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91440发布日期:2020-07-31 22:0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倾斜摄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遥感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垂直、倾斜等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获取地面物体更完整准确的信息。倾斜摄影作为近年来测绘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已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其中对于一些小范围及低空区域的倾斜摄影,普遍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台小型便携相机拍摄影像,即倾斜摄影云台。

倾斜摄影云台常见于安装固定四台或五台数码相机。目前搭载多台相机的云台普遍采用一体设计,不方便安装,也不便于调节相机倾斜角度,且兼容性差,无法减小无人机的震动影响,同时重量较重,导致无人机作业时间短。因此,如何构建质轻、载重大、操作性强,且便于拆装的无人机云台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具备相机倾斜角度可调节,兼容性高,抗震性好,便于拆装,且重量轻,对无人机影响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平台不方便安装,也不便于调节相机倾斜角度,同时重量较重,导致无人机作业时间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和横梁板构成的框架以及焊接有框架的平台基座,框架内固定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上安装有摄像镜头,框架内安装有设备吊装座,设备吊装座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盒体,设备吊装座底部开设有镜头孔,摄像机固定安装于设备吊装座内且摄像镜头穿过镜头孔;横梁板一端铰接于左支板顶端,横梁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右支板顶端,设备吊装座左右两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动组件,设备吊装座左侧顶端通过活动组件滑动连接横梁板,设备吊装座右侧顶端通过活动组件卡合连接右支板。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有摄像机的设备吊装座左右两侧顶端活动连接横梁板和右支板,一方面摄像机独立固定,便于进行拆装,另一方面实现了摄像机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设备吊装座内腔底部设有环形的安装板,安装板和设备吊装座内腔底端之间周向填充有缓冲弹簧;安装板的环孔内径大于摄像镜头,摄像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设备吊装座之间填充缓冲弹簧,一方面减轻了两端固定结构对摄像机本体的压迫伤害,另一方面缓冲了无人机飞行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对摄像机的冲击力,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益于提升装置的摄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摄像镜头前端面紧密贴合有圆环状的挡板,挡板外圆周周向垂直焊接有三至四根栅板,栅板末端均焊接于镜头孔外圆周。本方案通过设置摄像镜头被挡板阻挡,对成本高昂的摄像镜头采取了额外保护,避免了摄像镜头因为安装不严密可能从摄像机上掉落的风险,极大了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右支板上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杆槽,右支板外侧板面焊接有若干组卡扣,卡扣自上而下等距排列;设备吊装座右侧面顶端成对垂直焊接有滑杆,两根滑杆均穿过对应的杆槽,两根滑杆末端均焊接于同一连杆,连杆卡合固定于卡扣内。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杆卡合固定于卡扣,使设备吊装座右侧顶端能够固定于右支板上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保证了摄像机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连杆两端均固定套有杆帽。本方案通过设置杆帽,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限制连杆在卡扣内左右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横梁板上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板槽;横梁板上板面紧密贴合有倒u形板,倒u形板两端侧板分别穿过对应的板槽并铰接于设备吊装座左侧顶端。本方案通过设置横梁板紧密贴合倒u形板,使设备吊装座左侧顶端能够在横梁板上滑动,保证了摄像机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横梁板上还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柱槽,柱槽位于板槽外侧;柱槽内均契合有两根螺柱,螺柱底端均焊接于同一联合板,联合板上板面紧密贴合于横梁板下板面,螺柱上端均旋紧有快拆螺母。本方案通过设置倒u形板和联合板上下夹紧固定横梁板,使设备吊装座左侧顶端能够固定于横梁板上,避免了设备吊装座安装固定不稳导致位置偏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其中左支板、右支板和横梁板均为u形板。本方案通过设置框架板材采用u形板,一方面保证了框架结构的稳固和抗震性,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框架重量,有效延长了安装了本装置的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有摄像机的设备吊装座左右两侧顶端活动连接横梁板和右支板,一方面摄像机独立固定,便于进行拆装,另一方面实现了摄像机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

2、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板和设备吊装座之间填充缓冲弹簧,一方面减轻了两端固定结构对摄像机本体的压迫伤害,另一方面缓冲了无人机飞行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对摄像机的冲击力,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益于提升装置的摄像精度。

