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884发布日期:2020-08-11 20:3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试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在建筑中通常承担支撑作用,因此混凝土在浇筑处的产品通常需要承担压力、拉力以及扭矩,因此在在混凝土生产出来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查,其中混凝土的抗折性能为必备的检测项目,抗折性能的检测通常通过电液抗折试验台进行检测,现有电液抗折试验台的压头固定,无法在混凝土试验块表面出现高低不平或表面崩裂时与混凝土试验块表面紧密贴合,导致试验数据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包括机台、竖直设置于所述机台内的电液缸、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面左右两侧的立柱、设置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所述电液缸的伸缩杆向上贯穿所述机台顶面,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板,所述托板顶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所述顶梁底部设有顶座,所述顶座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左右延伸的支撑辊本体,所述固定座未设置支撑辊本体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凸起方向与所述支撑辊本体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弧形块的弧形边左右延伸,所述支撑座以及所述顶座上均设有左右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块配合的弧形坑,所述弧形坑左右两侧深度较中间低,所述顶座上的两个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间距小于所述支撑座上的摆动支撑辊组件之间间距。

上述设计中通过摆动支撑辊组件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左右方向的高度差,保证支撑辊本体与混凝土试验块表面的贴合,摆动支撑辊组件采用弧形块和弧形坑配合,为摆动支撑辊组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梁底部设有左右延伸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最深点位于所述弧形槽前后方向的中点,所述顶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槽配合的弧形凸棱,所述顶座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顶梁连接的拉簧,所述拉簧轴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弧形槽轴线共面垂直。弧形槽和弧形凸棱便于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前后方向的高度差,便于顶座上的两个摆动支撑辊组件均能够与混凝土试验块顶面贴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后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后限位杆,便于对混凝土试验块的限位。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前侧转动连接有前限位杆,所述前限位杆上套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设有与所述前限位杆配合的条形孔。转动连接的前限位杆便于混凝土试验块前侧限位,设置条的孔的限位片,防止前限位杆竖起后意外转动,同时解锁方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侧面设有与所述立柱贴合的校准片,便于检测托板跑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支撑辊组件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左右方向的高度差,保证支撑辊本体与混凝土试验块表面的贴合,摆动支撑辊组件采用弧形块和弧形坑配合,为摆动支撑辊组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支撑辊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限位杆与限位片配合示意图。

在图中1.机台,2.电液缸,3.后限位杆,4.托板,5.支撑座,6.摆动支撑辊组件,7.前限位杆,8.限位片,9.立柱,10.通槽,11.弧形凸棱,12.拉簧,13.弧形槽,14.顶座,15.转轴,16.校准片,17.弧形块,18.弧形坑,19.固定座,20.支撑辊本体,21.顶梁,22.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包括机台1、竖直设置于所述机台1内的电液缸2、设置于所述机台1顶面左右两侧的立柱9、设置于所述立柱9顶部的顶梁21,所述电液缸2的伸缩杆向上贯穿所述机台1顶面,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板4,所述托板4顶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上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6,所述顶梁21底部设有顶座14,所述顶座14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6,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6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15、与所述转轴15连接的固定座19、与所述固定座19转动连接且左右延伸的支撑辊本体20,所述固定座19未设置支撑辊本体20一端设有弧形块17,所述弧形块17凸起方向与所述支撑辊本体20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弧形块17的弧形边左右延伸,所述支撑座5以及所述顶座14上均设有左右延伸的通槽10,所述通槽10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块17配合的弧形坑18,所述弧形坑18左右两侧深度较中间低,所述顶座14上的两个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6间距小于所述支撑座5上的摆动支撑辊组件6之间间距。

上述设计中通过摆动支撑辊组件6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左右方向的高度差,保证支撑辊本体20与混凝土试验块表面的贴合,摆动支撑辊组件6采用弧形块17和弧形坑18配合,为摆动支撑辊组件6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梁21底部设有左右延伸的弧形槽13,所述弧形槽13最深点位于所述弧形槽13前后方向的中点,所述顶座14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槽13配合的弧形凸棱11,所述顶座14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顶梁21连接的拉簧12,所述拉簧12轴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弧形槽13轴线共面垂直。弧形槽13和弧形凸棱11便于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前后方向的高度差,便于顶座14上的两个摆动支撑辊组件6均能够与混凝土试验块顶面贴合。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4后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后限位杆3,便于对混凝土试验块的限位。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4前侧转动连接有前限位杆7,所述前限位杆7上套有限位片8,所述限位片8上设有与所述前限位杆7配合的条形孔22。转动连接的前限位杆7便于混凝土试验块前侧限位,设置条的孔的限位片8,防止前限位杆7竖起后意外转动,同时解锁方便。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4侧面设有与所述立柱9贴合的校准片16,便于检测托板4跑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竖直设置于所述机台内的电液缸、设置于所述机台顶面左右两侧的立柱、设置于所述立柱顶部的顶梁,所述电液缸的伸缩杆向上贯穿所述机台顶面,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前后延伸的托板,所述托板顶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所述顶梁底部设有顶座,所述顶座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包括前后延伸的转轴、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左右延伸的支撑辊本体,所述固定座未设置支撑辊本体一端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凸起方向与所述支撑辊本体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弧形块的弧形边左右延伸,所述支撑座以及所述顶座上均设有左右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弧形块配合的弧形坑,所述弧形坑左右两侧深度较中间低,所述顶座上的两个所述摆动支撑辊组件间距小于所述支撑座上的摆动支撑辊组件之间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其特征是,所述顶梁底部设有左右延伸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最深点位于所述弧形槽前后方向的中点,所述顶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弧形槽配合的弧形凸棱,所述顶座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顶梁连接的拉簧,所述拉簧轴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弧形槽轴线共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其特征是,所述托板后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后限位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其特征是,所述托板前侧转动连接有前限位杆,所述前限位杆上套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设有与所述前限位杆配合的条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其特征是,所述托板侧面设有与所述立柱贴合的校准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液抗折试验台,包括机台、电液缸、立柱、顶梁,电液缸的伸缩杆顶端设有托板,托板顶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撑座,支撑座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顶梁底部设有顶座,顶座底部前后两端设有摆动支撑辊组件,摆动支撑辊组件包括转轴、固定座、支撑辊本体,固定座未设置支撑辊本体一端设有弧形块,支撑座以及顶座均设有通槽,通槽底部设有与弧形块配合的弧形坑。本实用新型通过摆动支撑辊组件补偿混凝土试验块左右方向的高度差,保证支撑辊本体与混凝土试验块表面的贴合,摆动支撑辊组件采用弧形块和弧形坑配合,为摆动支撑辊组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申昆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