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6613发布日期:2019-08-09 21:1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体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体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炉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铸造、金属熔炼等毛坯需要进行去除应力和退火的行业中,经常会使用到电动高温炉。如图1所示,高温炉a里面有钢导轨b、耐火砖、砂槽c以及保温棉等部件或结构,在使用时,装有毛坯的平车在高温炉的钢导轨进出和停留以便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等工序。当高温炉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炉体会发生变形、耐火砖烧损导致砂槽变形等问题,因此需要对高温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使用卷尺测量以确定损坏位置和变形量,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需要人工进入高温炉内进行检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炉体检测仪,利用该检测仪检测能够同时且快速检测出高温炉内砂槽与钢导轨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前一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炉体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所述的检测主体底部设有可在钢导轨上行走的行走组件,所述的检测主体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高温炉两侧壁的第一探条,所述的检测主体下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砂槽与钢导轨之间距离的第二探条,所述第二探条内侧的检测主体上设有用于检测两个砂槽之间间距的第三探条;所述的检测仪还包括接收器和显示器,所述的第一探条、第二探条和第三探条均与所述的接收器电性连接,且所述的接收器与显示器电性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通过支撑脚安装在检测主体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行走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板与检测主体连接,且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探条通过第一定位板与检测主体连接,所述的第二探条通过第二定位板与检测主体连接,所述的第三探条通过第三定位板与检测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均与检测主体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显示器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检测主体的后端,且所述的接收器安装在安装架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检测仪,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利用该检测仪检测能够同时且快速检测出高温炉内砂槽与钢导轨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检测仪,用于检测高温炉的变形量,无需人工进入高温炉内进行检测,确保了检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高温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测主体、2-第一探条、3-第二探条、4-第三探条、5-接收器、6-显示器、7-主动轮、8-从动轮、9-支撑脚、10-驱动电机、11-支撑板、12-第一定位板、13-第二定位板、14-第三定位板、15-安装架、a-高温炉、b-钢导轨、c-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体检测仪,包括检测主体1,检测主体1为框架式的钢架,在检测主体1底部设有可在钢导轨b上行走的行走组件,通过行走组件驱使检测主体1在高温炉a内沿钢导轨b行走,在检测主体1上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高温炉a两侧壁的第一探条2,第一探条2共有4个,分别布置在检测主体1的四个边角侧面,在检测主体1下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检测砂槽c与钢导轨b之间距离的第二探条3,第二探条3共有4个,分别布置在检测主体1的前后两端侧面,在第二探条3内侧的检测主体1上设有用于检测两个砂槽c之间间距的第三探条4,第三探条4共有4个,分别布置在检测主体1前后两端的底部;该检测仪还包括接收器5和显示器6,其中,第一探条2、第二探条3和第三探条4均与接收器5电性连接,且接收器5与显示器6电性连接,三个探条均为距离传感器,可以是型号为DME5000-311的距离传感器,三个探条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接收器5在显示器6中显示出来,以便于查看。

优选的,其行走组件包括主动轮7和从动轮8,其中,主动轮7和从动轮8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检测主体1保持水平滑动,且主动轮7和从动轮8均通过支撑脚9安装在检测主体1的前端和后端,主动轮7和从动轮8均与钢导轨b滑动配合;其行走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10,该驱动电机10通过支撑板11与检测主体1连接,以提高驱动电机10的稳定性,且驱动电机10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与主动轮7连接,该传动机构可以为皮带传动机构或涡轮蜗杆的结构,驱动电机10转动带动主动轮7转动,从而实现检测主体1运动。其第一探条2通过第一定位板12与检测主体1连接,第二探条3通过第二定位板13与检测主体1连接,第三探条4通过第三定位板14与检测主体1连接,三个定位板的位置分别与高温炉a内壁位置、砂槽c槽底面位置以及砂槽c内侧面位置相对应,从而使第一探条2靠近高温炉a内壁布置,第二探条3靠近砂槽c槽底面布置,第三探条4靠近砂槽c内侧面布置,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板12、第二定位板13和第三定位板14均与检测主体1相垂直,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其显示器6通过安装架15安装在检测主体1的后端,且接收器5安装在安装架15上,使显示器6竖向布置,一方面提高显示器6和接收器5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从炉外查看信息。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检测仪,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利用该检测仪检测能够同时且快速检测出高温炉内砂槽与钢导轨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一种使用该炉体检测仪对炉体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是以高温炉a内的钢导轨b为基准,利用一个炉体检测仪在钢导轨b上行走,通过炉体检测仪上的探条分别检测出砂槽c与钢导轨b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c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a两侧壁之间的间距,再将检测出的数值分别与标准值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损坏位置和变形量。具体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检测仪放在高温炉a内的钢导轨b上,保持检测仪与钢导轨b垂直接触并按两米为一个检测点使检测仪分段行走,即主动轮7和从动轮8贴合钢导轨b,第一探条2靠近高温炉a的内侧壁,第二探条3靠近砂槽c的槽底面,第三探条4靠近砂槽c的内侧面行走;S2、检测仪上的第二探条3、第三探条4和第一探条2分别检测出每个检测点对应的砂槽c与钢导轨b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c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a两侧壁之间的间距;S3、将每个检测点检测得到的砂槽c与钢导轨b之间的距离、两个砂槽c之间的间距以及高温炉a两侧壁之间的间距分别与原标准值进行比对,确定损坏位置和变形量,当某个数值与原标准值作差得到的差值超出了允许的公差范围,则认为该数值对应的位置发生了变形,需要修复。本实用新型的炉体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高温炉的变形量,无需人工进入高温炉内进行检测,确保了检测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