3、本方案通过设置框架板材采用u形板,一方面保证了框架结构的稳固和抗震性,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框架重量,有效延长了安装了本装置的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倾斜摄影装置正视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斜摄影装置右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梁板左视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板;2、右支板;21、杆槽;22、卡扣;3、横梁板;31、柱槽;32、板槽;4、平台基座;5、设备吊装座;51、镜头孔;52、安装板;53、挡板;531、栅板;54、连杆;541、滑杆;542、杆帽;6、摄像机;61、摄像镜头;7、倒u形板;71、联合板;72、螺柱;73、快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包括左支板1、右支板2和横梁板3构成的框架以及焊接有框架的平台基座4,框架内固定安装有摄像机6,摄像机6上安装有摄像镜头61,框架内安装有设备吊装座5,设备吊装座5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盒体,设备吊装座5底部开设有镜头孔51,摄像机6固定安装于设备吊装座5内且摄像镜头61穿过镜头孔51;横梁板3一端铰接于左支板1顶端,横梁板3另一端固定连接右支板2顶端,设备吊装座5左右两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动组件,设备吊装座5左侧顶端通过活动组件滑动连接横梁板3,设备吊装座5右侧顶端通过活动组件卡合连接右支板2。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有摄像机6的设备吊装座5左右两侧顶端活动连接横梁板3和右支板2,一方面摄像机6独立固定,便于进行拆装,另一方面实现了摄像机6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

进一步的,设备吊装座5内腔底部设有环形的安装板52,安装板52和设备吊装座5内腔底端之间周向填充有缓冲弹簧;安装板52的环孔内径大于摄像镜头61,摄像机6固定安装于安装板52上。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板52和设备吊装座5之间填充缓冲弹簧,一方面减轻了两端固定结构对摄像机6本体的压迫伤害,另一方面缓冲了无人机飞行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对摄像机6的冲击力,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也有益于提升装置的摄像精度。

进一步的,摄像镜头61前端面紧密贴合有圆环状的挡板53,挡板53外圆周周向垂直焊接有三至四根栅板531,栅板531末端均焊接于镜头孔51外圆周。本方案通过设置摄像镜头61被挡板53阻挡,对成本高昂的摄像镜头61采取了额外保护,避免了摄像镜头61因为安装不严密可能从摄像机6上掉落的风险,极大了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的,右支板2上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杆槽21,右支板2外侧板面焊接有若干组卡扣22,卡扣22自上而下等距排列;设备吊装座5右侧面顶端成对垂直焊接有滑杆541,两根滑杆541均穿过对应的杆槽21,两根滑杆541末端均焊接于同一连杆54,连杆54卡合固定于卡扣22内。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杆54卡合固定于卡扣22,使设备吊装座5右侧顶端能够固定于右支板2上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高度,保证了摄像机6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的实现。

进一步的,连杆54两端均固定套有杆帽542。本方案通过设置杆帽54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限制连杆54在卡扣22内左右活动。

进一步的,横梁板3上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板槽32;横梁板3上板面紧密贴合有倒u形板7,倒u形板7两端侧板分别穿过对应的板槽32并铰接于设备吊装座5左侧顶端。本方案通过设置横梁板3紧密贴合倒u形板7,使设备吊装座5左侧顶端能够在横梁板3上滑动,保证了摄像机6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的实现。

进一步的,横梁板3上还开设有成对的镂空的柱槽31,柱槽31位于板槽32外侧;柱槽31内均契合有两根螺柱72,螺柱72底端均焊接于同一联合板71,联合板71上板面紧密贴合于横梁板3下板面,螺柱72上端均旋紧有快拆螺母73。本方案通过设置倒u形板7和联合板71上下夹紧固定横梁板3,使设备吊装座5左侧顶端能够固定于横梁板3上,避免了设备吊装座5安装固定不稳导致位置偏移的问题。

进一步的,左支板1、右支板2和横梁板3均为u形板。本方案通过设置框架板材采用u形板,一方面保证了框架结构的稳固和抗震性,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框架重量,有效延长了安装了本装置的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仅展示了倾斜摄影云台其中一台摄像机6的独立安装框架,其余摄像机6的安装框架均为本方案的镜像重复,框架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1,在将摄像机6安装进框架时,首先打开横梁板3,将摄像机6卡入设备吊装座5内并固定安装于安装板52上,压紧弹簧,同时将摄像镜头61穿过镜头孔51并抵在挡板53内。此时摄像机6被安装固定于设备吊装座5内。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摄像机6尾部通过固定螺栓或者卡扣22等常见方式固定于设备吊装座5顶端面,以更好的固定摄像机6,在此不予赘述。

参阅图2,根据倾斜角度需要,移动连杆54至适当高度并卡合固定于对应的卡扣22内;参阅图3,同时旋松快拆螺母73,移动倒u形板7的位置,使摄像机6达到设定倾斜角度,再旋紧快拆螺母73,通过倒u形板7和联合板71上下夹紧固定。至此实现了摄像机6的倾斜角度可调节功能。

最后扣上横梁板3,通过紧固螺栓或卡扣22等常见方式将横梁板3固定连接右支板2。此时摄像机6安装完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具备左支板1、右支板2和横梁板3均可以采用u形板,一方面保证了框架结构的稳固和抗震性,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了框架重量,有效延长了安装了本装置的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备相机倾斜角度可调节,兼容性高,抗震性好,便于拆装,且重量轻,对无人机影响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平台不方便安装,也不便于调节相机倾斜角度,同时重量较重,导致无人机作业时间短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