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0214发布日期:2020-06-23 21:13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电缆校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校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校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配电所,各高压设备实现计量、测量、保护、遥信、控制等功能均需要使用二次电缆进行电气连接。二次电缆的各类故障查找也经常发生,此时往往需要对电缆进行校线。另外在施工作业中,二次电缆的敷设之前也需要进行校线。目前,公知的低压电缆校线方法是需要两名技术人员利用万用表和对讲机,一人在电缆的一端逐一让电缆芯线接地网,另一人在电缆的另一端用万用表测量电缆对地网的通断,其中,若校线区域无地网,也可用公共芯替代。然而,在校线过程中,电缆两端的作业人员需要反复通过对讲机进行联络,且需要对电缆的芯线逐一切换测量,例如,对于校线一根8芯电缆,最多需校线27次(7+6+5+4+3+2=27),一根16芯电缆最多需校线119次。当电缆数量多时,整个校线过程非常繁琐,也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电缆校线过程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缆校线装置。

一种电缆校线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包括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与待测电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根据所述遥控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或断开,以使所述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导通或断开。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一指示部件,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用于与所述待测电缆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导通时,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用于发出第一指示信号。

上述电缆校线装置中,待测电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的开关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器的第一指示部件电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或断开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第一指示部件用于在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导通时,发出第一指示信号。使用过程中,当作业人员接好待测电缆后,作业人员根据测试需求发出遥控信号,控制单元接收遥控信号并根据遥控信号导通或者断开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然后根据第一指示信号单人就可以完成对待测电缆的校线工作,操作简单,不需要两人多次利用对讲机呼唤应答,有效减少作业流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用于串接在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一端与测试电源之间,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用于电连接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二端;所述测试电源用于为所述待测电缆和所述控制单元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为无线控制继电器,所述无线控制继电器包括继电器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与切换开关,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切换开关和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测试电源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校线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将所述遥控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校线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分别用于与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一端线芯和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分别用于与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二端线芯和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和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的数量均与所述开关的数量对应,所述开关的数量与所述待测电缆的线芯的数量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按压式接线端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二指示部件,所述第二指示部件用于串接在所述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中;在所述待测电缆的供电回路导通时,所述第二指示部件用于发出第二指示信号;

所述第一指示部件和所述第二指示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指示部件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二指示部件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接地插孔,所述第一接地插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接地插孔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接地线;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接地插孔,所述第二接地插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接地插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接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校线装置还包括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串接在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一接地插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部件用于串接在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一端与测试电源之间,所述开关单元用于电连接所述待测电缆的第二端;所述测试电源用于为所述待测电缆和所述第一指示部件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校线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单元和遥控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校线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校线装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校线装置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

第一连接器10包括开关单元11和控制单元12。开关单元11用于与待测电缆200的一端电连接。控制单元12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根据遥控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1导通或断开,以使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或断开。第二连接器20包括第一指示部件21。第一指示部件21用于与待测电缆200的另一端电连接。在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用于发出第一指示信号。

其中,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可以为多根,例如为8芯、16芯等。每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的两端分别接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此外,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还用于接地。开关单元11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上,并与待测电缆200的一端电连接。开关单元11用于导通或者断开待测电缆200所在的供电回路。第一指示部件21设置在第二连接器20上,并与待测电缆200的另一端电连接。在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用于发出第一指示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指示部件21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指示信号为光信号。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指示部件21还可以为蜂鸣器,第一指示信号为声信号。当然,第一指示部件21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使用时,将待测电缆200的两端分别接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作业人员根据测试需求依次输入遥控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1导通或断开。当开关单元11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发出第一指示信号,表明此时校线回路正常,不存在虚接;当开关单元11不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不发出指示信号,表明此时校线回路异常,存在断路。如此,作业人员可完成待测电缆200的校线工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校线装置100中,待测电缆20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10的开关单元1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器20的第一指示部件21电连接,开关单元11用于在导通或断开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第一指示部件用于在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时,发出第一指示信号。使用过程中,当作业人员接好待测电缆200后,作业人员根据测试需求发出遥控信号,控制单元12接收遥控信号并根据遥控信号导通或者断开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然后根据第一指示信号单人就可以完成对待测电缆200的校线工作,操作简单,不需要两人多次利用对讲机呼唤应答,有效减少作业流程。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1用于串接在待测电缆200的第一端201与测试电源30之间,第一指示部件21用于电连接待测电缆200的第二端202。测试电源30用于为待测电缆200和控制单元12供电。

测试电源30用于为待测电缆200供电,以使待测电缆200的两端在接入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后,能够形成完整的供电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上,如此,方便作业人员携带电缆校线装置100以进行户外作业。此时,第一连接器10为发射器,第二连接器20为接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为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或多种。

