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7662发布日期:2020-03-17 14:5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传感器是非接触式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物体、红外遥感、气体成分分析、热像检测等,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例如智能家居、酒店客控以及智能检测领域,目前市面上的红外传感器往往结构单一,检测面积有限,而且调节受限或无法调节,安装麻烦。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检测范围和效果以及定制化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可方便调节检测角度,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包括外壳盖体、旋转支架、外壳底架、弹簧片、红外探头、电路板,外壳盖体内设有环形腔,环形腔的内表面为球面,旋转支架设置在环形腔内,并与环形腔配合;红外探头固定在旋转支架的上表面,电路板固定在旋转支架内,红外探头与电路板连接,外壳盖体与外壳底架连接,弹簧片一端插入到外壳盖体内,另一端外展并远离外壳底架。

所述的外壳盖体包括外壳顶盖、外壳下盖,外壳顶盖与外壳下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旋转支架外表面为球面。

所述的旋转支架与环形腔过渡配合。

所述的弹簧片为v形结构。

所述的弹簧片设置在外壳盖体两侧。

所述的外壳盖体与外壳底架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红外传感器结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利用旋转支架与环形腔的球面配合,实现探头360度自由的旋转,并实现检测范围的调整,进而实现检测覆盖到的任何角度。弹簧片结构简单,利用弹簧片将外壳盖体与墙面固定,方便了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旋转支架的角度调节示意图一。

图4是旋转支架的角度调节示意图二。

图中:1-外壳顶盖2-旋转支架3-外壳下盖4-外壳底架5-弹簧片6-红外探头7-电路板8-螺栓9-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红外传感器结构,包括外壳盖体、旋转支架2、外壳底架4、弹簧片5、红外探头6、电路板7,外壳盖体内设有环形腔,环形腔的内表面为球面,旋转支架2设置在环形腔内,并与环形腔配合;红外探头6固定在旋转支架2的上表面,电路板7固定在旋转支架2内,红外探头6与电路板7连接,外壳盖体与外壳底架4连接,弹簧片5一端插入到外壳盖体内,另一端外展并远离外壳底架4,利用弹簧片5将外壳盖体与墙面夹紧。

外壳盖体包括外壳顶盖1、外壳下盖3,外壳顶盖1与外壳下盖3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外壳盖体和外壳底架4形成圆柱形结构,且外壳顶盖1上沿直径大于外壳底架4外径。使整体结构嵌入式安装在墙体9内,美观简洁。

见图3、图4,旋转支架2外表面为球面,方便旋转支架2在外壳盖体内旋转并翻转,可实现360°自由旋转。旋转支架2与环形腔过渡配合,在旋转支架2与环形腔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阻尼空间,可360度自由旋转且可随时停止,采用精密过渡配合,以达到阻尼效果。解决了现有红外传感器调节麻烦的问题。

见图1、图2,弹簧片5为v形结构,弹簧片5设置在外壳盖体两侧,方便夹持安装拆卸。外壳盖体与外壳底架4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空腔结构可方便旋转支架2翻转,而且可保护电路板7,起到防尘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