补能按键光显提示信息可以是灯光闪烁、特定颜色灯光常亮等。

在本实施例中特定类型目的地指的是车辆停留预测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的目的地,而预设半径远小于车辆与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例如,特定类型目的地可以是商场,当车辆与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是10km时,预设半径可以是1km。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输出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具体地,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若接收到,则表明用户根据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决定进行预约补能,此时可以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的具体步骤与前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在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下的“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的步骤”的具体步骤相同,为了描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用户根据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之后,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二次确认步骤,而该“预约补能二次确认步骤”的具体步骤与前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在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下的“预约补能二次确认步骤”的具体步骤相同,为了描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再次参阅附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1所示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还可以包括车辆辅助补能启动判断步骤。具体地,车辆辅助补能启动判断步骤包括:

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辅助补能请求信号:若接收到,表示车辆辅助补能已被启动,则执行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即执行步骤s101至步骤s105);若未接收到,表示车辆辅助补能未被启动,则不执行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5中,可以根据车辆是否能够达到补能资源来对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补能资源区分显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补能资源显示方法的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显示补能资源:

步骤s201: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补能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搜索范围取决于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范围。例如,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范围是200km,则预设搜索范围可以是以车辆当前位置为中心且100km为半径的区域。

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可以包括补能资源的补能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运营商信息、和/或补能资源的付费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和/或车辆行驶场景、和/或用户补能喜好特征。具体而言,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可以包括免费停车和/或有休息场所,车辆行驶场景可以包括高速场景和非高速场景,用户补能喜好特征可以包括补能最快、和/或费用最低、和/或距离最近。可选的,当车辆是电动汽车时,补能资源的补能方式可以包括使用换电站更换动力电池、和/或使用直流充电资源充电、和/或使用交流充电资源充电。

步骤s202: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即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可达补能资源指的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非可达补能资源指的是车辆不能够达到的目标补能资源。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使用不同的颜色分别显示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202,在根据判断结果对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之前,还可以包括补能资源聚类步骤。具体地,补能资源聚类步骤包括:

判断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比例尺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若地图显示比例尺大于等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则分别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聚类操作并且根据聚类操作结果对可达补能资源与所述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若地图显示比例尺小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则直接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继续参阅附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202之后还可以包括更新显示步骤。具体地,更新显示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当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时,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重新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而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105中,可以根据车辆额剩余能量和行车模式对补能资源进行推荐显示,即向用户推荐并显示适用于当前车辆的优质补能资源。下面结合附图3对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补能资源推荐显示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补能资源推荐显示方法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补能资源进行推荐显示:

步骤s301:根据剩余能量确定车辆能够行驶到的行车范围。

步骤s302:判断行车范围的半径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半径阈值。具体地,当行车范围的半径大于等于预设的半径阈值时,转至步骤s303;当行车范围的半径小于预设的半径阈值时,转至步骤s304。

步骤s303: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半径阈值,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同时,在确定出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后转至步骤s305。

步骤s304:直接根据行车范围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

步骤s305:根据行车模式以及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

步骤s306:分别获取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状态以及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时间,并且根据使用状态和时间判断车辆到达可推荐补能资源时可推荐补能资源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步骤s307: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03中,可以根据行车模式确定半径阈值。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行车模式选取不同的半径阈值。具体而言,车辆巡航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大于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例如,车辆巡航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是10km,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是5km。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05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行车模式采取不同的获取方法来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

具体而言,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将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根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每个可达补能资源的位置,获取位于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可达补能资源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当车辆未行驶在高速公路时,直接将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07中,除了可以将“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所有可推荐补能资源”直接进行推荐显示以外,还可以对这些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二次筛选,以选择出更佳的补能资源,下面结合附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推荐补能资源二次筛选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推荐补能资源二次筛选方法的主要步骤。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二次筛选:

步骤s401:获取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特征信息。

步骤s402:根据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每类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具体地,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转至步骤s403;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转至步骤s404。

步骤s403:放弃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同时,当放弃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后,结束对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分析工作。

步骤s404:继续判断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均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具体地,当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均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转至步骤s406;当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中至少有一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转至步骤s405;

步骤s405:继续判断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下一个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步骤s406:直接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401中,可推荐补能资源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用户使用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历史记录信息以及车辆到达时的环境信息。

具体而言,历史记录信息可以包括当前车辆用户对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和使用次数,以及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记录信息,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指的是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能量输出功率、位置和质量等能够表征补能资源性质的信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是电动汽车且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时,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充电功率以及可推荐补能资源与车辆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402中,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可以根据每类特征信息的重要程度优先级来确定。例如,当特征信息包括充电功率、可推荐补能资源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当前车辆用户对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和使用次数,以及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记录信息,车辆到达时的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这8类特征信息时,若这8类特征信息的重要程度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充电功率、距离、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时间信息、天气信息、使用次数和使用记录信息”,则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由先至后依次是:“充电功率、距离、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时间信息、天气信息、使用次数和使用记录信息”。

