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3255发布日期:2020-07-29 01:4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隧道模型试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及道路设计理论的不断提高,新开辟的山区高速公路和新建等级道路基本上都面临着大量的隧道建设工程及隧道使用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驾驶车辆经过的很多地方隧道内往往是光线昏暗、有时候几乎没有照明灯、有时候是间隔着灯光、有时候是白天关灯,晚上开灯,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隧道照明成本实在太高,管理单位已经无法承受。

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高速公路上的隧道的照明要求也越来越高。隧道内的照明效果对驾驶人员影响巨大,而对隧道内的照明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亮度调整成为迫切需求。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隧道照明优化改进的详尽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包括:

隧道模型;

卡槽,以可沿隧道纵向转动的方式设于隧道内壁上,用以可拆卸的放入涂有高反射内饰材料的活动面板;

照明装置,用以模拟隧道内的照明情况;

通过调整所述卡槽沿隧道纵向的转动角度,接收活动面板在不同反射角度下隧道内部的光线照度值,从而确定隧道内活动面板的最佳反射角度。

所述卡槽通过两个连接杆与所述隧道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隧道内壁和所述卡槽铰接。利用两个连接杆连接卡槽和隧道内壁,可以提高卡槽的承载力。通过调节连接杆与隧道内壁的夹角角度,可以调节卡槽的反射角。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调节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隧道内壁之间的角度,确定所述活动面板的反射角度γ,具体公式为:

其中,l为所述两个连接杆与隧道内壁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l1为第一连接杆的长度,l2为第二连接杆的长度,α为第一连接杆与隧道内壁之间的夹角,β为第二连接杆与隧道内壁之间的夹角,利用上式,控制器可以自动计算卡槽的反射角度。

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对于需要检测尺寸较高的活动面板时,可以伸长伸缩杆,方便检测活动面板不同的反射角角度。所述控制器用以调节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可以自动检测卡槽的反射角度。

所述卡槽以可沿竖向移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隧道内壁上,用以放入不同高度的高反射内饰材料活动面板。

所述隧道内壁在所述卡槽所在处设有允许所述活动面板自由转动的隧道凹部,可以保证活动面板所在平面与隧道内壁所在平面大致相同,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还包括照度测量装置,设于所述隧道内部,用以检测隧道内的光线照度。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度测量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获取不同所述反射角下的光线照度,将光线照度最大时对应的所述反射角度确定为最佳反射角度。自动获取最佳反射角度,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

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以所述活动面板自由活动的钢珠。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隧道内壁打磨清洗,并打底喷涂;

步骤2:喷涂具有不同高反射内饰材料的活动面板;

步骤3:将待检测的活动面板置于卡槽内,启动照明装置,调节所述活动面板的反射角,获取不同反射角下隧道内的照度;

步骤4:重复所述步骤3,对不同高反射内饰材料进行检测;

步骤5: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照明优化措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方案,分析了以往隧道照明措施中向来忽略的影响因素,可以检测活动面板在不同反射角度下隧道内部的光线照度值,从而为隧道内高反射内饰材料的反射角度提供参考。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方案可以提高对隧道内部的照明检测效果,提高了测试效率,可测试不同材料的照明效果,可根据检测结果对隧道内照明进行调整,节约了能源,降低了隧道洞口的照明费用和维护费用,能够让驾驶员更好适应隧道洞内外光线的交替变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小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槽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槽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中卡槽的侧视图。

其中,1、卡槽,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隧道内壁,5、隧道凹部,6、钢珠,7、活动面板,8、连接杆,9、固定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通常在此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实施例,而非对该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设置”、“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3,其示出了小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和卡槽1的结构图。

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包括高度为2米的小隧道、在两侧边墙位置设置卡槽1和涂有高反射内饰材料的活动面板7,卡槽1以可沿隧道纵向转动的方式设于隧道内壁4上,用以可拆卸的放入涂有高反射内饰材料的活动面板7。

其中,卡槽1通过两个连接杆与隧道内壁4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隧道内壁4和卡槽1铰接。利用两个连接杆连接卡槽1和隧道内壁4,可以提高卡槽1的承载力。通过调节连接杆与隧道内壁4的夹角角度,可以调节卡槽1的反射角。

