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905发布日期:2020-05-15 15:57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居民用电单相电能表的接线端多为圆柱状金属接线孔,所述接线孔数量为四个,包括相互配对的火线进线与火线出线以及零线进线与零线出线。圆柱状金属接线孔侧壁开设有紧线螺孔,导电线插入圆柱状金属接线孔后,人工在紧线螺孔处拧入紧线螺钉挤压导电线对导电线进行固紧。但是,因为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的孔径远远大于常用导电线直径,而导电线为圆柱状,线体与拧紧的紧线螺钉头部容易打滑而造成接触不良,导致电流不稳定容易产生碰火等风险。而且,居民用电电能表安装的空间都在较狭窄的地方,每次更换或者维修电能表时都要人工拧装紧线螺钉,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申请人于2019年1月3日提交了申请号为201920010003.1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用内紧式快速插拔接线装置,它包括电能表接线盒体,所述电能表接线盒体上设置有导线插接座,所述导线插接座由相互接通的、位于上部的伞状导电椽子和位于下部的接线底座构成,所述伞状导电椽子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所述伞状导电椽子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件,所述锥形插拔件上设置有调拨推杆。实际使用时,将电能表接线盒体安装在电能表表箱中,锥形插拔件先处于下行状态,将电能表装入电能表接线盒体内,使得导线插接座的伞状导电椽子插入电能表圆柱状金属接线孔内,接线底座与通电导线相连接,电能表即接入电路中;为了使电能表接线效果更好,即可推动调拨推杆向上驱动锥形插拔件上行,使伞状导电椽子周边向外扩张与用电能表接线端的接线圆孔之间紧密接触,这样能保证电能表接线紧密,不会产生滑动等接触不良的情况,从而满足高压载电的需要。

但是,申请人发现,在前述技术条件下,如需更换电能表,需要事先切断电源停止供电再行操作。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用电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所述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所述接线端子安装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的导电椽子安装孔,所述伞状导电椽子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所述伞状导电椽子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的下部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所述孔底导电端子与所述伞状导电椽子绝缘隔开,当所述调拨推杆下拨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底部即与所述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相接触,当所述绝缘调拨推杆从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向上拨动一定行程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与所述孔底导电端子相断开;所述火线进线端的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与相配对的火线出线的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所述零线进线的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与相配对的零线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电能表火线进线端的第一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第一孔底导电端子与相配对的火线出线端的第二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第二孔底导电端子通过第一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电能表零线进线端的第三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第三孔底导电端子与相配对的零线出线端第四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第四孔底导电端子通过第二孔底连接导线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孔底连接导线与其两端的孔底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孔底导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孔底底部或者孔底的侧壁上。

使用时,当火线进线端与相配对出线端绝缘调拨推杆同时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火线进线端与火线出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底部即与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相接触,这样,火线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与火线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锥形插拔导电件相连通形成通路;当所述绝缘调拨推杆从伞状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向上滑动一定行程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与所述孔底导电端子相断开;同理,当零线的进线端与相配对出线端的绝缘调拨推杆同时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零线进线端与相配对零线出线端也相连通形成通路。这时候即可将安装在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的电能表拔出,而用电电路仍处于连通状态,并不影响用户用电需求。然后更换插接上新的电能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能表接线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能表接线盒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线端子安装部的伞状导电椽子、锥形插拔导电件、调拨推杆、孔底导电端子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调拨推杆下行到处于导电椽子安装孔底部的状态)。

图4为接线端子安装部的伞状导电椽子、锥形插拔导电件、调拨推杆、孔底导电端子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调拨推杆上行到处于导电椽子安装孔顶部的状态)。

图5为锥形插拔导电件下行到处于底部时相配对的出线端与进线端之间形成连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每个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孔底导电端子、孔底连接导线、与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锥形插拔导形成通路).

图6为锥形插拔导电件上行到处于导电椽子安装孔顶部时出线端与进线端之间形成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它包括绝缘的电能表接线盒体1,电能表接线盒体1上部为槽型电能表安装部2,下部为接线端子安装部3,接线端子安装部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伞状导电椽子5的导电椽子安装孔4,伞状导电椽子5能与电能表的圆柱状金属接线孔相插接配合,伞状导电椽子5中心活动设置有锥形插拔导电件6,锥形插拔导电件6上设置有绝缘的调拨推杆7,每个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孔底均设置有孔底导电端子8,孔底导电端子8与伞状导电椽子5绝缘隔开,当调拨推杆7下拨到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底部时,锥形插拔导电件6底部与孔底导电端子8相接触,当绝缘调拨推杆7从导电椽子安装孔4的底部向上拨动一定行程时,锥形插拔导电件6即与孔底导电端子8相断开;接线盒体1上,零线进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8与相配对的零线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8之间通过孔底连接导线9相连通;火线进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8与相配对的火线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8通过孔底连接导线9相连通。孔底连接导线9与其两端的孔底导电端子8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的,接线盒体1上,电能表火线进线端的第一导电椽子安装孔41底部的第一孔底导电端子81与相配对的火线出线端的第二导电椽子安装孔42底的第二孔底导电端子82通过第一孔底连接导线91相连接;电能表零线进线端的第三导电椽子安装孔43底的第三孔底导电端子83与相配对的零线出线端第四导电椽子安装孔44底的第四孔底导电端子84通过第二孔底连接导线92相连接。

当火线进线端与相配对出线端绝缘调拨推杆同时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火线进线端与火线出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底部即与导电椽子安装孔下部的孔底导电端子相接触,这样,火线进线端的锥形插拔导电件、孔底导电端子通过孔底连接导线与火线出线端的孔底导电端子、锥形插拔导电件相连通形成通路;当所述绝缘调拨推杆从伞状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向上滑动一定行程时,所述锥形插拔导电件与所述孔底导电端子相断开;同理,当零线的进线端与相配对出线端的绝缘调拨推杆同时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时,零线进线端与相配对零线出线端也相连通形成通路。

更换电能表时,将不断电式快速更换电能表的简易装置的调拨推杆都同时下行到导电椽子安装孔的底部,这时候锥形插拔导电件离开伞状导电椽子,伞状导电椽子头部的伞状部件收拢,即可将安装在电能表接线盒体上部的电能表顺利拔出,而用电电路仍处于连通状态,并不影响用户用电需求,然后更换插接上新的电能表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