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1109发布日期:2020-03-17 19:0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探伤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



背景技术:

探伤机一般为无损探伤,探伤机专供造船、石油、化工、机械、航天、交通和建筑等工业部门检查船体、管道、高压容器、锅炉、飞机、车辆和桥梁等材料、零部件加工焊接质量,以及各种轻金属、橡胶、陶瓷等加工件的质量。能够显示出材料加工成的零件和焊接的表面及内部缺陷,以评定制品的质量。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可检出材料表面的极细微裂纹、发纹、白点、折叠、夹杂物等缺陷,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且能直观的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检查缺陷的重复性好。在管材、棒材、型材、焊接件、机加工件、锻件探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压力容器和轴承的定检中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氧气瓶为了保证继续使用的安全性,一般会进行定期的探伤检测,但是氧气瓶的外部结构一般为圆形结构,在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不断的进行人工翻转,且在翻转时不容易定位,还可能会发生回转的情况,就会大大降低探伤的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包括底柱、固定板、探伤机本体、移动结构、升降结构、夹持结构、转动结构、标记结构和润滑结构,用于起到支撑和安装其他零部件的两个所述底柱之间固定用于起连接固定作用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在两个所述底柱相背的一端固定用于对空氧气瓶进行探伤的所述探伤机本体,在两个所述底柱的顶端安装用于推动氧气瓶进入所述探伤机本体进行探伤的所述移动结构;在所述移动结构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氧气瓶进行放置并调节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在所述移动结构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所述升降结构上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的所述夹持结构;在所述移动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夹持的氧气瓶进行转动的所述转动结构,在所述探伤机本体的一端安装用于对氧气瓶探伤处进行快速标记的所述标记结构,在所述移动结构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所述移动结构进行润滑的所述润滑结构。

具体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滑轨、滑块、固定座、丝杆、电机和转套,在两个所述底柱的顶端分别固定所述滑轨,在两个所述滑轨背离所述底柱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在所述滑块背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固定所述固定座,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丝杆,在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所述转套,且所述转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

具体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摇把、放置套、橡胶垫、滑杆、限位块、齿条、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在所述滑杆的顶端呈垂直关系固定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放置套,在所述放置套背离所述滑杆的一端胶结所述橡胶垫,在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背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所述齿条,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的外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直径,在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位置呈垂直关系固定所述第一摇把,且所述第一摇把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二摇把、滑槽、第一轴承、固定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摇把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所述滑槽,在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摇把贯穿所述固定块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固定块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

具体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立板、第二轴承、夹套、防护套、第三摇把、连接板、第三齿轮、限位杆、安装板和第二弹簧,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有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立板,其中一个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另一个所述立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在所述立板上固定所述第二轴承,呈漏斗状结构的所述夹套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夹套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摇把,在所述立板的一端固定所述防护套,且所述第三摇把贯穿所述防护套并与所述防护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摇把的外部固定所述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防护套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三齿轮的一端固定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防护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弹簧。

具体的,所述标记结构包括气缸、储墨盒、滑套、海绵、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弹簧,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探伤机本体,在所述气缸的底端固定内部带有容纳空腔的所述储墨盒,在所述储墨盒的内部滑动来接有所述滑套,在所述滑套的底端固定所述海绵,在所述滑套的内部设置截面呈环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流道,在所述储墨盒的内部设置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滑套和所述储墨盒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三弹簧。