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通过调节连接杆与隧道内壁4之间的角度,确定活动面板7的反射角度γ,具体公式为:

其中,l为两个连接杆与隧道内壁4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l1为第一连接杆2的长度,l2为第二连接杆3的长度,α为第一连接杆2与隧道内壁4之间的夹角,β为第二连接杆3与隧道内壁4之间的夹角,利用上式,控制器可以自动计算卡槽1的反射角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杆为伸缩杆,对于需要检测尺寸较高的活动面板7时,可以伸长伸缩杆,方便检测活动面板7不同的反射角角度。控制器用以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并根据伸缩杆的长度和伸缩杆与隧道内壁4的夹角,自动检测卡槽1的反射角度。

卡槽1以可沿竖向移动的方式固定在隧道内壁4上,用以放入不同高度的高反射内饰材料活动面板7。值得一提的是,当连接杆与一板件连接,而该板件以可沿竖向移动的方式固定在隧道内壁上时,此时该板件同样被视为属于隧道内部的部分,如图2所示,同样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卡槽内设有用以活动面板7自由活动的钢珠6。钢珠6的直径为1cm,安装在卡槽1内,用于涂有高反射内饰材料的活动面板7上下左右活动。

隧道内壁4在卡槽1所在处设有允许活动面板7自由转动的隧道凹部5,可以保证活动面板7所在平面与隧道内壁4所在平面大致相同,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模型系统还包括照度测量装置,设于隧道内部,用以检测隧道内的光线照度。其设置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比如可以设于隧道的行车路面上,以检测行车位置处的光线照度。

控制器与照度测量装置连接,控制器获取不同反射角下的光线照度,将光线照度最大时对应的反射角度确定为最佳反射角度。自动获取最佳反射角度,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隧道内受光墙面的粗糙程度,进行先期打磨清洗,然后用手持风机将隧道墙面吹干;

(2)按重量份将乳胶漆调和液,用所得调和液对步骤(1)中的打磨后的隧道墙面受光面进行一次打底喷涂;

(3)按每10分钟施工面积2m2的施工速度对隧道墙面进行材料份额调配,使用高反射粉调和液进行下一步骤;

(4)将步骤(3)中高反射粉调和液与1~5份乳胶漆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调和液;

(5)用0.5立方空压机配合,将步骤(4)中得到的混合调和液按2mm厚度对活动面板7进行表面无流淌喷涂,混合调和液喷涂高度根据检测要求进行喷涂;

(6)用未加水和未加高反射粉的乳胶漆在活动面板7表面进行喷涂,形成高反射面,且内高反射面边缘部位喷涂前要用分界遮挡方法处理,力求分界线顺畅流利;

(7)按1m2不得超过1分钟的施工速度要求,达到表面无遗漏为止

(8)2小时后,在步骤(7)中,进行表面雾状喷涂重量份的透明清漆,喷涂厚度为1mm,作为保养清洗保护层;

(9)将待检测的活动面板7置于卡槽1内,启动照明装置,调节活动面板7的反射角,获取不同反射角下隧道内的照度;

(10)重复步骤(9),对不同高反射内饰材料进行检测;

(11)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照明优化措施。

本申请实施例构造的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实验系统,可对活动面板7上涂有的不同材料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制定照明优化措施,提供了完整的检测系统。可测试不同材料的照明效果,可根据检测结果对隧道内照明进行调整,节约了能源,降低了隧道洞口的照明费用和维护费用,能够让驾驶员更好适应隧道洞内外光线的交替变化。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隧道高反射内饰材料模型试验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特征相同,现仅就区别点予以描述。

如图4所示,卡槽通过两个连接杆与所述隧道内壁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隧道内壁和所述卡槽铰接。其中,连接杆8上设有固定调节杆9,固定调节杆9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中部铰接,固定调节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出的插头,卡槽的背面沿竖向设有若干用以插入插头从而实现连接杆角度调节的卡孔。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申请实施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申请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