下面以上述特征信息以及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推荐补能资源二次筛选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二次筛选:

步骤1:判断每个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充电功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功率阈值,根据判断结果选取充电功率大于等于功率阈值的可推荐补能资源(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1)。

步骤2: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1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1;若否,则转至步骤3。

步骤3: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1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根据判断结果选取距离小于等于距离阈值的可推荐补能资源1(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1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2)。

步骤4: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2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2;若否,则转至步骤5。

步骤5: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2是否被当前车辆用户收藏过,根据判断结果选取被用户收藏过的可推荐补能资源2(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2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3)。

步骤6: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3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3;若否,则转至步骤7。

步骤7:判断当前车辆用户对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3的评价等级是否为高评价等级,根据判断结果选取高评价等级的可推荐补能资源3(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3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4)。

步骤8: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4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4;若否,则转至步骤9。

步骤9:判断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4的时间是否处于特定时间段,根据判断结果选取具有与特定时间段对应的环境特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4(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4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5)。

例如,当特定时间段是用餐时段时,对应的环境特征是可推荐补能资源4附近存在餐饮资源;当特定时间段是深夜时段时,对应的环境特征是可推荐补能资源4附近存在住宿资源。

步骤10: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5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5;若否,则转至步骤11。

步骤11:判断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5的天气是否为恶劣天气(如高温、严寒、雨雪等天气):若是,则选取位于室内的可推荐补能资源5;若否,则选取所有的可推荐补能资源5(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5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6)

步骤12: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6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6;若否,则转至步骤13。

步骤13:获取当前车辆用户对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6的使用次数并且选取使用次数最多的可推荐补能资源6(为了便于描述,将当前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6描述为可推荐补能资源7)。

步骤14:判断可推荐补能资源7的数量是否为1: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可推荐补能资源7;若否,则转至步骤15。

步骤15:判断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7,根据判断结果选取其他车辆用户使用过的可推荐补能资源7,对选取到的可推荐补能资源7进行推荐显示。

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仅提供了一种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一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增加、替换和删除某些特征信息,以及调整特征信息的重要程度优先级,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s307之后,还可以包括引导车辆行驶至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具体地,引导车辆行驶至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结果反馈的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若接到,则根据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获取用户选取的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并且根据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若未接收到,则不执行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操作。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显示装置是触控装置时,执行补能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在看到车辆显示装置显示的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结果后,在车辆显示装置点选相应补能资源的图标所产生的触控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行车模式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来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具体而言,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车辆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在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补能系统,下面结合附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进行具体说明。

参阅附图5,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辅助补能系统的主要结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辅助补能系统主要包括:车辆信息获取装置11、预约补能信息检测装置12、第一辅助补能装置13和第二辅助补能装置。具体而言,车辆信息获取装置11可以被配置成在检测到车辆低能量提醒信号后,获取车辆的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预约补能信息检测装置12可以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检测到当前车辆的预约补能信息;第一辅助补能装置13可以被配置成当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行车模式、剩余能量和预约补能信息中的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输出预约调整提示信息;若否,则根据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第二辅助补能装置14可以被配置成当未检测到预约补能信息时,根据行车模式和所述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

可选的,预约调整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辅助补能装置13可以包括第一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第一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辅助补能装置13可以包括第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第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模块被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定行驶路线和预约补能地点,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是否相同,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相同时,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预约补能地点:若是,则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若否,则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当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与预约补能地点不同时,不需要调整预约补能地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5所示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还可以包括资源显示装置,该资源显示装置可以被配置成接收第一辅助补能装置和第二辅助补能装置的指令,根据指令、行车模式和剩余能量对补能资源进行筛选与显示;资源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资源筛选模块和资源显示模块;资源筛选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目标补能资源;资源显示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其中,预设搜索范围取决于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范围。

可选的,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可以包括补能资源的补能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运营商信息、和/或补能资源的付费方式、和/或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和/或车辆行驶场景、和/或用户补能喜好特征。而补能资源的周边环境特征可以包括免费停车和/或有休息场所;车辆行驶场景可以包括高速场景和非高速场景;用户补能喜好特征可以包括补能最快、和/或费用最低、和/或距离最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资源显示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子模块,该第一显示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判断车辆显示装置的地图显示比例尺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比例尺阈值:若是,则分别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聚类操作并且根据聚类操作结果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若否,则直接对可达补能资源与非可达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其中,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能够到达的目标补能资源,非可达补能资源是车辆不能够达到的目标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资源显示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子模块,该第二显示子模块可以包括行车范围确定子模块、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确定子模块、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可推荐补能资源状态判断子模块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行车范围确定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根据剩余能量确定车辆能够行驶到的行车范围;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确定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判断行车范围的半径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半径阈值:若是,则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半径阈值,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若否,则直接根据行车范围确定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根据行车模式以及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的可达补能资源,获取可推荐补能资源;可推荐补能资源状态判断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分别获取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状态以及车辆到达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时间,并且根据使用状态和时间判断车辆到达可推荐补能资源时可推荐补能资源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根据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进行补能资源推荐显示。