具体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储油槽、固定柱、顶杆、横杆、第四弹簧、第一密封塞、第一油管、第二密封塞和第二油管,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所述储油槽,在所述底柱的一端呈线性等距分布有多个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固定柱,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顶杆,在所述顶杆背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所述横杆,在所述横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四弹簧,在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塞,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一油管,在所述横杆背离所述第一密封塞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塞,在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油管,且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均可与所述储油槽的内部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通过移动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氧气瓶的推进和推出,从而方便氧气瓶的检测和放置,即探伤机本体固定于底柱的中心位置,且由于固定氧气瓶的固定座通过滑轨和滑块与底柱滑动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对氧气瓶进行探伤时,方便将氧气瓶推入探伤机本体的内部进行检测,在安装和取下氧气瓶时,只需将固定座从探伤机本体的底端推出即可,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氧气瓶的安装和卸下,且由于固定座的滑动动力来自转套、丝杆以及电机的配合,通过丝杆的传动精度较高的特点,从而能够较为精确的对氧气瓶进行探伤。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通过在移动结构的内部安装升降结构,既能够将氧气瓶进行临时放置,还能够调节氧气瓶的高度,从而能够方便夹持结构对氧气瓶进行精准夹持,再配合转动结构的转动,从而既能够方便对不同直径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还能够实现氧气瓶的转动检测,从而能够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即在需要检测氧气瓶使,先将待检测的氧气瓶放置在放置套上,然后即可根据氧气瓶的实际直径,在外部转动第一摇把,由于第一摇把的外部固定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又与第一齿轮啮合,因此在转动第一摇把时即可实现第一齿轮的转动,第一齿轮能够通过齿条控制固定放置套的滑杆在固定座的内部上下升降,即通过在外部转动第一摇把即可实现放置套上的氧气瓶的升降,从而能够便于精确的调整氧气瓶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氧气瓶的中心线能够与两个夹套的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较为精准的对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第一齿轮的外部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外部直径,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既能够达到省力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调节更加精准的作用,当氧气瓶调整至与两个夹套的中心线重合时,只需转动第二摇把,由于第二摇把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且还与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的固定块螺纹连接,因此,只需转动第二摇把即可实现固定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且由于固定块与其中一个立板固定连接,固定块滑动,即可实现其中一个夹套向另一个夹套靠近,且由于两个夹套均为漏斗状结构,从而能够方便对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夹套与立板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且由于第三摇把通过连接板与其中一个夹套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第三摇把时,即可实现整个氧气瓶的转动,从而能够方便对氧气瓶进行360°旋转检测,且由于在夹套的外部固定防护套,在防护套的内部转动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三摇把固定连接,在防护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和限位杆,且限位杆的截面为梯形结构,限位杆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只能够进行单向转动,避免了在检测时氧气瓶出现回转的想象,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通过在探伤机本体上设置标记结构,能够实现对探伤位置的快速标记,从而能够方便后续对氧气瓶的修补工作,即由于储存墨汁的储墨盒与气缸固定连接,因此储墨盒能够在气缸的工作下进行快速下降和收回工作,当需要在氧气瓶的探伤位置进行标记时,气缸就会推动储墨盒快速下降,当滑动连接在储墨盒内部的滑套未与氧气瓶表面抵触时,滑套内部的第一流道和储墨盒内部的第二流道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处于不相通状态,此时固定在滑套内部的海绵没有墨水供应,既能够避免墨水滴落,又能够避免墨水浪费,当滑套与氧气瓶抵触后,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通,储墨盒内部的墨水就会进入海绵的内部,此时就能够完成在氧气瓶的表面标记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后续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在移动结构工作过程中能够同步带动润滑结构进行工作,通过润滑结构的工作,能够对移动结构进行及时的润滑工作,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移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且还不需要人工间断性刷油,还能够节省人力,即由于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储油的储油槽,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两个油管,第一油管通向滑轨,第二油管通向丝杆,在正常状态下时,两个油管被两个密封塞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堵塞了,从而能够避免在不使用时储油槽的内部润滑油流出造成浪费,当固定座在工作时,能够带动顶杆一起移动,由于在底柱的一端固定多个呈线性分布的固定柱,通过顶杆与固定柱的配合使用,能够在顶杆抵触固定柱时,顶杆上滑,此时两个油管与储油槽的内部相通,储油槽内部的润滑油就会进入两个油管,再从两个油管分别滴在滑轨和丝杆上,从而能够方便对滑轨和丝杆进行及时的润滑,避免滑轨和丝杆在使用时出现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柱和移动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升降结构和夹持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标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底柱和润滑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柱,2、固定板,3、探伤机本体,4、移动结构,41、滑轨,42、滑块,43、固定座,44、丝杆,45、电机,46、转套,5、升降结构,51、第一摇把,52、放置套,53、橡胶垫,54、滑杆,55、限位块,56、齿条,57、转轴,58、第一齿轮,59、第二齿轮,6、夹持结构,61、第二摇把,62、滑槽,63、第一轴承,64、固定块,65、第一弹簧,7、转动结构,71、立板,72、第二轴承,73、夹套,74、防护套,75、第三摇把,76、连接板,77、第三齿轮,78、限位杆,79、安装板,79a、第二弹簧,8、标记结构,81、气缸,82、储墨盒,83、滑套,84、海绵,85、第一流道,86、第二流道,87、第三弹簧,9、润滑结构,91、储油槽,92、固定柱,93、顶杆,94、横杆,95、第四弹簧,96、第一密封塞,97、第一油管,98、第二密封塞,99、第二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标记损害点的探伤机,包括底柱1、固定板2、探伤机本体3、移动结构4、升降结构5、夹持结构6、转动结构7、标记结构8和润滑结构9,用于起到支撑和安装其他零部件的两个所述底柱1之间固定用于起连接固定作用的两个所述固定板2;在两个所述底柱1相背的一端固定用于对空氧气瓶进行探伤的所述探伤机本体3,在两个所述底柱1的顶端安装用于推动氧气瓶进入所述探伤机本体3进行探伤的所述移动结构4;在所述移动结构4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氧气瓶进行放置并调节高度的所述升降结构5,在所述移动结构4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所述升降结构5上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的所述夹持结构6;在所述移动结构4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夹持的氧气瓶进行转动的所述转动结构7,在所述探伤机本体3的一端安装用于对氧气瓶探伤处进行快速标记的所述标记结构8,在所述移动结构4的内部设置用于对所述移动结构4进行润滑的所述润滑结构9。