测试电源30可以为锂电池,也可以为太阳能电池,还可以由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共同组成。测试电源30为锂电池,能够为继电器111、无线收发模块112和控制单元12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测试电源30为太阳能电池,便于电缆校线装置100在户外充电,提高其续航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校线装置100还包括数显电压表,数显电压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上,并用于检测以及显示测试电源30的电压。如此,便于作业人员观察测试电源30的剩余电量。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还可以为外设的电源模块,可根据测试需求灵活将待测电缆200接入供电回路。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1为无线控制继电器,无线控制继电器包括继电器111和无线收发模块112。继电器111包括线圈与切换开关(图未示),控制单元12分别与切换开关和无线收发模块112连接,线圈与测试电源30连接。

无线收发模块112用于将接收到的遥控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12。无线收发模块112以无线的方式收发信号,例如蓝牙、wi-fi、gprs、蜂窝网络等。控制单元12根据无线收发模块112接收到的遥控信号,控制继电器111的切换开关断开或者闭合。若作业人员想要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则输入遥控闭合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闭合信号控制继电器111的切换开关闭合,第一指示部件21发出第一指示信号。若作业人员想要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断开,以测试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则输入遥控断开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断开信号控制继电器111的切换开关断开,第一指示部件21不发出第一指示信号。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还用于无线控制继电器供电。在某一实施例中,锂电池的输出电压为12v。如此,可确保继电器111和无线收发模块112满足工作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校线装置100还包括遥控器40,遥控器40用于将遥控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12。

遥控器40用于远程遥控控制单元12控制开关单元11工作。使用时,遥控器40由持有第二连接器20的作业人员持有,该作业人员根据测试需求在遥控器40上输入,以生成遥控信号,例如遥控闭合信号或者遥控断开信号,则第一连接器10上的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闭合信号或者遥控断开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1导通或者断开。当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断开时,位于第二连接器20上的第一指示部件21不发出第一指示信号。如此,持有第二连接器20的作业人员可完成对该待测电缆200的校线工作,操作流程简单,不易于出错。持有第二连接器20的作业人员和持有第一连接器10的作业人员也减少对讲应答的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遥控器40包括输入模块41,输入模块41用于在接收用户的输入后生成遥控信号。其中,输入模块41包括按键、触控屏等。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通过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接收用户的输入。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校线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第一连接器10包括第一壳体13,第一连接件60设置在第一壳体13上,并分别用于与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和开关单元11电连接。第二连接器20包括第二壳体22,第二连接件70设置在第二壳体22上,并分别用于与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和第一指示部件21电连接。

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分别用于电连接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第一壳体13上形成有通孔,第一连接件60的一端与开关单元11电连接,另一端从通孔穿出,以用于连接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的第一端201。同理,第二壳体22上形成有通孔,第二连接件70的一端与第一指示部件21电连接,另一端从通孔穿出,以用于连接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的第一端202。使用时,待测电缆200的一端接入第一连接件60中,另一端接入第二连接件70中,如此,以形成待测电缆200各个线芯的供电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均包括按压式接线端子。

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采用按压式接线端子,作业人员可以快速将待测电缆200的线芯接入至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的电路中,即插即用,如此,作业人员不需要使用螺栓等工具紧固连接端子,拆接线速度快,有效减少了作业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22由防水材料制成,例如防水塑料。比如,防水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中的至少一种。如此,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22能够为设置在内部的电器件提供防水、防尘等保护,从而延长电缆校线装置100的使用年限。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1包括多个开关。第一连接件60的数量、第二连接件70的数量和第一指示部件21的数量均与开关的数量对应。开关的数量与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的数量对应。

本实施例中,多个表示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以开关单元11为8个开关为例,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的数量也为8个。8个第一连接件60和8个第二连接件70最多可分别与8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电连接。此外,开关的数量与待测电缆200的线芯的数量一一对应,例如,待测电缆200的线芯为8根,则开关的数量为8个,再例如,待测电缆200的线芯为16根,则开关的数量为16个,如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校线装置100能够作为多芯待测电缆200的专用校线装置,从而快速对多芯待测电缆200进行校线。

如图1所示,电缆校线装置100接入8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对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依次进行标号,分别为①至⑧号。使用时,首先,持有第一连接器10的作业人员a和持有第二连接器20的作业人员b呼唤应答一次,以依次将8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随机接入到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上。然后,作业人员a启动第一连接器10。接着,作业人员b输入遥控闭合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闭合信号控制相应的开关导通,若作业人员b观察到第二连接器20上的第一指示部件21发出的第一指示信号,表明此时校线回路正常,不存在虚接。再接着,作业人员b按照测试规则输入遥控断开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断开信号控制相应的开关断开,若作业人员b观察到第二连接器20上的第一指示信号按顺序消失,则可以识别出当前第一连接件60与第二连接件70连接的待测电缆线芯,以完成校线工作。如此,作业人员b单人就可独立完成而无须反复呼唤应答与切换待测电缆的线芯。

此外,由于第一指示部件21的数量与开关的数量相同,因此,当某一个开关导通时,对应的第一指示部件21发出第一指示信号,以便作业人员b快速了解所有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的通断情况。

