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3399发布日期:2020-07-24 15:43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数字万用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万用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在售数字万用表,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带旋钮调档位功能的,也有少部分不带旋钮直接使用纯硅胶按键切换功能的数字万用表。对于带旋钮调档位功能的数字万用表,使用时需要通过旋转旋钮来进行调档位,这样使用者就需要一只手握住数字万用表的机身,另一只手来旋转旋钮,现没有腾出手来所握表笔,操作不太方便,并且采用旋钮调档位,使得操作面板的防水效果也不佳。而对于使用硅胶按键切换功能的数字万用表,在调档位时使用者需要用力按压硅胶按键,并且每个厂家采用的硅胶按键的弹力是不一样的,有些按键弹力很强,这时操作用的力度就要大一些,有的硅胶按键弹力小可能在按压的时候就会被卡住无法复位,并且使用硅胶按键切换功能同样存在操作面板防止效果不佳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硅胶按键底部的导电黑粒在长时间与线路板接触面,使用久了会出现失灵的情况。

另外,不论是带旋钮调档位功能的数字万用表,还是使用纯硅胶按键切换功能的数字万用表,其表笔输入插孔均是设置在数字万用表的正面,这样导致整体万用表的厚度较厚,不方便携带和操作,特别使用硅胶按键切换功能的数字万用表,在使用硅胶按键切换功能时也因为厚度较厚而不便于对数字万用表进行单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的数字万用表,旨在实现数字万用表的携带和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数字万用表,所述数字万用表包括壳体、电路板及镜片,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显示屏和触摸按键单元,所述显示屏和触摸按键单元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镜片设于所述壳体的正面并完整覆盖所述显示屏和触摸按键单元,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供表笔插入的多个表笔输入插孔。

优选地,所述触摸按键单元采用电容触摸按键或电阻触摸按键。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面板、与面板相对的背板、以及位于所述面板和背板之间的侧壁,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面板上正对所述显示屏开设有显示窗口,所述触摸按键单元包括触控部及连接部,所述触控部包括多个触控按键,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镜片上或者所述触摸按键单元上对应所述多个触控按键分别设有相应的按键标识以指示触控按键的触控位置,通过在所述镜片表面触控按键标识所指示的触控位置能够对相应的触控按键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侧壁包括呈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呈相对设置的左壁和右壁,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设于所述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以用于容纳所述触摸按键单元的触控部,所述壳体的面板于所述凹槽的边缘开设有通孔以供触摸按键单元的连接部穿过后与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面壳和背壳,由所述面壳和背壳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和显示屏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面板形成在所述面壳上,所述背板形成在所述背壳上,所述背壳的底端设有底挡板,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设于所述底挡板上,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插孔弹片,每一个插孔弹片设于对应的表笔输入插孔内。

优选地,所述背壳的顶端设有顶挡板,所述电路板的顶端设有非接触式电压感应片,所述顶挡板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感应片的感应片容纳部,所述感应片容纳部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

优选地,所述顶挡板上设有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用于控制数字万用表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所述多个触控按键包括智能测量按键、手动测量按键、大电流/小电流测量切换按键、最大值/最小值测量按键、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和数据保持功能开启/关闭按键。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设有多个插孔提示灯,所述多个插孔提示灯分别用于在对应的表笔输入插孔有表笔时点亮以以提示使用者在相应的表笔输入插孔中插入表笔。

优选地,所述镜片上或者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对应所述多个插孔提示灯分别设有相应的插孔提示标识。

优选地,所述数字万用表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光元件,每一个第一导光元件与相对应的一个插孔提示灯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插孔提示灯发出的光导向镜片上对应的插孔提示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包括入光部及出光部,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部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面板的内表面,所述壳体的面板对应每一个第一导光元件设有供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出光部插设的出光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呈一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多个第一导光元件呈一排设置并分别与多个表笔输入插孔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表笔输入插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大电流测量输入插孔、小电流测量输入插孔、公共端输入插孔、和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设于所述底挡板上,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的外端通过所述底挡板连接,相邻两个表笔输入插孔之间连接有加板筋,所述加板筋还与所述底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面壳上对应所述表笔输入插孔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背壳上对应所述表笔输入插孔设有第二定位部,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对所述第二定位部进行安装定位,所述第一定位部1171和第二定位部均形成有弧形定位槽,所述面壳的内表面形成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卡槽,所述底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两第一卡槽内,所述面壳的内表面还形成有连接在所述两第一卡槽之间的第二卡槽,所述底挡板的一侧边缘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数字万用表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安装在电路板的背面,所述壳体的背板对应所述照明灯设有出光窗口,所述出光窗口处设有灯罩。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照明灯键,所述照明灯键用于控制照明灯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所述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用于在非接触电压测量功能和火线检测功能之间进行切换。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通断测试指示灯,所述通断测试指示灯用于在进行通断测试时根据通断测试结果发出对应颜色的光来指示通断测试结果,所述数字万用表还包括第二导光元件,所述壳体的面板对应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出光部设有出光口,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用于将所述通断测试指示灯发出的光经所述出光口导向镜片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壳体的厚度方向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板体对应所述显示屏设置,所述第二板体对应所述触摸按键单元设置,所述第一板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更靠近所述面板111设置。