具体的,所述移动结构4包括滑轨41、滑块42、固定座43、丝杆44、电机45和转套46,在两个所述底柱1的顶端分别固定所述滑轨41,在两个所述滑轨41背离所述底柱1的一端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42,在所述滑块42背离所述滑轨41的一端固定所述固定座43,在两个所述固定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丝杆44,在所述丝杆44的外部螺纹连接有所述转套46,且所述转套4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4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所述电机45,且所述电机45与所述丝杆44连接,由于固定氧气瓶的所述固定座43通过所述滑轨41和所述滑块42与所述底柱1滑动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对氧气瓶进行探伤时,方便将氧气瓶推入所述探伤机本体3的内部进行检测,在安装和取下氧气瓶时,只需将所述固定座43从所述探伤机本体3的底端推出即可,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氧气瓶的安装和卸下,且由于所述固定座43的滑动动力来自所述转套46、所述丝杆44以及所述电机45的配合,通过所述丝杆44的传动精度较高的特点,从而能够较为精确的对氧气瓶进行探伤。

具体的,所述升降结构5包括第一摇把51、放置套52、橡胶垫53、滑杆54、限位块55、齿条56、转轴57、第一齿轮58和第二齿轮59,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滑杆54,在所述滑杆54的顶端呈垂直关系固定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放置套52,在所述放置套52背离所述滑杆54的一端胶结所述橡胶垫53,在所述滑杆54的一端固定所述限位块55,且所述限位块55与所述固定座43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54背离所述限位块55的一端固定所述齿条56,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58通过所述转轴57与所述固定座43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58与所述齿条56啮合,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59,所述第一齿轮58和所述第二齿轮59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58的外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59的外部直径,在所述第二齿轮59的中心位置呈垂直关系固定所述第一摇把51,且所述第一摇把51与所述固定座43转动连接,在需要检测氧气瓶使,先将待检测的氧气瓶放置在所述放置套52上,然后即可根据氧气瓶的实际直径,在外部转动所述第一摇把51,由于所述第一摇把51的外部固定第二齿轮59,所述第二齿轮59又与所述第一齿轮58啮合,因此在转动所述第一摇把51时即可实现所述第一齿轮58的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8能够通过所述齿条56控制固定所述放置套52的所述滑杆54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上下升降,即通过在外部转动所述第一摇把51即可实现所述放置套52上的氧气瓶的升降,从而能够便于精确的调整氧气瓶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氧气瓶的中心线能够与两个所述夹套73的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较为精准的对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所述第一齿轮58的外部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59的外部直径,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既能够达到省力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调节更加精准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夹持结构6包括第二摇把61、滑槽62、第一轴承63、固定块64和第一弹簧65,所述第二摇把61通过所述第一轴承63与所述固定座43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有所述滑槽62,在所述滑槽6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固定块64,所述第二摇把61贯穿所述固定块64并与所述固定块64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43和所述固定块64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弹簧65,当氧气瓶调整至与两个所述夹套73的中心线重合时,只需转动所述第二摇把61,由于所述第二摇把61与所述固定座43转动连接,且还与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62内部的所述固定块64螺纹连接,因此,只需转动所述第二摇把61即可实现所述固定块64在所述滑槽62的内部滑动。

