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箱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0599发布日期:2020-01-21 22:5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测试箱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检测领域,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用于站点制冷设备的测试箱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制冷系统而言,如何改善其能效是用户与商家所共同关注的核心点之一。然而,目前对于系统的制冷能力及能效比的测试通常只能在实验室内完成。在经过测试合格并生产出售后,大型制冷系统将完成其在指定安装地点的架设与搭架。然而,随着系统的运行时长或中途所作出的改进与改型,其制冷能力与性能系数(cop)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大部分加热、通风及空气调节与制冷设备和系统而言,cop仍是其核心指数,因此包括终端用户、设备供应商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员均期望具有一种工具来客观且便捷地测量已安装在站点的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与cop。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箱及测试系统,从而有效解决了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按照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箱,包括:信号采集装置,其用于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并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信号发送装置,其用于将采集的所述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发送至云端执行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的计算;以及可移动箱体,其用于容纳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还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且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用于将采集的所述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发送至云端执行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的计算。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压力及储液罐出口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及储液罐出口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传感器及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的功率计。

可选地,所述质量流量传感器为外夹式质量流量传感器;且/或所述功率计为外夹式功率计。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按照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测试箱;云端,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测试箱的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调取指定制冷剂性能曲线,并计算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与性能系数;以及用户终端,其从所述云端下载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与性能系数。

可选地,所述用户终端为个人移动通讯终端或计算机。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按照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测试箱,其包括:信号采集装置,其用于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并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计算装置,其用于对采集的所述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执行计算,并反馈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以及可移动箱体,其用于容纳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与所述计算装置。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还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且所述计算装置用于对采集的所述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执行计算,并反馈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可选地,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压力及储液罐出口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及储液罐出口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传感器及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的功率计。

可选地,所述质量流量传感器为外夹式质量流量传感器;且/或所述功率计为外夹式功率计。

根据本申请的测试箱及测试系统,通过将传感器布置在可移动箱体内,携带至现场与待测试的制冷系统进行连接来采集数据,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在本地或上传至云端来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实时地了解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当前制冷能力,有助于用户及厂商准确且便捷地了解该制冷系统的当前状况,从而为后续操作提供参考信息,例如有助于执行后期维护、部件更换等。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申请的测试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测试箱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测试箱与测试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加完全地描述本申请,附图中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按照很多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变得彻底和完整,并将本申请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虽然本申请的特征是结合若干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其中之一来公开的,但是如针对任何给定或可识别的功能可能是期望和/或有利的,可以将此特征与其他实施/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进行组合。

文中可能述及若干功能实体,其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者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者在不同处理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参见图1,在此提供了一种测试箱的实施例。该测试箱100包括信号采集装置110以及信号发送装置120。其中,信号采集装置110用于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并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等参数;而信号发送装置120则用于将采集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发送至云端,以便在云端执行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的计算。此外,该测试箱100还包括可移动箱体130,以用于容纳前述信号采集装置110与信号发送装置120。在此种布置下,通过将信号采集装置与发送装置布置在可移动箱体内,并将测试箱携带至现场与待测试的制冷系统进行连接来采集数据,且随后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来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实时地了解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当前制冷能力,有助于用户及厂商准确且便捷地了解该制冷系统的当前状况,从而为后续操作提供参考信息,例如有助于执行后期维护、部件更换等。

在此基础上,若期望获取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则该信号采集装置110还应具备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的元件;且信号发送装置120将采集的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发送至云端,以便云端执行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的计算。

具体而言,信号采集装置中用于采集前述参数的元件可采用如下示例来执行。例如,信号采集装置包括两个分别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压力及储液罐出口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三个分别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及储液罐出口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传感器及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的功率计。其中,质量流量传感器为外夹式质量流量传感器;且功率计为外夹式功率计。此类质量流量传感器可以不用破坏或截断制冷系统的部分管路,其采用非接触方式来测量管路内的质量流量。如,可将其夹持在制冷系统的管路外表面上来执行数据采集。其尤其适用于用户并未预先安装管路内质量流量计的情形。类似地,此类外夹式功率计也可以不用破坏或截断制冷系统的部分原始电路。

