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5990发布日期:2020-04-07 16:0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气密测试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测试,主要用来测试生产的工件是否密封完好。通常的测试方法是,在工件表面喷涂肥皂水等可以起泡的液体,然后向工件内充气,使得工件密闭性不良的部分产生气泡,工人观察起泡位置,就可以推断工件出现密闭性不良问题的位置。

在向工件内充气前,需要先将工件对准气孔,通过气孔向工件内充入气体。为了避免充气时工件与气孔之间贴合不够紧密而漏气,工件要尽量牢固地固定在气孔上。常见的工件固定方法是,在气孔周围设置螺孔,每次气密测试时,通过螺丝将工件螺紧在气孔上,测试完毕后,取下螺丝,再取下工件。

目前的气密测试工序中,螺纹固定工件的程序较为繁琐,过于耗费工人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测试工装,用于在测试工件的气密性时,将工件固定在气孔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测试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座、气缸和扣具;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对工件供气的第一气孔,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所述扣具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连接外部气源,所述活塞杆用于驱动所述扣具,使得所述气缸气压升高时,所述扣具将工件夹紧在所述第一气孔上。

优选的,所述扣具包括:夹持部、扣具主体、第一钩部和第二钩部;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一钩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扣具主体的两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抵靠在所述扣具的第一钩部;

所述第二钩部设置在所述扣具主体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一钩部布置在所述扣具的同一侧;

所述活塞杆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钩部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扣具主体的下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使得所述活塞杆运动时,能带动所述扣具围绕所述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二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上设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周边设有定位销,用于对被测产品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为圆形,沿所述第一气孔的直径方向上设有两个定位销,且两个所述定位销分布在所述第一气孔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还设有预设高度的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第一气孔,用于对多个工件进行气密测试。

优选的,所述气缸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在气密测试装置上设置了专门的气动夹具,可以控制气动夹具夹紧或松开工件,避免了螺纹固定工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具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缸与扣具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密测试工装,用于在测试工件的气密性时,将工件固定在固定座上。

传统的气密测试工装是通过在气密测试前,将工件对准气孔,通过螺纹连接将工件固定在气孔上,然后再开始气密性测试。测试完毕后,需要先拆卸掉工件与固定座连接的螺丝,才能拆卸被测工件,工序较为繁琐,尤其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工件,会消耗操作工人的大量时间来安装和拆卸多个螺丝。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气密测试工装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底板10、固定座20、气缸30和扣具40。

其中,底板10上固定安装4个气缸30,每个气缸30上设有螺纹孔,固定座20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在气缸30上。底板10上留有部分空余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气密性测试装置。

固定座20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工件供气的第一气孔201,以及一个连接外部气源的第二气孔202,第一气孔201与第二气孔202在固定座的内部连通;固定座20设有四个凹槽203,每个凹槽203内安装有一个扣具40。每个气缸30包括缸体301和活塞杆302,其中缸体301连接外部气源,操控外部气源可以驱动气缸30的活塞杆302伸缩。

活塞杆302可以驱动扣具40夹紧或松开工件。使用时,将两个工件分别对准一个第一气孔放置。当气缸30的气压升高时,活塞杆302伸长,推动扣具40围绕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在转动过程中,扣具40接触到工件,将工件固定在固定座20上,同时扣具40停止运动,活塞杆302不再伸长。此时工件和第一气孔201紧密贴合,工件和第一气孔201之间不会出现泄漏空气的缝隙,保证气密测试的操作能够正常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气密测试中工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准第一气孔201,在每个第一气孔20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销203。在进行气密测试前,可以将被测工件对准定位销放置,当工件和定位销203完全契合后再控制气缸气源加压,使用气缸30驱动扣具40进行工件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扣具40整体大致呈“丁”字形。请参阅图2,一个扣具40具体可以包括:夹持部401、扣具主体402、第一钩部403和第二钩部404;其中夹持部401与第一钩部403分别设置在扣具主体上端的两侧,构成“丁”字上部,第二钩部404位于扣具40的下端,可以类比于“丁”字下方的钩状结构,扣具40的下端还通过转轴固定在气缸30上。

请参阅图3,一个气缸30包括有缸体301和活塞杆302,当活塞杆302伸长时,抵靠在第一钩部403下方的活塞杆会推动扣具40围绕固定的转轴转动,然后扣具40的夹持部401与工件接触,将工件扣在第一气孔201的被测位置上。活塞杆302的中部还设有通孔,第二钩部404穿过活塞杆302上的通孔,使得活塞杆302缩回时,下压第二钩部404,带动扣具40松开被夹持部401夹紧的工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扣具4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扣具40能够将工件稳定夹持在第一气孔201上即可。每个第一气孔201周围也可以设有其他数量的定位销203,且定位销203的布局方式也可以根据零件形状,设计为其他布局。例如以第一气孔为圆心,顺时针设置3个等距的定位销,方便操作中工人对工件准确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活塞杆302伸缩时的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缸体301与第二气孔202连通,气缸30和被测工件连通同一个外部气源。采用同一个外部气源,可以在对被测工件通入高压气体进行测试的同时,活塞杆302自动驱动扣具40夹紧被测工件,不需要再进行多余的操作控制扣具40。气密测试结束后,外部气源不再供气,气缸30压力降到较低水平,扣具40会自动松开夹紧的工件。并且气缸30和工件的气密测试装置采用一个气源,能够充分利用气密性测试的气源,不需要再为气缸30配备其他的可控气源,进一步降低了气密测试的成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扣具40夹紧时碰伤工件,与工件接触的夹持部401还设有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部,当气缸驱动扣具40转动时,扣具40通过缓冲部与工件接触,将工件固定在固定座20的第一气孔201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还设有预设高度的防滑垫101,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托高底板10,方便搬运时叉车从底板10下方伸进货叉,提高搬运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座上的第一气孔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设置多个第一气孔201,就可以在每个第一气孔201上都布置需要气密测试的工件。在一次气密测试中,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气密测试,大大提高了气密测试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