具体的,所述转动结构7包括立板71、第二轴承72、夹套73、防护套74、第三摇把75、连接板76、第三齿轮77、限位杆78、安装板79和第二弹簧79a,在所述固定座43的顶端设有两个呈平行关系的所述立板71,其中一个所述立板71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3,另一个所述立板71固定于所述固定块64,在所述立板71上固定所述第二轴承72,呈漏斗状结构的所述夹套73通过所述第二轴承72与所述立板71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夹套73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接板76,在所述连接板76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摇把75,在所述立板71的一端固定所述防护套74,且所述第三摇把75贯穿所述防护套74并与所述防护套7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摇把75的外部固定所述第三齿轮77,且所述第三齿轮77与所述防护套74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套7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安装板79,在所述安装板79靠近所述第三齿轮77的一端固定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限位杆78,且所述限位杆78与所述防护套74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79背离所述限位杆78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弹簧79a,由于所述固定块64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板7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4滑动,即可实现其中一个所述夹套73向另一个所述夹套73靠近,且由于两个所述夹套73均为漏斗状结构,从而能够方便对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所述夹套73与所述立板71通过所述第二轴承72转动连接,且由于所述第三摇把75通过所述连接板76与其中一个所述夹套73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所述第三摇把75时,即可实现整个氧气瓶的转动,从而能够方便对氧气瓶进行360°旋转检测,且由于在所述夹套73的外部固定所述防护套74,在所述防护套74的内部转动所述第三齿轮77,且所述第三齿轮77与所述第三摇把75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套7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安装板79和所述限位杆78,且所述限位杆78的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限位杆78在所述第二弹簧79a的弹力作用下,只能够进行单向转动,避免了在检测时氧气瓶出现回转的想象,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标记结构8包括气缸81、储墨盒82、滑套83、海绵84、第一流道85、第二流道86和第三弹簧87,所述气缸81固定于所述探伤机本体3,在所述气缸81的底端固定内部带有容纳空腔的所述储墨盒82,在所述储墨盒82的内部滑动来接有所述滑套83,在所述滑套83的底端固定所述海绵84,在所述滑套83的内部设置截面呈环形结构的所述第一流道85,在所述储墨盒82的内部设置截面呈弧形结构的所述第二流道86,在所述滑套83和所述储墨盒82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三弹簧87,由于储存墨汁的所述储墨盒82与所述气缸81固定连接,因此所述储墨盒82能够在所述气缸的工作下进行快速下降和收回工作,当需要在氧气瓶的探伤位置进行标记时,所述气缸81就会推动所述储墨盒82快速下降,当滑动连接在所述储墨盒82内部的所述滑套83未与氧气瓶表面抵触时,所述滑套83内部的所述第一流道85和所述储墨盒82内部的所述第二流道86在所述第三弹簧87的弹力作用下处于不相通状态,此时固定在所述滑套83内部的所述海绵84没有墨水供应,既能够避免墨水滴落,又能够避免墨水浪费,当所述滑套83与氧气瓶抵触后,所述第一流道85与所述第二流道86相通,所述储墨盒82内部的墨水就会进入所述海绵84的内部,此时就能够完成在氧气瓶的表面标记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后续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

具体的,所述润滑结构9包括储油槽91、固定柱92、顶杆93、横杆94、第四弹簧95、第一密封塞96、第一油管97、第二密封塞98和第二油管99,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所述储油槽91,在所述底柱1的一端呈线性等距分布有多个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固定柱92,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顶杆93,在所述顶杆93背离所述固定柱92的一端固定所述横杆94,在所述横杆94和所述固定座43之间夹持固定所述第四弹簧95,在所述横杆94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塞96,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一油管97,在所述横杆94背离所述第一密封塞96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密封塞98,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油管99,且所述第一油管97和所述第二油管99均可与所述储油槽91的内部相通,由于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储油的所述储油槽91,在所述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两个油管,所述第一油管97通向所述滑轨41,所述第二油管99通向所述丝杆44,在正常状态下时,两个油管被两个密封塞在所述第四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堵塞了,从而能够避免在不使用时所述储油槽91的内部润滑油流出造成浪费,当所述固定座43在工作时,能够带动所述顶杆93一起移动,由于在所述底柱1的一端固定多个呈线性分布的所述固定柱92,通过所述顶杆93与所述固定柱92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所述顶杆93抵触所述固定柱92时,所述顶杆92上滑,此时两个油管与所述储油槽91的内部相通,所述储油槽91内部的润滑油就会进入两个油管,再从两个油管分别滴在所述滑轨41和所述丝杆44上,从而能够方便对所述滑轨41和所述丝杆44进行及时的润滑,避免所述滑轨41和所述丝杆44在使用时出现卡死的情况。