在此基础上,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的实施例。该测试系统包括基于前述任意实施例或其组合中的测试箱;以及云端和用户终端。其中,云端用于接收来自测试箱100的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等参数,并调取当前待测速系统所使用的制冷剂的指定制冷剂性能曲线,且随后计算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与性能系数。而用户终端则可从云端下载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与性能系数。其中,该用户终端为个人移动通讯终端或计算机。若其为个人移动通讯终端,则可通过app或者登陆网页来收取计算结果;若其为计算机,则可通过打开软件或者登陆网页来收取计算结果。

继续参见图2,在此还提供测试箱的另一实施例。该测试箱100包括信号采集装置110以及计算装置140。其中,信号采集装置110用于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并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等参数;而计算装置140则用于对采集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执行计算,并反馈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此外,该测试箱100还包括可移动箱体130,以用于容纳前述信号采集装置110与计算装置140。在此种布置下,通过将信号采集装置与计算装置布置在可移动箱体内,并将测试箱携带至现场与待测试的制冷系统进行连接来采集数据,且随后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在本地来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实时地了解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当前制冷能力,有助于用户及厂商准确且便捷地了解该制冷系统的当前状况,从而为后续操作提供参考信息,例如有助于执行后期维护、部件更换等。相较于测试箱的前述实施例而言,本地执行计算能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且反馈更为迅速。但相应地,本地所能容纳的数据量远小于云端所能容纳的数据量,因此,预置在本地的计算内容相对有限。例如,若在本地未能查询到制冷系统内对应的制冷剂性能曲线时,则难以完成运算。此时,则可考虑使用云端运算方式。

因此,既可以按需选择所需的测试箱类型。或者,在成本预算足够的前提下,也可在一个测试箱内同时包括前述多个实施例中测试箱的硬件,由此在使用该测试箱时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来切换类型,这均应纳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基础上,若期望获取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则该信号采集装置110还应具备用于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的元件;且计算装置140将对采集的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执行计算,并反馈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具体而言,信号采集装置中用于采集前述参数的元件可采用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示例来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此还提供一种使用测试箱来测试制冷系统的测试方法。其中,该测试箱100至少应具有信号采集装置110,待测试的制冷系统包括通过管路顺次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210、冷凝器220、储液罐230、节流元件240及蒸发器250。该测试方法包括:使用信号采集装置110来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并基于所采集的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及质量流量来计算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

具体而言,可参见图3,其示出了测试过程中测试箱100与待测试制冷系统200的之间的连接与数据采集方式。其中,可将信号采集装置110分别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200的压缩机210的吸气口与储液罐230的出口处,来采集压缩机210的吸气压力及储液罐230的出口压力;将信号采集装置110分别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缩机210的吸气口、压缩机210的排气口与储液罐230的出口处,来采集压缩机210的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及储液罐230的出口温度;将信号采集装置110夹持在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储液罐230的出口管路上,来采集质量流量。

应当知道的是,若除去该待测试系统的制冷能力外,还需获取该待测试系统的性能系数,则需要使用信号采集装置110来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具体而言,可将信号采集装置110连接至待测试制冷系统的电控设备来采集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功耗。并基于所采集的待测试制冷系统的压力、温度、质量流量及功耗来计算待测试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前述实施例着重描述了使用该方法时,测试箱与待测试制冷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数据采集方式。当完成数据采集后,其具体计算过程既可以在云端执行,也可以在测试箱100内执行计算,这将按照实际情况来予以选择。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部分方面可体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部分方面可采用以下形式:全硬件实施方案、全软件实施方案(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或者在本文中一般可全部被称为“服务”、“电路”、“电路系统”、“模块”和/或“处理系统”的组合包括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方案。此外,本申请可采用体现在其上实施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可使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意实施例中或其组合中的方法与步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装置,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实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列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含有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或者与之结合使用的任何有形介质。

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和/或可执行指令可使用任何适当的介质进行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纤电缆、rf等,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用于实施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进行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java、c#、c++等,以及传统程序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装置)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形下,远程计算机可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在内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诸如,图像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使得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施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式。

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其他装置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设备或其他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便产生计算机实施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本文中指定的功能和动作的过程。

文中的特定实施例虽然可能示出、公开和要求了特定步骤顺序,但应了解步骤可以任何次序实施、分离或组合,除非另外指明,且仍将受益于本公开。

本说明书使用实例来公开本申请,包括最佳模式,并且也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申请,包括制作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所涵盖的方法。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出的其他实例。如果此类其他实例具有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并无不同的结构元件,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并无实质差别的等效结构元件,那么其意图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