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532发布日期:2020-05-26 18: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尾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ⅰ,和位于下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腹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ⅱ;所述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ⅰ包括上面级模型(1),上面级模型(1)的下部开槽,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ⅰ(3)和光学探头阵列ⅰ(4),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2);所述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ⅱ包括下面级模型(8),下面级模型(8)的上部开槽,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ⅱ(10)和光学探头阵列ⅱ(11),槽上覆盖有金属盖板ⅱ(14),金属盖板ⅱ(14)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光学玻璃窗口ⅰ(2)对应的测量面ⅱ(13);所述的光学探头阵列ⅰ(4)连接导光臂ⅰ,导光臂ⅰ与外置的科学级ccd相机连接,科学级ccd相机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处理;

所述的光学玻璃窗口ⅰ(2)替换为金属盖板ⅰ(7),金属盖板ⅰ(7)上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光学玻璃窗口ⅱ(9)对应的测量面ⅰ(6);同时,所述的金属盖板ⅱ(14)替换为光学玻璃窗口ⅱ(9),光学探头阵列ⅱ(11)连接导光臂ⅱ(12),导光臂ⅱ(12)与外置的科学级ccd相机连接,科学级ccd相机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处理;

所述的测量面ⅰ(6)和测量面ⅱ(13)上均涂覆有压敏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阵列ⅰ(3)和led光源阵列ⅱ(10)中的led光源发射紫外光,光学玻璃窗口ⅰ(2)和光学玻璃窗口ⅱ(9)为石英光学玻璃窗口,石英光学玻璃窗口的紫外光透过率大于等于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阵列ⅰ(3)和led光源阵列ⅱ(10)中的led光源发射可见光,光学玻璃窗口ⅰ(2)和光学玻璃窗口ⅱ(9)为有机玻璃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学玻璃窗口ⅰ(2)和光学玻璃窗口ⅱ(9)采用粘接和金属边条螺钉压紧相结合的方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光源阵列ⅰ(3)和光学探头阵列ⅰ(4)交叉排列,所述的led光源阵列ⅱ(10)和光学探头阵列ⅱ(11)交叉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面ⅰ(6)和测量面ⅱ(13)上均开有测压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臂ⅰ(5)和导光臂ⅱ(12)均替换为光学纤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风洞的并联模型遮挡位置的连续压力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位于上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尾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Ⅰ,和位于下方的与高超声速风洞的腹支撑装置连接的分离试验模型及内嵌测量装置Ⅱ;测量装置Ⅰ包括上面级模型,上面级模型的下部开槽,槽内安装有LED光源阵列Ⅰ和光学探头阵列Ⅰ,槽上覆盖有光学玻璃窗口Ⅰ;光学探头阵列Ⅰ依次连接导光臂和科学级CCD相机,科学级CCD相机采集的数据信号传输至计算机处理。测量装置Ⅱ与测量装置Ⅰ结构相同。测量面上涂覆有压敏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有遮挡情况下并联式两级分离模型的大面积压力测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解福田;林敬周;张庆虎;陈念年;钟俊;许晓斌;陈磊;赵健;陈久芬;凌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