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7121发布日期:2019-11-05 22:3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轴承用密封圈在实际使用中,有时因密封圈和安装孔或轴配合过盈量过大,导致密封圈被压入孔或轴过程中压入力过大,造成密封圈出现压伤、变形等异常,使用中易造成轴承密封失效。相反,若密封圈和安装孔或轴配合过盈量过小,使用中受振动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密封圈跟转移位等,导致轴承密封失效。为有效地验证密封圈与轴承配合状态的合理性,需要一种测试密封圈压入力和脱出力的方法。为进行密封圈压入力、脱出力测试,一般是将密封圈安装在模拟轴及模拟孔上进行测试,如图1、图2所示,在底座1上放置模拟轴2及模拟孔6,将密封圈4放置在模拟孔6和模拟轴2之间的间隙处,通过压入块3和压出块5对密封圈4进行压入压出。然而对于二代轮毂轴承,内圈在轴承中为松动状态,并且轴承内部装满钢球,无法直接进行压入力及脱出力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牢固、测量精确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轮毂轴承单元外圈的垫块、用于锁紧轮毂轴承单元内圈的紧固组件及用于压入或脱出密封圈的压块,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轮毂轴承单元内圈内,包括上紧固块及下紧固块,上紧固块、下紧固块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对应设置在轮毂轴承单元上方并可上下移动。

为了便于密封圈压入,所述垫块呈圆环形;所述压块呈圆环形,压块底端具有可将密封圈压入轮毂轴承单元外圈和轮毂轴承单元内圈之间间隙处的圆环形凸台。

为了便于密封圈脱出,所述垫块呈圆环形,垫块顶端开设有可供轮毂轴承单元外圈嵌入的圆环形凹槽;所述压块底端具有压出块,所述压出块为爪形结构,可穿过保持架中钢球未分布的兜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通过垫块、紧固组件及压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准确地检测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的压入力及脱出力,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压入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密封圈脱出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脱出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密封圈脱出时压出块、钢球及保持架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3-5所示,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及脱出力整体测试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的垫块、用于锁紧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的紧固组件及用于压入或脱出密封圈9的压块,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内,包括上紧固块12及下紧固块11,上紧固块12、下紧固块11之间通过紧固螺丝13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对应设置在轮毂轴承单元上方并可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压入力测试装置,所述垫块10呈圆环形,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放置在垫块10上,上紧固块12、下紧固块11及紧固螺丝13将两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并紧,所述压块8呈圆环形,压块8底端具有可将密封圈9压入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和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之间间隙处的圆环形凸台81,压块8与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上部接触,压块8即可将密封圈9逐渐压入进行压入力测试。

如图4所示的轮毂轴承单元密封圈脱出力测试装置,所述垫块10呈圆环形,垫块10顶端开设有可供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嵌入的圆环形凹槽101,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放置在垫块101内,上紧固块12、下紧固块11及紧固螺丝13将两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并紧,防止密封圈9脱出时内圈脱落,压块14底端具有可将密封圈9脱出轮毂轴承单元外圈17和轮毂轴承单元内圈7之间间隙处的压出块141,如图5所示,压出块141为爪形结构,沿保持架15及钢球16外均匀分布,压块14与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上部接触,压块14带动各压出块141下降,即可将密封圈9逐渐从外圈和内圈之间的间隙处脱出进行脱出力测试。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