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4957发布日期:2020-02-18 13:5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且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电池数量越来越大,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出故障的电池数量也在增多,燃烧和爆炸的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生命。

为减少问题电池的数量,在生产电池时,需要对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以提高电池的质量。在对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时,为了防止问题电池发生的爆炸对工作人员以及环境产生伤害,一般会在安全柜中进行测试。如图1所示,测试柜包括机架1以及防爆箱2,防爆箱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防爆箱2的该开口侧铰接有防爆门21,防爆箱2背离防爆门21的侧壁设置有散热装置,且防爆箱2设有散热装置的侧壁设置有线口,待测试电池可放在防爆箱2中,工作人员可使该待测试电池通过一外接线与外部设备连接,然而再使防爆门21保持闭合防爆箱2的开口,以便后续对待检测电池进行检测。

在上述技术中,为便于检测批量的电池,机架上一般放置多个防爆箱,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板,两个导向板之间可放置一个防爆箱。当出现有防爆箱内的电池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可迅速将该防爆箱从机架上抽出,使得防爆箱中的电池与外接线断开,以实现无需打开防爆箱也可暂停测试该电池,防止在打开防爆箱时,该防爆箱内有物质溅出。在工作人员将防爆箱抽出的过程中,导向板设置使得该防爆箱不容易碰到其他防爆箱,以免影响其他防爆箱内的电池测试。然而,上述技术中的导向板一般是焊接在机架上,当导向板损坏后,无法更换被损坏的导向板。而防爆箱失去导向板的导向作用后,防爆箱从机架上移出的过程中碰到其他防爆箱而影响其他电池的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具有便于更换导向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包括机架以及设于机架的防爆箱,所述机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部以及设于两根所述支撑部之间的底板,所述底板对应每个所述防爆箱的位置处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供所述防爆箱放置的空间,所述导向板的底部固设有t型块,所述底板对应开设有与所述t型块滑移配合的t型槽,所述t型槽的一端为供所述t型块滑入的插入端,所述t型槽的另一端为闭合端;所述t型槽的插入端处设有启闭板,所述底板靠近所述t型槽的插入端处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启闭板的一侧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启闭板的另一侧为自由端,所述机架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以使所述启闭板可启闭所述t型槽的插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导向板从底板上拆下来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组件转动转轴,使得启闭板打开t型槽的插入端,此时工作人员将t型块滑出t型槽,即可实现将导向板从底板上拆下来;当需要安装导向板时,工作人员先通过调节组件使得导向板打开t型槽的插入端,此时工作人员再将t型块滑入t型槽直至t型块抵触于t型槽的闭合端,最后再通过调节组件使得启闭板闭合t型槽的插入端,此时t型块被固定于t型槽内,进而实现将导向板安装于底板;t型槽与t型块配合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导向板安装于底板;启闭板、转轴以及调节组件配合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实现将启闭板启闭t型槽的插入端,以拆装导向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转轴的棘轮以及与所述棘轮相啮合的棘爪,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转动转轴时,工作人员先拨开棘爪,使得棘爪脱离棘轮,此时工作人员可驱动转轴转动,此时转轴带动启闭板翻转,以实现启闭t型槽的插入端;当工作人员停止驱动转轴转动时,棘爪对棘轮起到自锁作用,从而限制转轴转动,进而使得启闭板保持打开或闭合t型槽的插入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侧壁固定设置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套管,所述棘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棘爪铰接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所述棘爪的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拉杆,所述套管开设有供所述拉杆穿出的通孔,且所述拉杆可沿所述通孔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拉动拉杆使棘轮与棘爪相互脱离,便可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启闭板翻转,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棘爪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设置有利于增强棘爪与棘轮之间的啮合强度,进一步提高棘轮以及棘爪对转轴转动的限制作用。

优选的,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棘轮并固定设置有握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块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驱动转轴转动。

优选的,每层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且所述转轴均与同一层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启闭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转轴时,转轴可带动同一层底板上的启闭板翻转,以实现同层底板上的启闭板同步打开或闭合t型槽的插入端,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拆装导向板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防爆箱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防爆箱开口处铰接有防爆门,所述防爆门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孔径范围为2.5mm-3.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散热孔起到散热作用的条件下,能够防止电池测试出现异常时防爆箱内的物质溅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t型槽与t型块配合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导向板安装于底板;启闭板、转轴以及调节组件配合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实现将启闭板启闭t型槽的插入端,以拆装导向板;

2、工作人员需要转动转轴时,工作人员先拨开棘爪,使得棘爪脱离棘轮,再转动转轴以带动启闭板翻转,以实现启闭t型槽的插入端;棘轮与棘爪配合设置,可使得启闭板保持打开或闭合t型槽的插入端;