优选地,所述数字万用表的背壳设有电池仓以用于安装电池,所述背板对应所述电池仓设有仓口,所述背壳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盖用于封闭所述仓口,所述电池仓正对所述第二板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盖的内表面设有电池定位槽以对电池进行定位和限位。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一保险管和第二保险管,所述第一保险管和第二保险管分别用于大电流测量和小电流测量时进行过电流保护,所述第一保险管和第二保险管分别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数字万用表,通过触摸按键单元,并采用镜片完整覆盖显示屏和触摸按键单元,使得触摸按键单元的操作区域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触摸按键单元操作方便且不易损坏,并通过将表笔输入插孔设于壳体的侧面上,使得数字万用表便于薄型化设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字万用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由另一视角所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数字万用表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数字万用表中部分组件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6是图4所示数字万用表中部分组件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7是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中按键标识、插孔提示标识和显示屏显示内容的示例。

图8是与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相适配的保护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保护套套设在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上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保护套和数字万用表由另一视角所视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数字万用表,所述数字万用表包括壳体11、电路板12及镜片13。所述电路板12设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的正面设有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且所述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均与所述电路板12电连接,所述镜片13设于所述壳体11的正面并完整覆盖所述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所述壳体11的侧面设有供表笔插入的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所述“完整覆盖”指镜片13将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区域全部覆盖且镜片13未针对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区域开设通孔。

本实施例的数字万用表,通过触摸按键单元15,并采用镜片13完整覆盖显示屏14和触摸按键单元15,使得触摸按键单元15的操作区域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触摸按键单元15操作方便且不易损坏,并通过将表笔输入插孔16设于壳体11的侧面上,使得数字万用表便于薄型化设计,携带和使用较方便。

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采用电容触摸按键或电阻触摸按键。

所述壳体11具有面板111、与面板111相对的背板112、以及位于所述面板111和背板112之间的侧壁(图中未标号),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设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

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上正对所述显示屏14开设有显示窗口111。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包括触控部151及连接部152,所述触控部151包括多个触控按键,所述连接部152用于与电路板12连接,所述镜片13上或者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上对应所述多个触控按键分别设有相应的按键标识以指示触控按键的触控位置,通过在所述镜片13表面触控按键标识所指示的触控位置能够对相应的触控按键进行操作。按键标识可通过丝印的方式设置在镜片13上或者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上,优选设置在镜片13上。

所述侧壁包括呈相对设置的顶壁113和底壁114、以及呈相对设置的左壁115和右壁1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设于所述底壁114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还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全部设置在左壁115上;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全部设置在右壁116上;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分布在左壁115、右壁116和底壁114中的任意两个上,或者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分布在左壁115、右壁116和底壁114上。

所述壳体11包括面壳117和背壳118,由所述面壳117和背壳118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图中未标示),所述电路板12和显示屏14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面板111形成在所述面壳117上,所述背板112形成在所述背壳118上。所述背壳118的底端设有底挡板119,所述底挡板119构成所述壳体11的底壁114的一部分,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设于所述底挡板119上。所述电路板12上设有多个插孔弹片121,每一个插孔弹片121设于对应的表笔输入插孔16内。