在使用时,在需要检测氧气瓶使,先将待检测的氧气瓶放置在放置套52上,然后即可根据氧气瓶的实际直径,在外部转动第一摇把51,由于第一摇把51的外部固定第二齿轮59,第二齿轮59又与第一齿轮58啮合,因此在转动第一摇把51时即可实现第一齿轮58的转动,第一齿轮58能够通过齿条56控制固定放置套52的滑杆54在固定座43的内部上下升降,即通过在外部转动第一摇把51即可实现放置套52上的氧气瓶的升降,从而能够便于精确的调整氧气瓶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氧气瓶的中心线能够与两个夹套73的中心线重合,从而能够较为精准的对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第一齿轮58的外部直径大于第二齿轮59的外部直径,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既能够达到省力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调节更加精准的作用;当氧气瓶调整至与两个夹套73的中心线重合时,只需转动第二摇把61,由于第二摇把61与固定座43转动连接,且还与滑动连接在滑槽62内部的固定块64螺纹连接,因此,只需转动第二摇把61即可实现固定块64在滑槽62的内部滑动,且由于固定块64与其中一个立板71固定连接,固定块64滑动,即可实现其中一个夹套73向另一个夹套73靠近,且由于两个夹套73均为漏斗状结构,从而能够方便对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氧气瓶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夹套73与立板71通过第二轴承72转动连接,且由于第三摇把75通过连接板76与其中一个夹套73固定连接,因此在转动第三摇把75时,即可实现整个氧气瓶的转动,从而能够方便对氧气瓶进行360°旋转检测,且由于在夹套73的外部固定防护套74,在防护套74的内部转动第三齿轮77,且第三齿轮77与第三摇把75固定连接,在防护套7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79和限位杆78,且限位杆78的截面为梯形结构,限位杆78在第二弹簧79a的弹力作用下,只能够进行单向转动,避免了在检测时氧气瓶出现回转的想象,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由于固定氧气瓶的固定座43通过滑轨41和滑块42与底柱1滑动连接,从而能够在需要对氧气瓶进行探伤时,方便将氧气瓶推入探伤机本体3的内部进行检测,在安装和取下氧气瓶时,只需将固定座43从探伤机本体3的底端推出即可,从而能够方便进行氧气瓶的安装和卸下,且由于固定座43的滑动动力来自转套46、丝杆44以及电机45的配合,通过丝杆44的传动精度较高的特点,从而能够较为精确的对氧气瓶进行探伤;由于储存墨汁的储墨盒82与气缸81固定连接,因此储墨盒82能够在气缸的工作下进行快速下降和收回工作,当需要在氧气瓶的探伤位置进行标记时,气缸81就会推动储墨盒82快速下降,当滑动连接在储墨盒82内部的滑套83未与氧气瓶表面抵触时,滑套83内部的第一流道85和储墨盒82内部的第二流道86在第三弹簧87的弹力作用下处于不相通状态,此时固定在滑套83内部的海绵84没有墨水供应,既能够避免墨水滴落,又能够避免墨水浪费,当滑套83与氧气瓶抵触后,第一流道85与第二流道86相通,储墨盒82内部的墨水就会进入海绵84的内部,此时就能够完成在氧气瓶的表面标记工作,从而能够便于后续维修人员的维修工作;由于在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储油的储油槽91,在固定座43的内部设置两个油管,第一油管97通向滑轨41,第二油管99通向丝杆44,在正常状态下时,两个油管被两个密封塞在第四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堵塞了,从而能够避免在不使用时储油槽91的内部润滑油流出造成浪费,当固定座43在工作时,能够带动顶杆93一起移动,由于在底柱1的一端固定多个呈线性分布的固定柱92,通过顶杆93与固定柱92的配合使用,能够在顶杆93抵触固定柱92时,顶杆92上滑,此时两个油管与储油槽91的内部相通,储油槽91内部的润滑油就会进入两个油管,再从两个油管分别滴在滑轨41和丝杆44上,从而能够方便对滑轨41和丝杆44进行及时的润滑,避免滑轨41和丝杆44在使用时出现卡死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