3、弹簧设置有利于增强棘爪与棘轮之间的啮合强度,进一步提高棘轮以及棘爪对转轴转动的限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测试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老化测试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启闭板打开t型槽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101、支撑部;102、底板;103、t型槽;2、防爆箱;21、防爆门;3、导向板;31、导向部;32、移动部;33、t型块;41、棘轮;42、棘爪;43、拉杆;44、弹簧;45、套管;5、通孔;6、启闭板;7、转轴;71、握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池老化测试柜,参见图2和图3,包括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的防爆箱2。防爆箱2的侧壁设置有散热口(图中未示出),防爆箱2的散热口处设置有散热装置(图中未示出),且防爆箱2设有散热装置的侧壁设置有线口(图中未示出),线口可供外接线穿过,使得外接线的一端与外接设备连接,外接线的另一端可与待测电池连接。防爆箱2背离散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防爆箱2的该开口侧铰接有防爆门21,防爆门21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防爆门21的散热孔的孔径在2.5mm-3.5mm之间,这样设置,在保证散热孔起到散热作用的条件下,能够防止电池测试出现异常时防爆箱2内的物质溅出。防爆门21远离其与防爆箱2铰接处的一侧为自由端,且该自由端通过搭扣固定于防爆箱2,以使防爆门21闭合防爆箱2的开口。防爆门21上还固定设置有把手,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把手将防爆箱2从机架1上抽出。需要测试电池时,工作人员将待测电池放进防爆箱2中,并使该待测试电池与外接线连接,然而再使防爆门21保持闭合防爆箱2的开口,以便后续对待检测电池进行检测。

参见图3和图4,机架1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部101以及设于两根支撑部101之间的底板102。底板102呈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中设置有三层底板102,每层底板102上可放置多个防爆箱2。底板102对应每个防爆箱2的位置处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板3,两个导向板3之间形成供防爆箱2放置的空间。导向板3将位于同一层底板102上的防爆箱2隔开,同时对防爆箱2移出机架1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防爆箱2移出机架1时不容易碰到其他防爆箱2,从而保证其中一个防爆箱2的移出不会影响其他防爆箱2中的电池测试。导向板3包括导向部31以及移动部32,导向部31呈竖直设置,移动部32呈水平设置,导向部31的底部固设于移动部32的顶部,导向板3的移动部32底部固设有t型块33,底板102对应开设有与t型块33滑移配合的t型槽103,t型槽103的一端为供t型块33滑入的插入端,t型槽103的另一端为闭合端。t型槽103的插入端处设有启闭板6,底板102靠近t型槽103的插入端处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轴7(结合图5),启闭板6的一侧与转轴7固定连接,启闭板6的另一侧为自由端。当工作人员转动转轴7时,转轴7带动启闭板6翻转,使得启闭板6可打开或闭合t型槽103的插入端。在本实施例中,每层底板102上转动连接有一根转轴7,且转轴7均与同一层底板102上的启闭板6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转动转轴7时,同一层底板102上的转轴7可带动同一层底板102上的启闭板6翻转,以实现同层底板102上的启闭板6同步打开或闭合t型槽103的插入端,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拆装导向板3的便利性。

参见图3和图5,机架1与转轴7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以使启闭板6可启闭t型槽103的插入端(结合图4)。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转轴7的棘轮41以及与棘轮41相啮合的棘爪42,棘爪42设置于机架1的侧壁。具体的,机架1的支撑部101侧壁固定设置有套管45,棘轮41转动连接于套管45内,转轴7穿过套管45以及棘轮41并固定设置有握持块71。棘爪42的一端铰接于套管45的内侧壁,棘爪4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该自由端固定设置有拉杆43,套管45开设有供拉杆43穿出通孔5,且拉杆43可沿通孔5滑移。拉杆43上套设有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与棘爪4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弹簧44的另一端与套管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簧44处于自然状态时,棘轮41与棘爪42相互啮合。

具体工作过程:

当需要将导向板3从底板102上拆下来时,工作人员先拉起拉杆43使得棘爪42脱离棘轮41,此时再转动转轴7使得转轴7带动启闭板6打开t型槽103的插入端,此时工作人员停止转动转轴7并放开拉杆43,此时在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棘爪42与棘轮41啮合进而限制转轴7转动;下一步,工作人员将t型块33滑出t型槽103,即可实现将导向板3从底板102上拆下来。

当需要安装导向板3时,工作人员先使得导向板3打开t型槽103的插入端,此时工作人员再将t型块33滑入t型槽103直至t型块33抵触于t型槽103的闭合端,最后再通过拉动拉杆43使得棘爪42脱离棘轮41,下一步再转动转轴7,使得启闭板6闭合t型槽103的插入端,此时t型块33被固定于t型槽103内,工作人员放开拉杆43,此时在弹簧44的作用下棘爪42与棘轮41相啮合,此时启闭板6被定位在当前位置处以使启闭板6闭合t型槽103的插入端,进而使得t型块33被固定在t型槽103内,即可完成将导向板3安装于底板102。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