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及防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4326发布日期:2020-06-16 22:3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及防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及防雷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当电子电子设备的电气性能随着提高的同时,设计者和客户对电力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些大型的电力设备或者户外的信息系统的信号防雷器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大部分电力电子设备只配备了防雷功能,并没有针对防雷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和告警系统。当夏季雷击常发时间,防雷器失效后就失去了对应设备应有的保护措施,造成电力电子设备的损坏或者起火现象。

目前对于雷击情形的处理,一般维护人员现场巡检的方式对防雷器进行检查,将防雷器拆下来送检测试,这种方式存在操作繁琐,防雷器短时间内不能工作,电力电子设备失去保护的问题。而且防雷器长期工作在户外恶劣的环境之下,存在着阀片老化,或者内部受潮、绝缘性能不佳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检测发现,将会造成防雷器的失效,对电力电子设备失去应用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雷器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的进行响应,失去对电力电子设备应有的保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与防雷器的通道相对应匹配的检测分支电路;

所述检测分支电路与防雷器的干接点连接的接插头,所述接插头设有针脚1和针脚2;

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有用于对防雷器的干接点信号进行检测并状态指示的主体电路,所述主体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维护后台连接;所述接插头的针脚2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主体电路包括与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的电阻r159,所述电阻r159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串接电阻r156后与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连接,所述光耦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4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156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电路节点,所述第一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2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阻r15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电路节点;

所述第二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串接电容c120后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阻r156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电路节点;

所述第三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电路节点;

所述第四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器,所述防雷器包括一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所述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与防雷器的通道相对应匹配的检测分支电路;

所述检测分支电路与防雷器的干接点连接的接插头,所述接插头设有针脚1和针脚2;

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有用于对防雷器的干接点信号进行检测并状态指示的主体电路,所述主体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维护后台连接;所述接插头的针脚2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主体电路包括与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的电阻r159,所述电阻r159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串接电阻r156后与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连接,所述光耦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4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156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电路节点,所述第一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2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阻r15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电路节点;

所述第二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串接电容c120后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阻r156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电路节点;

所述第三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电路节点;

所述第四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与防雷器的通道相对应匹配的检测分支电路;所述检测分支电路与防雷器的干接点连接的接插头,所述接插头设有针脚1和针脚2;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有用于对防雷器的干接点信号进行检测并状态指示的主体电路,所述主体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维护后台连接;所述接插头的针脚2接地,从而实现对防雷器故障状态的在线检测,为维护后台提供故障提醒信号,方便快捷及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1-防雷器,2-干接点,3-接插头,4-主体电路,5-单片机,6-维护后台,7-第一电路节点,8-第二电路节点,9-第三电路节点,10-第四电路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与防雷器的通道相对应匹配的检测分支电路;

所述检测分支电路与防雷器的干接点连接的接插头,所述接插头设有针脚1和针脚2;

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有用于对防雷器的干接点信号进行检测并状态指示的主体电路,所述主体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维护后台连接;所述接插头的针脚2接地。

在该实施例中,该单片机可以通过rs485输送至维护后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2所示,主体电路包括与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的电阻r159,所述电阻r159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串接电阻r156后与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连接,所述光耦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4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156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一电路节点,所述第一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2连接。

其中,电阻r15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ph5的阴极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二电路节点;

所述第二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串接电容c120后接地,该电容c120的参数为0.1uf。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阻r156与所述光耦p181的输入引脚1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三电路节点;

所述第三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光耦p181的输出引脚3与所述单片机之间的线路上设有第四电路节点;

所述第四电路节点引出的线路接+5v上拉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电阻r159为1k欧姆,电阻r156为6.8k欧姆。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防雷器干接点信号为闭合时,上述ph5灯导通显示为红色,该电路闭合,驱动电流将驱动隔离光耦p181导通,光耦p181输出端将信号输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闭合信号送至维护后台,在维护后台中显示该防雷器信号正常;

当防雷器干接点信号为断开状态时,ph5灯不亮,该电路闭合,驱动电流不足以将驱动隔离光耦p181导通,单片机将断开信号输送至维护后台,在维护后台显示该防雷器信号为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雷器中内置上述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雷器在线检测电路包括至少一路与防雷器的通道相对应匹配的检测分支电路;所述检测分支电路与防雷器的干接点连接的接插头,所述接插头设有针脚1和针脚2;所述接插头的针脚1连接有用于对防雷器的干接点信号进行检测并状态指示的主体电路,所述主体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维护后台连接;所述接插头的针脚2接地,从而实现对防雷器故障状态的在线检测,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整体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较低;

(2)采用光耦隔离,保证电路后端弱电安全,即使前端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后端破坏;

(3)对于异常故障采用维护后台处理,不需要到下场进行巡检,省时省力。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