所述背壳118的顶端设有顶挡板120,所述电路板12的顶端设有非接触式电压感应片122,所述顶挡板12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非接触式电压感应片122的感应片容纳部1201。所述感应片容纳部1201向外凸出形成有凸起1202,这样可以使非接触式电压感应片122尽可能地靠近待测物,提高非接触式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挡板120上设有开关按键123,所述开关按键123用于控制数字万用表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的外表面设置有凹槽1112以用于容纳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的触控部151,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于所述凹槽1112的边缘开设有通孔1113以供触摸按键单元15的连接部152穿过后与电路板1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表笔输入插孔16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大电流测量输入插孔10a、小电流测量输入插孔ma、公共端输入插孔com、和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v,所述多个触控按键包括智能测量按键smart、手动测量按键manual、大电流/小电流测量切换按键ma/a、最大值/最小值测量按键max/min、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ac/dc、和数据保持功能开启/关闭按键hold/rel,共六个触控按键。如图7所示,给出了六个触控按键所对应的按键标识的示例,六个触控按键排成两排三列,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设计的测量功能要求对触控按键的数量及分布位置进行调整。

智能测量按键smart用于切换进入智能测量功能模式;

手动测量按键manual用于手动进行测量功能的切换,例如,开机后,按手动测量按键manual一次切换到小电流mv测量功能,在此功能下可测量交流mv、直流mv、频率;按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ac/dc键切换交流、直流;开机后,按手动测量按键manual两次切换到频率、占空比比测量;在此功能下可测量频率和占空比;开机后,按手动测量按键manual三次切换到电容测量,在此功能下可测量电容;开机后,按手动测量按键manual四次切换到二极管测量,在此功能下可测量二极管;开机后,按手动测量按键manual五次切换到温度测量,在此功能下可测量温度;

大电流/小电流测量切换按键ma/a用于在大电流测量和小电流测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开机后,在任意测量功能下将表笔插入小电流测量输入插孔ma,仪表自动切换到小电流ma测量功能,在此功能下可测量交流ua/ma、直流ua/ma和频率,按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ac/dc键切换交流、直流;在任意测量功能下将表笔插入a插孔,仪表自动切换到大电流a测量功能,在此功能下可测量交流a、直流a和频率;按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ac/dc键切换交流、直流;通过大电流/小电流测量切换按键ma/a可以在小电流ma测量和大电流a测量;

最大值/最小值测量按键max/min用于进入max/min模式以检测读数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

交流/直流测量切换按键ac/dc用于进行交流测量和直流测量的切换;

数据保持功能开启/关闭按键hold/rel用于开启或关闭数据保持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上对应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设有多个插孔提示灯123,所述多个插孔提示灯123分别用于在对应的表笔输入插孔16有表笔时点亮以以提示使用者在相应的表笔输入插孔16中插入表笔。所述镜片13上或者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上对应所述多个插孔提示灯123分别设有相应的插孔提示标识。插孔提示标识可通过丝印的方式设置在镜片13上或者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上,优选设置在镜片13上。

在本实施例中,数字万用表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光元件17,每一个第一导光元件17与相对应的一个插孔提示灯123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插孔提示灯123发出的光导向镜片13上对应的插孔提示标识。如图7所示,给出了四个插孔提示标识的示例,分别对应大电流测量输入插孔10a、小电流测量输入插孔ma、公共端输入插孔com、和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v。其中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v可用于火线检测、电阻测量、电容测量、二极管测量、通断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占空比测量和温度测量,在图7中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v的插孔提示灯123所对应的插孔提示标识给出了这些功能所对应的符号。

所述第一导光元件17包括入光部171及出光部172,所述入光部171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的内表面,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对应每一个第一导光元件17设有供所述第一导光元件17的出光部172插设的出光孔1114。

所述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呈一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底壁114上,所述多个第一导光元件17呈一排设置并分别与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表笔输入插孔16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大电流测量输入插孔10a、小电流测量输入插孔ma、公共端输入插孔com、和电压/电阻测量输入插孔v。所述四个表笔输入插孔16呈一排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底壁114上,四个第一导光元件17呈一排设置并分别与四个表笔输入插孔16正对,如图7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设于所述底挡板119上,多个表笔输入插孔16的外端通过所述底挡板119连接,相邻两个表笔输入插孔16之间连接有加板筋1191,所述加板筋1191还与所述底挡板119连接。通过设置加板筋1191,可以表笔输入插孔16的稳定性,防止表笔插入时发生晃动或在插拔过程中用力加猛而损坏表笔输入插孔16。

所述面壳117上对应所述表笔输入插孔16设有第一定位部1171,所述背壳118上对应所述表笔输入插孔16设有第二定位部1181,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1171和第二定位部1181对所述第二定位部1181进行安装定位。所述第一定位部1171和第二定位部1181均形成有弧形定位槽。

