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点模拟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1497发布日期:2020-08-21 14:5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V点模拟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点模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标强检试验项目中涉及到前挡风玻璃关键可视区域确认的试验很多,如除霜除雾、前方视野、刮水器和洗涤器等等。其中很多试验结果都是含有占风窗玻璃关键可视区面积的百分比,对可视区域的确认。

虽然国标(gb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中提供了如何确定可视区域范围的方法,现有技术测量的方法不够直观,且测量过程需要频繁切换设备,导致计算过程繁杂容易出现错误,且测量精确度较低,另外,现有技术的测量方法缺乏根据车辆实际的关键风窗进行客观的测量,容易掺杂主观因素导致测量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针对不同车辆测量实际的关键风窗可视区,使车辆风窗可视区域的确定更加客观,并提高测量的精度读,从而确定车辆风窗可视区域的v点模拟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点模拟测试装置,包括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连接的v点支架以及安装于v点支架上的v点模拟组件和水平调节件,所述v点模拟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依次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的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所述v1点发射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可绕v1点发射单元的发射点摆动,所述v2点发射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可绕v2点发射单元的发射点摆动,所述安装架转动安装于所述v点支架上,且所述安装架的转轴为所述v1点发射单元的发射点与v2点发射单元的发射点的连线,所述水平调节件活动连接于所述v点支架。

可选的,所述v点支架包括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连接的连接部、用于安装v点模拟组件的安装部以及支撑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臂以及与第一支撑臂对称布置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均设有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套接的套接孔。

可选的,所述水平调节件包括水平调节螺钉和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转动安装于所述v点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水平调节螺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设有用于检测v点模拟组件是否处于水平位置的水平检测仪。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上表面设有角度指示标记,所述安装架设有用于指向角度指示标记的角度指针。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使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转动预设角度的卡点,所述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点对应的卡槽。

可选的,所述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卡槽与所述卡点卡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架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分别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卡点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侧壁。

可选的,所述v1点发射单元和v2点发射单元均为红外射线发射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通过本实用新型对车辆风窗可视区域进行测量更加直观,无需繁杂的计算过程,区域确定更简便,并可针对不同车辆测量实际的关键风窗可视区,使车辆风窗可视区域的确定更加客观;

第二,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平调节件,用于保障v点模拟测试装置基于三维h点测量装置安装时v点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测试时与三维h点测试装置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v点模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v点模拟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连接部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车辆坐标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v点支架,11、连接部,111、第一支撑臂,112、第二支撑臂,113、套接孔,12、安装部,121、角度指示标记,13、支撑部,2、v点模拟组件,21、v1点发射单元,22、v2点发射单元,23、安装架,231、角度指针,232、安装孔,233、卡点,3、水平调节件,31、水平调节螺钉,32、转动支架,321、螺纹孔,4、水平检测仪,5、三维h点测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坐标系x基准平面左右方向”、“坐标系y基准平面左右方向”、“上”、“下”、“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7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考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v点模拟测试装置,包括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5连接的v点支架1以及安装于v点支架1上的v点模拟组件2和水平调节件3,v点模拟组件2包括安装架23以及依次沿车辆纵向方向布置的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v1点发射单元21安装于安装架23并可绕v1点发射单元21的发射点摆动,v2点发射单元22安装于安装架23并可绕v2点发射单元22的发射点摆动,安装架23转动安装于v点支架1上,且安装架23的转轴为v1点发射单元21的发射点与v2点发射单元22的发射点的连线,水平调节件3活动连接于v点支架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模拟在测试车辆风窗玻璃关键可视区的位置时的v1点和v2点,并根据国标(gb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对于测量风窗可视区的方法,沿车辆坐标系x基准平面左右方向,即车辆纵向方向摆动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调整v1点和v2点的俯仰角,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摆动的轴心分别与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的发射点重叠,同时,转动安装架23沿坐标系y基准平面左右方向调整v1点和v2点的左右偏角,使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从v1点和v2点射出不同方向的射线投到风窗玻璃上,从而确定风窗玻璃可视区域的四个角点,连接四个角点即可得到车辆风窗玻璃相应的关键可视区。

进一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通过在v1点发射单元21、v2点发射单元22和安装架23设置驱动单元,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实现v1点发射单元21、v2点发射单元22和安装架23的自动转动调节,提高调节的精度和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v点支架1包括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连接的连接部11、用于安装v点模拟组件2的安装部12以及支撑部13。

参考图3和图4,具体的,连接部11包括第一支撑臂111以及与第一支撑臂111对称布置的第二支撑臂112,在与三维h点测试装置5连接时,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第一支撑臂111和第二支撑臂112的第一端均设有用于与三维h点测量装置套接的套接孔113,套接孔113的孔径与三维h点测试装置5的轴外径相同,从而避免v点模拟测试装置的晃动,提高测试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v点模拟测试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影响三维h点测试装置5用于建立车辆的内部结构基准点和乘员空间尺寸,并在审核时验证这些关键基准点的位置和物理尺寸,且不影响三维h点测试装置5模拟出驾驶员以正常姿势入座后的实际的h点位置进行车辆座椅的设计和验证,从而实现两个装置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测量且互不干扰。

参考图1和图4,其中,本实施例的水平调节件3包括水平调节螺钉31和转动支架32,转动支架32转动安装于v点支架1,转动支架32开设有螺纹孔321,水平调节螺钉31与螺纹孔321螺纹连接,一方面,可通过转动支架32转动使水平调节螺钉31抵接到三维h点测试装置5的不同位置,从而稳定本实用新型与三维h点测试装置5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可通过旋转水平调节螺钉31,使v点模拟测试装置相对三维h点测试装置5转动,调节v点模拟测试装置的水平位置,使用更灵活。

进一步的,安装部12设有用于检测v点模拟组件2是否处于水平位置的水平检测仪4,且安装部12最为靠近v点模拟组件2,从而提高测量v点模拟组件2是否处于水平的准确度。

参考图5和图6,进一步的,安装部12上表面设有角度指示标记121,安装架23设有用于指向角度指示标记121的角度指针231,方便量化安装架23转动的角度,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根据国标中测量风窗可视区域的方法,本实施例的安装架23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使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转动预设角度的卡点233,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设置有用于与卡点233对应的卡槽,从而使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沿车辆纵向方向摆动时,摆动的角度通过卡点233与卡槽固定,避免了摆动角度不确定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的第一端铰接于安装架23,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槽与卡点233卡接,具体的,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铰接转轴与安装架23转动的轴线交点即为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的射出点,从而使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在射出方向的调节过程中保持v1点和v2点的位置不变。

其中,为了增强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安装的可靠性以及转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架23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32,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分别设置于安装孔232内,卡点233设置于安装孔232内侧壁,将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移动范围限制在安装孔232内,并有助于保护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免受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均为红外射线发射器,射出红外线投到风窗玻璃上,形成明显的风窗可视区域边角点。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v点模拟测试装置测量车辆风窗可视区域的方法如下:

确定车辆三坐标、座椅靠背角度、r点、v点、h点的参数;

安装v点模拟测试装置;

开启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

按照标准gb11555中相关角度转动安装架23、v1点发射单元21和v2点发射单元22并在风窗玻璃记录下四个角点;

将四个角点连成直线即可完成风窗玻璃关键可视区的确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对车辆风窗可视区域进行测量更加直观,无需繁杂的计算过程,区域确定更简便,并可针对不同车辆测量实际的关键风窗可视区,使车辆风窗可视区域的确定更加客观;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水平调节件3,用于保障v点模拟测试装置基于三维h点测量装置5安装时v点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