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786发布日期:2020-05-22 22:0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断路器在高压电路中起控制作用,是高压电路中的重要电器元件之一。断路器用于在正常运行时接通或断开电路,故障情况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下迅速断开电路,在特殊情况下(如自动重合到故障线路上时)可靠地接通短路电流。高压断路器是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或断开高压电路的专用电器。

高压断路器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器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可分为:油断路器(多油断路器、少油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sf6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

高压断路器的工作状态(断开或者闭合)是由它的操动机构控制的,因为高压断路器的动作都是以毫秒为单位,因此对其每一个动作都要做检测。目前,成熟的技术是应用各种传感器对整个动作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制作动作曲线,通过分析动作曲线得到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真实工作数据。

目前现有的检测装置主要是万向磁性座底座固定在操作机构壳体上,磁性座支架连接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操作机构转动轴,这种方法简单通用,但是,存在一些不足。磁性座磁力有限,克服不了机构震动,机构动作时,磁性座容易震动脱落。磁性座支架固定传感器很难保证传感器轴同机构转动轴同心,导致测试结果不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结构稳固,安装、微调灵活,不但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能够减少断路器振动干扰因素,保证编码器和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绝对同心,进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包括传动转接头、传动杆、编码传感器、副支架、主支架,所述传动转接头固定在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上,所述传动杆一端与传动转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编码传感器连接,所述编码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副支架的一端,所述副支架套设于传动杆外侧,并固定安装在主支架上,所述主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外壳框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传动转接头中央设有正六角方轴孔,并通过所述正六角方轴孔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副支架呈圆形筒状结构,套设于传动杆外侧,并通过轴承与传动杆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主支架呈工字型结构,主支架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对角线的交点位于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的轴向中心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副支架夹具、手拧压块,所述副支架夹具设于所述副支架外侧,用于对副支架进行夹紧,副支架夹具通过手拧压块固定在主支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拧压块通过螺丝与主支架固定连接,手拧压块在远离主支架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浅槽,手拧压块中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手拧螺杆,手拧螺杆上套设有反锁螺帽。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副支架夹具整体呈长方形结构,设于手拧压块的浅槽内;

副支架夹具的中间上部开设有夹持圆孔,并通过夹持圆孔套设于副支架外侧,副支架夹具的上端开设有与夹持圆孔相连通的缺口,缺口的一侧设有贯穿副支架夹具侧壁的通孔,另一侧同轴设有螺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贯穿通孔并旋合在螺孔内部;

副支架夹具的中间下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通孔,所述手拧螺杆贯穿腰型通孔并旋合在手拧压块的螺纹孔内部。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编码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副支架上,副支架通过副支架夹具进行夹紧,并能够自由调节其夹紧位置和夹紧力度,副支架夹具通过手拧压块固定在主支架上,且副支架夹具能够在手拧压块的浅槽内上下滑动,用以微调副支架的固定高度。结构稳固,安装、微调灵活,有效解决传统的磁性座支架安装,安装固定吸附材质必须为钢板,且磁力大小受接触面积光滑程度影响,导致安装不稳固、受震动影响大的问题;

2、本申请的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主支架呈工字型结构,主支架四角的连接孔孔位对角线的交点位于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的轴向中心线上。孔位精准,安装紧固位置能够相对同心,从而提高采集精度,有效解决传统安装方法中因手动调节同心度,凭肉眼和经验安装导致存在一定误差的问题;

3、本申请的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通过专用孔位安装在所述高压断路器动上,并采用密封式传动结构(传动杆和副支架采用全密封免维护高速轴承连接),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延长装置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传统磁性座支架中,磁力座易消磁、支架需要定期维护,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包括传动转接头1、传动杆2、编码传感器7、副支架4、主支架3,所述传动转接头1固定在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上,所述传动杆2一端与传动转接头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编码传感器7连接,所述编码传感器7固定安装在副支架4的一端,所述副支架4套设于传动杆2外侧,并固定安装在主支架3上,所述主支架3固定安装在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外壳框架上。

传动转接头1中央设有正六角方轴孔,并通过所述正六角方轴孔与传动杆2固定连接。

所述副支架4呈圆形筒状结构,套设于传动杆2外侧,传动杆4与副支架4之间采用全密封免维护高速轴承转动连接。

所述主支架3呈工字型结构,主支架3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31,所述连接孔31对角线的交点位于所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的轴向中心线上。

还包括副支架夹具5、手拧压块6,所述副支架夹具5设于所述副支架4外侧,用于对副支架4进行夹紧,副支架夹具5通过手拧压块6固定在主支架3上。

所述手拧压块6通过螺丝与主支架3固定连接,手拧压块6在远离主支架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浅槽,手拧压块6中央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手拧螺杆61,手拧螺杆61上套设有反锁螺帽62。

所述副支架夹具5整体呈长方形结构,设于手拧压块6的浅槽内;

副支架夹具5的中间上部开设有夹持圆孔,并通过夹持圆孔套设于副支架4外侧,副支架夹具5的上端开设有与夹持圆孔相连通的缺口51,缺口51的一侧设有贯穿副支架夹具5侧壁的通孔,另一侧同轴设有螺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螺纹杆52,螺纹杆52贯穿通孔并旋合在螺孔内部;

副支架夹具5的中间下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通孔53,所述手拧螺杆61贯穿腰型通孔53并旋合在手拧压块6的螺纹孔内部。

上述结构的安装过程和工作过程如下:

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外壳框架和转动轴上分别预留固定孔位,本实施例的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装置直接安装在预留固定孔位上。安装时,首先将传动转接头1对准转动轴上的预留孔,固定在转动轴上,将工字型主支架3对准作机构外壳框架上的预留孔位,通过螺丝紧固定在外壳框架上,将手拧压块6通过螺丝固定在主支架3上;然后将传动杆2通过轴承安装在副支架4内部,并将其一端与编码传感器7连接,另一端对准传动转接头1中央的六角孔位,与传动转接头1固定连接;再将已经组装好的副支架4穿过副支架夹具5的夹持圆孔,调整好副支架4的夹持位置后,通过旋拧螺纹杆52来调节副支架夹具5对副支架4的夹紧力度;再将副支架夹具5放入手拧压块6的浅槽内,副支架夹具5可以在浅槽内上下滑动,用以微调副支架4的安装高度,调整完毕后旋拧手拧螺杆61将副支架夹具5压紧固定在手拧压块6上,手拧螺杆61上的反锁螺帽62用于固定手拧螺杆61,防止手拧螺杆61松动。

工作时,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转动轴动作,带动传动转接头1、传动杆2和编码传感器7同心运动,编码传感器7将采集到的操作机构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转化为电信号实时传输给高压开关测试仪采集系统,完成高压断路器动作行程采集工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