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6764发布日期:2019-11-05 22:30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



背景技术:

球(如篮球)的表面涩感可以称为球的表面摩擦力,球表面涩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球的手感以及使用者对球的抓附,目前,本领域测试球表面涩感的优劣,大都是让一些运动员进行使用体验,从运动员口中得出球表面涩感的优劣,这样的测试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得出球表面涩感的优劣,但是该测试方法需要人亲自体验,测试方法繁琐,更重要的是得不出能够直观的反应出球表面涩感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直观的对比出球表面涩感优劣的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它包括操作平台、若干个设于操作平台上用于放置球的球座、若干个对应设于球座下方并驱动球座转动的电机、若干个与电机对应连接并调节控制相应电机扭矩的电机驱动器以及设于球座上方并用于给球施加压力的加压组件;

加压组件给对应放置于球座上的球施加相同的压力,电机驱动器控制相应电机以最低扭矩开始转动,并逐渐增加电机的扭矩,直至将被压紧的球转动为止,根据这些使球转动的扭矩数值大小比较球表面摩擦力大小。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该装置能够根据使球转动的扭矩数值大小直观、准确的比较出球表面摩擦力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箱体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1操作平台、2球座、3电机、4电机驱动器、5加压组件、51施压架、52气缸、53加压板、54控制单元B、6显示器、7箱体、71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该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它包括操作平台1、若干个设于操作平台1上用于放置球的球座2、若干个对应设于球座2下方并驱动球座2转动的电机3、若干个与电机3对应连接并调节控制相应电机3扭矩的电机驱动器4以及设于球座2上方并用于给球施加压力的加压组件5;

加压组件5给对应放置于球座2上的球施加相同的压力,电机驱动器4控制相应电机3以最低扭矩开始转动,并逐渐增加电机3的扭矩,直至将被压紧的球转动为止,根据这些使球转动的扭矩数值大小比较球表面摩擦力大小。

所述的球座2、电机3以及电机驱动器4可以均为1个,若球座2、电机3以及电机驱动器4均为1个,那么利用该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对几个球进行表面涩感对比时,可以将一个球先放置于球座2上,利用加压组件5对该球施加压力,电机驱动器4控制电机3以最低扭矩开始转动,并逐渐增加电机3的扭矩,直至将该球转动为止,记录使该球转动的扭矩数据,之后可以将其余的球依上述操作,分别记录使球转动的扭矩,对比这些扭矩数据就能比较出这些球的表面摩擦力大小即球表面涩感,扭矩数值较大的球,表面涩感好,说明其用起来手感好,便于使用者抓附。

所述球座2、电机3以及电机驱动器4可以均为1个以上,如图1-3所示,所述的球座2、电机3以及电机驱动器4均为2个,这样的设计可以对两个球进行同时同步对比测试,且能更好控制加压组件5,使加压组件5对分别放置于球座2上的两个球施加相同的压力,让整个测试操作结果更加准确。

所述的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它还包括与电机驱动器4连接的显示器6,显示器6用于记录并显示各个电机3的扭矩数值。

所述电机3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器4为伺服驱动器。所述的伺服电机可以为台达伺服电机ECMA-C20602ES、台达伺服电机ECMA-C20604RS或台达伺服电机ECMA-CA0804R7等,所述的伺服驱动器为台达ASD-B2-0421-B、台达ASD-A2-1021-L或台达ASD-A2-0421-M等。所述的显示器6可以为台达触摸屏DOP-B10S411人机界面、台达人机界面DOP-B07S410等,台达人机界面可以显示各个电机3的扭矩数值。所述电机驱动器4也可以通过控制电机3的转速来控制电机3的扭矩,之后通过扭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将转速换算成扭矩即可。

所述球座2呈圆柱形,圆柱形球座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与球表面贴合的凹槽A。

所述加压组件5包括设于球座2上方的施压架51以及与施压架51连接控制施压架51上下升降的控制单元A;所述施压架51上设有若干个对应套设于球外围的圆形孔。

所述控制单元A为气缸52。

所述气缸52与施压架51之间通过球形万向接头铰接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气缸52的上端与施压架51连接,气缸52的上端与施压架51的连接,是通过球形万向接头实现的铰接连接。气缸52与施压架51万向连接,使得不论球的大小如何,施压架51都能将球压紧。

为了美观,所述的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还包括设于操作平台1下方的箱体7,该箱体7设有箱门71,所述的电机3、电机驱动器4以及气缸52均设于箱体7中。

如图3所示;该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操作方法大致为:先启动气缸52,让施压架51上升,以便于球顺利的放置于球座2上,之后将需要进行表面涩感对比的两个球分别放置于球座2上,接着启动气缸52,控制施压架51下降,让施压架51的圆形孔套设于相应球的外围,对球施加压力,之后启动电机驱动器4,让电机3以最低扭矩开始转动,并逐渐增加电机3的扭矩,直至将被压紧的球转动为止,显示器6分别显示使这两个球转动的扭矩数值,根据这两个扭矩数值大小比较出这两个球表面摩擦力大小(即表面涩感的好坏),扭矩数值较大的球,表面涩感好,相反,扭矩数值较小的球,表面涩感差。

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加压组件5包括设于球座2上方的加压板53以及与加压板53连接控制加压板53上下升降的控制单元B54;所述加压板53的底面设有若干个与球外轮廓相匹配的凹槽B。

所述的控制单元B54也可以为气缸。

实施例三:如图7、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大体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施压架51为两个重量相同的分体式施压架51,这两个分体的施压架51分别设于对应的球座2上方,另外,这两个分体的施压架51分别由两个独立且型号相同的气缸52控制其升降。实施例三的球表面涩感对比装置可以对两个大小不同的球,进行同步涩感对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