所述面壳117的内表面形成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卡槽1172,所述底挡板119的左右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两第一卡槽1172内。所述面壳117的内表面还形成有连接在所述两第一卡槽1172之间的第二卡槽1173,所述底挡板119的一侧边缘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1173内。通过设置第一卡槽1172和第二卡槽1173,能够实现对底挡板119安装定位和限位,以方便底挡板119的安装。

所述数字万用表还包括照明灯18,所述照明灯18安装在电路板12的背面,所述壳体11的背板112对应所述照明灯18设有出光窗口1121。所述出光窗口1121处设有灯罩19。

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照明灯键20,所述照明灯键20用于控制照明灯18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壳体11的侧壁上还设有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所述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用于在非接触电压测量功能和火线检测功能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开机后,在任意测量功能下按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进入非接触电压ncv测量功能;再按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可循环切换非接触电压ncv测量和火线测量live功能;再长按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或智能测量按键smart或手动测量按键manual退出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功能。所述数字万用表的背壳118设有电池仓22以用于安装电池23,通过电池23为整个数字万用表供电。所述背板112对应所述电池仓22设有仓口(图中未标示),所述背壳118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电池盖24用于封闭所述仓口,以方便电池23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电池盖24的内表面设有电池定位槽241以对电池23进行定位和限位,通过设置电池定位槽241,使得电池23的安装固定更加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上还设有通断测试指示灯25,所述通断测试指示灯25用于在进行通断测试时根据通断测试结果发出对应颜色的光来指示通断测试结果,例如发绿光表示连通,发红光表示断开。所述数字万用表还包括第二导光元件26,所述壳体11的面板111对应所述第二导光元件26的出光部261设有出光口1115,所述第二导光元件26用于将所述通断测试指示灯25发出的光经所述出光口1115导向镜片13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包括第一板体127和第二板体128,所述第一板体127和第二板体128在数字万用表的壳体11的厚度方向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27对应所述显示屏14设置,所述第二板体128对应所述触摸按键单元15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27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板体128的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28相对于第一板体127更靠近所述面板111设置,所述电池仓22正对所述第二板体128设置。通过设置在数字万用表的壳体11的厚度方向相互错开第一板体127和第二板体128,第一板体127用来安放显示屏14,并正对第二板体128设置电池仓22,这样能够使得整体数字万用表的厚度尽可能的做得薄一些,更利于数字万用表的薄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2的第二板体128上设有第一保险管f1和第二保险管f2,所述第一保险管f1和第二保险管f2分别用于大电流测量和小电流测量时进行过电流保护。所述第一保险管f1和第二保险管f2分别位于所述电池仓22的左右两侧。

图8是与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相适配的保护套29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保护套套设在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上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保护套和数字万用表由另一视角所视的示意图。保护套29用于套设在所述数字万用表的壳体11上对数字万用表进行保护。

所述保护套29的正面开口,包括后壁290和由后壁290周缘向前延伸的侧壁(图中未标示),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91以供表笔插入数字万用表对应的表笔输入插孔16内,所述保护套29的后壁291设有第二通孔292以供数字万用表的照明灯18出光,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通孔293供数字万用表的感应片容纳部1201的凸起1202伸出,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上还设有第四通孔294供数字万用表的开关按键123伸出,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五通孔295以供数字万用表的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伸出,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上还设有第六通孔296以供数字万用表的非接触电压/火线测量切换按键21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29的侧壁包括呈相对的顶侧壁297和底侧壁298、和呈相对的左侧壁299和右侧壁300,所述多个第一通孔291设于所述底侧壁298上,所述第三通孔293设于所述顶侧壁297上,所述第四通孔294设于所述顶侧壁297上,所述第五通孔295设于所述左侧壁299和右侧壁300的其中之一个上,所述第六通孔296设于所述左侧壁299和右侧壁300的其中之另一个上。

所述保护套29的左侧壁299和右侧壁300上分别设有防滑条301、302。所述保护套29的后壁290的外表面靠近左侧壁299设有第一防滑凸起部303,所述保护套29的后壁290的外表面靠近右侧壁300设有第二防滑凸起部304,所述保护套29的后壁290的外表面靠近底侧壁298设有第三防滑凸起部305,通过设置防滑条301、302,第一防滑凸起部303、第二防滑凸起部304和第三防滑凸起部305,在握持保护套29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

所述保护套29的后壁290还设有多个支撑凸起306,所述多个支撑凸起306用于对数字万用表进行支撑,方便从放置面上拿起数字万用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