以第一指示部件21为发光二极管为例,使用时,当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闭合信号控制相应的开关导通时,作业人员b可观察到①至⑧号的发光二极管常亮。当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断开信号控制相应的开关断开时,作业人员b可观察到①至⑧号的发光二极管对应灭掉,根据灭掉的顺序,可以判断出当前第一连接件60和第二连接件70连接是哪一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例如,作业人员b发出断开①号第一连接件60回路的开关的遥控信号,且其观察到②号第二连接件70上的发光二极管灭掉,则①号第一连接件60与②号第二连接件70连接同一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又例如,作业人员b发出断开⑧号第一连接件60回路的开关的遥控信号,且其观察到①号第二连接件70上的发光二极管灭掉,则⑧号第一连接件60与①号第二连接件70连接同一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

可见,当采用传统的校线方式时,若待测电缆200的线芯为8根时,最多需校对27次,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缆校线装置100后,则可以将校对数量减少至1次,对于线芯少于8根的电缆,校对数量也减少至1次。又例如,若待测电缆200的线芯为16根时,最多需校对119次,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缆校线装置100后,则可以将校对数量减少至4次。此外,经发明人反复测试,传统校线方法每次校16芯电缆需10分钟,才完成电缆两端芯号逐一对应,而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校线装置100后,校线工作仅需2分钟。按照每年发生施工、故障查找作业涉及电缆校线500次计算,则节约故障查找或施工作业时间4000分钟,约10个作业日。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缆校线装置100,能够大大减少作业流程,有效节约作业时间。

请继续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包括第一接地插孔14。第一接地插孔14设置在第一壳体13上。第一接地插孔14的一端与开关单元1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接地线。第二连接器20包括第二接地插孔23。第二接地插孔23设置在第二壳体22上。第二接地插孔23的一端与第一指示部件2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接地线。

第一接地插孔14设置在第一壳体13上,可作为接地网插孔,也可作为接公共芯插孔。使用时,接地线的一端可通过4mm的香蕉头插入第一接地插孔14,接地线的另一端可通过鳄鱼夹连接地网或公共芯。

同理,第二接地插孔23设置在第二壳体22上,可作为接地网插孔,也可作为接公共芯插孔。使用时,接地线的一端可通过4mm的香蕉头插入第二接地插孔23,接地线的另一端可通过鳄鱼夹连接地网或公共芯。

如此,实现将待测电缆200的两端接地。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校线装置100还包括手动开关50。手动开关50设置在第一壳体13上,并串接在开关单元11和第一接地插孔14之间。

持有第一连接器10的作业人员闭合手动开关50,可以导通第一连接器10内的供电回路,从而使电缆校线装置100进入测试状态。持有第一连接器10的作业人员闭合手动开关50后,可以断开第一连接器10内的供电回路,从而使电缆校线装置100退出测试状态。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还包括第二指示部件15,第二指示部件15用于串接在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中。在待测电缆200的供电回路导通时,第二指示部件15用于发出第二指示信号。

如此,持有第一连接器10的作业人员a也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号了解当前校线回路是否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指示部件21和第二指示部件15包括发光二极管。第一指示信号和第二指示信号为光信号。

请继续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0依次排列在第一壳体13上并与第一指示部件21对应。第二连接件70依次排列在第二壳体22上并与第二指示部件15对应。

第一连接件60与第一指示部件21一一对应,第二连接件70与第二壳体22一一对应,如此,便于作业人员查看哪一条校线回路异常。继续以第一指示部件21和第二指示部件15为发光二极管为例,作业人员b发出断开①号第一连接件60回路的开关的遥控信号,则作业人员a可观察到①号发光二极管灭掉,作业人员b可观察到②号发光二极管也灭掉,如此,可判断出①号第一连接件60与②号第二连接件70连接同一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又例如,作业人员b发出断开⑧号第一连接件60回路的开关的遥控信号,则作业人员a可观察到⑧号发光二极管灭掉,作业人员b可观察到①号发光二极管灭掉,如此,可判断出⑧号第一连接件60与①号第二连接件70连接同一根待测电缆200的线芯。

测试电源30除了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上,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还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器20上,此时,第二连接器20为发射器,第一连接器10为接收器。具体请参阅图4,第一指示部件21用于串接在待测电缆200的第一端201与测试电源30之间,开关单元21用于电连接待测电缆200的第二端202。测试电源30用于为待测电缆200和第一指示部件21供电。

使用时,将待测电缆200的第一端201与第二连接器20的第一指示部件21电连接,第二端202与第一连接器10的开关单元11电连接,第一连接器10由作业人员a持有,第二连接器20由作业人员b持有。作业人员b根据测试需求向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内的控制单元12发送遥控信号,控制单元12根据遥控信号控制开关单元11导通或断开。当开关单元11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发出第一指示信号;当开关单元11不导通时,第一指示部件21不发出指示信号。如此,作业人员可完成待测电缆200的校线工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电源30为输出电压为3v的锂电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