可选的,预设的半径阈值取决于行车模式,并且车辆巡航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大于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对应的半径阈值。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将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可推荐补能资源获取子模块还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当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根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补能资源推荐范围内每个可达补能资源的位置,获取位于车辆行驶方向前方的可达补能资源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当车辆未行驶在高速公路时,直接将补能资源推荐范围的所有可达补能资源都作为可推荐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5所示的车辆辅助补能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车辆引导装置,该第一车辆引导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显示的补能资源推荐显示结果反馈的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若是,则根据执行补能控制指令获取用户选取的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并且根据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车辆引导装置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车辆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所述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车辆引导装置还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位置,在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执行补能的可推荐补能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补能资源推荐显示子模块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在车辆到达时处于空闲状态的可推荐补能资源的特征信息;

根据预设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判断顺序,依次判断每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每类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时,继续判断其他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均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若是,则直接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若否,则继续判断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下一个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是否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

当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当前判断类型的特征信息不符合对应的资源推荐条件,则放弃推荐显示所述某个可推荐补能资源。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属性信息、用户使用可推荐补能资源的历史记录信息以及车辆到达时的环境信息。当车辆是电动汽车,补能资源是充电资源时,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充电功率以及可推荐补能资源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历史记录信息可以包括当前车辆用户对可推荐补能资源的资源收藏信息、资源评价信息和使用次数,以及其他车辆用户是否使用过可推荐补能资源的使用记录信息,环境信息可以包括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资源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更新模块,该显示更新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是否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当检测到显示更新指令时,根据预设的补能资源筛选类别重新对预设搜索范围内的补能资源进行筛选,得到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而根据剩余能量判断车辆是否能够到达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并且根据判断结果对更新后的目标补能资源进行区分显示。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二辅助补能装置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提醒模块,该预约补能提醒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执行以下操作:

以车辆的当前位置为中心并根据预设半径,确定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

判断预约补能地点搜索范围内是否存在预约补能地点,当不存在预约补能地点时,根据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判断车辆的下一个行驶目的地是否为特定类型目的地:若是,则根据剩余能量以及下一个行驶目的地的位置,预测车辆达到下一个行驶目的地后的剩余能量;

判断预测到的剩余能量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能量阈值:若是,则输出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特定类型目的地是车辆停留预测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的目的地,预设半径远小于车辆与下一个行驶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语音提示信息、和/或文字提示信息、和/或图像提示信息、和/或预约补能按键光显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5所示的车辆补能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车辆引导装置,该第二车辆引导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预约调整提示信息或选用预约补能的提示信息反馈的预约补能指令,当接收到预约补能指令时,根据预约补能指令获取相应的预约补能信息并且根据预约补能信息中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引导车辆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二车辆引导装置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巡航模式时,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以及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进行行驶路线规划操作,以便能够根据规划后的行车路线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二车辆引导装置还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当行车模式是车辆导航/路线规划模式时,获取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并且根据预约补能地点的位置,在预定行驶路线中增加新的途经点,以便车辆能够行驶至预约补能地点。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第二车辆引导装置可以包括预约确认模块,该预约确认模块可以被配置成显示预约补能信息并且判断是否接到用户反馈的确认预约指令:若是,则根据行车模式执行相应的车辆引导操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5所示的车辆补能系统还可以包括预约补能信息操作装置,该预约补能信息操作装置可以被配置成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操作指令对预约补能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信息操作指令可以包括查看预约补能信息指令、修改预约补能信息指令和取消预约补能指令。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图5所示的车辆补能系统还可以包括辅助补能启动装置,该辅助补能启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辅助补能请求信号:若是,则启动车辆辅助补能系统。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资源显示模块可以被进一步配置成对目标补能资源进行颜色区分显示。

要说明的是,上述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实施例以用于执行上述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实施例,其技术原理、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似,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车辆辅助补能系统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上述车辆辅助补能系统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等,其中,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串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或寄存器等,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cpld/fpga、dsp、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未在图5中示出。

应该理解,图5中的各个模块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各模块可以具有任意的数量。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多条程序,并且这些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更进一步地,基于上述车辆辅助补能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适于存储多条程序,并且这些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辅助补能方法。

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pc程序和pc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pc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单词“包括”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pc来实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